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级化学上册期中达标测评试题.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209464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级化学上册期中达标测评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教版九级化学上册期中达标测评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教版九级化学上册期中达标测评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级化学上册期中达标测评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级化学上册期中达标测评试题.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达标测评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H-1;O-16;K-39;Cl-35.5一、 选择题(每题仅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入答题栏内,每小题2分,计16分)题号12345678答案1空气和水是我们早已熟悉的物质,通过化学的学习,我知道空气中的氮气是A化合物 B混合物 C纯净物 B氧化物2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下列变化过程中我认为有新物质生成的是A向冷玻璃上呼气 B石灰石粉碎 C天燃气燃烧 D冰箱内放置木炭消除异味3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问题已经引起人们的关注。从环保的角度看,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A煤 B沼气 C氢气 D酒精4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2、A原子核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会发生改变 B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 C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D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5禽流感呈现出在全球蔓延的趋势,目前治疗禽流感的新药“达菲”已研制成功,其主要成分是莽草酸(化学式为C7H10O5),以下关于它的描述正确的是A 莽草酸中含有7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5个氧原子B 莽草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C 莽草酸中,C、H、O各元素质量比为7:10:5D 莽草酸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26右图形象地表示了氯化钠的形成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钠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形成阳离子,氯原子得失去一个电子形成阴离子B钠跟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 C氯化钠是由离子构

3、成的化合物D钠离子与钠原子的化学性质不同7碳和一氧化碳都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常温下都较稳定 都能在空气中燃烧 常温下都能与氧化铜反应 在一定的条件下都能夺取金属氧化物中氧 在反应中都表现出氧化性 在反应中都表现出还原性A B C D8氯气(C12)和氧气一样,都是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在一定条件下,甲烷和充足的氯气反应,推测其产物是A.CCl4和HCl B.CCl4和H2 C.CH2Cl D.C和HCl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24分)9空气中存在着极微量的臭氧(化学式为O3),电火花(包括闪电)甚至静电都能把氧气转变为臭氧。臭氧具有很强的氧化性。空气中臭氧的含量极少时,人的鼻子就能觉察它的刺激性

4、气味。文中叙述到臭氧具有 的性质是物理性质,臭氧具有的重要化学性质是。氧气转化为臭氧属于化学变化,请写出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0我国已成功发射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所用固体燃料是铝粉和高锰酸铵(化学式为NH4ClO4)的混合物。发射时,点燃铝粉产生大量的热引发高锰酸铵发生下列反应:2NH4ClO4N2+Cl2+2O2+4X。请回答下列问题:(1)NH4ClO4中氯的化合价为。(2)该反应属于基本类型中的 反应。(3)X的化学式是。11我县盛产马铃薯(俗称洋芋),马铃薯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和多种营养物质,还含有少量生物活性物质。小铃和小薯在为H2O2分解寻找催化剂的探究过程中,惊奇地发现把新鲜马

5、铃薯放入H2O2中,洋芋表面产生了气泡,这是什么气体?在反应中马铃薯起了什么作用?小铃认为该气体是马铃薯中的有机物与H2O2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而小薯认为该气体是马铃薯中的酶使H2O2发生分解反应而产生的氧气,马铃薯中的酶起了催化剂的作用。她们按照各自的假设作了如下设计:(1)小铃的设计,可选用的气体收集装置是 (填上图中装置序号),检验方法是 ;推测洋芋的质量会 (填“增大”、“减少”、“不变”)。(2)小署的设计,可选用的气体收集装置是(填上图中装置序号),检验方法是;推测洋芋的质量会 (填“增大”、“减少”、“不变”)。12小朋同学以木条为基本原料,进行了如下一系列的探究实验:(1)对木

6、条组成的探究: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方法提炼点燃干燥的木条,在火焰上方罩一干燥的冷烧杯过一会儿烧杯内壁有水雾产生木条中一定含有 元素。根据实验 可以推出实验结论。继续把火焰靠近烧杯底部一会儿烧杯底部出现一层黑色物质木条中一定含有 元素。(2)小朋根据燃烧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认为可用木条燃烧产生的木炭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并按右下图装置进行实验。依据的实验原理是 。小朋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将盛有足量红热木炭的燃烧匙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待红热木炭熄灭并冷却后,打开铁夹,并末发现倒吸现象。经认真分析小朋发现实验失败的原因是 (答一条)。小朋将集气瓶中的细沙改为一种溶

7、液,重复上述实验,有倒吸现象,写出能体现该溶液作用的化学方程式。小朋还发现倒吸的水末能达倒集气瓶内原剩余容积的1/5。原因可能是(答一条)。小朋反思上述实验的探究过程后认为: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在药品的选择或生成物的要求上应考虑的是(答一条)。13某同学为了测定氯酸钾样品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取2.5 g该样品与0.5 g二氧化锰混合,加热该混合物(假设杂质不参加反应),称量剩余固体质量,分4次记录如下表: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加热时间t1t1+ tt1+2 tt1+3 t剩余固体的质量(g)2.882.482.082.04(1)不再进行第五次实验记录的原因是 。(2)完全反应后产生氧气的质量 g。(2)该样品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要求: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