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210683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检测高 二 政 治 试 卷 ()试卷说明:1试卷包括 1 道大题,共 8 页。 2卷面总分为 100 分,答题时间为 90 分钟。3认真填写班级、姓名和学号。一、最佳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答在机读卡上每题1分)1.一块天然的岩石不具备文化意蕴,但经过人工打磨,便注入了人的价值观念和劳动技能,从而进入文化范畴。这意味着纯自然的东西不能被称为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文化创作过程是一个能动性活动文化是为人所创造的A B C D2.天坛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祭天建筑群,北圆南方的坛墙和圆形建筑搭配方形外墙,是中国传统的“天圆地方”的宇宙观的体现

2、。这意味着A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 B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C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 D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3.文化是人创造的,文化又影响着每一个人。文化实现对人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文化环境 文化活动 文化思想 文化产业A. B. C. D.4.从2004年开始,在短短的4年里,在几十个国家里陆续建立了300多所孔子学院和孔子学堂。汉字、汉语、中国文化掀起了“中国热”。在此利用文化传播途径是A.商贸活动 B.人口迁徙 C.互联网 D.教育活动5.当各国面临人口、环境、资源等危机时,人们开始理解“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深刻含义;当人类遭遇金融风暴时,人们赫然发现“去奢去泰”“居安思危”的观念在中

3、华文化中古已有之。这说明A.传统文化必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作用 B.传统文化顺应着社会生活的变迁C.传统文化要在社会发展中继承D.传统文化要不断随着时代创新6.在都市,有繁华的城市景观;在乡镇,人们利用农闲时间、集市和民间传统节日,开展各种生动活泼的文化活动;在人口分散、交通不遍的边远地区,文化活动更具有乡土气息。各具特色的文化活动反映了A.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文化环境B.文化是城乡地区所特有的现象C.文化是人们不同社会实践的产物D.文化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7.在传统文化的发展中,要防止“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出现这两个错误的原因是A.一味地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 B.拒绝接受新文化

4、和外来文化C.一味推崇外来文化,全盘否定传统文化 D.有选择地借鉴吸收外来文化 著名的社会学家费孝通在谈及文化多样性时有一句名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据此回答8-10题。121999年,国外一些媒体评选过去一千年对世界影响最大的思想家,马克思的得票数不止一次居于首位。马克思被评为千年伟人,是因为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科学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在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实践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在过去的一千年中,文化始终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A. B. C. D. 13在我国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20世纪初的“新文

5、化运动”和西方的“文艺复兴”等思想运动中,不同的思想文化在其中相互激荡,既催生了社会变革,也促进了文化的发展。这说明 A思想运动是影响文化发展的根本因素B思想运动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C每一次思想运动都促进文化向前发展D思想运动对文化传统进行了彻底颠覆14“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该诗句反映了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是A潜移默化的影响 B深远持久的影响C精神愉悦的影响 D健康向上的影响15一位美国前总统说:“我们的政治和经济联系由于美国文化对全世界的吸引力而得到补充。这是我们可以利用的软力量。”美国一位专家评论说:“中国的软实力中文化的吸引力还相对较弱。相比较于美国的电影、音乐和其它文

6、化产品,中国似乎没有一个突出的享誉世界文化品牌。”这两句话警示我们在当今世界,文化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在当今国际竞争中,文化软实力的作用已超过经济硬实力文化软实力的强弱,关系到能否在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经济全球化使各国联系更紧密,也使文化安全问题更重要A B C D16中国人待客时“聊备薄酒”的自谦,可能被外国人误解为“慢待客人”;西方人聚餐时各付各的账,往往被东方人视为吝啬小气;东西方用语习惯的不同,常常产生误解,闹出笑话。这说明A文化的差异影响人们之间的交往B文化的差异体现民族文化的优劣C文化的差异是不同意识形态的反映D文化的差异是交往不可逾越的障碍17下列关于文化遗产的判断,

7、正确的是 A一个国家风俗习惯的集中表现 B一个国家全部历史事件的凝结C一个国家宗教发展的集中表现 D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世界是一幅绚丽的图画,七种颜色是它的基本元素;世界是一部宏大的交响乐,不同音符是它的基本单位。”回答1821题。 18从文化视角看,上面这句话要表达的思想是文化的多样性使世界文化多姿多彩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才能实现世界文化的繁荣文化传播使各具特色的文化相互交流与融合不同的民族文化是世界文化的基本组成部分A B C D19在世界民族之林中,中华民族以华夏为号,炎黄为旗,阴阳为道,中庸为德,龙凤为图,汉字为记,凸显了中华民族的鲜明特征。这表明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重要

8、标志中华文化有独具特色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中华文化在世界多民族文化中独树一帜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源泉A B C D20中国的舞龙、西班牙的斗牛、巴西的桑巴舞等表明文化的表现形式具有 民族性 多样性 交融性 独特性 A B C D21就文化而言,“世界因不同而精彩,交流因不同而必要,创新因交流而迸发”。这句话所体现的关于文化的正确观点是 尊重各民族的文明成果,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上林林总总的文化,都值得我们弘扬文化交流促进各个民族的文化创新各国应在文化上相互借鉴,共同繁荣A B C D22高铁时代的到来,人们可以 “在广州喝早茶,到长沙听笑话,再到武汉赏樱花”;“上午在西安吃泡馍,下午到嵩

9、山看少林”。这说明科学技术的进步能够改变文化存在的形式 方便人们的文化交流更新文化的传播方式 扩展人们的文化视野A B C D272006年5月,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春节、中秋、端午节等传统节日,白蛇传、梁祝、孟姜女等传说榜上有名。国家如此重视非物质遗产,说明非物质遗产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发展经济非物质文化遗产能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A B C D28“探访人类文明的发祥地,那些曾经与中华文明相伴而行的古老文明,有的衰落了,有的消亡了,有的融入了其他文明。而起源于黄河、长江领域的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却犹如浩浩荡荡的黄

10、河、长江奔流不息,始终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这段文字所强调的中华文化的一个基本特征是A源远流长 B博大精深 C异彩纷呈 D丰富多彩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回答2931题。29中华民族在发展历程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伟大民族精神。其核心是A爱国主义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C艰苦朴素 D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30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团结统一 爱好和平 勤劳勇敢 尊老爱幼A B C D31“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台湾诗人的一首乡愁,在海峡两岸广泛流传,引起两岸同胞的共鸣。这种

11、激荡在两岸同胞心中的情感表达了海峡两岸人民热切盼望祖国统一的心情表明海峡两岸人民具有共同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表明海峡两岸的所有人都赞同一个中国的原则体现出爱国主义深深地植根于海峡两岸人民的心中A B C D32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我国高度重视文化典籍的整理工作。这是基于 文化典籍是中华民族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优秀的文化典籍可以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整理文化典籍有利于挖掘和保护传统文化 阅读文化典籍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中华文化A B C D33老子说“自胜者强”;论语卫灵公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商君书画策说“自恃者,得天下。得天下者,先自得也。”由上可知, 是支持着中国人自立于

12、世界民族之林的一种精神,一种信念,一种境界,是流淌在中华民族文明血管中的生生不息的血液。A团结统一 B自强不息 C勤劳勇敢 D爱好和平34下列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认识,正确的是 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基石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体现了中华各民族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A B C D35.温家宝总理以白居易的诗句“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告诫官员,要时时惦记百姓疾苦。这表明A传统文化是现代思想的主要源头 B传统文化是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 C传统文化仍有现实意义 D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的基础36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

13、内容和中心环节。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要以 为核心、以 为原则、以 为重点,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为着力点。A为人民服务 增进诚信意识 集体主义B集体主义 为人民服务 增进诚信意识 C为人民服务 集体主义 增进诚信意识 D增进诚信意识 集体主义 为人民服务 37海伦凯勒曾说,假如给我有视觉的一天,我将“向过去和现在的世界匆忙瞥一眼”,而要做到这一点,“当然是通过博物馆”。为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纪念馆的作用,2008年1月23日中共中央宣传部等单位下发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是加强社会主义

14、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手段 国家实现和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积极举措对某些文化产品经济价值的否定和社会价值的肯定把文化产业从市场中分离出来加以发展的措施A B C D38“一诺千金”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增强诚信意识是A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 B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 C思想道德建设的原则 D思想道德建设的着力点39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是一个人应当同时具备的基本素养。下列古语中蕴含二者关系的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战国孟子)“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北宋司马光)“前辈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明代陈

15、献章)“德不称其任,其祸必酷;能不称其位,其殃必大。” (东汉王符) A B C D 40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北京师范大学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等校训深刻影响着当代学子。这说明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A B C D41.被奉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经典论语,成书已两千多年,至今仍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思想。这体现了A.文化是思想家的精神产品的总和 B.文化素养只有通过阅读经典才能获得C.文化经典是决定民族生存发展的根 D.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42.一个音符无法表达出优美的旋律,一

16、种颜色难以描绘出多彩的画卷。世界是一座丰富多彩的艺术殿堂,各民族人民创造的独特文化都是这座殿堂里的瑰宝。这段话主要阐述了A.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关系 B.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C.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D.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 起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却犹如浩浩荡荡的黄河、长江之水奔流不息,始终显示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魅力。据此回答43-44题。4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发挥了巨大作用。汉字是中华文化创新的源泉 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A. B. C. D. 44.张骞出使西域,玄奘西行,郑和下西洋,都带回了

17、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并为中华文化所吸收和借鉴。这突出体现了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B.中华文化的包容性C.中华文化一脉相承 D.中华文化的继承性45.地处华东的吴越文化是典型的水乡文化,凸显流动性和开放性。而处于内陆山地的滇黔文化则具有边陲文化的山寨文化特征,具有内敛性。这表明不同区域的文化A.受地理历史因素的影响 B.影响人们的经济生活C.相互影响相互渗透 D.有不同风俗习惯决定46.“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体现了中华民族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 B.公正廉明、崇尚平等的民主精神C.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的顽强斗志 D.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超然胸襟47.文化市场和大众

18、传媒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文化生活的很多可喜的变化。但有些企业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生产、销售品味低下的文化产品,以荒诞、庸俗的内容迎合低级趣味。引发了令人忧虑的现象原因是文化市场的自发性 大众传媒的商业性 流行文化的超前性 大众文化的滞后性A. B. C. D. 48.置身于文化的海洋,邂逅传统与时尚,品味经典与流行,享受文化大餐。我们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避免不同文化相互冲击 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 增强抵御落后腐朽文化的能力 A. B. C. D. 49.“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这意味着A.增强智慧与道德修养彼此相互矛盾 B.增进只会遇到的修养都是无止境

19、的 C.单纯的知识修养会造成人格的缺失D.知识的修养的根本意义在于德修养50.对于民族精神,不仅要弘扬更要培育,之所以注重培育,主要是因为A.民族精神是民族生民力和创造力的源泉B民族精神要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C.民族精神植根于优秀文化之中 D.民族精神要在时代发展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高 二 政 治 试 卷 ()二、简答题(每空1分,共17分)51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交往方式、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 和 的特点。52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 , ”,批判继承,古为今用。53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

20、过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具有深厚的民族性、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例如 精神 精神、 精神等,都是这个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新中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特别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继续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不断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新的时代内容,把中华民族精神提升到了一个新水平。 精神、 精神、 精神等,都是这个时期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54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 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 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55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坚持什么样的文化方向,推动什么

21、样的文化建设,是一个政党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帜。在当代中国,中国共产党引领文化前进方向的旗帜,就是 伟大旗帜。56.具有“全球同时、受众主动、双向互动”的文化传播方式是 。 57.厚厚的黄土养育了华夏儿女,培育了独特的农耕文明,在华夏先民的观念里,最香的是粮食,田里种地是男人的本分,成熟的庄稼是最秀美的颜色。汉字的由来,见证了中华文化源于中国先民的 。58.文化的交流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具有文化传递、沟通、 的功能。59.新建的苏州博物馆,既有现代感又极具中国传统建筑韵味,形成了“中而新”建筑特色。这一建筑特色蕴含的理念是 。 三、问答题60.地理特征对

22、人的性格有很大影响。山西就是“黄土文化”的代表之一。山西远离海洋,临近黄河,因此山西人具有憨厚朴实、注重传统的性格特点。广东则是海洋文化的代表地区。海洋文化是开放的文化,所以广东人容易包容和接受外来文化和新鲜事物。山东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受“海洋文化”和“黄土文化”的双重影响,所以山东人具有南方人和北方人双重的性格特点,一方面精明能干,另一方面豪爽冲动。(13分) (1)请简要分析山西人、广东人、山东人为什么具有各自不同的性格特征? (2)文化在塑造人生方面有何作用? 61.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这一思想对中华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10分)(1)你对“和而不同”是如何理

23、解的?请从中华文化特征角度加以说明。(2)请你例举一个事例,说明中华文化的这一特征。62.对于知识与道德的关系,有许多名言值得体味。 东汉哲学家王符:德不称其任,其祸必酷;能不在其位,其殃必大。北宋史学家司马光: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请你联系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事例来评论这些言论。(5分)63.在我国改革开放的早期,文化成为招商引资的重要媒介。近年来,在许多地方,文化不仅仅是“陪衬红花的绿叶”,而且直接登上了经济舞台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实现了从“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到“文化唱戏”的转变。 有人认为,从“文化搭台”到“文化唱戏”,体现了人们对文化功能的深化。你赞同这种看法吗?并说明理由。

24、(5分)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检测高 二 政 治 参考答案59.继承传统推陈出新60(1)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山西人、广东人、山东人的地理环境、风俗习惯、个性心理特征及长期生活的文化环境不同,所以他们具有各自不同的性格特征。 (2)文化与人的成长关系十分密切,优秀文化对人的成长有重要影响。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61. (1)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在于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2)例举一个事例。(略)62. 德与才的关系,是道德与知识的关系,是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的关系。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63.赞同:“文化搭台看到文化对经济的服务功能;文化唱戏认识到文化本身的经济功能。不赞同:从文化打胎到文化唱戏只强调了文化的经济功能。文化还具有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智力支持等功能。 中国校长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