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海南中学1112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理.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214688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南省海南中学1112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海南省海南中学1112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海南省海南中学1112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海南省海南中学1112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海南省海南中学1112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海南省海南中学1112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南省海南中学1112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理.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海南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 二 理 科 生 物 试 题(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 一 卷 (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都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正确或最优选项;请在答题卡上作答)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每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只能处在一个营养级上B. 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C. 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D. 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呼吸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类2.“低碳生活”成为人类共同的选择,下图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开发太阳能、水能

2、、核能等新能源,可减少人类对过程的依赖B参与过程的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C过程增强后过程也会随之增强,故不能通过增强减少大气中CO2D人类减少对的依赖是当前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措施3.右图是生态系统中某元素循环的模式图,下列正确的是( )A图中表示分解者的分解作用BA、B、C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C图中缺少化石燃料的燃烧 D该物质循环带有全球性 4.由于“赤潮”的影响,一条4Kg重的杂食性海洋鱼死亡,假如该杂食性的食物有1/2来自植物,1/4来自草食鱼类,1/4来自以草食鱼类为食的小型肉食鱼类,按能量流动效率20%计算,该杂食性鱼从出生到死亡,共需海洋植物:( )A160 B120 C60

3、 D1005.萤火虫通过闪光来识别同伴;草原上的鸟在发现天敌后,雄鸟急速起飞,扇动翅膀为雌鸟发出信号;某种植物根系能分泌一种使休眠的真菌孢子发芽的化合物,如将这类物质在作物播种前施入土中,就可以使休眠孢子提前发芽,使其找不到寄主而死亡。以上三个实例分别体现了哪一类信息的作用( )A物理信息;行为信息;化学信息 B物理信息;行为信息;行为信息C行为信息;行为信息;化学信息 D物理信息;物理信息;行为信息6.下列实例中,除哪项外,都是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的典型实例( )A在森林中,当害虫数量增多时,食虫鸟类由于食物丰富,数量也会增多,这样,害虫种群的增长就会受到抑制B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微

4、生物的分解,使轻度污染的水体得到净化C掠夺式开发使不少地区已成荒山秃岭D通过繁殖使火灾毁坏的树林得到恢复更新7.目前地球大气的CO2浓度增高,由于温室效应,地球表面的温度也有所提高,这将导致土壤沙漠化等恶果,导致CO2增高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因素破坏了生态平衡 B工业污染和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C大量生物物种灭绝 D人口剧增,呼出CO2增多8.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 )A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B引进物种不慎或对引进物种管理、监测不到位可能破坏生物多样性C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在基因、群落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措施D. 模

5、拟苍蝇后翅平衡棒的原理,研制出的新型导航仪是利用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9.下列生物实践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工程是细胞水平上对生物的基因进行定向改造和重新组合,生产出人类所需要的基因产物的生物工程技术B蛋白质工程是分子水平上直接对生物的蛋白质进行操作,生产出人类所需要的自然界原本没有的蛋白质C单克隆抗体是动物细胞工程产物,在单克隆抗体上连接抗癌药物制成生物导弹,可以将药物定向带到癌细胞所在部位,既消灭了癌细胞,又不会伤害健康细胞D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得到的植株,所产生的变异来源于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10.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能使番茄果肉细胞中含有人奶蛋白。以下有关该基因工程的

6、叙述错误的是( )A番茄的叶肉细胞可作为受体细胞B启动子对于目的基因在番茄的叶肉细胞中的表达是不可缺少的C用同种限制酶处理质粒和含目的基因的DNA,可产生相同的黏性末端而形成重组DNA分子D采用反转录的方法得到的目的基因有启动子、终止子11.下列高科技成果中,根据基因重组原理进行的是( ) 我国科学家袁隆平利用杂交技术培育出超级水稻 我国科学家将苏云金杆菌的某些基因移植到棉花体内,培育出抗虫棉 我国科学家通过返回式卫星搭载种子培育出的太空椒结出的果实较平常的大一倍以上 我国科学家通过体细胞克隆技术培养出克隆牛 A B C D12.一环状DNA分子,设其长度为1。限制性内切酶A在其上的切点位于0

7、.0处;限制性内切酶B在其上的切点位于0.3处;限制性内切酶C的切点未知。但C单独切或与A或B同时切的结果如下表,请确定C在该环状DNA分子的切点应位于图中的哪处( )C单独切长度为0.8和0.2的两个片段C与A同时切长度为2个0.2和1个0.6的片段C与B同时切长度为2个0.1和1个0.8的片段 A0.2和0.4处 B0.4和0.6处 C0.5和0.7处 D0.6和0.9处13.在培育转基因植物的研究中,卡那霉素抗性基因(kanr)常作为标记基因,只有含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细胞和组织才能在卡那霉素培养基上生长。下图为获得抗虫棉的技术流程。请据图回答,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需要的酶主要有限制性

8、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C过程为脱分化过程,培养基中只需加入营养物质 B过程需要加入卡那霉素进行选择培养D过程可以用放射性同位素(或荧光分子)标记的抗虫基因作为探针进行分子水平的检测D过程可以用虫感染植株进行个体水平的检测 A B C D14.为了研究用基因工程的方法生产的干扰素对癌症的治疗效果,有人计划进行如下实验:( )(1)从癌症患者身上取得癌细胞,并培养此种细胞;(2)给培养中的癌细胞添加干扰素;(3)观察干扰素是否对癌细胞的生长带来了变化。上述的实验计划中存在不足。下列可供选择的改迸方法中,正确的是: 将培养的癌细胞分两组,一组加干扰素,一组不加干扰素,分别观察生长情况 直接给癌症患

9、者注射干扰素,进行临床实验 设置一系列不同质量分数的干扰素,分别添加给培养中的癌细胞,观察生长情况A B C D15.金茶花是中国特有的观赏品种,但易得枯萎病。科学家在某种植物中找到了抗枯萎病的基因,通过下图所示的方法培育出了抗枯萎病的新品种。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在基因工程中依次叫做基因表达载体、目的基因B形成的操作中使用的酶有限制酶、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C由培育至过程中,依次经历了脱分化、再分化过程D在幼苗中检测到抗枯萎病基因标志着成功培育新品种16.生物工程的兴起标志着人们从认识生命活动的奥秘,到按照人们的愿望改造生物的巨大飞跃。下列选项中能正确说明生物工程技术应用的是( )

10、 A植物组织培养是指离体的植物器官或细胞进行脱分化形成新个体B. 动物细胞融合技术的最重要用途是培养具有双亲优良性状的经济动物C. 人工诱变、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等都能对微生物进行定向改造D. 基因治疗目前正处在初期的临床试验阶段17.科学家为提高玉米赖氨酸含量,计划将天冬氨酸激酶的352位的苏氨酸变成异亮氨酸,将二氢吡啶二羧酸合成酶中104位的天冬氨酸变成异亮氨酸,就可以使玉米叶片和种子中的游离赖氨酸含量分别提高5倍和2倍,下列对玉米性状改变最可行的方法是( )A直接改造蚕白质的空间结构,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B直接对相应的基因进行改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C直接通过对酶的合成的控

11、制,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D直接改造相应的mRNA,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18.利用植物的茎尖或叶片、茎段等,在无菌条件下,培养在玻璃器皿中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使它发育成完整的植株,这种技术可以用来培育植物新品种,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大量繁殖植物,可以防止病毒的侵害。下列关于这种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 这种技术利用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这种技术叫做组织培养,可以克隆生物体; 这种技术属于细胞工程的应用领域之一; 这种技术是一种无性繁殖的方式;A B C D 19.培育农作物新品种的过程中,常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培育转基因的外植体得到的新个体属于基因突变个体B. 在植

12、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用理化因素诱导可获得大量有益突变体C.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理论基础是细胞的全能性D. 单倍体育种中经减数分裂和组织培养两个过程能获得纯合二倍体20.在现代生物科技的应用中,不需要进行检测与筛选的是( ) A对植物的离体组织进行培养,大规模培育优良品种B将鼠的骨髓瘤细胞与B淋巴细胞融合,制备单克隆抗体C利用植物细胞工程技术培育“白菜一甘蓝”D将抗虫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培育具有抗虫特性的新植株21.据英国每日邮报2007年3月25日报道,美国内华达大学的伊斯梅尔赞加尼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用了7年时间培育出一头“人兽羊”,他们先从需要进行器官移植的病人的骨髓中提取出干细胞,再将其注入处于

13、怀孕中期的绵羊胚胎的腹膜中。随着羊胎的发育,人类干细胞可进入其所有器官的循环系统。两个月后,人兽细胞混种羊(人兽羊)就能如期降生了。目前绵羊体内的人类细胞比例达到15%,绵羊细胞比例为85%。这项研究的最终目标是在绵羊体内“种”出病人需要的各种可移植器官。下列关于“人兽羊”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人兽羊”是人的基因和羊的基因进行基因重组的产物B选择羊胎作为注入对象的好处之一可能是其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因此可以减少或避免羊胎对人类细胞产生排斥反应C人兽细胞混种羊可用于药物实验,以鉴定一些新药物的疗效及其对人体是否具有副作用D目前而言,该“人兽羊”的器官还不能直接用于人体的器官移植,该技术有待进

14、一步完善22.下列与动物细胞培养有关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用胰蛋白酶处理肝组织可获得单个肝细胞B培养液通常含有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维生素和动物血清等C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多数细胞的基因型会发生改变D动物细胞培养可用于检测有毒物质和获得大量自身健康细胞23.下列有关几种酶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在温和的条件下,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能分解细菌的细胞壁BDNA连接酶是用于连接两个具有互补黏性末端的DNA分子,形成氢键C用胰蛋白酶处理离体动物组织时处理不当,就可能会影响到动物细胞膜结构与功能D一种DNA限制酶能识别多种核苷酸序列,切割出多种目的基因24.下列对动物核移植技术的描述错误的是

15、( )A. 哺乳动物核移植包括胚胎细胞核移植和体细胞核移植,动物体细胞核移植的难度明显高于胚胎细胞核移植B. 体细胞核移植的过程中可通过显微操作去核法去除卵母细胞中的核C. 体细胞核移植过程中通常采用M期卵母细胞作为受体细胞D. 通过体细胞核移植方法生产的克隆动物是对体细胞供体动物进行了100%的复制25.驱蚊草(又名蚊净香草)含有香茅醛,能散发出一种特殊的柠檬型香气,从而达到驱蚊且对人体无害的效果。驱蚊草是把天竺葵和香茅草的叶肉细胞进行诱导融合培育而成的。下列关于驱蚊草培育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培育方法属于细胞工程育种,其优点是能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B培育手段是植物体细胞杂交,它不同

16、于植物组织培养,无愈伤组织和试管苗形成C培育过程要用到纤维素酶、果胶酶、PEG等试剂或离心、振动、电刺激等方法D驱蚊草不能通过天竺葵和香茅草有性杂交而获得是因为不同物种间存在生殖隔离第 二 卷 (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有4小题,共50分。请在答题卷上作答)26“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野生东北虎保护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在我国,东北虎的致危因素主要有是非法猎杀、栖息地的丧失与破坏、猎物的缺少等。图1 图2(1)图1所示的食物网中共有 条食物链,其中次级消费者是 。该食物网再加上_ 就可以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2)东北虎位于食物链的顶端,其领域里必须要有足够多的猎物才能维持其生存和繁衍

17、,因为能量流动具有 特点。(3)如果环境中的某种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既不能分解,也不能排出体外,则该物质经的传递后,便可在不同的生物体内积累。因此,通常生物所在的越高,该有毒物质在其体内的积累量越大。(4)图2是能量流经东北虎种群的示意图,其中A表示东北虎的摄入量,B表示东北虎的同化量。那么,D、E依次表示东北虎的 , 。(5)东北地区保存有大面积森林,改善栖息环境,以提高 ,野生东北虎种群恢复仍有希望。27.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可以获得人们需要的生物新品种或新产品。请根据资料和图解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蜘蛛丝(丝蛋白)被称为“生物钢”,有着超强的抗张强度,可制成防弹背心、降落伞绳等。蜘蛛丝还可被制

18、成人造韧带和人造肌腱。科学家研究出集中生产蜘蛛丝的方法培育转基因蜘蛛羊。材料二:注射疫苗往往会在儿童和部分成年人身上引起痛苦,将疫苗藏身于水果蔬菜中,人们在食用这些转基因植物的同时也获得免疫力,因而无需免疫接种,这一新概念将引起疫苗研究的一场革命。(1)过程所需要的工具酶有 ,构建的乙肝表面抗原蛋白基因表达载体一般由 等部分组成。(2)过程是将重组质粒导入山羊受体细胞,受体细胞应选择 ,采用最多的也是最有效的导入方法是 ; 过程是将重组质粒导入莴苣受体细胞,受体细胞可为 ,采用最多的导入方法是 。(3)通过过程培育的蜘蛛羊可以作为乳腺生物反应器,从 中提取所需要的蜘蛛丝蛋白。还可以形成膀胱生物

19、反应器,从 中提取所需蛛丝蛋白,简化提取过程。 资料三:PCR技术(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的DNA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下图表示合成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4)A过程高温使DNA变性解旋,对该过程的原理叙述正确的是:( )A该过程用到耐高温的解旋酶破坏氢键; B该过程用到限制酶破坏磷酸二酯键;C该过程不需要解旋酶的作用; D该过程与人体细胞的过程完全相同;(5)从图中可知,催化C过程的酶是 ,它与正常细胞内的酶区别是 ;PCR反应除提供酶、DNA模板、通过控制温度使DNA复制在体外反复进行外,还需要满足的两个基本条件是 。(6)如果把模板DNA的两条链用15N标记,游离的脱氧核

20、苷酸不做标记,控制“94-55-72”温度循环3次,则在形成的子代DNA中含有15N标记的DNA占 。如果模板DNA分子共有a个碱基对,其中含有胞嘧啶m个,则该DNA复制10次,需要加入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个。28.细胞融合又称体细胞杂交,是指两个或更多个相同或不同细胞融合形成单个细胞的过程。下图为细胞融合的一般过程,请据图回答:(1)若A、B为植物细胞,在细胞融合之前已用 处理,除去了 ;A、B到C的过程中,常用的物理方法是 (至少写两个)。形成的D细胞还要应用 技术把D培养成植株。(2) 若A、B是动物细胞,一般取自动物胚胎或幼龄动物的器官或组织,原因是 ,然后用胰蛋白酶处理使其分散开来;

21、从A、B到C的过程中,常用的诱导剂是_ 。 (3)若该过程是制备单克隆抗体,A为小鼠B淋巴细胞,在获得此细胞之前,小鼠已被注射了 ;图中B为 。由D细胞连续分裂产生大量细胞的过程称为 ,这种细胞既能无限繁殖,又能分泌 。(4)若该过程仍是制备单克隆抗体,在A、B到C的过程中,所形成的C有 种(只考虑两个细胞的相互融合);用来培养的D细胞应该是 ,从中选择出它的方法是 培养。获得D后,常用的培养方法在体外条件下做大规模培养或 。29.现有甲、乙两种可能有一定毒性的化学物质,实验室研究人员欲通过动物细胞培养的方法来鉴定它们是否有毒性,并比较二者毒性的强弱。请你以一个研究人员的身份参与此项研究,完成

22、下列实验报告并回答有关问题。【实验原理】有毒物质能诱导细胞产生变异,根据这种变异细胞占全部培养细胞的百分数(以下称Q值),可判断该化学物质的毒性。【实验材料】活的小白鼠胚胎。【药品用具】胰蛋白酶液、动物细胞培养液、动物细胞固定液、适宜浓度的龙胆紫溶液、滴管、培养皿、剪刀、锥形瓶、培养瓶、恒温箱、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小白鼠正常体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高倍显微照片。【实验步骤】(1)制备细胞悬浮液:把活的小白鼠胚胎放在培养皿中剪碎,转入锥形瓶中,加入 处理,使胚胎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再加入动物细胞培养液,制成细胞悬浮液。(2)进行细胞培养:取A、B、C三个洁净的培养瓶, ,加入等量的细胞悬浮液。向

23、A培养瓶中加入化学物质甲,向B培养瓶中加入 ,向C瓶内加入等量的生理盐水,并将培养瓶摇匀。在实验中,C培养瓶起什么作用? 。(3)制作临时装片当细胞增殖到大约第8代左右时,同时从恒温箱中取出三个培养瓶,用胰蛋白酶液处理,使培养的细胞 ,再加入动物细胞固定液以便迅速杀死细胞并固定细胞。静置一段时间后,分别从各培养瓶底部吸取适量的细胞悬浮液,滴在与培养瓶有相同编号的载玻片的中央,用 染色,35 min后,盖上盖玻片。(4)镜检和统计把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先用低倍镜后用高倍镜,寻找处于 期的细胞,并与C组对比以确认发生变异的细胞,同时统计 。【结果与结论】经研究人员实验得知:A、B、C三个培养瓶的

24、Q值依次为:QA=1.3%、QB=12.5%、QC=0.1%,由此可知该实验的结论是 。海南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理科生物试题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BCDAACBCCDBADCC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DBDCAACCDB二、填空题(除特别说明外,每空1空,共50分)26.(10分)(1)4;东北虎、狐(1分,答案不全不给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2分,答案不全给1分); (2)逐级递减;(3)食物链;营养级;(4)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流向分解者的能量; (5)K值(或环境容

25、纳量);27. (15分) (1)限制酶和DNA连接酶(1分,答案不全不给分); 乙肝表面抗原蛋白基因、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写全2分,不全面1分,顺序随意) (2)山羊的受精卵细胞;显微注射法;莴苣的体细胞或受精卵细胞(答案不全不给分);农杆菌转化法; (3)乳汁;尿液;(4)C;(5)Taq酶(热稳定DNA聚合酶);耐高温;引物和四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原料)(答案不全不给分);(6)25%; 28. (14分)(1)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细胞壁;电激、振动、离心(至少写两个);植物组织培养;(2) 动物胚胎或幼龄动物的器官或组织细胞的分化程度低,细胞增殖能力强,容易培养;聚乙二醇(PEG)或灭活的病毒;(3)特异性抗原;骨髓瘤细胞(或肿瘤细胞);克隆(细胞培养);专一的抗体(单克隆抗体);(4) 3;杂交瘤细胞;用特定的选择性培养基;注射到小鼠腹腔内增殖;29. (11分)(1)胰蛋白酶液;(2)消毒灭菌;等量的化学物质乙(2分);对照;(3)从瓶壁上脱落;适宜浓度的龙胆紫溶液;(4)细胞有丝分裂中期;该期变异的细胞占该期细胞总数的百分数(Q值);实验的结论是:甲、乙都是有毒性的,且乙的毒性大于甲(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