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学~学八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五四学制) .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212114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4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学~学八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五四学制)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学~学八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五四学制)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学~学八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五四学制)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学~学八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五四学制)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学~学八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五四学制)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学~学八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五四学制)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学~学八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五四学制) .doc(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20152016学年度20152016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五四学制)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1葡萄酒营养丰富,适量饮用具有健身养颜的功效下列家庭酿制葡萄酒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清洗葡萄B把葡萄捣碎C葡萄发酵成酒D用细纱布过滤后装瓶2自然界里水的三态(固态、液态、气态)循环过程没有发生变化的是()A水的化学性质B水分子之间的间隔C水的物理性质D水分子的运动速率3头发的成分能反映一个人的健康状况据分析证明:健康人的头发每克大约含有铁130毫克,锌167172毫克,铝5毫克,硼7毫克等这里的铁、锌、铝、硼是指()A元素B原子C分子D氧化物4

2、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点燃酒精灯B滴加液体C 过滤河水D 检查装置气密性5正在生产的国产大型客机C919部分机身采用了新型的铝锂合金,这种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适宜的延展性铝锂合金的铝(Al)元素和锂(Li)元素的本质区别是()A元素符号不同B原子质量不同C原子的质子数不同D原子的电子数不同6下列一些物质的自我介绍,其介绍自己化学性质的是()A我是紫红色固体B我在天然界硬度最大C我在常温下是气体D我会生锈7下列变化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碳+氧气二氧化碳B蜡烛+氧气二氧化碳+水C食盐水食盐+水D碱式碳酸铜氧化铜+水+二氧化碳8碳12、碳13、碳14

3、都是碳元素的原子,它们的主要差别在于()A电子数目不同B子数目不同C质子数目不同D化学性质不同9提起压在容器水面上方的活塞,容器的水发生汽化,如图所示下列选项,最能表示水汽化后相同空间内粒子分布的是()ABCD10已知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kg,另一种A原子的质量为17941026kg,则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式是()ABCD17941026二、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11科学家研制出以锶原子为钟摆的“晶格钟”成为世界上最精准的钟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信息与锶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Sr为金属元素B乙图X=2C锶原子的质量为8762g

4、D锶原子的质子数是3812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有关这三种粒子的说法错误的是()A分子可以构成物质,而原子只能构成分子B原子的质量几乎都集在原子核C在化学变化,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D当原子失去或者得到电子后,其性质发生了改变13今年央视“315”晚会曝光了某些不法厂商制售劣质汽油的事件,劣质汽油的甲缩醛(C3H8O2)等物质会损伤汽车并产生有害气体,下列关于甲缩醛的说法错误的是()A甲缩醛的C、H元素的质量比为3:8B甲缩醛含有氧分子C甲缩醛由3种元素组成D一个甲缩醛分子由3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14在化学王国里,数字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对下列化学用语数字“2

5、”的说法正确的是()2H 2NH3 SO2 2CuO Mg2+ 2OH H2OA表示离子个数的是B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C表示分子原子个数的是D表示分子个数的是15如图是氢气在氯气燃烧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通过该反应可看出化学反应的本质:分子分裂,原子重新排列组合B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改变C图表示了4种物质的分子D该反应氢原子和氯原子都发生了变化16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ACO和CO2化学性质不同分子的构成不同B闻到远处饭菜的香味分子在不断的运动C水通电分解分子在化学变化可以再分D夏天钢轨之间的缝隙变小原子受热

6、时体积变大17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对图示模型理解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反应物和生成物只有一种单质C反应物和生成物共含有三种元素D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1:318下列关于分离混合物的方法叙述错误的是()A从自水得到纯水可用蒸馏法B将硬水软化可用过滤法C除去冰箱的异味可用活性炭吸附法D从食盐水得到食盐可用蒸发法19安全无小事下列有关实验安全的叙述正确的是()A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B点燃氢气前要检验它的纯度C闻药品气味时直接把鼻孔凑到容器D将烧杯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20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7、()A水在固态时分子是静止不动的B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水分子C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D水是由2个氢元素和1个氧元素组成的三、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34分)21“见著知微,见微知著”是化学思维方法(1)从宏观知微观50mL水与50mL乙醇混合后,溶液体积小于100mL,微观解释为;气体X在氧气燃烧生成氮气和水,X分子一定含有的原子是和(填符号)(2)从微观知宏观微粒A最外层电子数是,在化学反应容易(填“得”或“失”)电子;微粒A、B、C、D、E,对应单质化学性质最稳定的是(填编号,下同),属于同一种元素的是和22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经历了汤姆生、卢瑟福和波尔等提出的模型的过程(1)卢瑟福

8、核式结构模型是利用粒子轰击金箔实验的基础上提出的如图1所示能正确反映他的实验结果的示意图是(选填序号)(2)从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过程,我们发现(选填序号)A科学模型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B模型在科学研究起着很重要的作用C卢瑟福的原子模型建立,使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达到了完美的境界D人类借助模型的建立,对原子的认识逐渐接近本质(3)如图2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A粒子的化学式是由B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B粒子的名称是以上四种结构示意图所表示的粒子,表示离子的是(填字母代号)23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等信息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氧元素

9、与硫元素化学性质相似,主要是因为;(2)写出由12号,17号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在形成化合物的过程,原子的核内质子数(填“改变”或“不变”,下同),每种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元素的种类(3)根据图给信息可知:1个水分子所含电子数为(4)在同一周期(横行)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具有共同的特点是(写一条即可)24我国是世界上已知矿物种类比较齐全的少数国家之一,某种矿石的主要成分为Ca3Al2Si3O12,请回答:(1)画出氧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Si的元素名称是;(2)Ca3Al2Si3O12钙、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已知由钙、碳两种元素形成的一种化合物钙、碳元素的质量比为5:3,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10、25臭氧消毒机主要用于食品药品等行业的加工场所的空气和物体表面灭菌应用的消毒剂主要是臭氧臭氧的化学式是O3,在常温下,它是一种有特殊臭味的淡蓝色气体在常温常压下,稳定性较差,可自行分解为氧气高压放电式臭氧消毒机是使用高压电场使氧气转变为臭氧臭氧在地面附近的大气层含量较少,在离地面25km处有一个厚度极薄的臭氧层臭氧层能吸收太阳辐射的大量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遭紫外线的伤害它是一切生命的保护层超音速飞机排出的废气、家用电冰箱使用的制冷剂“氟里昂”等对臭氧层有很大的破坏作用,会使臭氧层形成空洞 根据上述科普短文,回答下列问题:(1)试总结臭氧的有关知识: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2)请从分子构成

11、的角度指出氧气和臭氧的不同点:;它们的组成和结构的不同决定着它们的不同“有人认为,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是单质”,请你判断这种说法是否正确?(3)相同质量的氧气和臭氧,所含的分子数之比为(4)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一瓶久置的臭氧,观察到的现象是(5)请谈谈如何保护臭氧层(写一条即可)四、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26化学实验时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1)图1装置,当出现现象时,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2)图2 装置的错误是,如果这样操作,造成的后果是(3)图3装置的错误是,如果这样操作,造成的后果是(4)图4是进行操作(5)图5为振荡液体的操作

12、,其正确的是(填A或B)(6)小明要称取质量为231g的固体药品,在托盘天平右盘上已放20g的砝码,则天平上的游码位置应是图6的(填字母)27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1)自然界,水的存在形式多姿多彩,水孕育了万物生灵,水通过三态变化实现天然循环,这个循环过程是由提供的能量(填序号)A地球自转B太阳照射C海洋潮汐D植物生长(2)下列各种水,属于纯净物的是(填字母);A汽水 B矿泉水 C蒸馏水 D经过净化处理的自水(3)饮用硬度过大的水不利于人体健康,因此人们常采用的方法将硬水软化;(4)某化学小组的同学取一山泉水进行探究实验,先将水样进行过滤操作如图1,操作的一处错误是;再用滴管取2

13、滴过滤后的滤液滴在洁净的玻璃片上,置于酒精灯上小心加热,水分消失后,观察到玻璃片上有少许残留物,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5)小刚为了净化收集到的雨水,自制了一个如图2所示的简易净水器,其小卵石、石英砂和彭松棉的作用是(6)自水消毒过程发生的化学反应有如图3所示的微观过程,该反应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为(7)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新型净水剂,其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填最整数比)(8)如图4是给水通电的简易实验装置则A试管产生的气体是,检验B试管内气体的方法是,装置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8在实验探究课上,化学老师给大家的是“贝贝熊暖贴”它是一种一次性取暖片它的填充物的主要成分

14、是什么?这个问题引起了同学们的好奇剪开内包装,倒出其的粉末,发现呈黑色老师告诉大家,黑色粉末里含有活性炭、铁粉、氧化铜的一种或几种请你一起参与同学们的探究:【猜想假设】只有活性炭 铁粉和活性炭 铁粉和氧化铜 【查阅资料】 同学们上网查阅了有关氧化铜的知识:黑色粉末,不能被磁铁吸引,不具有可燃性,能和稀硫酸反应形成蓝色溶液【设计实验】 (1)同学们先用磁铁吸引,发现粉末有一部分能被吸引,则可排除猜想(填编号),因为粉末一定含有 (2)为了进一步确定粉末的成分,同学们又另取一定量该粉末,加入稀硫酸微热,溶液不变蓝,则可证明粉末一定没有【得出结论】这种暖贴片填充物的主要成分是【交流反思】该暖贴为什么

15、被称作一次性取暖片?你认为是因为它在发热过程发生了变化,发热过程是将能转化为热能五、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5分)29N(NO2)3是科学家2011年发现的一种新型火箭燃料计算:(1)N(NO2)3氮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填最简比);(2)N(NO2)3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下列化合物,氮元素质量分数最小的是(填字母)AN(NO2)3 BN2O3 CN2O53085岁的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新型抗疟药青蒿素(C15H22O5)和双氧青蒿素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1)青蒿素碳元素和氢元素的元素质量比是;(填最简整数比);(2)青蒿素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保留1位小数)山东省烟台市招

16、远市20152016学年度20152016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五四学制)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1葡萄酒营养丰富,适量饮用具有健身养颜的功效下列家庭酿制葡萄酒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清洗葡萄B把葡萄捣碎C葡萄发酵成酒D用细纱布过滤后装瓶【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解答】解:A、清洗葡萄是将葡萄的脏污洗掉,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

17、错;B、把葡萄捣碎只是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C、葡萄发酵成酒有新的物质乙醇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D、用细纱布过滤后装瓶是将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和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故选C【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2自然界里水的三态(固态、液态、气态)循环过程没有发生变化的是()A水的化学性质B水分子之间的间隔C水的物理性质D水分子的运动速率【考点】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化;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专题】空气与水【

18、分析】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微粒具有如下特征:体积和质量都很小,微粒之间存在间隔且温度越高微粒之间的间隔越大,微粒是在不断运动的运用这些特征我们可以解释日常生活的某些现象物质在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情况下,体积发生改变是由于微粒的间隔发生了变化【解答】解:水在不同条件下的三态转变,主要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在变化过程,物质的化学性质、分子的大小、质量不发生改变,分子仍然在不断地运动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要理解微观粒子之间的间隔在固态时很小,在液态时较小,在气态时较大,但是水分子没有变3头发的成分能反映一个人的健康状况据分析证明:健康人的头发每克大约含有铁130毫克,锌167

19、172毫克,铝5毫克,硼7毫克等这里的铁、锌、铝、硼是指()A元素B原子C分子D氧化物【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专题】元素与化合物【分析】由题意可知,健康人的头发每克大约含有铁130毫克,锌167172毫克,铝5毫克,硼7毫克等这里的铁、锌、铝、硼是指元素,其存在于化合物【解答】解:由题意可知,人的头发含有的铁、锌、铝、硼是指元素,其存在于化合物其含有的质量为某化合物的元素含量故选A【点评】了解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了解物质的组成和物质的构成4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点燃酒精灯B滴加液体C 过滤河水D 检查

20、装置气密性【考点】加热器皿-酒精灯;液体药品的取用;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过滤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所示操作错误B、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的位置是否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所示操作错误C、过滤时应用玻璃棒引流,图所示操作错误D、检查装置

21、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所示操作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5正在生产的国产大型客机C919部分机身采用了新型的铝锂合金,这种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适宜的延展性铝锂合金的铝(Al)元素和锂(Li)元素的本质区别是()A元素符号不同B原子质量不同C原子的质子数不同D原子的电子数不同【考点】元素的概念【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据此进行

22、分析解答【解答】解: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不同,所以铝(Al)元素和锂(Li)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不同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元素的概念的理解和不同种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进行解题的能力6下列一些物质的自我介绍,其介绍自己化学性质的是()A我是紫红色固体B我在天然界硬度最大C我在常温下是气体D我会生锈【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物质的颜色、状态、硬度属于物理性质;铁容易生锈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解答】解:A、铜的颜色、状态等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

23、化表现出,属于铜的物理性质;B、金刚石的硬度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属于金刚石的物理性质;C、氮气在常温下是气体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属于氮气的物理性质;D、铁在潮湿的空气容易生锈,属于铁的化学性质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物质的性质是否需要化学变化表现出,如果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就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7下列变化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碳+氧气二氧化碳B蜡烛+氧气二氧化碳+水C食盐水食盐+水D碱式碳酸铜氧化铜+水+二氧化碳【考点】分解反应及其应用【专题】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分析】分解反应,化学变化的基本类型之一,指一种物质反应后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简单概括为“一变多

24、”,其反应的基本形式为:AB+C【解答】解:A、碳+氧气二氧化碳是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是化合反应,不是分解反应;B、蜡烛+氧气二氧化碳+水是两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不符合“一变多”的分解反应特征,不是分解反应;C、食盐水食盐+水,是物理变化,所以谈不上属于什么化学反应类型,故不选;D、碱式碳酸铜氧化铜+水+二氧化碳,符合“一变多”的分解反应特点,故可选;答案:D【点评】判断某化学反应是否属于分解反应,主要是根据“一变多”的反应特点进行判断,判断时不能只看是不是生成多种物质,还要看是不是只有一种物质反应8碳12、碳13、碳14都是碳元素的原子,它们的主要差别在于()A电子数目不同B子数目不同C质

25、子数目不同D化学性质不同【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决定元素种类的微粒考虑【解答】解:元素的种类是由质子数决定,碳12、碳13、碳14都是碳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都是6,质子数目相同;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电子数目相同;最外层电子数决定于元素的化学性质,化学性质相同,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相对原子质量不同,故子数不同答案:B【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决定元素种类的是原子的核电荷数或核内质子数9提起压在容器水面上方的活塞,容器的水发生汽化,如图所示下列选项,最能表示水汽化后相同空间内粒子分布的是()ABCD【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专题】物

26、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水汽化属于物理变化,分子组成不变,当物质有液态变为气态时,分子间隔增大进行解答【解答】解:分子之间的间隔决定物质的状态,当由液态变为气态时,分子之间的间隔增大,但分子组成不变,故符合此条件的只有C故选C【点评】知道当物质有液态变为气态时分子间隔增大是解决此问题的关键10已知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kg,另一种A原子的质量为17941026kg,则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式是()ABCD17941026【考点】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

27、答】解:已知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kg,另一种A原子的质量为17941026kg,则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式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二、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11科学家研制出以锶原子为钟摆的“晶格钟”成为世界上最精准的钟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信息与锶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Sr为金属元素B乙图X=2C锶原子的质量为8762gD锶原子的质子数是38【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微粒结构示意图的意义

28、以及具体的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一个小格表示的意义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ASr的元素名称为锶,由偏旁“金”可知,属于金属元素,故正确;B在原子结构示意图,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X=3828188=2,故正确;C8762是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而不是其实际质量,故错误;D原子序数=质子数,锶的原子序数为38,则其质子数为38,故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微粒结构示意图和元素周期表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12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有关这三种粒子的说法错误的是()A分子可以构成物质,而原子只能构成分子B原子的质量几乎都集在原子核C在化学变化,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

29、能再分D当原子失去或者得到电子后,其性质发生了改变【考点】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A、根据构成物质微粒的种类分析;B、根据原子构成、电子的质量分析;C、根据分子、原子的本质区别分析;D、根据当原子失去或者得到电子后,变成了离子解答【解答】解:A、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故A说法错误;B、在原子,电子与质子、子的质量相比较很小,所以,原子的质量几乎都集在原子核,故B说法正确;C、在化学变化,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故C说法正确;D、当原子失去或者得到电子后,变成了离子,性质发生了改变,故D说法

30、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元素的概念和不同种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单质的特征等并能灵活运用即可正确解答本题13今年央视“315”晚会曝光了某些不法厂商制售劣质汽油的事件,劣质汽油的甲缩醛(C3H8O2)等物质会损伤汽车并产生有害气体,下列关于甲缩醛的说法错误的是()A甲缩醛的C、H元素的质量比为3:8B甲缩醛含有氧分子C甲缩醛由3种元素组成D一个甲缩醛分子由3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元素质量比的计算【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分析】A根据化合物元素的质量比分析;B根据物质的结构分析

31、;C根据物质的组成分析;D根据分子结构分析【解答】解:A甲缩醛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3):(18)=4:1,故错误;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1个甲缩醛分子含有2个氧原子,不含氧分子,故错误;C由化学式可知,甲缩醛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正确;D1个甲缩醛分子是由3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故正确故选A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4在化学王国里,数字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对下列化学用语数字“2”的说法正确的是()2H 2NH3 SO2 2CuO Mg2+ 2OH H2OA表示离子个数的是B表示离子所

32、带电荷数的是C表示分子原子个数的是D表示分子个数的是【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右上角数字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数字后面是化学式表示分子个数,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的是该元素所显的化合价,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离子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个数;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分子的这种元素的原子个数;【解答】解:2H表示2个氢原子; 2NH3表示2个氨分子;SO2表示1个二氧化硫分子含有2个氧原子; 2CuO表示氧化铜分子的个数为2个;Mg2+表示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2OH表示2个氢氧根离子; H2O表示1个水分子含有2个氢原子;A、表示离子个数的是

33、,故A错误;B、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故B错误;C、表示分子原子个数的是,故C正确;D、表示分子个数的是,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15如图是氢气在氯气燃烧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通过该反应可看出化学反应的本质:分子分裂,原子重新排列组合B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改变C图表示了4种物质的分子D该反应氢原子和氯原子都发生了变化【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化学反应的实质【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分析】根据氢气在氯气燃烧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该

34、反应是1个氢分子和1个氯分子反应生成2个氯化氢分子,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由氢气在氯气燃烧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的改变,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在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B、反应前氢气、氯气氢元素、氯元素的化合价均为0,生成的氯化氢氢的化合价为+1,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故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改变,故选项说法正确C、该反应是1个氢分子和1个氯分子反应生成2个氯化氢分子,图表示了3种物质的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D、由氢气在氯气燃烧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氢原子和氯原子都没发生变化,故选项说法错误故答案为:AB;【点评】本题通过微观

35、粒子的反应模型图,考查了微观上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学会通过微观示意图把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物质的变化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6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ACO和CO2化学性质不同分子的构成不同B闻到远处饭菜的香味分子在不断的运动C水通电分解分子在化学变化可以再分D夏天钢轨之间的缝隙变小原子受热时体积变大【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微观和宏观相互转化思想;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

36、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CO和CO2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故选项解释正确B、闻到远处饭菜的香味,是因为饭菜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饭菜的香味,故选项解释正确C、水通直流电分解,是因为水分子分裂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原子、氧原子分别重新组合形成氢分子、氧分子,大量的氢分子、氧分子分别聚集成氢气、氧气,该事实说明分子是可以再分的,故选项解释正确D、夏天钢轨之间的缝隙变小,是因为原子之间间隔遇热变大,故选项解释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

37、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7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对图示模型理解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反应物和生成物只有一种单质C反应物和生成物共含有三种元素D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1:3【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分析】反应物、生成物模型图可直接得出该物质由几种原子、几个原子构成,进而确定物质的结构,判断反应的形式【解答】解:A、由图示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故该反应是化合反应;B、单质的分子由一种原

38、子构成,化合物的分子由多种原子构成,所以可以看出反应物是两种单质,而生成物是一种化合物;C、由反应原子的种类可知该反应共有两种元素;D、由反应的图示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1:3;故选AD【点评】该题关键是从模型图看出各物质分子的构成,注意解题是要考虑到模型图每种分子有几个参加反应,利用反应时的微粒个数关系及结构可很轻松的判断18下列关于分离混合物的方法叙述错误的是()A从自水得到纯水可用蒸馏法B将硬水软化可用过滤法C除去冰箱的异味可用活性炭吸附法D从食盐水得到食盐可用蒸发法【考点】混合物的分离方法;蒸发与蒸馏操作;硬水与软水;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专题】物质的分

39、离和提纯【分析】A、蒸馏的方法可以使自水的水气化,再液化,最后得到淡水B、根据过滤的作用进行解答;C、根据活性炭吸附性分析;D、从海水提取食盐,采用的是蒸发溶剂的办法【解答】解:A、可以通过水的三态变化而是自水的水被淡化出,故正确;B、过滤只能将液体的固体分离出,使用过滤的方法不能将硬水软化,故不正确;C、活性炭吸附冰箱的异味是利用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把异味吸附在表面,故正确;D、由于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从海水提取食盐,采用蒸发溶剂法,故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从不同角度考查了混合物的分离方法(过滤、蒸馏、结晶、吸附等),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分离混合物方法的适用范围并结合物质的性

40、质进行19安全无小事下列有关实验安全的叙述正确的是()A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B点燃氢气前要检验它的纯度C闻药品气味时直接把鼻孔凑到容器D将烧杯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考点】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用于加热的仪器;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专题】化学学习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的注意事项分析;B、根据可燃性的气体前要检验它的纯度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闻药品气味时的注意事项分析;D、根据常见的用于加热的仪器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解答】解:A、为防止液体沸腾溅出伤人,给试管里的液体热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故错误

41、;B、氢气是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遇明火有爆炸的危险,所以点燃氢气前要检验它的纯度,故正确;C、闻药品气味时不能将鼻孔凑到容器口直接闻药品气味,应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让极少量气体飘进鼻孔,故错误;D、烧杯进行加热时必需垫上石棉网,不能直接加热,故错误故选B【点评】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范20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A水在固态时分子是静止不动的B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水分子C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D水是由2个氢元素和1个氧元素组成的【考点】硬水与软水;水的组成;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专题】空气与水【分析】A根

42、据分子在不断的运动分析;B根据分子的概念分析;C根据软水和硬水的鉴别方法考虑;D根据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分析【解答】解:A分子在固态、液态和气态下都是在不断地运动,故A错误;B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而水就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水分子,故B正确;C软水和硬水的鉴别方法:加入肥皂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故C正确;D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故D错误故选AD【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分子的性质、硬水和软水的鉴别方法,熟悉元素的含义三、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34分)21“见著知微,见微知著”是化学思维方法(1)从宏观知微观50mL水与50mL乙醇混合后,溶液体积小于100mL,微观解释为分子之间有间隔;气体X在氧气燃烧生成氮气和水,X分子一定含有的原子是N和H(填符号)(2)从微观知宏观微粒A最外层电子数是7,在化学反应容易得(填“得”或“失”)电子;微粒A、B、C、D、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