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程学试卷整理.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209273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交通工程学试卷整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交通工程学试卷整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交通工程学试卷整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交通工程学试卷整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交通工程学试卷整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交通工程学试卷整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交通工程学试卷整理.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交通工程学试卷整理一、填空题(1)、我国道路交通标志按其含义分: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示标志、之路标志(2)、排队规则指到达的顾客按怎样的次序接受服务,它包括三种形式:损失制、等待制、混合制。(3)、交通密度的调查方法有出入量法、摄影法两种。(4)、交通工程学是一门发展中的交叉学科。其内容包含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成分,且不断丰富。(5)、交通工程学研究目的是探讨如何使交通运输安全、迅速、舒适、经济(6)、驾驶员的视野与行车速度有密切关系,随着汽车的行驶速度的提高,注视点前移,视野变窄,周界感减少。(7)、汽车动力性能注意可以用三方面指标评定:最高车速、加速时间或加速度、最大爬坡能力(8)、描

2、述交通流特性的三个参数是交通量、车速和交通密度。(9)、泊松分布理论适用于交通流量小,驾驶员随意选择车速,车辆到达时随机的判断依据是(10)、高速公路是自成系统的一种公路形式,一般由三部分组成:高速公路基本路段、交织区、匝道(11)、构成交通三要素是指人车路(12)二项分布理论适用于拥挤交通流,驾驶员自由行驶机会少,车辆到达数在均值附近波动。判断依据为13、 交通工程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驾驶员、行人、车辆、道路和交通环境14、 人们把1930年美国成立的交通工程师协会作为交通工程学正式诞生的标志15、 根据延误发生的原因可以把延误分为固定延误、停车延误、行驶延误、排队延误、引道延误和控制延误。1

3、6、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遇到的阻力有空气阻力、滚动阻力、惯性阻力、坡度阻力。17、 通行能力按作用性质可以分为三种:基本通行能力、可能通行能力和设计通行能力18、 交通工程学是研究交通规律及其应用的一门技术科学。研究目的是探讨如何安全、迅速、舒适、经济地完成交通运输任务;它的研究内容主要是交通规划、交通设施、交通运营管理;它的探索对象是驾驶员、行人、车辆、道路和交通环境。19、 驾驶疲劳:是指作业者在连续作业一段时间以后,劳动机能的衰退和产生疲劳感的现象。驾驶人员在连续驾驶车辆后,产生生理、心理机能以及驾驶操作效能下降的现象称为驾驶疲劳。20、 第30位小时交通量 将一年当中8760个小时的小时

4、交通量,按大小次序排列,从大到小排列序号为第30位的那个小时的交通量,称为第 30位小时交通量。21、 85%位速度:表示在该路段上行驶的车辆中有85%的车辆低于该速 度,即是说大于85%位车速的车辆其速度值大大超过85%位车速,离散性高,使交通流不稳定,所以在交通管理工作中应以85%位速度作为制定最大限制车速标准的参考值。22、 道路服务水平:指道路使用者根据交通状态,从车速、舒适、方便和经济等方面所能得到的服务程度23由于法规、教育、工程、环境和能源这五词的英文开头都是E,交通工程学简称五E科学24、驾驶员反应时间的长短取决于反应的复杂程度、驾驶员训练情况。心理生理状况、疲劳影响、疾病或酗

5、酒等。25、汽车的性能参数主要包括动力性、燃油经济性、最小转弯半径、通过性、操纵稳定性、制动性和舒适性等。26、交通量的随时间和空间变化的特性叫交通量的分布特性负指数分布应用于车流密度不大。车辆到达随机性较大的情况。一个排队系统由三部分组成:输入过程、排队规则和服务窗。输入过程:确定型输入、泊松分布、厄兰分布。排队规则主要有三种方式:损失制、等待制、混合制。排队系统的运行指标:服务率、交通强度、系统排队长度、等待时间和忙期。二、名词解释27、非自由状态行驶车辆有三个特性:制约性、延迟性、传递性28、路网密度:一个区域的路网密度等于该区域内道路总长与该区域的总面积之比。每百平方公里国土面积拥有的

6、公路里程数。29、视野 : 人的双眼注视某一目标,注视点两侧可以看到的范围叫视野。将头部与眼球固定,同时能看到的范围为静视野。30、交通量是指选定的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地点或某一断面的实际交通参与者(含车辆、行人、自行车等)的数量,又称交通流量或称流量。 31、交通流密度(又称车流密度)是指在某一时刻,某单位长的路段上一条车道或几条车道内的车辆数。32、地点车速是车辆驶过道路上某一断面时的瞬时速度,观测距离很短,以行驶该距离的时间小于2s为限33、基本通行能力:是指交通设施在理想的道路、交通、控制和环境条件下,该组成部分一条车道或一车行道的均匀段上或一横断面上,不论服务水平如何,1h所能通过标

7、准车辆的最大辆数(最大小时流率)。34、驾驶员疲劳的主要原因:驾驶员的睡眠、生活环境、车内环境、车外环境、行驶条件、驾驶员自身条件35、影响车速变化的主要因素有:驾驶员的影响车辆的影响道路的影响、交通条件的影响、环境的影响36、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作用:用于道路设计、用于道路规划、用于道路交通管理37交通工程学:研究交通规律及运用的科学38动视力:是汽车行驶时,驾驶员同车体一起按一定的速度前进,驾驶员观察物体运动的视力。39将一年当中8760个小时的小时交通量,按大小次序排列,从大到小排列序号为第30位的那个小时的交通量,称为第 30位小时交通量。40设计车速:是指在气候和交通量正常的情况下,汽

8、车只受公路自身条件(几何要素、路面、附属设施等)影响时,具有中等驾驶技术的人员能够安全、舒适驾驶车辆的速度。用作道路线形几何设计的标准41临界密度:在交通流密度中,能够使道路上的交通量达到最大值时的密度,又称为最佳车流密度42交通规律:交通规律是指交通生成、交通分布、交通流流动、停车等规律。三、简答题1、驾驶员酒后开车所产生事故主要有以下特点:向静止物体(如安全带、分车道混凝土墩、电杆、树、栏杆等)撞击; 向停驻的车辆冲撞; 夜间与对向车迎面撞击; 因看错路而引起的各种翻车; 重大事故和恶性事故多,致死率高2、交通量资料主要运用在以下几个方面:(1)确定道路分级(2)为道路几何涉及和确定交通管

9、理设施提供依据 (3)评定已有道路的使用情况,通过经济论证确定筑路计划 (4)评价道路交通安全程度(5)探求交通趋势 (6)安排交通运营计划,确定交通管制措施3、交通延误产生是道路交通多种因素或一种因素的结果,这些因素是:(1)、驾驶员自身素质;(2)、车辆性能及技术状况;(3)、道路及其车流组成情况;(4)、交通负荷;(5)、转向车比例及其他干扰情况;(6)、道路服务水平及交通控制水平;(7)、道路交通环境及其他因素等。4、简答影响同行能力的主要因素(1)、道路条件(2)、交通条件(3)、管制条件(4)、坏境与气候(5)、运行规定1、 交通量分布特性:交通量是一个随机量,大小与经济发展水平、

10、居民生活水平、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等复杂因素有关,随空间和时间的不同而差异变化2、 车流密度资料运用在这几个方面:(1)、车流密度是研究交通流理论和制定交通控制措施的重要基础数据。(2)、车流密度是划分服务水平的依据,是反映道路上车辆拥挤程度的最直观的指标,直接反映了道路上车辆的密集程度。(3)、车流密度指标,可以反映路上交通堵塞状况。(4)、车流密度对道路通行能力的研究十分有用。3、影响车速变化的主要因素有:驾驶员的影响、车辆的影响、道路的影响、交通条件的影响、交通组成的影响、环境的影响。4、(交通流)理想条件包括:车道宽度大于3.75,小于4.5m;侧向净空大于等于1.75m;交通组成全部为

11、小客车;驾驶员均为熟悉高速公路几何线形,且驾驶技术熟练、遵守交通法规的司机简答OD调查的目的(1)、OD调查的目的是收集调查区域内出行的类型与数量方面的资料(2)、包括从各个起始小区(O点)到各个终讫小区(D点)的客、货车的流动(3)、结合土地利用调查资料建立各类交通预测模型(4)、从中推求远景年的交通量(5)、为运输计划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1、交通量资料的应用 (1)、确定道路分级(2)、为道路几何涉及和确定交通管理设施提供依据 3评定已有道路的使用情况,通过经济论证确定筑路计划 4评价道路交通安全程度5探求交通趋势 6安排交通运营计划,确定交通管制措施2、交通延误资料作用(1)、评价道路的阻

12、塞程度和服务质量交通延误十分直观地反映了道路交通的阻塞情况,面对于道路的使用者,最关心的是时间和延误。因此,交通延误资料客观地反映了道路的阻塞程度,也体现了道路服务质量的高低(2)、道路改建的依据在拟定道路或路口改建计划时,是否应拓宽道路或实行快慢车隔离,是否应设左转专用道等,都应以延误分析为依据 (3)、运输规划交通运输部门在运营调度时往往不是选择距离最短的路线而是选择行车时间最少的路线,有了延误资料,有利于运输部门进行路线选择。 (4)、 公共交通运输部门制定行车时刻表、调整路线运行状况时,也要依据延误资料。(5)、前后对比研究,对交通设施改善前后的延误时间进行调查,可以对改善的效果作出评

13、价,交通管制根据延误资料,可以确定是否应限制停车,是否应采取单行或禁行等等交通管制措施(6)、延误资料还是确定路口信号灯配时的重要依据。当路口某一方向的延误明显大于另一方向时,则应调整绿信比,使两方向延误大致相等。(7)、交通延误资料可以作为交通运政部门进行定线管理、合理调控线路运力的重要依据。1、作业三第三题一种类型。 2、求空间平均速度与时间平均速度3、求 4、第八章课件8-24、通行能力与交通量的关系:(1)、区别:概念和特点不同(2)、联系:表示方法相同辆/h当QQ通时 自由畅行 5、建立线性跟驰模型。6研究道路通行能力的目的四、计算题1求高峰小时系数 2与作业8第六小题一样 3与第八章课件8-3一样。 4、系统教材2、P48页例题3-43、在1000m的道路上行驶32辆车,速度-密度为直线关系,,求该道路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