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检测题1.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215587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单元检测题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第三单元检测题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第三单元检测题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第三单元检测题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第三单元检测题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单元检测题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单元检测题1.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七年级历史第三单元检测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及了中国古代多位杰出君王。其中“秦皇”最主要的功绩是( )A创立中央集权制度 B创立分封制度C稳固大一统局面 D统治期间出现盛世局面2(2011汕头中考)“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下列关于秦统一六国史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长平之战标志着秦统一大业的完成 B秦统一六国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C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陆续消灭六国D秦建立起我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3(2011昭通中考)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采取了许多措施加强中央集权。

2、创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最重要的原因是( )A为了适应新的统一形势,加强封建统治 B为了镇压人民C为了显示自己的丰功伟业 D为了掌握军事大权4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始皇称帝是“一场革命”,“始皇帝”为“新制度的第一人”。“新制度”最突出的特点是( )A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B皇权至高无上C官员直接由皇帝任免 D书同文,车同轨5公元前210年,在辽东守卫长城的弟弟写了一封家书寄给南方家乡的兄长。下列各项是对这封家书描述,正确的是( )A用甲骨文刻写,刻在牛骨上 B用金文刻写,刻在青铜器上C用小篆(或隶书)书写,写在木片上 D用隶书书写,写在纸上6长城是中华民族不屈的象征,一位外国人曾这样评价:“一个能

3、够修筑长城的民族是没有任何困难克服不了的。”秦长城的主要功能体现在( )A扩大秦朝疆域 B炫耀国威C划定国界 D军事防御工程7秦王朝没能像秦始皇期望的那样“传之万世”,仅仅十余年就被一个新王朝汉朝取代,下列不是汉朝应该吸取秦亡的教训的是( )A严刑酷法B沉重赋税C繁重徭役兵役D统一思想8“人生不是一锤子买卖”。屡败屡战的刘邦,信心满满地做着自己的皇帝梦,最终唱着“大风起兮云飞扬”衣锦还乡。刘邦建立的朝代,史称( )A西周 B东周 C秦朝 D西汉9西汉初年,在文帝和景帝的治理下,汉朝出现了一个社会稳定,国家繁荣的时期,历史上把这段时期称为“文景之治”。你认为形成文景之治局面的原因有哪些( )皇帝

4、提倡节俭,以身作则政府减轻人民的各种负担注重农业的发展重视“以德化民”推行儒学教育A B C D10中国过去有种说法叫半部论语治天下,这种说法除了有对论语的赞美外,还隐含有儒家思想被奉为中国封建社会正统思想的意思。中国的读书人只有学习儒家思想才能到朝廷担任官职的情况最早出现在( )A秦始皇时B汉武帝时C秦二世时 D汉高祖时11秦汉时期,北方匈奴族经常南下骚扰和掳掠,给当地人民带来灾难。曾率兵抗击匈奴的将领是( )卫青 霍去病 蒙恬蔡伦A B C D12为巩固统一,秦始皇与汉武帝在经济方面实施的相同措施是( )A统一文字 B统一货币C统一度量衡D盐铁官营13董必武谒昭君墓赞曰:“昭君自有千秋在,

5、 胡汉和亲识见高。”这里的“胡”是指我国北方哪一古老的少数民族( )A鲜卑族 B匈奴族C氐族 D羌族14你或许听过“吐鲁番的葡萄熟了”这支歌,你也许吃过香甜可口的哈密瓜。“无有张骞通西域,安能佳种自西来”。这反映出张骞出使西域的重要意义之一是( )A促进汉朝与西域经济文化交流B促进了中国和欧洲的经济文化交流C使新疆地区正式隶属中央政权的管辖D密切了与欧洲国家的友好往来15(2011怀化学业考)公元前1世纪,罗马执政官凯撒大帝穿着一件中国丝袍到剧场看戏引起全场的钦羡,被看做绝代的豪华。当时凯撒穿的丝袍材料只能来自中国的( )A咸阳 B大都C长安 D京师16以前丝绸之路在人们的印象中是“大漠孤烟直

6、、长河落日圆”的景象,如果今天你踏上丝绸之路,看到的不再仅仅是大漠、长河落日。从古城西安出发,一路西去,漫漫长路就像一次人生的回放。遥想历史上,古丝绸之路是( )东西方贸易往来的重要通道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横跨亚欧的洲际铁路A B C D17在一部电视剧里,描写了秦始皇为了长生不老,在咸阳建立了大量的佛教寺院。对于这一情节的设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个故事是正确的,因为当时佛教已经传入中国B这个故事是错误的,因为当时佛教还没有传入中国C这个故事是虚构的,但有符合事实的一面D这个故事不太真实,因为秦始皇建立的是道观18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黄帝到汉

7、武帝时期的史事。下列历史事件中,史记中不可能记载的是( )A大泽乡起义B张骞出使西域C大禹治水 D班超经营西域19古时,人们普遍相信,地震是上天对人的惩罚,是不祥之兆。但是在东汉时期有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却发明了一种仪器,可以对地震方向进行测定。这位科学家是( )A张衡 B张骞C张仲景D班超20下列关于秦始皇陵兵马俑(见右图)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体现了秦朝的雕塑艺术水平B展现了秦军横扫六国的磅礴气势C兵马俑与真人真马大体相当D体现了佛教文化对我国的影响二、非选择题21阅读下列图片:请回答:(11分)(1)读图一,结合所学知识,请填充:长城的起止地点:A_;(1分)B_;(1分)秦朝的都城

8、C_ ;(1分)沟通湘水和离水的水利工程D_;(1分)陈胜吴广在_(1分)起义,这次起义有何重要意义?(2分)(2)图二与图一相比,领土大幅度增加是在哪一方向上?(1分)西汉是怎样管辖这一地区的?(3分)22阅读下列材料:12分材料一 秦始皇意在维护统一的集权政治,进一步排除不同的政治思想和见解,但并未收到预期的效果并且手法残忍,残暴。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材料三 材料四 毛主

9、席曾经多次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我们又何必在这里只谈儒家我们不能抹杀儒学的历史功绩,但也不能死守陈规。请回答:(1)材料一概述的是哪一事件?(2分)(2)材料二中“六艺之科孔子之术”指的是哪家学派?汉武帝根据董仲舒的建议采取了什么措施?(3分)(3)材料三反映的现象和材料二有什么联系?(2分)(4)结合以上问题的回答,试比较材料一、二所采取措施的异同点。(3分)(5)上述材料对我们今天的文化建设有什么启示?(2分)23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15分(1)图一所示的场景与哪一技术有关?(2分)这一技术的出现对社会的发展有何影响?(2分)(2)图二中的人物有何成就?(2分)与他同时期的“医

10、圣”代表作品是什么?(1分)(3)图三中的人物的代表作品是什么?(2分)有何特点?(2分)(4)图四所示模型形象出自哪一伟大的工程?(2分)(5)综上四幅图片,请概述这一时期文化昌盛的原因。(2分)24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2分步骤一:走进历史上的民族关系(1)举出秦朝时期反映中原王朝与匈奴之间关系的一件事例。(2分)(2)举出西汉时期反映中原王朝与匈奴之间关系的事例。(战和各举一例)(4分)步骤二:体验历史上的民族关系(3)下图再现了“张骞出使西域拜别汉武帝”的情景,写出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时间。(1

11、分)张骞出使西域最终起到了什么作用?(2分)步骤三:感悟历史上的民族关系(4)历史上各民族之间关系的主流是什么?(1分)由古及今,我们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民族意识?(2分)答案解析1【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分封制度创立于西周时期,与秦始皇无关;稳固大一统局面的是汉武帝;在秦汉时期,统治期间出现盛世局面的是汉文帝、汉景帝;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统一,创立了中央集权制度。故选A。2【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长平之战是秦朝得以建立的关键性战役,发生于公元前260年;但秦朝统一六国的时间是在公元前230-公元前221年。所以选A。3【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

12、查学生的分析能力。秦统一六国,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废除了实行多年的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有利于封建统治的加强,对于形成大一统的中央政权具有重要意义。故选A。4【解析】选B。“新制度”即秦始皇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最突出的特点是皇帝总揽国家一切大权,即皇权至高无上。5【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分析能力。公元前210年属于秦朝统治时期,当时秦朝流行的文字有小篆,后来出现了书写更为简单的隶书。当时没有纸,所以只能写于竹木简上。甲骨文主要是在商朝时期流行;金文主要出现于西周时期。故选C。6【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要把长城的修建放在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去思考这一问题。秦朝建立时,在北

13、部边疆遭到了来自匈奴的严重威胁。秦始皇派大将蒙恬反击匈奴,夺回河套地区后,开始连接原燕赵等地的长城,以抵御匈奴的进攻。故选D。7【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汉朝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轻徭薄赋,减免赋税,宽省刑罚;汉武帝为了在思想上实现“大一统”,采取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故选D。8【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西周的建立者是周武王;东周的建立者是周平王;秦朝的建立者是嬴政;西汉的建立者是刘邦。故选D。9【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辨析能力。大力推崇儒学教育开始于汉武帝,在思想上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后,开始在长安兴办太学,大力提倡儒学教育。所以含

14、有的选项不正确;而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的叙述则是正确的。故选C。10【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分析能力。大力推崇儒学教育开始于汉武帝;秦朝“焚书坑儒”,压制儒学;汉高祖时,推崇黄老学说,尊崇道家学说。故选B。11【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识记能力。秦始皇曾经命令大将蒙恬大举反击匈奴,夺取河套地区。汉武帝派大将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使匈奴无力与西汉对抗,部分匈奴人开始西迁。而东汉宦官蔡伦的主要贡献是改进造纸术。故选A。12【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比较能力。抓住题干中“经济方面”这几个字的限定,在经济方面,秦始皇统一货币、度量衡;汉武帝则是实行盐铁官营,统一铸币五铢钱。所以,这两个人物在经济方面的

15、共同措施是统一货币。故选B。13【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分析能力。抓住题干中“昭君”“和亲”二字,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王昭君和亲,远嫁匈奴。故选B。14【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分析能力。题干中“吐鲁番”是新疆地区;“无有张骞通西域,安能佳种自西来”这也是指的西域(包括新疆)地区。所以题干主要指的是张骞出使西域,促进了汉朝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故选A。15【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从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公元前1世纪”可知此时期的中国正处于西汉,西方的丝绸是通过丝绸之路传输过去的,丝绸之路的起点是西汉的都城长安。故选C。16【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分析能力。丝绸之路的开辟,有力地促进

16、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对汉朝的兴盛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丝绸之路是陆路交通,当时不存在铁路。故选A。17【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佛教传入中国是在西汉时期,所以在秦始皇时期,根本没有佛教,更无从谈起佛教寺院。故选B。18【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辨析能力。要抓住题干中时间范围“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然后分析所给四个选项。A选项发生于秦朝末年;B选项发生于汉武时期;C选项发生于尧舜禹时期;只有D选项发生于东汉时期,所以D选项所述内容在史记中不可能查到。故选D。19【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抓住题干中“东汉时期”“仪器”“地震方向”等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分析、判定,这指的

17、是东汉科学家张衡,他发明了地动仪,可以用来测定地震方向,是世界公认的测定地震方位最早的仪器。故选A。20【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识记和理解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佛教在西汉末年传入中国,所以秦朝的雕塑兵马俑不可能体现佛教对中国的影响。21【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识图能力。第(1)题属于纯客观性题目,结合所学知识作出解答即可;第(2)题要进行比较,根据西域都护府可以判定这与张骞通西域有关;对于西域的开拓与管辖,要注意这一问题的两个角度,一是“开拓”,再就是“管辖”。答案:(1)临洮 辽东 咸阳 灵渠 大泽乡意义: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

18、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2)西北部(或西部)。张骞通西域,加强了同西域诸国的联系;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这一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的管辖。22【解析】第(1)题,只要抓住材料中“排除不同的政治思想和见解”“手法残忍,残暴”,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即可;第(2)题要抓住“大一统”“董仲舒”两个关键信息即可解答;在回答第(2)题的基础上,思考第(3)题(图片中有“太学”二个字),问题就明了了;第(4)题则是考查两种文化专制,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第(5)题属于开放性题目,要从“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角度去思考,坚决抵制文化专制的错误做法。答案:(1)焚书坑儒。(2)儒家学派。罢黜

19、百家,独尊儒术。(3)汉武帝为倡导儒学,兴办太学,进一步巩固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4)不同点:秦始皇压制儒学,汉武帝推崇儒学;相同点:性质相同,都是一种文化专制现象;根本目的相同:都是为了巩固统治。(5)对待儒学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要使文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决反对文化专制等。(言之有理即可)23【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识图能力。第(1)题,首先识图,图片与造纸术有关;图二是同学们较为熟悉的人物图片华佗;图三由所学知识可知是司马迁,其作品是史记;第(4)题,通过这一场景,可知这是秦始皇陵兵马俑(局部)图片。辨清图片,问题也就没什么难度了。第(5)题则要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这一时期文化昌盛的原因,要

20、从政治统一、经济繁荣等角度考虑。答案:(1)造纸术。造纸术的发明和推广,对于世界科学、文化的传播产生深刻的影响,对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2)麻沸散、五禽戏。伤寒杂病论。(3)史记。文笔简洁、语言生动、刻画人物栩栩如生等。(4)秦始皇陵兵马俑。(5)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前提;封建经济繁荣,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劳动人民辛勤劳动、发明创造为秦汉文化的繁荣创造了条件;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经济文化交流的加强。(回答两点即可)24【解析】前两个问题考查秦汉时期与匈奴族之间的关系,有战有和,和为主流。要把握其中的典型事件;第(3)题考查张骞出使西域的时间与意义,要注意准确把握;第(4)题,则是通过总结汉匈之间的关系,学会树立正确的民族意识,要从和平相处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答案:(1)秦始皇派蒙恬大举反击匈奴。(2)战: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和:汉元帝时昭君出塞嫁给呼韩邪单于。(3)公元前138年。促进了西域与汉朝的经济文化交流,为开通丝绸之路奠定了基础。(4)和平友好。树立民族平等、友好交往的意识。(符合题意的其他表述也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