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二学段段中考试试题.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217030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二学段段中考试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二学段段中考试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二学段段中考试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二学段段中考试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二学段段中考试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二学段段中考试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二学段段中考试试题.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天水一中20122013年度2011级高二第二学段段内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分为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卷 (共66分)一、(9分)阅读下列文字,完成1-3题。“龙城”还是“卢城”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首传诵千古的出塞,抒发了王昌龄追昔抚今的感慨。一般认为,诗中的“飞将”指西汉名将李广,他长期戍守北部边境,以勇敢善战著称,匈奴呼之为飞将军,一听到他的名字就畏惧、惊退。那么,诗中的“龙城”又指何处呢?历来唐诗集多作“但使龙城飞将在”。清朝沈德潜唐诗别裁集也持此说,认为“唐人边塞诗中所用的地名,有但取字面瑰奇雄丽而不甚考地

2、理方位者”。此处的“龙城飞将”,“乃合用卫青、李广事。指扬威敌境之名将,更不得拘泥地理方位。而诗中用龙城字,亦有泛指边关要隘者。”就是说,“龙城”不过是象征性的地名,并非特指某一具体城邑。宋朝王安石唐百家诗选,将“龙城”改为“卢城”。为何做此改动呢?阎若璩潜邱札记作了解释:“李广为北平太守,匈奴号曰飞将军,避不敢入塞。右北平,唐为北平郡,又名平州,治卢龙县。唐时有卢龙府、卢龙军。”所以龙城就是右北平,应为卢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写的唐诗选即取此说,将“但使龙城飞将在”改作“但使卢城飞将在”,认为卢城即现今河北卢龙。但是,无论汉朝还是唐朝,右北平从来就没有称过卢城,只有汉书西域传中有一个

3、无雷国,其国王“治卢城,去长安九千九百五十里”。显然,此卢城不是右北平。况且,汉书卫青霍去病传记载的那次威震敌胆的龙城大捷是卫青指挥的,并未提及与李广有关。清朝孙洙唐诗三百首引晋书张轨传的记载:匈奴曾筑姑臧城,“地有龙行,故曰龙城”。据此说,“龙城”是指姑臧城,即今天的甘肃武威。张际在“龙城”考中则认为,据史记汉书等多处记载,龙城是匈奴祭祀龙神、祖先之地,地方并不固定,但在匈奴境内统称为“龙城”。汉代史籍往往采用音译,分别写成“龙城”“笼城”“龙庭”,“龙城”可能是音近而误讹为“卢城”,两词实为同义。西汉初年,匈奴连年犯境,汉朝无力抵御,直到汉武帝时,国力强盛起来,才命卫青、霍去病等实施反击。

4、元光六年的龙城一战,首战告捷,一扫汉朝多年的屈辱,大大振奋了军心民心。龙城之战成为汉朝军民心目中扬威敌境、雪耻大胜的象征。李广是屡建战功、威震敌胆的英雄,是汉家大将的杰出代表。因此,王昌龄将大捷的象征龙城,冠于西汉名将的象征李广头上,将卫青和李广的业绩糅合在诗中,表达杀敌制胜、扬威敌境的意思。王昌龄取“龙城”一词,还出于音律的需要,而且字面又瑰奇雄丽,选用了他,使诗句达到了音、义、色具佳的境地。1、唐诗选不取“龙城”而用“卢城”,以下不属于其依据的一项是(3分)( )A、宋朝王安石在唐百家诗选中将“龙城”改为“卢城”。B、李广曾做右北平太守,右北平在唐为北平郡,治所卢龙县就是“龙城”。C、中国

5、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的编写者们认为,“卢城”就是今河北卢龙。D、汉代史籍采用音译,“龙城”与“卢城”音近而生误讹,两词实为同义。2、从体会“但使龙城飞将在”寓意的角度看,以下表述中不含象征意味的一项是(3分) ( )A、唐人边塞诗中所用地名,有但取字面瑰奇雄丽而不甚考地理方位者。B、诗中用“龙城”字,亦有泛指边关要隘者。C、“龙城”是指姑臧城,即今天的甘肃武陵。D、将卫青和李广的业绩糅合在诗中,表达杀敌制胜、扬威敌境的意思。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沈德潜认为,“龙城飞将”是把卫青的事迹加到了李广身上,不能过于拘泥。B、无论汉朝还是唐朝,从来就没有任何一个地方被称为“卢

6、城”。C、张际认为,龙城是匈奴祭祀龙神、祖先的地方,因其地点并不固定,故而在匈奴内统称为“龙城”。D、王昌龄用“龙城”一词,除着眼于诗句的深刻寓意、字面的瑰奇雄丽,也是出于诗歌音律的需要。二、(37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4-7题。(19分)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幼有行义,尝出,遇人有遗楮币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读书不辍,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授堂邑县尹。首毁淫祠三十余所,罢旧盗之朔望参者,曰:“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众盗感泣,互相戒曰:“毋负张公。”有李虎者,尝杀人,其党暴戾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养浩至,尽

7、置诸法,民甚快之。去官十年,犹为立碑颂德。英宗即位,命参议中书省事。会元夕,帝欲于内庭张灯为鳌山,即上疏于左丞相拜住。拜住袖其疏入谏,其略曰:“世祖临御三十余年,每值元夕,闾阎之间,灯火亦禁;况阙庭之严,宫掖之邃,尤当戒慎。今灯山之构,臣以为所玩者小,所系者大;所乐者浅,所患者深。伏愿以崇俭虑远为法,以喜奢乐近为戒。”帝大怒,既览而喜曰:“非张希孟不敢言。”即罢之,仍赐尚服金织币一、帛一,以旌其直。天历二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特拜陕西行台中丞。既闻命,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登车就道,遇饿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时斗米直十三缗,民持钞出粜,稍昏即不用,诣库换易,则豪猾党蔽,易十与五,累日不

8、可得,民大困。乃检库中未毁昏钞文可验者,得一千八十五万五千余缗,悉以印记其背,又刻十贯,伍贯为券,给散贫乏。命米商视印记出粜,诣库验数以易之,于是吏弊不敢行。又率富民出粟,因上章请行纳粟补官之令。闻民间有杀子以奉母者,为之大恸,出私钱以济之。到官四月,末尝家居,止宿公署,终日无少怠。遂得疾不起,卒年六十。关中之人,哀之如失父母。 (节选自元史 列传第六十二)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 堪:忍受B、拜住袖其疏入谏 袖:藏在袖里C、特拜陕西行台中丞 拜:拜访D、止宿公署,终日无少怠 少:稍微5、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张养浩“行义”和“直

9、言”的一组是(3分)( )A、遇人有遗楮币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因上章请行纳粟补官之令B、首毁淫祠三十余所况阙庭之严,宫掖之邃,尤当戒慎C、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帝欲于内庭张灯为鳌山,即上疏于左丞相拜住D、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帝大怒,既览而喜曰:“非张希孟不敢言。”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 )A、张养浩从小品行端正,读书刻苦努力;任堂邑县尹时,执法公允,深得老百姓景仰和称颂。B、元宵节,英宗想在宫内的鳌山上张灯结彩,张养浩直接给皇帝上疏,劝以崇俭,皇上听取了他的意见。C、关中大旱,张养浩接受任命,全力赈灾济贫。他制止豪猾利用换钞盘剥百姓,千方百

10、计保证了人们的粟米供给。D、张养浩政事勤勉,毫不懈怠,积劳成疾。去世之时,关中百姓十分悲痛,如同失去父母。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5分) (2)伏愿以崇俭虑远为法,以喜奢乐近为戒。(5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江城子 倪瓒满城风雨近重阳。湿秋光。暗横塘。萧瑟汀蒲,岸柳送凄凉。亲旧登高前日梦,松菊径,也应荒。堪将何物比愁长。绿泱泱。绕秋江。流到天涯,盘屈九回肠。烟外青萍飞白鸟,归路阻,思微茫。8、诗人所见的重阳之景具有什么特点?它在全词中有何作用?(4分)9、这首词的下片是如何抒情的?请结合诗

11、歌内容简要赏析。(4分)名篇名句默写。(10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0分) 丛菊两开他日泪, 。 ,蓝田日暖玉生烟。 ,凌万顷之茫然。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仰观宇宙之大, 。 ,渚清沙白鸟飞回。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闻道有先后, ,如是而已。及至始皇, , ,吞二周而亡诸侯三、(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木车的激情 (张炜)在现代旅行中,我们常常因为交通工具的不够迅捷而焦躁和苦恼。我们祈盼乘坐的车辆眨眼间就到达目的地,幻想它能像闪电一样穿越莽野。我们有时甚至为最现代的旅行交通工具-飞机-感到焦急,比如说为机场的长长滞留、耽搁,感到愠怒和不安。我们总是那

12、么急于从甲地到乙地,总是有那么多事情要做。我们碌碌奔波,但催促我们行动的激情是那样脆弱和渺小。我们怎么能够想象几千年前,有一位思想者就乘坐着一辆缓慢的牛车或马车,在大地上往复奔走,是的,他为了自己的思想,为了自己的理念而不知疲倦,并这样终其一生。 他就是我们所熟悉的古代哲人孔子,还有他的一群弟子。他们都是一些为思想而激动的不知疲倦者。我们不妨把这些人的一生,把这一切,称为“木车的激情”。 由于车速是极其缓慢的,里程是极其艰难的,因而我们今天更有理由说,他的激情才更为强大、更值得信赖。枯叶铺地,北风呼啸。在冬天,那个哲人也不能舍弃自己的旅程。这在越来越聪明的现代人眼里是不可思议不可理解的。一位不

13、可理喻的执著者,让世界感到畏惧了。“政治”这两个字在现代或许已经变质。我们现代人几乎仅仅可以从那辘辘得木车声中,听到“政治“的真正含义,领略它的本质。它那时候是人,旅途,木车,是面对土地的求索,是这样的不知疲倦。原来在古代,“政治”和“诗”是合二为一的,这才让后人生出了永久的崇敬他不倦地向各个阶层诉说他的思考,他的思想,他对这个世界的观察,他探索到得各种各样的原理,作为一位布道者,一位启蒙者,一位诗人,大概这个世界上没有几个人能够与他比肩。但人们往往承认他是布道贺启蒙者,而不愿承认他是诗人。可是,现代人在这个寒冷的冬天,在北风击碎冰凌的时刻,真的不能从辘辘的马车声中,听到和看到孔子那一腔燃烧的

14、诗情吗?这是一首长长的,写在大地上的诗,是可以从东方播散到西方的长卷。它就像高空的彩虹一样,横跨万里。放射出璀璨的光辉。我们相信,一本论语只是微薄的纪念,只是简短的记录,它那真正的,更为渊博的思想,的却是由车轮和双足携刻在大地上的。它们化在了历史的尘埃之中,需要无数的后人在气流和土末里感觉和辨析,去接受它们的渗透和感染。那个颠簸的木车,把激情播撒在中国大地上。他成了中国乃至整个东京的骄傲,也成了整个人的骄傲。他的行为表明了人类在某个方面的认识和耐力。他可以指示我们走向多么遥远。他不仅属于古代,更属于现代和未来。给这样一个伟大的言者和行者做一鉴定,我们也许是无能为力的。可是我们很容易就会发现:他

15、是这样一种生命,他抓住了更本质的东西,所以他才能走向未知的选择,才能驾驭颠簸的木车,承载那么多思想,驶进茫茫历史长河之中,驶进一片灿烂之中。遥想那个古人的身影,我们似乎会明白一点什么。原来只有激情,只有他所击打出的思想的闪电,才可以超越一切交通工具的迅捷,使一切现代传播工具相形见绌。思想才是真正迅捷的,阔大无边的,可以笼罩这个宇宙。激光、无线电波甚至都很难拥有这样的速度和力量。当我们人类不断地将自己的智力和激情变为现代科技,变为非常具体的器械和工具的时候,我们常常忽略了他它的源头,忽略了她们正真是来自人类共同的心灵这样一个基本而重要的现实。无论怎样现代的工具都不能取代心灵。抽掉了心灵,一切都无

16、从谈起。在那个伟大的心灵面前,即便是缓缓爬行的木车,也不能阻断万丈激情。激情的燃烧可以使他穷尽一切艰难险阻,可以穿越十万大山。枯竭而渺小的现代人即便拥有了火车,有了飞船,有了一切的一切,也并不能阻止眼前的危机。也许当我们现在人懂得一遍又一遍怀念木车的激情的时候,才会走向自己的觉悟。 (选自张炜散文精选集,有删改)11、“木车的激情”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4分)12、本文写“木车的激情”,作者为什么开头用较多笔墨写现代人及其交通工具?请结合原文作简要分析。(6分)13、联系全文,概况本文主旨。(6分)1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 A、孔子乘坐的木车虽然没有现代交通工具那

17、么快捷、舒适,却可以穿越十万大山,穷尽一切艰难险阻,它深深地辙印诠释了“诗”与“政治”合二为一的真谛。 B、文章以“木车的激情”贯穿全文,赋予木车以深刻的内涵,采用了夹叙夹议的手法,大胆展开想象,形象而全面地表现了孔子不懈求索的一生。 C、孔子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不倦地传播他的思想,而人们只承认他是启蒙者和布道者,不承认他是诗人,这主要是因为没有看到孔子身上具有一种诗人般的激情。 D、在作者看来,一部论语只是微薄的纪念,只是简短的记录,孔子更为渊源的思想却穿越了时空,照亮人类共同的心灵,可见论语的作用是有限的。 E、作者认为,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现在传播工具和交通工具越来越便捷,这种高度发达的

18、物质文明制约了现代人的精神追求,使现代人无法阻止眼前的危机。第II卷(共84分)四、(共24分)15、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A、禅让(chn)整饬(ch) 纰漏(p) 为虎作伥(chn)B、跻身(j) 滂沱(pn) 狡黠(xi)繁文缛节(r)C、攻讦(ji) 剽窃(pio) 莅临(l) 焚膏继晷(u)D、戕害(qin) 斐然(fi) 颠簸(b) 泾渭分明(jn)16、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饮水机行业在过快的发展中因监管乏力造成了饮水机市场鱼目混珠的局面,一些伪劣产品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B、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是中国文

19、学的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名家名作大量涌现。当时,贾平凹写了很多部畅销小说,是中国家喻户晓的扫眉才子。C、他时刻念念不忘自己不幸的遭遇和痛苦的经历,无法振作精神,投入到正常工作中去。幸运的是,他遇到了她,最终走出了人生的阴霾。 D、今年高票当选的罗市长在工作中高度重视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对我市经济工作进行科学规划,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在经济发展的大舞台上长袖善舞,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17、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3分)( ) A、有的学生考试前会出现失眠、烦躁等现象,这往往是因为他们太在乎考试成绩,心理负担过重所造成的。B、联想集团为了使客户真正得到没有后顾之忧的服务,率先提出了对所售

20、产品三年保修,二十四小时服务的承诺。C、最近一段时间,各种传媒、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大量地报道了美国在阿富汗进行反对恐怖主义的战争。D、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创新,必须利用语文学科特有的优势和独特的能力结构,加强语言操作,创设大语文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动起来,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能力。18、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我一生最爱雪,可我偏偏客居南方一座不下雪的城市,为此很遗憾。 随笔志感,聊释雪馑。 难得上个月上海下了一场雪,雪花漫天飞扬,宛如柳絮鹅毛,飘飘洒洒。 尽管是刹那间的挑逗,却也让我无限眷慕。 也只有睡梦中重温故乡雪的往事凭窗看飘雪,执

21、笤扫积雪,踏雪嬉戏,炉边烹雪,灯下咏雪,纸上画雪真是情趣无穷,诗意盎然。 可惜这美景只显现了十分钟,大地还没有粉妆,尘垢尚未冰封,便匆匆猝然而止! 只有在荧屏上欣赏哈尔滨的雪、瑞士的雪和北海道的雪。 极目苍穹,为之心旷神怡。 A B C D19、将下列长句改成三个连贯的短句。(6分)联合国人权委会否决了少数西方国家出自煽动和支持少数流亡国外的西藏分裂主义分子妄图把西藏从中国分裂出去这一目的而提出所谓“西藏人权问题”的决议草案。20、根据例句中划线的内容和句式,续写两个句子。(6分)读李清照,读到的是凄婉与哀伤。“花自飘零水自流”是怎样的一丝惆怅,“梧桐更兼细雨”是怎样的一缕忧伤, , 。 五、

22、(60分)21、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 错觉泰戈尔 河的此岸暗自叹息 我相信,一切欢乐都在对岸。河的彼岸一声长叹:唉,也许,幸福尽在对岸。你品读这首诗产生了哪些联想或感悟呢?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要求 :自选文体,自定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 800字。语文试题参考答案一、1.【答案】D【解析】(D项是张际的观点,而唐诗选依据的是王安石和阎若琚的观点。)2.【答案】C【解析】(C项是考证而没有象征意义。)3.【答案】D【解析】(A项原文是“乃合用卫青、李广事”,并非加到李广身上;B项“无雷国,其国王治卢城”,说明有一个城市叫龙城;C项匈奴叫龙城的原因不是“因其地点并不固定”,强

23、加因果。)二、4、【答案】:C(【解析】拜:用在表官职的名词前面,一般讲为授职,任命,此处讲为授职,任命。5、【答案】:D(【解析】A项前者属行义,后者只是行为,并非直言。B项前者写张养浩破除迷信之举,还能算是仗义;后者是直言。C项,两句都不能回答题干。而D项前句说把自己家里的财产都分给村里的穷人,当然是行为仗义;后一句皇帝已经点明非张希孟不敢言,这说明张养浩敢于 直言,所以是正确的。)6、【答案】:B(【解析】B项属张冠李戴的错误。张养浩并没有直接 给皇帝上疏,而是通过左丞相拜住上疏,属间接给皇帝上疏。)7、(1)【答案】:已经用刑法处罚了他们,还把他们当强盗看待,这就断绝了他们改过自新的路

24、。 (2)【答案】:我希望(皇上)把崇尚节俭思虑深远作为准则,把喜好奢侈及时行乐作为警戒。诗歌答案8、答:诗人所见的重阳之景沉闷压抑、凄惨冷清“湿、暗”写出了重阳时节秋天气的潮湿、横塘的昏暗,而枯萎的汀蒲,秋风中的柳枝,展现了一副凄惨冷清的画面(2分)这种沉闷压抑而凄清的重阳之景使全词充满了一种低沉抑郁的情调,能更好的表达诗人的思乡之情和独处之悲(2分)9、答:比喻,(1分)诗人以设问的方式,将连绵不绝的愁情形象地比喻为无际的秋水,体现了乡愁之深重,寓情于景(以景结情),(1分)结句中,诗人看到的是远处自由飞翔的白鸟,而自己的的归乡之路却被阻断,景物描写中流露出了不能回到亲人身边的深沉悲哀和无

25、奈的感伤(1分)10、(略)三、11、答:孔子及其弟子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为思想而激动,为理念而不知疲倦,终其一生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往复奔走的精神。12、答:引出下文,为下文写“木车的激情”作铺垫:与文中孔子及其弟子乘坐缓慢的木车艰难求索而不知疲倦形成对比,从而突出“木车的激情”的强大和值得信赖。13、答:文章通过对几千年前孔子及其弟子的“木车的激情”的怀想和高科技时代人们精神现状的反思,抒发了作者对“木车的激情”的崇敬之情,表达了作者对现代人心灵缺失现状的忧思与批评。14、答案:A、C(解析: B项错在“全面”,文章只是选择“木车”一个侧面来反映孔子的一生,不可能全面。D项错在“可见论语的作用

26、是有限的”,作者说“一部论语只是微薄的纪念,只是简短的记录”是说论语作为文字的功能,文章更强调孔子的行动的巨大影响力。E项错在强调科技对人的制约,而没有注意到人主观上“忽略了它的源头,忽略了它们正真是来自人类共同的心灵-这样一个基本而重要的现实”。)四、15、C (A禅让shn;B狡黠xi;D泾渭分明jn)16、A (A项鱼目混珠:比喻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使用正确。B项“扫眉才子”指有文采的女子,使用对象错误。C项“念念不忘”指牢记在心、时刻不忘,与“时刻”重复。D项“长袖善舞”多用来形容有财势、有手腕的人善于钻营取巧,感情色彩不当。)17、D (A成分赘余,应删去“所造成的”。B搭配不当,

27、“提出”应改为“作出”。C并列不当,媒体包括报纸、电视等。)18、A19、答案:少数流亡国外的西藏分裂主义分子妄图把西藏从中国分裂出去,少数西方国家出自煽动支持这一目的而提出所谓“西藏人权问题”的决议草案,联合国人权委员会否决了这个草案。20、参考答案: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是怎样的一种悲壮,“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又是怎样的一帘断肠。五、21、泰戈尔小诗错觉,传达了这样一种人生哲理:尽管在不同生活状态下的人们各自都有着痛苦与不幸,但更重要的是发现和体味生活中的欢乐与幸福。对于诗的主要意象“此岸”与“彼岸”有着不同理解能力和生活阅历的考生会产生不同的联想和感悟,写作时的立意和选

28、材都比较宽泛。但无论如何立意,都必须把握住诗人阐发的哲理,避免陷入对生活的悲观和不可预测的矛盾中。【参考译文】:张养浩,宇希孟,济南人。张养浩从小就有德行和节义。有一次他出门,碰到一个人,那人把钞票遗失在路上,当张养浩发现的时候,那个人已经走了,张养浩就追上去把钱还给他。年仅十岁时,就一天到晚不停地读书,他就白天默默地背诵,到了夜晚就关上房门,点上灯,偷偷地读书。后来他被选授为堂邑县尹。(张养浩)带头捣毁了滥设的神祠三十多所,免除了有强盗前科的人每月初一,十五例行到官府接受审讯检查的规定,张养浩说:他们都是善良的百姓,因为生活困难,被饥寒所迫,不得已而去做了强盗。已经用刑法处罚了他们,还把他们

29、当强盗看待,这就断绝了他们改过自新的路!强盗们感动得流了眼泪,他们相互劝戒说;不要对不起张公。有一个叫李虎的人,曾经杀过人,他的同党也都是暴虐残忍,为害百姓,百姓不堪忍受,从前的县尹都不敢过问这件事。张养浩到这里以后,将他们全部依法惩处,老百姓非常高兴。张养浩调离堂邑十年,百姓仍然为他立碑,歌颂他的恩德。元英宗继承皇位后,命令张养浩参与中书省的工作。适逢元宵节,皇帝打算在宫禁之内张挂花灯做成鳌山,张养浩就上奏给左丞相拜住。拜住将奏疏藏在袖子里入宫谏阻,奏疏大概说:元世祖执政三十多年,每当元宵佳节,民间尚且禁灯;威严的宫廷中更应当谨慎。现在皇帝打算在宫禁之内张挂花灯,我认为玩乐事小,影响很大;快

30、乐得少,忧患很多。我希望(皇上)把崇尚节俭思虑深远作为准则,把喜好奢侈及时行乐作为警戒。皇帝大怒,看过奏疏之后又高兴地说: 不是张希孟不敢这样说。于是取消了点燃花灯的计划。就赏赐给张养浩钱财布匹,来表彰他的正直。天历二年,陕西大旱,饥饿的老百姓人吃人,朝廷特拜张养浩为陕西行台中丞。张养浩接到任命后,立即把自己家里的财产都分给村里的穷人,自己便登上车子向陕西进发,碰到饥饿的灾民就赈济他们,看到饿死的灾民就埋葬他们。路过华山,就到西岳庙去求雨,哭拜在地上都爬不起来,这时,天空忽然阴云密布,一连下了两天雨。等到张养浩到了官府,又到土地庙里去求雨,结果大雨如注,下了三尺深才停下来,庄稼由此长起来了,陕

31、西的民众十分高兴。当时一斗米值十三贯钱,百姓拿着钞票出去买米,钞票稍有不清或破损就不能用,拿到府库中去调换,那些奸刁之徒营私舞弊,百姓换十贯只给五贯,而且等了好几天还是换不到,老百姓处境非常困难。于是张养浩检查府库中那些没有损毁,图纹可以看得清的钞票,得到一千八百五十多万贯,全部在它的背面盖上印记,又刻十贯和五贯的小额钞票发给穷人,命令米商凭钞票上的印记把米卖给他们,到府库验明数目便可换取银两,于是那些奸商污吏再也不敢营私舞弊。张养浩又率领富人家出卖粮食,为此又向朝廷上奏章请求实行纳粮补官的法令。张养浩听到民间有人为了奉养母亲而杀死自己儿子的事,为此大哭了一场,并拿出自己的钱救济了这户人家。张养浩到陕西做官四个月,从来没有回到自己家里住过,一直住在官府,晚上便向上天祈祷,白天就出外救济灾民,一天到晚没有丝毫的懈怠。每想到一件牵挂的事,就按着胸,感到痛苦,于是卧病不起,去世的时候才六十岁。陕西的老百姓,悲哀的程度像失去了父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