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第七中学七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216314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第七中学七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重庆市第七中学七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重庆市第七中学七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重庆市第七中学七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重庆市第七中学七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市第七中学七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第七中学七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重庆七中初2018级2015-2016学年(上)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文知识及运用(1-6题,每题3分,7题12分,小计3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澄清 chng 着落zho 菡萏dn 尴尬g B酝酿ling 倏忽sh 攲斜q 停滞zh C抖擞su 须臾y 霎时ch 绰号chu D搓捻nin 黄晕yn 憔悴cu 蜷曲qun2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翻来覆去 宽弘大量 混为一谈 得意扬扬B小心翼翼 不求甚解 整妆待发 恍然大悟C各得其所 美不胜收 幽默风趣 洗耳恭听D独具慧眼 花团锦簇 持之以恒 自做主张3下面句子中加点

2、的成语使用正确的项是( )A初冬的清晨,田野上落叶缤纷,鸦雀无声,一切似乎都在睡眠中。只有你,故乡的小河,还在那儿昭示着生命的激情。B考完试后,他总喜欢呼朋引伴地邀约一群同学去踢球。C我的姑奶奶,今天你这搞得花枝招展的出来干吗?害我差点没认出你。D他今天早中晚三次反省了自己,真是三省吾身啊。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居里夫人为科学而献身的精神和品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B冬天的济南,是一个温暖、响晴的季节。C当山林中的老枫树伸开他依然绿着的手掌时,令我想起感人的千手观音。D近年来,学生书写水平逐渐下降的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5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时间都去哪儿了?在这个忙碌的时代,“忙”逐渐成了一种生活状态。有的人因为忙于生计, ,失去了许多与家人共享天伦的快乐;有的人因为忙于仕途, ,错过了许多与朋友交流思想的时光;有的人因为忙于玩乐, ,错失了许多与他人放飞梦想的机会所以,我们应该在流淌的时间里经营好自己的幸福人生。A虚度了年华 淡忘了友情 淡漠了亲情B淡漠了亲情 淡忘了友情 虚度了年华C淡漠了亲情 虚度了年华 淡忘了友情 D淡忘了友情 淡漠了亲情 虚度了年华6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老人路上掉了一张餐纸,清洁人员追上去说:“老家伙,你怎能乱扔垃圾?真没素质!”B小刘到书店买到了梦寐以求的书,临走时,店老板说:“谢谢惠

4、顾,欢迎下次光临。”C收货人对送货超时的快递员说:“你是腿短呢,还是属蜗牛的?这么老半天才把东西送到!”D端午节放假,有网友发帖:“真要感谢屈原!如果没有他投江,哪来这么愉快的假期?”7.综合性学习(12分)某学校组织了一次“语文在我身边”的实践活动,假定你是这次活动中的小组负责人,请你完成以下任务。(1)方言,因最能表现地方百姓生活风貌而被当地人口口相传,但也为外部交流带来障碍。活动中,你们小组收集到如下方言,请任选四个将其分别换成普通话。(4分)打王逛 搞刨了 扯把子 白眉白眼 打望 哦货耙活 白滋八滋 方脑壳 罗兜 落较 架麦 (2)在调查中,你们也发现了一些优秀广告语,如:磁器口旅游广

5、告:一条石板路,千年磁器口。义务献血:我不认识你,但我谢谢你!德芙巧克力:牛奶香浓,丝般感受请任选一则,自选角度赏析。(3分)(3)你们小组也收集了不少错别字,比较有代表性的如下:锦上天(添)花 签(鉴)定书 诗仙太白氿(酒)孤注一置(掷) 规范正(整)齐 相形见拙(绌)你们小组对如上错别字出现原因探究的结论是: 、 、 。(3分)(4)就如何规范街头招牌用字,你准备向“语委会”提出这样两条可行性建议: , 。(2分)二、诗文积累与古文阅读(25分)(一)古诗文积累8诗文默写。(10分,每空1分)(1) ,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白居易钱塘湖春行)(2)潮平两岸阔, 。(王湾次北

6、固山下)(3)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4) ,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5) ,禅房花木深。 ,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6)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何其芳秋天)(二)阅读十二章选文,完成文后9-12题。(15分)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

7、乐之者。”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1)不亦说乎 (2)温故而知新 (3)不逾矩 (4)饭疏食饮水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11.选文中包含了不少成语,请写出四个。(4分)12.宋开国丞相赵普说 “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有什么目的?(3分)三、现代文阅读(40分)(一)闻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7题。(每题4分,小计20分)温暖心窝的话语包利民初中时,语文老师是个严厉的中年女人,姓王,那时我刚从农村转来

8、县里中学,由于不了解这个老师,被她狠狠地批评了几次,以致一见她就害怕,心里有了阴影。当时我写字极潦草,虽然在王老师 的调教下,已经工整了许多,却依然难以入眼。来新学校上学后,有一次交作文,我对作文还是有信心的,心想就算字写得难看些,作文的质量也能弥补不足。而且,听说王老师就要调走了,这些天上课一直有个年轻的林老师跟着听课,准备接手我们班的语文课。当我满怀希望地盼到把作文本发下来时,迫不及待地翻开,却如遭了当头一棒,我的三页作文被撕掉了!王老师有这个习惯,谁的作文写得不好,都会撕掉重写。我就经历了好几次。可是没想到,自己很有信心的作文,也是这个命运。而且全班就我一个人被撕了,心里黯淡到了极点。当

9、我把重新写的作文交上去后,过了两天,课代表把我的作文本拿了回来。我翻开一看,还好,这次没有撕。我随意翻了翻,就在作文后面看到一句鲜红的评语:“你的作文写得是班上最好的,所以我把前一篇撕下来,留着作纪念了!”那一瞬间,我心里猛然一暖,再也没有了怨恨和不满,眼睛一下子就濡湿了!我跑去办公室,却见那个一直跟着听课的林老师在那里,她说:“王老师已经走了,调到别的城市去了!”王老师留在我作文本上的那句话,久久地温暖着我的学生岁月,及至以后走上写作这条路,与此也有着极大的关系。只是那以后,到现在的二十多年里,却再也没能见到她。大学毕业后我走上社会。有一年,我去了一个极偏僻遥远的大山深处的村庄,当了一段时间

10、的代课老师。在那天涯海角般的地方,面对那些纯净的笑脸和清澈的眼睛,我渐渐地爱上那里。每天,除了给孩子们上课,更多的时候,孩子们会问我山外的事,听着我有声有色的讲述,他们的眼中全闪着向往的光。我在那里呆了三个月,离开时,正是秋天,满山的树和花正绚烂得一片深情。孩子们爬上前面的那座山,然后,那个当班长的女生给了一张叠着的纸,让我出了山再看。当我来到镇上,坐上通往县城的汽车,大山已被远远地甩在了身后。我打开那张纸,是一行字:舍不得老师,可不会留您,以后我们会去山外找您!二十个字,二十种笔体,我知道是班上的二十个孩子每人一个字写下的!我回望去,大山已淡成一道浅影,又在我濡湿的目光中朦胧起来。这几句温暖

11、心窝的话语,都留在我的心里,在我的生命里开出永不凋零的花朵。前年,我回到家乡的县城,在街上邂逅初中时后来教我们语文的林老师,她都已经有了白发,提起曾经给我作文本写下那句话的王老师,她却笑着说:“其实,那句话是我写的。王老师走了,我怕你对她有抱怨,我怕你因此对任何人失去信心,所以”在七月的阳光下,我的眼睛刹那间又濡湿了。(选自做人与处世,有删改)13.本文选取了哪两个人给“我”说的哪几句“温暖心窝的话语”来写? 14.第段均写了“我”眼睛的“濡湿”,请任选两处分析“我”当时的心情及原因? 15.请从修辞运用的角度赏析第段中画线的语句。16.结合全文,说说第段有何作用。17.结合文章内容,谈谈林老

12、师是一位什么样的老师。(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8-22题。(20分)雨 冯剑华雨,应该是一个阴性名词,她,而不是他。雨,完完全全是女性化的。春三月的雨,是少女,正值豆蔻年华。她文静、温柔、清新、羞涩。于人不觉间,她轻轻悄悄地走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她如纱如雾,如情似梦,沾衣不湿,拂面不寒。她的裙袂飘过处,天地万物从沉沉昏睡中苏醒过来,种子发出嫩芽,竹林长出春笋,杨柳抽出新枝,睡了一冬的小生灵也伸伸懒腰,走出深深的地穴。春雨,把青春和生命赠给大地。春雨,又是一个爱美的姑娘,一个极擅丹青的画师。她手执神奇的画笔,挥洒出一个美丽的天地。“梨花一枝春带雨”,何等脱俗;“杏花春雨江南”,何

13、等淡雅;而“小楼一夜听风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又是怎样的清幽。这全是春雨的手笔啊。春雨,遍体芬芳的少女,爱美写美的画师。夏日的雨,是大嫂,她是个急性子,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是个利索干净还带着几分泼辣的中年妇女。比起春雨,夏日急雨少了几分温柔和文静,可你知道,她有那么多的事情要做,她是一位多子的母亲。江河湖海等待着她补充营养,以丰腴自己的身躯。被太阳烤得口干舌燥的大地渴望着她的滋润。田野上的庄稼禾苗,山坡上的树木果林,像一群群嗷嗷待哺的孩子,急盼着她的乳汁。年复一年地,她用自己充溢的乳汁喂饱了结实的高粱,喂鼓了肥胖的豆荚,喂足了圆滚滚的西瓜,喂熟了沉甸甸的稻穗。有了她,才有果实,才有收获,才有万

14、种生物的生生不息。 夏日的雨,能干的大嫂,慷慨的母亲。秋日的雨,是阅尽沧桑的老妇人。她见过了许多,经过了许多,也做过了许多。她曾经年轻过,辉煌过。如今,桃花梨花谢了,高粱玉米收割了。她该做的要做的都已做过,便显得有几分落寞。更有那喜欢悲秋的写出“冷雨敲窗”的诗句,发出“一场秋雨一场凉”的抱怨。可她是宽容的,豁达的。她知道,人们不会忘记她的过去,不会忘记她做过的一切。她并不落寞,她正在描画“红于二月花”的霜叶,绘制出层林尽染、色彩绚丽的秋之图。更何况,不久之后,又有三月春雨,少女般姗姗而来。18.阅读全文,按要求填空。(4分)作者把春雨比作少女,写出了她“文静、温柔、清新、羞涩”的性格特征;把夏

15、雨比作 ,写出了她 的性格特征;把秋雨比作 ,写出了她 的性格特征。19.春雨手执神奇的画笔,描绘出许多美丽的图画。请从文中找出其中的三幅。(3分)(1) (2) (3) 20. 请表达方式的角度简要赏析第段中的划线句。(5分)21.为什么说秋天的雨“阅尽沧桑”却“并不落寞”?(4分)22. 联系全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要在开篇强调“雨,完完全全是女性化的”。(4分)四作文(55分)23. 下面两题选做一题。(1)请以“感恩”为题,写一篇文章。(2)请将题目“在 中成长”补充完整后写一篇作文。提示:横线上可以填上“逆境”“苦难”“呵护”“奋斗”“磨练”“关爱”等词语,也可以填上其他的词语。要求:

16、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陈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500字;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不得抄袭。参考答案一、1、D 2、C 3、C 4、D 5、B 6、B7、(1)(4分)打王逛开小差 搞刨了着急慌乱 扯把子撒谎白眉白眼没滋味 打望看稀奇 哦货失望耙活便宜 白滋八滋平白无故 方脑壳傻子 罗兜臀部 落较耿直 架麦开始(2)(3分)示例:选,运用对偶的修辞,把磁器口面积不大,极富特色,历史悠久等特点涵盖其中。选,每一位参加义务献血的人都会被这句广告语感动,虽然朴素无华,但却真实的反映了义务献血的事,同时用第一人称又表达出一个接受义务献血患者的心声。选,之所

17、以够得上经典,在于那个“丝般感受”的心理体验。用丝绸来形容巧克力细腻滑润的感觉意境够高远,想象够丰富。充分利用联想感受,把语言的力量发挥到极致。(3)(3分)同音误用 形似误用 生造简化字(乱造字)(4)(2分)所提建议必须合乎情理、切实有效才能给满分。二、8.(1)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2)风正一帆悬 (3)山岛竦峙(4)枯藤老树昏鸦 古道西风瘦马 (5曲径通幽处 山光悦鸟性(6)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9、(1)通“悦”,愉快(2)旧的知识,学过的旧知识(3)超过,越过(4)冷水10、(1)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学习

18、,就会感到疑惑。”(2)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乐趣的人。”11、不亦乐乎,三十而立,四十不惑,知命之年,耳顺之年,温故知新,曲肱而枕,富贵浮云12、精通论语就可以治理天下。这句话道出了论语在修身、治国方面的巨大作用。三、13. 一是林老师给“我”写的作文评语“你的作文写得是班上最好的,所以我把前一篇撕下来,留着作纪念了!”(2分);二是22个山里孩子给“我”的临别留言“舍不得老师,可不会留您,以后我们会去山外找您!(2分)”。14. 第段中的是因“我”被老师肯定认同而喜悦、高兴(2分);第段中的是因“我”离开孩子们而内疚(或对多情而有追求的那些孩子

19、的留恋(2分);第段中是因 “我”知道真相而震撼、感激(2分)。(任意答出两点即可)15.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将“话语”比作“花朵”(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这些话语的美好和温暖(1分),流露“我”将永远回味,永远为之感动的心理(或表现这些温话语给我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永久的回味。)(1分)。16.这一段的作用是揭开事情真相,突出林老师的师德和爱心(2分),也解开前文的悬念,回应前文的伏笔(2分)。17.林老师用巧妙的方式来维护学生尊严和勉励学生进步(2分),她是一位善良、智慧、教育有方、理解尊重学生、呵护学生成长的好老师(2分)。 18大嫂、母亲(1分) 急性子、利索干净、泼辣、能干、慷

20、慨(1分) ;老妇人(1分) 阅尽沧桑、宽容、豁达(1分) 19(1)梨花一枝春带雨 (2)杏花春雨江南 (3)小楼一夜听风雨(3分,每处1分)20运用描写、抒情的表达方式(1分),形象生动地描绘出夏日的雨如母亲哺育孩子般慷慨无私地孕育万物的情景,(2分)抒发了作者对夏雨的崇敬和赞美之情。(2分)21.说她“阅尽沧桑”是因为她曾经年轻过,经历过,辉煌过(2分);说她“并不落寞”是指她正在描绘秋之图,并在不久之后,会有三月春雨随风而来(2分)。(原文语句回答亦可)22一是为了突出雨的温柔和使万物生生不息的母性特征(2分)。二是为下文描写和赞美雨奠定感情基调。(2分) 四、作文略(参照中考作文评卷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