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考试联盟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考试联盟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及答案.doc(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考试联盟2017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命题学校:荆门市龙泉中学 命题人:王玉兰 刘穆庭 审题人:熊川慧本试题卷共6页,27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方框涂黑。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
2、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第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48分)1尚书大传说:“古者诸侯始受封,必有采地:百里诸侯以三十里,七十里诸侯以二十里,五十里诸侯以十五里。其后子孙虽有罪黜,其采地不黜,使子孙贤者守之世世,以祠其始受封之人,此之谓兴灭国,继绝世。”材料反映了( )A安土重迁是分封制的思想基础 B世代相传的采地是维系宗法体系的纽带 C嫡长子并非封国唯一的继承人 D封地是诸侯世袭的私有财产2费正清在剑桥中国秦汉史中说:“不管人们是否佩服秦的成就,但必须承认这个成就:它在质和量的方面大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以至它可以名之为“革命”,虽然这“革命”是从上面
3、推行,而不是从下面推动的。这个成就,并没有由反秦的农民起义造成的政权所转移,它才是古代中国的真正革命。”这场革命( )A调动了地方行政部门的积极性 B能避免君主专制下的决策失误C创造了高度的物质和精神文明 D隐含着使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3后汉书记载,东汉时,有个叫赵宣的人,葬亲后不久就关闭墓道,在墓道中守丧20年,博得“乡邑称”的美名,“州郡数礼请之”,他推托。太守亲自登门求见,才知其有五个孩子,都是在守墓期间生的,太守大怒,以“诳时惑众,诬污鬼神”将其治罪。这个事件主要反映( )A汉朝选官依据儒家思想 B汉朝选官注重孝行与廉德C汉朝注重对官员的监督 D汉朝察举制存在消极影响4史籍中有关明朝皇帝
4、不上朝的记载甚多,如明武宗朱厚照长年不问朝事;明世宗二十余年不上朝;明神宗自万历二十年之后,溺志货财,厌恶言官,晏处深宫,不再上朝如此众多的皇帝不上朝,明朝的历史却延续了276年,王朝局面基本稳定。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加强 B封建经济得到较大发展C行政的运行机制日益完善 D宋明理学发展到新阶段5美国汉学家白彬菊指出:军机处实现了从“君主专政”向“大臣行政”、从“直接的帝国个人专制”向“君臣联合行政”的转变,这种变化使清政权在“中年”时走向昌盛,并最终延长了其寿命。作者旨在说明军机处的设立( )A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B有利于建立高效政府C对皇帝权力有所约束 D借鉴了西方
5、民主制度6唐朝时已出现白瓷,邢窑白瓷名满天下。匍说记载:古代烧制白瓷,必先用磁石在釉水中搅动,吸走铁屑,这样烧制出的白瓷才不会有黑斑,这种方法开创了现代磁法选矿的先河。这表明( )A中国古代科技推动手工业发展 B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形成C中国古代手工业水平享誉世界 D中国古代科技应用十分广泛 7下面是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单位:万贯),从中反映的问题,你认为合理的是年代农业税非农业税997年2 408.11 567.71021年2 641.23 874.01077年2 021.35 117.2A农业税的变化反映了北宋时期农业生产受到削弱 B赋税收入不断增加使北宋政府长期保持财政充裕C非农业税的激
6、增反映了北宋政府抑商政策的松动D土地兼并严重直接导致了北宋时期农业税的变化8明清时期,江南本地农村过剩人口、外来人口大量汇聚于城镇的工商业,促使多种服务需求大增,形成一支可观的服务大军,包括轿夫、脚夫、饮食、旅馆、盘夫、土工、吹手、剃头、整容、饭馆、面馆、酒馆、膳食馆铺、娱乐服务业等。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江南地区人口结构变化 B南方经济获得较快发展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 D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91864年,上海成立混合法院,主审涉外并兼理中国案件。法院由上海知县担任主审,一名外国领事担任副审列席审判,审判程序一如西方。这一现象( )A反映了近代中国司法的殖民地性质 B标志领事裁判权开始
7、丧失C客观上传播了西方司法知识与精神 D终结于南京临时政府时期101908年8月,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其核心是强调君主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却又不能不以法律的形式规定臣民的权力。此外,还规定了议院、选举方面的内容。可见,钦定宪法大纲( )A是“中体西用”理论的具体实践 B含有资产阶级宪政的性质C是民主和科学思想传播的结果 D加剧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11著名的历史学家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满清王朝曾在抵御外侮的旗帜下领导过多次民族战争。这是一个转折点民族战争失败的同时又意味着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材料中的“转折点”是指(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中法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
8、国联军侵华战争12辛亥革命“完成了国家政权由封建政治制度向现代民主政治制度的转变”,实现了从“朝代国家”向“共和国家”的转变,这说明辛亥革命( )A完成中国民主政治的任务 B促成了社会性质的转变 C推动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D完成了民族革命的任务 13民国16年,时任南京国民政府代理主席并主持国民党中央党部的胡汉民曾说:“倘若中央党部和国民政府没有在南京行使职权,从4月起大家就要完全受共产党的支配,可以说不但大江南北的各省不得了,就连珠江流域也通通要受两湖以往所受的赤祸了。”胡汉民所说的“赤祸”是指共产党领导的( )A农民运动 B工人起义 C秋收起义 D工农武装割据14教育家蒋梦麟在自传中记述:
9、“西安事变的消息广播全国之后,老百姓无不忧心如焚,妇女小孩甚至泣不成声。蒋委员长已安全抵达洛阳,并已转飞南京的号外最先送到东安市场的吉祥戏园,观众之间马上掀起一片欢呼声,大约半小时之后,北平严冬夜晚的静寂忽然被震耳的鞭炮声打破了。”这一记述主要反映出( )A民众关注国家的前途命运 B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C蒋介石统治地位比较巩固 D张学良的兵谏不得人心15蒋介石曾在嘉奖前线的密电中说:“李长官、李副长官并转所属各总司令、各军团长、各军、师长:O密:查第二期抗战开始以及我备战区本运动战、游击战相配合积小胜为大胜之最高原则,以攻为守指导作战,屡遏凶焰,挫被顽敌胜利足为表征。”与蒋介石嘉奖电文相关的战
10、役是( )A淞沪会战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武汉会战161975年3月,中国艺术团拟赴美巡回演出,美国国务院要求中方取消艺术团预备曲目中的台湾同胞我的骨肉兄弟,因为歌词里有“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美方难以接受。中方坚持“宁可不去,也不能不唱”。这一现象说明了( )A美国反对一个中国原则 B“文革”左倾错误影响中国外交C美国违背了中美建交公报 D美国对外政策坚持霸权主义17绝对平等往往使得知识、美德、才能、财富等因素边缘化,无法实现社会普遍正义。“民主制使智慧边际化”,在柏拉图眼里便是雅典政治生活的真实写照。这意味着,雅典民主( )A容易导致政治动乱B充分保护了平民的民主权益C政治决策过
11、于随意D忽视了参政者的品德和能力18公元前357年,罗马把借贷的最高利息限定为1/12,10年以后又把原有利率减半。公元前344年,通过延期债务偿付令,宣布禁止高利贷。公元前326年,通过新的法案,“债务人应以物品而不是人身作为其借款的抵押品”。这些变化说明了( )A平民的不懈斗争推动了公民法不断调整 B罗马人主要依靠习惯法来调整社会关系C万民法适应了帝国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D自然法精神在法律实践中获得充分体现19俾斯麦在回忆录中写下了最后的忏悔和期盼:“我过去的尽职行为也许恰巧是造成德意志走向衰落、没有骨气的原因。现在我们最要紧的事情就是巩固帝国议会,使它不再退化。”这表明,俾斯麦期望( )
12、A建立民主共和政体 B强化德皇的政治权威C完善德国民主政治 D提升宰相的政治地位20在美国1787年宪法的制定过程中,有一个群体被称为反联邦党人。他们认为,宪法拟议的政府权力是比政府组织形式更为核心的问题。联邦党人最引以为豪的是创立了三权分立的政府形式,以为这一形式就能保证公民的自由。对此,反联邦党人并不乐观。由此可以看出反联邦党人( )A认为分权体制能够保证公民自由 B对联邦政府权力保持高度警觉C强调制宪的核心是确保政府权力 D希望继续维持邦联体制的现状21“(某一事件)从它给予世界发展的影响来说,超越了其他大革命。它在政治和社会经济变革的规模、深度和质量上,以及在给予周围世界以长久影响方面
13、,几乎是史无前例的。只要提一下,大众福利国家和社会,也就是现代人道主义资本主义的形成乃是西方针对社会主义革命给它带来的威胁作出的反应,就足以说明问题了。”这一事件是指( )A马克思主义诞生 B巴黎公社革命 C俄国的十月革命 D新中国的成立22抗战后期,反对殖民主义,主张在战后终结殖民地制度逐渐成为中国社会舆论的主流。1945年,中国代表团出席旧金山会议,提出必须重视战败国、殖民地及人民的“政治、经济与社会情况之重要性,使彼等逐渐发展,获得独立或自主”的方案,得到了各国的称赞或同情。上述现象的深远影响在于( )A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尊心 B有利于重建战后的国际秩序C加速了中国收回主权的进程 D鼓舞
14、了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231972年3月,田中角荣说:“世界上有三个据点,即柏林墙、朝鲜38度线和古巴,这是东西方的三个接触点。必须使这三个接触点不发生纠纷,有了日美中三国的等边三角形关系,就可以维护远东和平。日本与中国的邦交正常化,是比在亚洲成立另一个北约更强有力的安全保障。”这一言论认为()A中日关系的重要性已超过日美关系 B中日关系改善有助于缓和远东冷战态势C中美关系的改善可以促进中日建交 D维护远东和平可以促使日本成为政治大国241990年11月,在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成员国首脑会议上,北约和华约发表联合声明,宣布两大军事集团“不再互为对手,相互将建立新的伙伴关系并友好相处”,这“成为欧
15、洲冷战时代结束的象征”。这一声明主要是基于( )A两大集团军事上势均力敌 B世界政治格局日益多极化C欧洲一体化逐步走向深入 D两大集团力量对比失衡第卷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题,25题25分,26题12分,27题15分,共52分)25(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英国议会下院开会时,会议大厅里只有一张桌子,这张长条桌子从中间将大厅一分为二,执政党和反对党各坐一边,隔桌相望。更特别的是,两边前排就坐的议员连头衔都一一对应,一边是执政党的内阁成员,另一边则是与内阁成员相对应的“影子内阁”成员。1907年,保守党领袖张伯伦第一次正式建立反对党内阁,并使用了“影子内阁”这个形象的叫法。从此,反对
16、党组建“影子内阁”的做法成了英国沿用至今的宪法惯例。“影子内阁”的最终目标是寻找机会取代执政党的地位,转为正式的内阁。这种潜在的“替代危险”对执政一方起到制约作用,“影子内阁”在某种程度上保持了政治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摘编自民主与法制时报材料二 民初活跃于国会中的政党,可大致分为激进、保守二派。激进派的政党,严格说来,只有同盟会和国民党。统一共和党在并入国民党以前,是骑墙于同盟会与共和党之间的;民宪党则系由国民党分出。统一共和党的党员虽有不少原属革命派,但以出身立宪派和旧官僚者为多,故在态度上较同盟会为温和。 与同盟会合组国民党的其他小党派,亦大多不是起于理想相同,而是因为眼见国民党将能在政坛上
17、占优势。至于正式国会后期出现的民宪党,虽系自国民党分出,但以吸收了许多进步党党员,在态度上亦较温和。作为激进派政党的同盟会和国民党,是使民初国会发挥功能的主要力量。如果在野党的功能是以言论和立法来监督政府,并以诉诸选民的办法促使执政者重视国利民福,同盟会和国民党确是具有这方面的资格与潜能。但以执政者无限制的伸张行政权,在野党和立法者愈伸展其监督权,结果使政治势力走向两个极端。当政治势力走向两个极端,而又不能取决于选民时,政治的危机即升高。民初国民党之策动“二次革命”、以及“二次革命”失败后执政者一意伸张一己的权力,均为政治走势走向两极端的表现,亦为政治危机升高的表现。结果是两败俱伤。 张玉法论
18、民国初年的政党政治材料三 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不但过去如此,而且将来也可以如此,就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影子内阁”的特点和作用。(10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民国初年政党政治的特点,并分析民国初年政党政治活跃的原因。(10分)(3)根据材料三,指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党制度有何创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意义。(5分) 26(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美国汉学家史景迁认为,讲述中国近代历史的时候,总是从19世纪中国受的屈辱和侵略开始切入。40年前他在开始教授中国历史时就觉得这非常不
19、合理,如果要更好地研究中国历史,我们应该从十七八世纪的中国开始研究。因为当时的中国在世界上表现出一种更自信的姿态。我们应该研究是哪些因素促成了中国在明朝之前的这种蓬勃发展和增长。在这些因素的基础上,怎样导致了中国在19世纪末的衰落,我想这可能是更好的一种研究方法。时代周报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史景迁的观点。(要求:对该观点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27(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马歇尔计划:从提出到实施大事记时 间大 事1947年6月5日马歇尔提出援助欧洲的经济计划1947年6月底7月初英、法、苏三国商讨参加马歇尔计划事宜。苏联提出援助应建立在各
20、国分别提出要求的基础上,反对联合的欧洲援助计划。英法不同意。苏联退出会议。1947年7月9日斯大林训斥热衷于参与马歇尔计划的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领导人,要求他们必须接受苏联的主张。1947年8月苏联与六个东欧国家签订双边贸易协定。1947年9月共产党情报局正式建立。1948年马歇尔计划正式实施。规定:运往西欧的美国过剩农产品在原销售价上追加不低于50的利润。英国为接受援助与美国签订双边协定。 根据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七卷)等编制材料二 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对峙是为了争夺霸权,每一方都认为对方威胁到己方。西方盟国以条约组织包围了苏联阵营;苏联则迂回到西方的背后,培养革命的盟友。苏联领导人忽而表现为
21、防御性的焦虑,忽而流露出攻击性的霸气。赫鲁晓夫时不时威胁发动核战以恫吓世界,旨在吓阻西方的入侵。其中一次的危机就是古巴导弹危机,但是危机最后双方都各退一步。 美菲利普费尔世界:一部历史(1)根据材料一,指出围绕“马歇尔计划”西方国家与苏联矛盾的焦点与实质。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苏联的应对举措有何特点(8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作者认为推动冷战形势不断加剧的因素。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美苏对峙对世界局势产生的主要影响。(7分)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考试联盟2017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试题参考答案与解说历 史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题2分,共48分)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BCD
22、CCACBCBDC题号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AACDDACBCBB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题,25题25分,26题12分,27题15分,共52分)25(25分)(1)特点:由反对党组成;成员与执政党内阁成员对应,职责分明;有效监督执政党执政;建立影子内阁成为宪法惯例。(任意两点4分)作用:有利于权力的制约与平衡,推动了英国代议制完善;在某种程度上保持了政治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有利于执政党科学决策,减少失误;有利于在野党积极参政。(6分,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2) 特点:党派分化组合多变;政党林立,政治倾向大抵为激进和保守两派;国民党力量强大,立场激进;政党政
23、治形式上活跃,但任何政党都未进入国家权力的核心;受执政者打压,政党政治的实践以失败告终。(6分,每点2分,任意三点即可。)原因:辛亥革命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临时约法颁布,确立责任内阁制;受西方政党政治影响;中国经济结构与阶级关系多样化的影响。(4分,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3)创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2分)意义:为社会各界的利益表达提供了制度保障;为民主政党参政议政提供了制度平台;为执政党提供坚实的民意基础。(3分,答出两点即可。)26(12分)示例1:观点:认为史景迁的观点不合理,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开始于鸦片战争。(3分)理由:西方对中国
24、发动侵略,中国的主权受到侵犯,社会性质开始改变,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矛盾也开始了改变,民族矛盾开始成为主要矛盾。经济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开始发展。中国人民开始反抗外来侵略,促进了民族觉醒。可见,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始于鸦片战争,这是无法回避的史实。(9分)示例2:观点:认为史景迁的观点合理,从十七八世纪的明清时期起,中国已经出现了向近代社会变革的因素。(3分)理由:明清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空前强化,政治腐败,封建制度走向衰落。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明清之际的理学家对儒家思想进行批判和反思,产生了早期民主启蒙思想。综上所述,明清时期,已经出现了向近代社会转型的因素。史景迁的观点是合理的。(9分)27(15分)(1)矛盾焦点:欧洲是以联合整体还是以国家为基础接受援助。实质:国家利益与意识形态的对立。(答控制与反控制亦可)(4分)特点:反对态度坚决;政治与经济手段相结合,加强对东欧国家的控制。(4分)(2)因素:美苏争夺霸权,都视对方为威胁;美苏双方各自成立政治军事集团推动对峙局面形成;苏联领导人的对外态度摇摆不定,经常以核战相威胁。(5分)影响:美苏对峙加剧了世界形势动荡,和平遭受威胁;但双方势均力敌和寻求妥协也遏制了大规模战争的爆发。(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