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实验试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216912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9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实验试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中物理实验试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中物理实验试题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中物理实验试题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中物理实验试题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实验试题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实验试题及答案.doc(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中物理实验试题2. (1)有一游标卡尺,主尺的最小分度是1mm,游标上有20个小的等分刻度。用它测量一工件长度,如图甲所示。图示的读数是_cm。 (2)如图乙,将一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斜面上某处,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用米尺测得斜面的高度与长度之比为。一辆质量为400g的小车拖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从斜面上滑下。图丙是打出纸带的一段,相邻记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由图可知,打点计时器打纸带上B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vB=_m/s,打纸带上E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vE=_m/s。3. 科学实验是人们认识自然的重要手段。在电学实验中经常需要测量某负载的电阻。测量电阻的方法有多种。现需要测量一

2、只标有“220,100W”灯泡的电阻。 (1)这只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为_。若用多用电表中的欧姆挡直接接在灯泡两端测量它的电阻,则测出的电阻应_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现在提供以下的实验器材:A. 220V的交流电源 B. 单刀双掷开关一只 C. 电阻箱一只(0999,额定电流1A)D. 交流电流表一只(00.6A) E. 导线若干 请你用以上的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能较为准确地测出灯泡工作时的电阻值。请画出电路原理图,并简述实验步骤。4. 甲、乙两位同学在一次应用伏安法测量电阻Rx的实验中进行了如下操作:第一步用万用表粗测电阻Rx的阻值,第二步用伏安法测量

3、电阻Rx的阻值。图一图二(1)第一步中万用表的旋钮位置及指针偏转情况如图一所示,其示数是_。(2)第二步中甲、乙两位同学用以下器材测量电阻Rx的阻值,他们各自设计的实验电路图如图二所示。电源(电动势6V,内阻为0.5);电压表(03V,内阻约为3k);电流表(010mA,内阻约为30);滑动变阻器(阻值010,额定电流2A);电键和导线若干。你认为按_同学的实验方案进行测量比较准确。(3)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三中按照第(2)问你所选择的电路连接实验电路。图三(4)甲、乙两位同学各自用自己设计的电路进行了测量,并分别利用实验中记录的6组数据画出UI图线,如图四所示。请根据你所选择的方案由图

4、线算出被测电阻的阻值_。 甲 乙图四5. (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一根金属丝的直径时,示数如图一所示,此示数为_mm。图一(2)某同学要测定电源B的电动势E和内电阻r,除了一只安培表外(内电阻很小可忽略不计),又找到两个电阻,其中一个电阻的阻值R1是已知的,另一个电阻的阻值R2是未知的,一个单刀双掷开关K、一个单刀单掷开关S以及若干导线。他利用仅有的器材设计出如图二所示的测量电路。图二将图三中实物图连接成测量所用的电路。图三该同学先测量电阻R2的大小。将开关S闭合,然后必须记录的数据是(步骤用简要的文字说明,测量的量用字母表示):_用记录的数据表示R2的公式为_。若要测出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电阻r

5、,除中记录的数据外,还必须记录的数据是(步骤用简要的文字说明,测量的量用字母表示):_。列出方程(不要求写出最终结果):_。(在写出的方程中若出现R2可直接使用该字母。)1. (1)一支游标卡尺,主尺的最小分度是1mm,游标尺上有20个小的等分刻度。如图所示的读数是_mm。(2)把一个满偏电流、内阻未知的电流表改装为量程是3V的电压表。先用如下图的电路测定电流表的内阻。图中的R用电位器(一种旋转滑动的变阻器),R用电阻箱,且R比R大得多。实验时要进行的步骤有:A. 合上开关S1B. 合上开关S2C. 将R的阻值调到最大D. 调整R的阻值,使电流表指针偏转到满刻度E. 记下R的阻值F. 调整R的

6、阻值,使电流表指针偏转到正好是满刻度的一半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为_(填字母代号)。在上述步骤中,若记下,则电流表的内阻_。测出的比真实值_(“偏大”或“偏小”)。将此电流表改装为量程是3V的电压表。改装的方法是给电流表_(“串联”或“并联”)一个阻值为_的电阻。最后将改装的电压表跟标准电压表V进行核对。请在下边的虚线框中画出核对的实验电路图。(要求核对0.5V,1.0V,1.5V,2.0V,2.5V,3.0V几个数据。)5. (1)测量木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长木板处于水平,装砂的小桶通过细线绕过定滑轮与木块相连接,细线的长度大于桌面的高度,木块可以拖动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

7、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实验时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放手后,装砂小桶带动木块一起运动,小桶与地面接触之后,木块还要在木板上继续运动一段距离后停下,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如图所示。纸带的左端与木块相连,并用虚线框标出了A、B两个区域,为了求得木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应选取_区域的数据计算出木块运动的加速度的大小(用a表示),由此计算动摩擦因数的公式是_。(2)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测量电压表的内阻,所用器材有:待测电压表V,量程为3V,内阻电流表A,量程为2mA,内阻约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额定电流1.5A电源E,电动势为6V,内电阻约还有开关K、导线等。(a)小明设计的电路_(

8、填“能”或“不能”)测出电压表的内阻。若能,请将图中的实物连接成实验电路;若不能,请改造这个电路,利用这些器材测量电压表的内阻,并将图中的实物连成实验电路。(b)说明实验应该测的物理量有_,电压表内阻的计算式 _。6. (2005全国湖南卷)(1)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两根细绳,细绳的另一端都有绳套(如图)。实验中需用两个弹簧秤分别勾住绳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某同学认为在此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项:A. 两根细绳必须等长B. 橡皮条应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C. 在使用弹簧秤时要注意使弹簧秤与木板平面平行。其中正确的是 。(

9、填入相应的字母)(2)测量电源B的电动势E及内阻r(E约为4.5V,r约为1.5)。器材:量程3V的理想电压表,量程0.5A的电流表(具有一定内阻),固定电阻R=4,滑线变阻器R,电键K,导线若干。画出实验电路原理图。图中各元件需用题目中给出的符号或字母标出。实验中,当电流表读数为I1时,电压表读数为U1;当电流表读数为I2时,电压表读数为U2。则可以求出E= ,r= 。(用I1,I2,U1,U2及R表示)7. (05北京)“黑盒子”表面有a、b、c三个接线柱,盒内总共有两个电子元件,每两个接线柱之间只可能连接一个元件。为了探明盒内元件的种类及连接方式,某位同学用多用电表进行了如下探测:第一步

10、:用电压挡,对任意两接线柱正、反向测量,指针不发生偏转第二步:用电阻1000挡,对任意两个接线柱正、反向测量,指针偏转情况如图1所示。图1(1)第一步测量结果表明盒内_。(2)图2示出了图11和图12中欧姆表指针所处的位置,其对应的阻值是_,图3示出了图13中欧姆表指针所处的位置,其对应的阻值是_。(3)请在图4的接线柱间,用电路图符号画出盒内的元件及连接情况。(4)一个小灯泡与3V电池组的连接情况如图5所示。如果把图5中e、f两端用导线直接相连,小灯泡仍可正常发光。欲将e、f两端分别与黑盒子上的两个接线柱相连,使小灯泡仍可发光。那么,e端应连接到_接线柱,f端应连接到_接线柱。8. (05全

11、国卷III)(1)用螺旋测微器测圆柱体的直径时,示数如图所示,此示数为_mm。(2)利用图中给定的器材测量电压表V的内阻Rv。图中B 为电源(内阻可忽略不计), R 为电阻箱,K 为电键。 将图中实物连接为测量所用的电路。 写出实验中必须记录的数据(用符号表示), 并指出各符号的意义:_ 用 中记录的数据表示RV的公式为RV=_。10. (05全国卷II) (1)用游标为50分度的卡尺(测量值可准确到0.02mm)测定某圆柱的直径时,卡尺上的示数如图。可读出圆柱的直径为 mm。 (2)利用图1所示的电路测量电流表的内阻RA。图中R1、R2为电阻,K1、K2为电键,B是电源(内阻可忽略)。 根据

12、图1所给出的电路原理图,在图2的实物图上连线。图1 已知R1=140,R2=60。当电键K1闭合、K2断开时,电流表读数为6.4mA;当K1、K2均闭合时,电流表读数为8.5mA。由此可以求出RA= 。(保留2位有效数字)11. (06北京)(1)游标为20分度(测量值可准确到0.05 mm)的卡尺示数如图1所示,两测脚间狭缝的宽度为_mm.用激光照射该狭缝,在屏上出现衍射条纹。如果减小狭缝的宽度,衍射条纹的宽度将变_.图1(2)某同学用图2所示电路,测绘标有“3.8 V,0.3 V”的小灯泡的灯丝电阻R随电压U变化的图象。图2除了导线和开关外,有以下一些器材可供选择:电流表:A1:(量程10

13、0 mA,内阻约2 ); A2:(量程0.6 A,内阻约0.3);电压表:V1(量程5 V,内阻约5);V2(量程15 V,内阻约15);电源:E1(电动势为1.5 V,内阻为0.2);E2(电动势为4 V,内阻约为0.04)。为了调节方便,测量准确,实验中应选用电流表_,电压表_,滑动变阻器_,电源_.(填器材的符号)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并描绘出R-U的图象如图3所示.由图象可知,此灯泡在不发光时,灯丝电阻为_;当所加电压为3.00 V时,灯丝电阻为_,灯泡实际消耗的电功率为_W.图3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并描绘出R-U的图象如图根据R-U图象,可确定小灯泡耗电功率P与外加电压U的关系.符合该关系

14、的示意图是下列图中的_12. (06全国I)(1)利用图中装置研究双缝干涉现象时,有下面几种说法:A.将屏移近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变窄B.将滤光片由蓝色的换成红色的,干涉条纹间距变宽C.将单缝向双缝移动一小段距离后,干涉条纹间距变宽D.换一个两缝之间距离较大的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变窄E.去掉滤光片后,干涉现象消失其中正确的是:_。(2)现要测量某一电压表的内阻。给定的器材有:待测电压表(量程2V,内阻约为4k);电流表(量程1.2mA,内阻约500);直流电源E(电动势约2.4V,内阻不计);固定电阻3个:R1=4000,R2=10000,R3=15000;电键S及导线若干要求测量时两电表指针偏转

15、均超过其量程的一半。i.试从3个固定电阻中选用1个,与其它器材一起组成测量电路,并在虚线框内画出测量电路的原理图。(要求电路中各器材用题中给定的符号标出。)ii.电路接通后,若电压表读数为U,电流表读数为I,则电压表内阻RV_。13. (06天津)(1)用半径相同的两小球A、B的碰撞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装置示意如图,斜槽与水平槽圆滑连接。实验时先不放B球,使A球从斜槽上某一固定点C由静止滚下,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再把B球静置于水平槽前端边缘处,让A球仍从C处由静止滚下,A球和B球碰撞后分别落在记录纸上留下各自的痕迹。记录纸上的O点是垂直所指的位置,若测得各落点痕迹到O点的距离

16、:OM2.68cm,OP8.62cm,ON11.50cm,并知A、B两球的质量比为21,则未放B球时A球落地点是记录纸上的_点,系统碰撞前总动量P与碰撞后总动量P的百分误差 |PP|/P %(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2)一多用电表的电阻挡有三个倍率,分别是1、10、100。用10挡测量某电阻时,操作步骤正确,发现表头指针偏转角度很小,为了较准确地进行测量,应换到_挡。如果换挡后立即用表笔连接待测电阻进行读数,那么缺少的步骤是 ,若补上该步骤后测量,表盘的示数如图,则该电阻的阻值是 。(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下图所示电路测量电池组的电动势E和内阻r。根据实验数据绘出如下图所示的R1/I图线,

17、其中R为电阻箱读数,I为电流表读数,由此可以得到E V,r 。 14. (02重庆)(1)用已调零且选择旋钮指向欧姆挡“10”位置的多用电表测某电阻阻值,根据右图所示的表盘,被测电阻阻值为 。若将该表选择旋钮置于1mA挡测电流,表盘仍如右图所示,则被测电流为 mA。(2)某同学用右图所示装置测量重力加速度g,所用交流电频率为50Hz。在所选纸带上取某点为0号计数点。然后每3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所有测量数据及其标记符号如下图所示。该同学用两种方法处理数据(T为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方法A:由g1(S2S1)/T2,g2(S3S2)/T2,g5(S6S5)/T2,取平均值g8.667m/s2;方

18、法B:由g1(S4S1)/3T2,g2(S5S2)/3T2,g3(S6S3)/3T2,取平均值g8.673m/s2。从数据处理方法看,在S1、S2、S3、S4、S5、S6中,对实验结果起作用的,方法A中有 ;方法B中有 。因此,选择方法 (A或B)更合理,这样可以减少实验的 (系统或偶然)误差。本实验误差的主要来源有_(试举出两条)。【达标测试答案】 (2)B、C 重力F (3)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得出 2. (1)10.405 (2)0.15 0.333. (1)484 小于 (2)电路原理图 (3)实验步骤 A. 按电路原理图进行实物连线,电阻箱阻值置于最大值; B. 将单刀双掷开关置于

19、1的位置,读出电流表的读数I; C. 将单刀双掷开关置于2的位置,调节电阻箱,使电流表的读数仍为I; D. 读出电阻箱的阻值R,即为该灯泡工作时的电阻值。 4. (1)240;(2)填“甲”得分。填“乙”不得分。(3)第(2)问中选填“甲”,根据甲电路连接实物图。第(2)问中选填“乙”,根据乙电路连接实物图。(4)第(2)问中选填“甲”,或 第(2)问中选填“乙”,或 5. (1) (2)将单刀双掷开关K掷于b,电流表的示数记为I1 将单刀双掷开关K掷于a,电流表的示数记为I2 将单刀双掷开关K掷于空挡,电流表的示数记为I3 【综合测试答案】 1. (1)164.30(2)CADBFE2000

20、 偏小串联 核对的实验电路图如下图所示 2. (1)A. 6、7B. 亮斑成为一条亮线(或亮斑移动变快)C. 10,(2)A. 轨迹图略(任意画出O点不给分)B. 参考方法一:在轨迹上选两个点A、B如图1,量出x1、x2、h图1推导:导出参考方法二:在轨迹上选三个点A、B、C如图2,量出图2推导:导出其它方法:根据抛物线方程推导等(略)。 3. 解:(1)D(2)a. 连线如图所示:b. R0(3)a. 正确的连线图:b. 4. (1)9.60(9.600.05均为正确) 4.0 (2)负 大于 导电纸放反了;电极与导电纸之间接触不好。(只要答出一条合理的原因均可得分) 5. (1)B;(2)

21、(a)不能。改造后的电路实物连线如图所示。(b)电压表的读数U,电流表的读数I电压表的内阻计算式 6.(1)C (2)实验电路原理图如图。 7. (1)不存在电源(2)1200,500(3)如下图所示(4)c、a 8. (1)8.116(5 分,在8.116 0 . 002 范围内都给5 分) (2) 连线如图所示。R1、R2,它们是电阻箱的两次读数;U1、U2,它们是相应的电压表的两次读数。 9. (1)E D B(2)单缝和双缝间距5cm10cm,使单缝与双缝相互平行(3)13.870 2.310(4),6.6102 10. (1)42.12(2)43电路见图 11. (1)0.15 宽(2)A2 V1 R1 F2 1.5 11.5 0.78 A 12. (1)ABD(2)i.电路如下图所示。ii. 13. (1)P;2(2)100;调零(或重新调零);2.2103(或2.2k)(3)2.9;0.914. (1)220 0.40 (2)S1,S6或37.5,193.5 S1,S2,S3,S4,S5,S6或37.5,69.0,100.5,131.5,163.0,193.5 B 偶然 阻力(空气阻力,振针的阻力,限位孔的阻力,复写纸的阻力等),交流电频率波动,长度测量,数据处理方法等。天星教育网 天星教育网W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