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212017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及答案.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山师附中2014级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物 理 试 题命题人: 审题: 本试卷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第卷1至4页,第卷5至7页。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第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第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规定的答题区域内书写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第卷(选择题 共48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2、目要求的。)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高速公路上限速牌上的速度值指平均速度B运动员在处理做香蕉球运动的足球时,要将足球看成质点C运动员的链球成绩是指链球从离开手到落地的位移大小D选取不同的参考系,同一物体的运动轨迹可能不同2一名宇航员在某星球上完成自由落体运动实验,让一个质量为1 kg的小球从一定的高度自由下落,测得在第5 s内的位移是18 m,则()A小球在2 s末的速度是20 m/s B小球在第5 s内的平均速度是3.6 m/sC该星球上的重力加速度为5 m/s2 D小球在5 s内的位移是50 m3一物体以初速度v0做匀减速运动,第1 s内通过的位移为x14 m,第2 s内通过的位移为x22

3、 m,又经过位移x3物体的速度减小为0,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初速度v0的大小为2.5 m/sB加速度a的大小为1 m/s2C位移x3的大小为0.25 mD位移x3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0.75 m/s4如图所示,水平木板上有质量m2.0 kg的物块,受到随时间t变化的水平拉力F作用,用力传感器测出相应时刻物块所受摩擦力Ff的大小,如图所示。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5 s内拉力对物块做功为零B4 s末物块所受合力大小为4.0 NC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5D6s-9s内物体的加速度为2.0 m/s2.5如图所示,将两根劲度系数均为k、原长均为L的轻弹簧,

4、一端固定在水平天花板上相距为2L的两点,另一端共同连接一质量为m的物体,平衡时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7。若将物体的质量变为M,平衡时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53(sin 370.6),则等于()A. B. C. D.6如图所示,一光滑斜面固定在地面上,重力为G的物体在一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若斜面的倾角为,则()AFGcos BFGsin C物体对斜面的压力NGcos D物体对斜面的压力N 7如图,一质量为m的滑块静止置于倾角为30的粗糙斜面上,一根轻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的P点,另一端系在滑块上,弹簧与斜面垂直,则()A滑块不可能只受到三个力作用B弹簧可能处于伸长状态C斜面对滑块的支

5、持力大小可能为零D斜面对滑块的摩擦力大小可能大于mg8a、b两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1、m2,由轻质弹簧相连。当用恒力F竖直向上拉着a,使a、b一起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弹簧伸长量为x1;当用大小仍为F的恒力沿水平方向拉着a,使a、b一起沿光滑水平桌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弹簧伸长量为x2,当用大小仍为F的恒力沿水平方向拉着a,使a、b一起沿粗糙水平桌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弹簧伸长量为x3,如图所示,则()Ax1x2 x3 Bx1= x2=x3C若m1m2,则x1x2 D若m1m2,则x1x3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

6、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9下列给出的四组图象中,可能反映同一直线运动的是()10如图所示,在一根粗糙的水平直杆上套有两个质量均为m的铁环,两铁环上系着两根等长细线,共同拴住质量为M的小球,两铁环与小球都处于静止状态现想办法使得两铁环间距离增大稍许而仍能保持系统平衡,则关于水平直杆对铁环的支持力N和摩擦力f的说法正确的是()AN不变 BN增大 Cf增大 Df不变11如图所示,质量为m1的足够长的木板B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其上放一质量为m2的木块A。t0时刻起,给木板施加一水平恒力F,分别用a1、a2和v1、v2表示木板、木块的加速度和速度大小,图中可能符合运动情况的是() 12如图

7、甲所示,固定光滑细杆与水平地面成倾角,在杆上套有一个光滑小环,小环在沿杆方向向上的拉力F作用下向上运动。02 s内拉力的大小为10 N,24 s内拉力的大小变为11 N,小环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则()A小环在加速运动时的加速度a的大小为0.5m/s2B小环的质量m=1kgC细杆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夹角=30D小环的质量m=2kg13如图所示,物块沿固定斜面下滑,若在物块上再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恒力F,则()A若物块原来匀速下滑,施加力F后物块仍将匀速下滑B若物块原来匀速下滑,施加力F后物块将加速下滑C若物块原来以加速度a匀加速下滑,施加力F后物块将仍将

8、以加速度a匀加速下滑D若物块原来以加速度a匀加速下滑,施加力F后物块仍将匀加速下滑,但加速度大于a14如图,将质量m0.1kg的圆环套在固定的水平直杆上。环的直径略大于杆的截面直径。环与杆间动摩擦因数m0.8。对环施加一位于竖直平面内斜向上,与杆夹角q53的拉力F,使圆环以a4.4m/s2的加速度沿杆运动,则F的大小可能为(取sin530.8,cos530.6,g10m/s2)( )A1N B3 N C7N D9N第卷(非选择题 共52分)注意事项:第卷须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三、实验题(2小题, 共14分)15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关系

9、的实验。他先测出不挂砝码时弹簧下端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然后在弹簧下端挂上砝码,并逐个增加砝码,测出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所得数据如下表:(重力加速度g取9.8 m/s2)砝码质量m/g0100200300400500600700标尺刻度x/cm15.0018.9422.8226.7830.6634.6042.0054.50(1)根据所测数据,在图乙中作出弹簧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x与砝码质量m的关系曲线。(2)根据所测得的数据和关系曲线可判断,在_N范围内弹力大小与弹簧伸长关系满足胡克定律。这种规格的弹簧劲度系数为_N/m。16根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完成下面的题目。(1)有关实验以

10、及数据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应使砂和小桶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以减小实验误差B可以用天平测出小桶和砂的总质量m及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M;根据公式a,求出小车的加速度C处理实验数据时采用描点法画图象,是为了减小误差D处理实验数据时采用a 图象,是为了便于根据图线直观地作出判断(2)某学生在平衡摩擦力时,把长木板的一端垫得过高,使得倾角偏大。他所得到的aF关系可用图甲中的哪个表示?_(图中a是小车的加速度,F是细线作用于小车的拉力)。甲乙(3)某学生将实验装置按如图乙所示安装好,准备接通电源后开始做实验。他的装置图中,明显的错误是_(写出两条)。(4)下图是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A

11、、B、C、D、E、F、G为7个相邻的计数点,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量出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xAB4.22 cm、xBC4.65 cm、xCD5.08 cm、xDE5.49 cm,xEF5.91 cm,xFG6.34 cm.已知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 Hz,则小车的加速度a_m/s2.(结果保留二位有效数字)四、计算题(3小题, 共38分, 请写出必要的文字和公式, 只写结果的不得分) 17(10分)中秋小长假期间,小明的爸爸开车带领一家人自驾出游,为了安全在公路上行驶时两汽车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当前车突然停止时,后车司机可以采取刹车措施,使汽车在安全距离内停下而不

12、会与前车相碰。假如小明的爸爸反应时间和汽车系统的反应时间之和为1s。当汽车在晴天干燥沥青路面上以108km/h的速度匀速行驶时,安全距离为120m。(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1)求汽车减速行驶时的加速度大小;(2)如遇雨天,汽车轮胎与沥青路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晴天时的2/5,安全距离为99m,求汽车在雨天安全行驶的最大速度。18(12分)质量m=1 kg的物体在F20 N的水平推力作用下,从足够长的粗糙斜面的底端A点由静止开始沿斜面运动,物体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为=0.25,斜面固定不动,与水平地面的夹角37,力F作用4 s后撤去,撤去力F后5s物体正好通过斜面上的B点。(已知sin 37

13、0.6,cos 370.8,g10 m/s2)。求:(1)撤去力F时的速度;(2)力F作用下物体发生的位移;(3)AB之间的距离。19.(16分)将小砝码置于桌面上的薄纸板上,用水平向右的拉力将纸板迅速抽出,砝码的移动很小,几乎观察不到,这就是大家熟悉的惯性演示实验若砝码的质量为m10.1 kg,纸板的质量为m20.2 kg,砝码和纸板间的动摩擦因数10.1,砝码和桌面间及纸板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20.2。某次实验时,纸板抽出后,砝码刚好停在桌子边缘,已知砝码与纸板左端的距离d0.08 m,砝码到桌子右端的距离l0.12 m,取g10 m/s2。求:(1)纸板所受摩擦力的大小;(2)砝码运

14、动的时间;(3)纸板所受拉力的大小。山师附中2014级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物 理 答 案1.D 2.D 3.C 4.C 5.B 6.D 7.B 8.B 9.BC 10.AC 11.A B D 12.ACD 13.AD 14.AD15.解析 (1)纵坐标取15 cm为起点,然后在坐标纸上依次描点(0,15.00)、(1.00,18.94)、(2.00,22.82)、然后用平滑的曲线连结各点,如图所示,即可清楚直观地表示出标尺刻度x与砝码质量m的关系曲线。(2)在作出的图象中可以看出,在04.9 N范围内,图线为一条倾斜直线,表明此时弹力大小与弹簧伸长成线性关系,即满足胡克定律Fkx,据此可以计算出

15、弹簧的劲度系数kx(F)(34.615)102(51029.8103) N/m25.0 N/m。答案 (1)见解析图 (2)04.9 25.016解析 (1)为保证绳拉小车的力等于砂和小桶的总重力大小,应使砂和小桶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以减小实验误差,故A正确;小车的加速度应通过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求出,故B错误;采用描点法画图象来处理实验数据,不仅可以减小误差,还可以形象直观地反映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故C正确;为了将图象画成我们熟悉的直线,更直观反映两个变量的关系。a与M成反比,故数据处理应作aM(1)图象,故D正确。(2)在平衡摩擦力时,把长木板的一侧垫得过高,使得倾角偏大,小

16、车重力沿木板向下的分力大于小车受到摩擦力,小车受到的合力大于砂桶的拉力,在砂桶对小车施加拉力前,小车已经有加速度;在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作出的aF图线在a轴上有截距,故C正确。(3)由实验原理图可知,打点计时器用的必须是交流电,图中用的是直流电;小车释放的位置应该靠近计时器,以便测量更多的数据来减小误差;同时木板水平,没有平衡摩擦力。(4)由逐差法可以求出a=0.42m/s2。答案 (1)ACD (2)C (3)打点计时器使用直流电源;小车与打点计时器间的距离太长;木板水平,没有平衡摩擦力。(4)0.4217. 5 m/s2,18m/s(64.8km/h)1820m/s,40m,52.5m19(1)0.7N (2)0.6 s (3)1.1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