辽宁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207533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辽宁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辽宁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辽宁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辽宁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辽宁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doc(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辽师大附中20142015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化学试题命题人:迟玉忱 校对:刘健华 考试时间:9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N 14 S 32 K 39 Cu 64 Cl 35.5第卷 选择题(共42分)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42分)1对下列化学用语的理解和描述均正确的是() A电子式 可以表示羟基,也可以表示氢氧根离子 B比例模型 可以表示二氧化碳分子,也可以表示水分子 C结构示意图为 的阴离子都不能破坏水的电离平衡 D原子结构示意图 可以表示12C,也可以表示14C2. 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2.

2、24L氯气与水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1NAB. 常温常压下,23克NO2分子总数小于0.5NAC. 标准状况下,2.24L的CCl4中含有的CCl键数为0.4NAD. 6.8g熔融态KHSO4中含有0.1NA个阳离子3用下列装置不能达到有关实验目的的是( )A用甲图装置电解精炼铝 B用乙图装置制备Fe(OH)2C用丙图装置可制得金属锰 D用丁图装置验证NaHCO3和Na2CO3的热稳定性4.室温下向10mLpH=3的醋酸溶液中加水稀释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中导电粒子的数目减少B溶液中不变C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c(H+)亦增大D再加入10mLpH=11的NaOH溶液,混合液的pH=75

3、. 已知:C(s)O2(g)CO2(g) H1 CO2(g)C(s)2CO(g) H22CO(g)O2(g)2CO2(g) H3 4Fe(s)3O2(g)2Fe2O3(s) H43 CO(g)Fe2O3(s)3CO2(g)2Fe(s) H5下列关于上述反应焓变的判断正确的是 ( )AH10,H30 BH20,H40CH1H2H3 DH3H4H56.常温下,用0.1000mol/L NaOH溶液分别滴定20.00mL 0.1000mol/L 盐酸和20.00mL 0.1000mol/L 醋酸溶液,得到2条滴定曲线,如图所示若以HA表示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滴定盐酸的曲线是图2B达到B、D状态

4、时,两溶液中离子浓度均为 c(Na+)=c(A)C达到B、E状态时,反应消耗的n(CH3COOH)n(HCl)D当0 mLV(NaOH)20.00 mL时,对应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均为 c(A)c(Na+)c(H+)c(OH)7 下列物质可通过置换反应一步得到的是()H2 Si Fe3O4 O2A只有B只有 C能得到 D能得到选项现象或事实解释A用热的纯碱溶液洗去油污Na2CO3可直接与油污反应B漂白粉在空气中久置变质漂白粉中的CaCl2 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CaCO3C施肥时,草木灰(有效成分为K2CO3)不能与NH4Cl混合使用K2CO3与NH4Cl反应生成氨气会降低肥效

5、DFeCl3溶液可用于铜质印刷线路板制作FeCl3能从含有Cu2的溶液中置换出铜8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将BaSO4放入水中不能导电,所以BaSO4是非电解质氨溶于水得到的氨水能导电,所以氨水是电解质固态共价化合物不导电,熔融态的共价化合物可以导电固态的离子化合物不导电,熔融态的离子化合物也不导电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AB C D10 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A碳酸氢铵溶液与足量的NaOH溶液混合后加热:NHOHNH3H2O B铜片与浓硝酸:CuNO4H=Cu2NO22H2OC氯化铵浓溶液跟

6、浓NaOH溶液混合后加热:NHOHNH3H2OD向Fe(NO3)2稀溶液中加入盐酸:3Fe24HNO=3Fe3NO2H2O11 下列离子或分子组中,在相应的环境中能大量共存的是()选项环境要求离子A溶液中c(K)c(Cl)K、AlO、Cl、NOB溶液pH7Na、S2、K、ClO-C水电离产生的c(H)1012 mol/L的溶液ClO、CO、NH、NO、SOD向溶液中逐滴滴加烧碱溶液先有沉淀产生,后沉淀消失Na、Al3、Cl、SO12NaNO2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它能致癌。酸性KMnO4溶液与NaN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NOMn2NOH2O。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NO被还原 B反

7、应过程中溶液的pH减小C生成1 mol NaNO3需消耗0.4 mol KMnO4 D中的粒子是OH13下列各组物质相互混合反应后,既有气体生成,最终又有沉淀生成的是()金属钠投入到FeCl3溶液中过量Ba(OH)2浓溶液和NH4Al (SO4)2溶液混合少量Ca(OH)2投入过量NaHCO3溶液中 Na2O2投入FeCl2溶液中A只有 B只有 C只有 D只有14在探究新制饱和氯水成分的实验中,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氯水的颜色呈浅绿色,说明氯水中含有Cl2B向氯水中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氯水中含有ClC向氯水中加入NaHCO3粉末,有气泡产生,说

8、明氯水中含有HD向FeCl2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颜色变成棕黄色,说明氯水中含有HClO15常温下,向含有H2SO4的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含a mol溶质的NaOH溶液,恰好使溶液的pH7,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反应后溶液中c(Na)2c(SO) B. mol沉淀的物质的量0C沉淀的质量为49a g D溶液中n(SO42-) mol16镍氢电池(NiMH)目前已经成为混合动力汽车的一种主要电池类型。NiMH中的M表示储氢金属或合金。该电池在充电过程中的总反应方程式是:Ni(OH)2 + M = NiOOH + MH已知:6NiOOH + NH3 + H2O + OH=6 Ni(OH)2 +

9、NO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NiMH 电池放电过程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NiOOH + H2O + e= Ni(OH)2 + OHB. 充电过程中OH-离子从阳极向阴极迁移C. 充电过程中阴极的电极反应式:H2O + M + e= MH + OH-,H2O中的H被M还原D. NiMH电池中可以用KOH溶液、氨水等作为电解质溶液高考资源网 17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含1 mol H2SO4的浓硫酸中有n(H)2n(SO)2 molB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终点时仰视读数,氢氧化钠浓度偏低C配制2.0 molL1的硫酸,若定容时俯视,则所得溶液浓度偏高(其他操作均正确

10、)D用铜电极电解2.0 molL1的硫酸,阴阳两极生成气体的体积之比为2118 X、Y、Z、W、Q都是短周期元素,其中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X与Z同族,Y与Z同周期,Q原子的电子总数等于其电子层数的3倍,W与X、Y既不同族也不同周期且W不为稀有气体元素;X、Y、Z三种元素的族序数之和为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Q与W能形成10电子, 不能形成14电子、18电子分子B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只能表示为H4YO4CY、Z、Q分别与X化合,只能形成AB2型化合物DX、Z、W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形成的钠盐溶液可能显酸性、碱性、中性19. 一种基于酸性燃料电池原理设计的酒精检

11、测仪,负极上的反应为:CH3CH2OH4eH2O=CH3COOH4H。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检测时,电解质溶液中的H向负极移动B若有0.4 mol电子转移,则在标准状况下消耗4.48 L氧气C电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2OHO2=CH3COOHH2OD正极上发生的反应为:O24e2H2O=4OH20. 25时,下列有关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0.1mol/LCH3COONa与0.1mol/LHCl溶液等体积混合:c(Na)c(Cl)c(CH3COO)c()B0.1mol/LNH4Cl与0.1mol/L氨水等体积混合(pH7):c(NH3H2O)c(NH4)c(

12、Cl)c(OH)C0.1mol/LNa2CO3与0.1mol/L NaHCO3溶液等体积混合:c(Na)c(CO32)c(HCO3)c(H2CO3)D0.1mol/LNa2C2O4与0.1mol/LHCl溶液等体积混合(H2C2O4为二元弱酸):2c(C2O42)c(HC2O4)c(OH)c(Na)c(H)21. 以铜为电极,a mol/L的硫酸铜溶液作电解液,对含有铁、锌、银的粗铜进行电解精炼,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粗铜应与电源的负极相连 当有1 mol精铜析出时,就有2NA个电子通过电解质溶液 阴极上的反应只有:Cu22e=Cu 电解结束时,c(CuSO4)(1分)b(1分)(2)574 kJ/mol (分) 5CH4(g) + 12NO(g) + 4NO2(g) = 8N2(g) + 5CO2(g) + 10H2O(g)H5214kJ/mol(3分)(3) CH4-8e- + 10OH-=CO32- + 7H2O (2分) b(1分) 64(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