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白鹭洲中学高三第二次月考试卷(化学).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214048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白鹭洲中学高三第二次月考试卷(化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江西省白鹭洲中学高三第二次月考试卷(化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江西省白鹭洲中学高三第二次月考试卷(化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江西省白鹭洲中学高三第二次月考试卷(化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江西省白鹭洲中学高三第二次月考试卷(化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白鹭洲中学高三第二次月考试卷(化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白鹭洲中学高三第二次月考试卷(化学).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江西白鹭洲中学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高三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命题:李发美 审题:高三化学备课组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O:16 Na:23 Al:27 S:32 K:39 Cr:52 Mn:55 Ba:137 I:127一、选择题( 四川新课改 不注册,不收费)(单项选择,每题3分,共48分)1、城市环境污染是当前突出的环境问题。如图A所示,X河流经某工业城市Y,其中a处在上游,附近有丰富的黄铁矿资源,d处在下游有多个企业以硫酸为原料。根据某月Y市环保局监测站对X河水质检测的结果,绘制成简图如图B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A造成X河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最可能分布在bc段B工业生活污

2、水、固体废弃物等可能是造成X河污染的污染源Cd处污染程度减小,可能是某些污染物的离子间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所致D该城市建造硫酸厂时,综合考虑诸多因素选址在b处最合理2、简单原子的原子结构可用下图形象地表示:其中表示质子或电子,表示中子,则下列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互为同素异形体 B互为同位素C是三种化学性质不同的粒子D具有相同的质量数3、氢阴离子(H-)能和NH3反应:H+ NH3 = NH2+ H2根据上述反应事实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NH3有还原性 B. H是很强的还原剂 C该反应的还原产物是H2 D.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4、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有( )蒸干AlCl3溶液

3、可得纯净的无水氯化铝;试管里加入少量淀粉,再加入一定量稀硫酸,加热34分钟,然后加入银氨溶液,片刻后管壁上有“银镜”出现;无法用分液漏斗将甘油和水的混合液体分离;用酸式滴定管量取20.00mL高锰酸钾酸性溶液;为了测定某溶液的pH,将未经湿润的pH试纸浸入到待测溶液,过一会取出,与标准比色卡进行对比;苯与溴水在铁粉的催化作用下制备溴苯;配制银氨溶液时,将稀氨水慢慢滴加到硝酸银溶液中,产生沉淀后继续滴加到沉淀刚好溶解为止;在苯酚溶液中滴入少量稀溴水溶液中立即出现白色沉淀。A4句 B5句 C6句 D7句5、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过量SO2通入Ba(NO3)2溶液3SO2+2NO3

4、-+3Ba2+2H2O=3BaSO4+2NO+4H+B1mol的Cl2通入含1mol FeI2的溶液中:2Fe22I2Cl22Fe34ClI2C甲醛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银氨溶液并加热: HCHO2Ag(NH3)22OHHCOONH42Ag3NH3H2OD向硫酸铝铵矾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 NH4+Al3+2SO42+2Ba2+5OH=AlO2+2BaSO4+NH3H2O+2H2O6、将Fe、Cu、Fe2、Fe3和Cu2盛于同一容器中充分反应,反应后Fe有剩余,则容器中其它存在的单质或离子只能是( )ACu、Fe3 B.Fe2、Fe3 C.Cu、Cu2 D.Cu、Fe27、分类是化学研究中常

5、用的方法。下列分类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根据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将元素分为金属和非金属根据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否完全电离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依据组成元素的种类,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根据氧化物中是否含有金属元素,将氧化物分为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根据分散系的稳定性大小,将分散系分为胶体、浊液和溶液依据有无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根据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吸热反应ABC只有D全部正确8、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Na+、K+、Fe3+、NH4+、Cu2+、SO42、SO32、CO32

6、、Cl、Br这几种离子中的若干种,依次进行下列实验,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如下:pH试纸检验,溶液的pH7。取少量原溶液,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Cl2和盐酸的混合溶液,无白色沉淀生成。另取少量原溶液,向溶液中滴加足量氯水,无气体产生,再加入CCl4振荡,静置后CCl4层呈橙色,用分液漏斗分液。向分液后的水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和H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在滤液中加入AgNO3和HNO3的混合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则关于原溶液的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A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Fe3+、Cu2+、NH4+、SO42、CO32B肯定存在的离子是Na+、K+、SO32、BrC无法确定原溶液中是否存

7、在ClD若步骤改用BaCl2溶液和盐酸的混合溶液,则对溶液中离子的判断无影响9、下表列举的各组事实中存在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陈述(原因)陈述(结果)AO3能吸收紫外线大气层中的O3被称为地球保护伞B钠原子核外电子数比铝少钠的金属性比铝强C氯的非金属性比碘强酸性:氢碘酸强于盐酸DN23H22NH3是放热反应工业合成氨的反应在高温下进行10、将两种硫酸盐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共熔,可制得化合物X,X溶于水能电离出K+、Cr3+、SO42-,若将2.83 g X中的Cr3+全部氧化为Cr2O72-后,溶液中的Cr2O72-可和过量KI溶液反应,得到3.81 g I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r2O72-+

8、6I-+14H+=2Cr3+3I2+7H2O,若向溶有2.83 g X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可得到4.66 g白色沉淀。由此可推断出X的化学式为( )AK2SO42Cr2(SO4)3 B2K2SO4Cr2(SO4)3CK2SO4Cr2(SO4)3 DK2SO41/2Cr2(SO4)311、在标准状况下,将aLNH3完全溶于水得到VmL氨水,溶液的密度为gcm3,溶质的质量分数为,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C上述溶液中再加入VmL水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于0.5上述溶液中再加入15VmL同浓度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Cl

9、) c(NH4+) c(H+) c(OH)ABCD12、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己烷中共价键数目为19NAB1L浓度为1molL-1的Na2CO3溶液中含有NA个CO32-C1cm3铁所含的铁原子数是NA/56(是铁的密度,单位为gcm3)D常温下,2.7g铝片投入足量的浓硫酸中,铝失去的电子数为0.3NA13、下列关系图中,A是一种正盐,B是气态氢化物,C是单质,F是强酸。当X无论是强酸还是强碱时都有如下转化关系(其他反应产物及反应所需条件均已略去),当X是强碱时,过量的B跟Cl2反应除生成C外,另一产物是盐酸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10、)A当X是强酸时,A、B、C、D、E、F中均含同一种元素,F可能是H2SO4B当X是强碱时,A、B、C、D、E、F中均含同一种元素,F是HNO3CB和Cl2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D当X是强酸时,C在常温下是气态单质14、镓是1871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编制元素周期表时曾预言的“类铝”元素,镓的原子序数为31,属A元素,镓的熔点为29.78,沸点高达2403,镓有过冷现象(即冷至熔点以下不凝固),它可过冷到-120。下列有关镓的性质及其用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镓是制造高温温度计的上佳材料B镓能溶于强酸或强碱溶液中C镓与锌、锡等金属制成合金,可提高其硬度D镓可用于制造半导体材料,这是因为镓的导

11、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15、下列物质的除杂方法中,合理的是( )SO2中混有的SO3杂质可以让混合气体通过浓硫酸除去;K2CO3中混有的少量NaHCO3,可以用加热的方法除去;乙烯中混有的SO2气体可以通过溴水除去;金属铜中含有的少量银和锌可以通过电解精炼的方法除去;KNO3中含有的少量NaCl可以通过重结晶的方法除去。A B. C. D. 16、已知NH4CuSO3与足量的2mol/L硫酸溶液混合微热,产生下列现象: 有红色金属生成 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溶液呈现蓝色。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中硫酸作氧化剂 BNH4CuSO3中硫元素被氧化C1mol NH4CuSO3完全反应转

12、移0.5mol电子 D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氨气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题卡学校_班级 考场 姓名 考号 二、填空题(共52分)17、(6分)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小;B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与其氢化物能生成盐;D与A同主族,且与E同周期;E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2;A、B、D、E这四种元素,每一种与C元素都能形成原子个数比不相同的若干种化合物。请回答:(1)C和E两种元素相比较,原子得电子能力较强的是(填元素名称) ,以下三种说法中,可以验证该结论的是(填写编号) ;A比较这两种元素的常见单质的沸

13、点B二者形成的化合物中,C元素的原子显负价C比较这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2)A、B、C、E可形成两种酸式盐(均含有该四种元素),这两种酸式盐在水溶液中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C与D形成的某种化合物可作潜水面具中的供氧剂,每生成标准状况下11.2LO2,消耗该化合物的质量为_。18、(10分)AI分别表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一种物质,它们之间相互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没有列出),且已知G为主族元素的固态氧化物,A、B、C、D、E、F六种物质中均含同一种元素。请填写下列空白:(1)A、B、C、D、E、F六种物质中所含同一种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第_周期、第_族 ;(2)写出反应

14、的化学方程式_;(3)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4)写出反应的电极方程式:阳极:_ 阴极:_(5)从能量变化的角度看,反应中属于H0的反应是_。(填序号)19、(8分)磷、硫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应用广泛。(1)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_。(2)磷酸钙与焦炭、石英砂混合,在电炉中加热到1500生成白磷,反应为:2Ca3(PO4)26SiO2=6CaSiO3P4O10 10CP4O10=P410CO每生成1 mol P4时,就有_mol电子发生转移。(3)硫代硫酸钠(Na2S2O3)是常用的还原剂。在维生素C(化学式C6H8O6)的水溶液中加入过量I2溶液,使维生素C完全氧化,剩余的I2用Na2S2

15、O3溶液滴定,可测定溶液中维生素C的含量。发生的反应为:C6H8O6I2=C6H6O62H2I 2S2O32I2=S4O622I在一定体积的某维生素C溶液中加入a molL1 I2溶液V1 mL,充分反应后,用Na2S2O3溶液滴定剩余的I2,消耗b molL1 Na2S2O3溶液V2 mL。该溶液中维生素C的物质的量是_mol。(4)在酸性溶液中,碘酸钾(KIO3)和亚硫酸钠可发生如下反应: 2IO35SO322H=I25SO42H2O生成的碘可以用淀粉溶液检验,根据反应溶液出现蓝色所需的时间来衡量该反应的速率。某同学设计实验如下表所示:0.01molL1KIO3酸性溶液(含淀粉)的体积/m

16、L0.01molL1Na2SO3溶液的体积/mLH2O的体积/mL实验温度/溶液出现蓝色时所需时间/s实验15V13525实验2554025实验355V20该实验的目的是_;表中V2=_mLII、稀土元素是宝贵的战略资源,我国的蕴藏量居世界首位。(5)铈(Ce)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稀土元素。在加热条件下CeCl3易发生水解,无水CeCl3可用加热CeCl36H2O和NH4Cl固体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备。其中NH4Cl的作用是 20、(13分)用下图装置可以进行测定SO2转化成SO3的转化率的实验。已知SO3的熔点是168,沸点是448。已知发生装置中所涉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O3(s)+ H

17、2SO4(85%)=Na2SO4 + SO2+ H2O(1) 根据实验需要,应该在、处连接合适的装置。请从下图AE装置中选择最适合装置并将其序号填入下面的空格中。、处连接的装置分别是 、 、 。(2)从乙处均匀通入O2,为使SO2有较高的转化率,实验中在加热催化剂与滴加浓硫酸的顺序中,首先应采取的操作是 。(3)有一小组在实验中发现,SO2气体产生缓慢,以致后续实验现象不明显,但又不存在气密性问题,请你推测可能的原因并说明相应的验证方法(写2点)。 原因 ,验证方法 原因 ,验证方法 (4)将SO2通入含1.5mol氯酸的溶液中,可生成一种强酸和一种氧化物,若有1.56.021023个电子转移

18、时,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用amolNa2SO3粉末与足量浓硫酸进行此实验,当反应结束时,继续通入O2一段时间后,测得装置增重了bg,则实验中SO2的转化率为 (用含a、b的代数式填写)21、(8分) 雄黄(As4S4)和雌黄(As2S3)是提取砷的主要矿物原料,二者在自然界中共生。根据题意完成下列填空:(1)As2S3和SnCl2在盐酸中反应转化为As4S4和SnCl4并放出H2S气体。若As2S3和SnCl2正好完全反应,As2S3和SnCl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上述反应中的氧化剂是 ,反应产生的气体可用 吸收。(3)As2S3和HNO3有如下反应,As2S3+10H+ 10NO

19、3=2H3AsO4+ 3S+10NO2+ 2H2O若生成2mol H3AsO4,则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若将该反应设计成一原电池,则NO2应该在 (填“正极”或“负极”)附近逸出。(4)若反应产物NO2与11.2L O2(标准状况)混合后用水吸收全部转化成浓HNO3,然后与过量的碳反应,所产生的CO2的量 (选填编号)。 a小于0.5 mol b等于0.5mol c大于0.5mol d无法确定22、(7分)蛭石为一种层状结构的含镁的铝硅酸盐,是黑云母等天然矿物风化蚀变的产物,因为其受热膨胀时呈挠曲状,形态酷似水蛭,故此得名蛭石。膨化后的蛭石呈颗粒状,有隔热、耐冻、抗菌、防火、吸声等优异

20、性能,但不耐酸。(1)某硅酸盐矿石的组成可以看作SiO2中有1/4的Si被Al置换,再由Mg平衡其电荷形成的。该矿石的组成以氧化物形式表示为 。固体D(8.92g)滤液C膨化蛭石矿样(11.20 g)过量盐酸过滤固体A(2.40 g)滤液B过量NaOH溶液过滤过量CO2过滤滤液E固体F(3.12 g)固体G(6.40g)灼烧(2)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取得了某种牌号的膨化蛭石样品,其成分可以用氧化物(MgO、Fe2O3、Al2O3、SiO2、H2O)的形式表示。为研究蛭石的组成,拟进行实验探究,实验流程及相关数据如下:固体A的化学式是 ;固体F的物质的量是 ;通过计算,给出用氧化物的形式表示某种膨

21、化蛭石组成的化学式。DBBBDDABACDCDDBC17、(6分)(1)氧(1分) BC (1分)(2)HSO3H = H2OSO2 (2分)(3)78g (2分)18、(10分)第四周期、第族 (2分)8Al3Fe3O44Al2O39Fe (2分) 2Al2OH2H2O2AlO23H2(2分)阳极:3O226e3O2;阴极:2Al3+6e2Al(2分)(5)(2分)19、(8分)(1); (2)20;(3); (4)探究该反应的速率与温度、亚硫酸钠溶液浓度的关系(或其他合理答案);40 (5)分解出HCl气体,抑制CeCl3的水解(或其他合理答案);20、(13分)(1) B A E(2分,

22、错写1个扣1分,至0分,其它合理答案均给分) (2)先加热催化剂再滴入浓硫酸 (1分)(3)原因 Na2SO3变质 (1分),验证方法 取待测试样于试管中,加适量蒸馏水配成溶液,先滴入足量稀盐酸,再滴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该Na2SO3固体变质(2分)原因 不是浓硫酸 (1分),验证方法 用洁净玻璃棒蘸取待测试样,涂白纸不变黑,则证明该溶液不是浓硫酸 (2分)(其他答案合理也给分) (4)SO2 + 2HClO3 = H2SO4 + 2ClO2(2分)(5) (或者) (2分)21、(8分)(1)1:1 (2)As2S3 氢氧化钠溶液或硫酸铜溶液 (3)10mol 正极 (4)

23、a22、(7分)(1)MgOAl2O36SiO2 (2分))(2)SiO2 (1分)0.040mol (1分) n(SiO2)= = 0.04mol4MgOAl2O3Fe2O32SiO2H2O (3分))DBBBDDABACDCDDBC17、(6分)(1)氧(1分) BC (1分)(2)HSO3H = H2OSO2 (2分)(3)78g (2分)18、(10分)第四周期、第族 (2分)8Al3Fe3O44Al2O39Fe (2分) 2Al2OH2H2O2AlO23H2(2分)阳极:3O226e3O2;阴极:2Al3+6e2Al(2分)(5)(2分)19、(8分)(1); (2)20;(3);

24、(4)探究该反应的速率与温度、亚硫酸钠溶液浓度的关系(或其他合理答案);40 (5)分解出HCl气体,抑制CeCl3的水解(或其他合理答案);20、(13分)(1) B A E(2分,错写1个扣1分,至0分,其它合理答案均给分) (2)先加热催化剂再滴入浓硫酸 (1分)(3)原因 Na2SO3变质 (1分),验证方法 取待测试样于试管中,加适量蒸馏水配成溶液,先滴入足量稀盐酸,再滴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该Na2SO3固体变质(2分)原因 不是浓硫酸 (1分),验证方法 用洁净玻璃棒蘸取待测试样,涂白纸不变黑,则证明该溶液不是浓硫酸 (2分)(其他答案合理也给分) (4)SO2 + 2HClO3 = H2SO4 + 2ClO2(2分)(5) (或者) (2分)21、(8分)(1)1:1 (2)As2S3 氢氧化钠溶液或硫酸铜溶液 (3)10mol 正极 (4)a22、(7分)(1)MgOAl2O36SiO2 (2分))(2)SiO2 (1分)0.040mol (1分) n(SiO2)= = 0.04mol4MgOAl2O3Fe2O32SiO2H2O (3分)):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全 品中考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