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陕西省渭南市希望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第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一,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列文字回答1-3题 丑是一种文化现象,被文化所规定。文化世界以多种方式呈现,其中之一是感性形象。美学就是从感性形象方面去把握文化的。美学对感性形象的把握有两套方式,第一套分为:正常、美、丑。第二套由第一套发展而来,分为(由美而来的)美感、(由悲而来的)悲感、(由丑而来的)喜感。从文化的角度看丑,主要与第一套分类相关。美是高于正常的理想形象,丑是低于正常的畸形形象。一旦确立了正常的标准,美与
2、丑随之产生出来。俯仰历史,具体的正常、美、丑不断地被建构起来,又不断地被解构消逝。虽然具体的正常、美、丑不断变化且呈为多样,但在不同之中又有共同的规定。那么,丑的共同点是什么呢?英国美学家夏夫兹伯里说:“无形式的质料自身即是丑。”即在客观上,一个感性形象如果没有按文化规定的正常形式呈现,就是丑。德国美学家鲍姆加登说:“感性认识的不完善就是丑。”即从主体说,当面对一个从文化的正常标准来说不完善的感性形象时,就产生丑感。意大利历史学家克罗齐说:“丑是不成功的表现。”即当人制作文化物品或艺术作品时,没有实现自己想要实现的意图,这物品和作品就是丑。在现实生活中,丑使人不快,不忍看、不愿听、不堪闻,和让
3、人生憾或羞愧、或生怯、怕见人。而美学之为美感之学,是要让任何对象都成为审美对象从而让人感到快乐。不同的审美对象给人的快乐是不同的,但能带来快乐却是共同的。丑在被美学变为审美对象时,就成了滑稽。从美学上谈丑,就进入了美学的第二套系统,美(感)、悲(感)、喜(感)。由丑而产生的滑稽之人、物、事,总令人开怀而笑,由滑稽而来的审美快乐,在美学上被称为“喜”。区别于由美而生的乐感和由悲而来的痛感。而滑稽的艺术作品,被称为喜剧型艺术。滑稽让令人不快的丑转变成为令人快乐的喜感之笑,其要义在于,由丑的消极性畸形转变为具有喜之特点的“不伦不类的组合”而产生文化的积极意义。“伦”与“类”都是正常,具有历史尺度和理
4、性尺度,而“不伦”是低于正常之伦序,“不类”是低于正常之类型。文化在历史中建构起正常尺度时,同时就产生了正常的正方向榜样即理想性的美和负方向的低于正常的丑。这些低于正常之丑,作为正常的偏离和畸形,在艺术中得到夸张性的体现。夸张的功能,是用典型化的方式让整个文化意识到丑的标准,而丑的建构又是为了突出文化的正常和作为正常理想的美。面对被夸张了的滑稽之丑,使本来略为低于正常的人,在比较中有了宽慰感且认同于文化的正常和理想。滑稽总是表现为不伦不类的组合,因此,不伦不类的组合导致人们用其美学规律去创造喜剧型艺术以教化社会,通过笑声意识到自己低于正常,从而趋向正常。滑稽是无害的,这无害本身就显示了主体的自
5、信与强大,只有把对象看成低于主体,人才会笑在笑中,内蕴了文化正常的规范力量,人解脱了社会的压力,增强了自己在压力下的信心。 1关于丑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丑和正常、美一样是是一种文化现象同样为文化所规定。 B美学意义上的丑是具体可感的形象正常、美也是具体可感的形象。 C从文化的角度看丑主要就是按照第一套标准把握丑这个具体可感的形象。 D美的形象是理想的高于正常形象而丑的形象是畸形的比正常形象要低。 2对丑的共同点理解下列表述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丑的共同点就是从客观上、从主体上、从文化角度观之都是不正常的。 B丑的共同点就是一个客观事物没有按照文化规定的正常形式呈现的
6、C丑的共同点就是一个感性形象从文化的正常标准来看是不完善的D丑的共同点就是不成功人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化世界可以感性形象的方式呈现人们把握住感性形象就把握住了美和丑。 B从美学的角度来说不论美和丑都能成为审美对象都能让人感到快乐。 C滑稽的艺术作品之所以令人快乐是因为作品的意义低于正常呈现畸形。 D喜剧性艺术作品的教育作用是观众通过笑声和行为使自己趋于正常。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 予少以进士游京师,因得尽交当世之贤豪。然犹以谓国家臣一四海,休兵革,养息天下以无事者四十
7、年,而智谋雄伟非常之士,无所用其能者,往往伏而不出,山林屠贩,必有老死而世莫见者,欲从而求之不可得。其后得吾亡友石曼卿。 曼卿为人,廓然有大志。时人不能用其材,曼卿亦不屈以求合。无所放其意,则往往从布衣野老酣嬉,淋漓颠倒而不厌。予疑所谓伙而不见者,庶几狎而得之,故尝喜从曼卿游,欲因以阴求天下奇士。 浮屠秘演者,与曼卿交最久,亦能遗外世俗,以气节自高。二人欢然无所问。曼卿隐于酒,秘演臆于浮屠,皆奇男子也,然喜为歌诗以自娱。当其极饮大醉,歌吟笑呼,以适天下之乐,何其壮也!一时贤士,皆愿从其游,予亦时至其室。十年之间,秘演北渡河,东之济、郓,无所合,因而归。曼卿已死,秘演亦老病。嗟夫!二人者,予乃见
8、其盛袁,则予亦将老矣! 夫曼卿诗辞清绝,尤称秘演之作,以为雅健有诗人之意。秘演状貌雄杰其胸中浩然,既习于佛,无所用,独其诗可行于世,而懒不自惜。已老,胜其橐山,尚得三四百篇,皆可喜者。 曼卿死,秘演漠然无所向。闻东南多山水,其巅崖崛峰,江涛汹涌,甚可壮也,遂欲往游焉。足以知其老而志在也。于其将行,为叙其诗,因遭其盛时以悲其衰。 (欧阳修释秘演诗集序) 【注】胠(q0)打开橐(tu)袋子。峍(1)高峻陡峭。5.下列各组语句中直接表现秘演“遗外世俗以气节自高”的一组是( ) 3分 曼卿隐于酒秘演隐于浮屠 东南多山水其巅崖崛蚌江涛汹涌甚可壮也遂欲往游焉 一时贤士皆愿从其游 当其极饮大醉歌吟笑呼以适天
9、下之乐何其壮也 独其诗可行于世 状貌雄杰。其胸申浩然 A B C D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作者认为隐居山林的人从事屠宰贩运的人必定有老死其间而不被世人发现的人才。 B.曼卿在酒中隐身秘演在佛教中隐身都是奇男子。 C秘演自己虽然懒散且不爱惜诗作到老的时候仍有三四百首值得玩昧的好作品。 D曼卿的诗清妙绝伦秘演的诗典雅劲健有诗人的意趣在曼卿的诗作之上。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故尝喜从曼卿游欲因以阴求天下奇士。(3分) (2)当其极饮大醉歌吟笑呼以适天下之乐何其壮也!(4分) (3)于其将行为叙其诗因道其盛时以悲
10、其衰。(3分) 三 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8-9题。(11分) 丹阳送韦参军唐严维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8“一别心知两地秋”这句诗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6分)答9.这首诗的结尾有什么特点,试分析。(5分) 答 三 名篇名句默写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0分每空1分)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将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记分。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俄罗斯妈妈弗拉季斯拉夫费多托夫194
11、4年夏天,列宁格勒城里出现了第一批德国战俘。他们是被押来拆除一栋在战争期间被炸坏的大楼。 突然,人群中响起一个女人声嘶力竭的叫喊声:“混蛋,畜生。”紧接着,一个手臂细瘦、双拳紧握的老妇人推开前面的人,朝走在队伍边上的一个年轻德军战俘扑了过去。“你这是干什么,你就是打死他,也换不回你的亲人啊而且也不止你一个人这样”巴甫洛夫娜安慰着这个老妇人。巴甫洛夫娜的女儿丽托奇卡是在列宁格勒被封锁后的第一个冬天饿死的。儿子科连卡7月份去当了志愿兵,8月份就在卢加牺牲了。 那个受了惊吓的德国小兵,长得又瘦又小,红红的头发,跟巴甫洛夫娜的儿子科连卡也许年龄一样大,也那么年轻。 一次,她无意中看见了那个被袭击过的红
12、发年轻德国战俘。战俘们的队长,正在按照守卫士兵们的吩咐朝他大喊大叫。中午,车给战俘们送水。每次咽水时,汉斯,她这么称呼那个红头发的、笨拙瘦小的年轻德国战俘,细细的脖子上突出的喉结一动一动。她觉得他非常可怜要是能给他点吃的该多好啊。 她回到家,切了几片黑面包,抹了点猪油。再从只剩下半罐的糖罐里取出两块糖放在上面,然后又取了一块 “妈妈好好谢谢好谢谢。”汉斯结结巴巴地说着,那块面包在他的嘴里嚼了很长时间,怎么也咽不下去。 第二天她躲着看守的士兵,又把自己带来的一小包吃的转交给汉斯。此后的一天,上车的时候,一个守卫朝汉斯又喊又叫,想从他手里夺下那个小凳子。 “你要带着凳子去哪儿” 。 汉斯怎么也不肯
13、松手,抓得紧紧的。 “长官,请您允许可以吗?”汉斯用德语夹杂着俄语请求着。 “你快松手吧。他愿意把凳子顶在脑袋上你也别管。”另一个守卫的士兵过来解围。 战俘们七手八脚地把汉斯推上了卡车,把那个小凳子藏了起来,免得让守卫的士兵看着不顺眼。 巴甫洛夫娜的茶还没喝完,门铃响了。铃声很短,很突然。肯定不是邻居,她的那个女邻居不这样按门铃。 门外站着的是汉斯。这不是做梦,也不是幻觉。他一只手拿着那个蓝色小凳子,一只手攥着从头上摘下来的船形军帽。 “这是给您的礼物,俄罗斯妈妈”汉斯用自己的母语激动地快速说道。 如果巴甫洛夫娜能听懂德语的话,汉斯最后的一句话是:“我永远也忘不了俄罗斯妈妈的善良。不是所有的德
14、国人都是法西斯。不是这样。” 巴甫洛夫娜拉着汉斯的手,把他领进了屋里,虽然她不明白他在说什么。汉斯把凳子放在了门厅里,笨拙地弓下身子,拥抱了一下身材瘦弱的巴甫洛夫娜。他身上的石灰让巴甫洛夫娜喘不过气来,他脸上刚刚长出来的火红柔软的胡须触到了巴甫洛夫娜的两腮。最后,他快速捡起掉在地上的军帽,跑出了巴甫洛夫娜的家。 是这栋楼的看楼人安德烈给汉斯指的路。他很快就明白了汉斯要找谁,因为他不止一次看见过巴甫洛夫娜拿着小包去那片废墟。 战俘们又清理了两天那片废墟。这两天满头白发的巴甫洛夫娜都来给汉斯送吃的,所有的守卫士兵都认识她了,也不再赶她。汉斯只要从远处看见她,就马上放下手里的活跑过来。她把小包交给他
15、,她的目光中充满了怜惜和慈爱,他的目光里满是谢意和感激。两天后,战俘们被送到别的地方去了,他们再也没有在这里出现过。那栋被炸毁的大楼被拆除后,那里修了一个小广场,妈妈们经常推着婴儿车来散步。 那个小凳子在厨房里用了好多年。巴甫洛夫娜每次把小凳子搬过来坐下,就会想起红头发的汉斯。 “费多尔,你不是木匠。你做不出这样的凳子来。”巴甫洛夫娜对丈夫说。 “我怎么能和那个手艺人比呢”费多尔似乎有些生气地说:“我还杀过那些手艺人呢,因为他们的脑门上也没写着谁是木匠,谁是法西斯。” (选自读者,李冬梅译)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守卫士兵对巴甫洛夫娜给汉斯送吃的的态度
16、由拒绝变成默许,主要是因为其被巴甫洛夫娜与战俘汉斯之间跨越仇恨的亲情感动了。 B汉斯能够把礼物成功地送到俄罗斯妈妈的手里,不仅是因为他巧妙地躲开了看守士兵,更是因为两个地方离得近和同伴的帮助。 C德国战俘为了赎罪而不停地劳作,在拆除被炸毁的大楼并清理完废墟后,为那里的人们修了一个小广场,这是他们恢复良知的开始。 D小说安排的巴甫洛夫娜给德国战俘汉斯送吃的有关情节,其意图是通过这位俄罗斯妈妈有违常理的举动,从正面凸显她的善良本性。 E巴甫洛夫娜与汉斯无亲无故,在战争中却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汉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法西斯,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敌对与朋友、亲人的关系。 2小说的结尾写巴甫洛夫娜与丈夫费多尔的对
17、话从中折射出二人怎样的心理活动有怎样的作用请概括说明。(6分) 3小说的主人公是巴甫洛夫娜,但为什么还用较大篇幅写汉斯,请简要分析。(6分) 4小说由巴甫洛夫娜给汉斯送吃的和汉斯给巴甫洛夫娜送小凳子这两条线索贯穿情节你认为哪条线索起的作用大,请谈谈你的观点,并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陈述理由。(8分) 五、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长江女神”芳踪已逝 文Shai Oster 编译华宝 一位瑞士富豪的后裔和一群科学家想要拯救生活在中国长江水域的白鳍豚。然而,没人知道这种动物是否还存在。上个月,瑞士人奥古斯特弗鲁格率领一支由中国、日本、瑞士及美国科学家组成
18、的考察队开始搜寻白鳍豚的下落。白鳍豚是一种生性害羞、视力极差的淡水哺乳动物,数百年来在中国传说中一直被誉为“长江女神”。 上世纪90年代初期科学家们就曾估计,当时长江里仅剩约200头白鳍豚,在长江水道的货船和渔船的夹缝中苦苦生存。而到1997年人们最后一次亲眼看见白鳍豚时,科学家们再次估计,这种身长6英尺左右的动物最多只剩下17头了。中国的白鳍豚也已被逼到了绝境。 “这样的大型哺乳动物从我们眼皮底下消失可不是件小事。”来自美国的生态学家鲍勃皮特曼一边用望远镜搜寻远处的水域一边如此说道。 白鳍豚的境遇凸现了中国为其经济的急速发展所付出的昂贵代价,伴随经济高速发展的是空气和水域的严重污染。白鳍豚这
19、种长吻似剑、具有神奇声呐系统因而能在浑浊江水中自由穿行的大型水生哺乳动物,由于缺乏政府的有力保护和国际社会的足够关注,眼下看来已经沦入万劫不复之境了。 为了这次活动,弗鲁格召聚了一批来自东西方的科学家,其中包括中国知名的白鳍豚保护专家王丁,还有美国商务部属下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海洋生态学家皮特曼。 “白鳍豚是一种美丽的动物,位列食物链的顶端,并且亲近人类。如果长江无法养育白鳍豚,那里也就不适合人类生活了。”王丁望着沿江不断排出污染废物的工厂说。 关于白鳍豚的最早记载要追溯到两千年前,后来,这种神奇的动物不知不觉进入了爱情故事,摇身一变成为美人鱼一样的美丽女子的化身。因此渔人都将它称做“长
20、江女神”。瑞士科学家乔吉奥皮利里于上世纪70年代晚期来到中国开始对白鳍豚有所了解。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白鳍豚的数量急剧下降。它们喜欢栖息的沙洲没有了,河道也被炸毁了。白鳍豚和渔民争食,经常陷入渔民捕鱼的渔网,船只的马达声也令它们茫然。 1978年,中国政府决定成立科研小组,专门研究这一濒危物种,这个组织目前的主管人就是王丁。王丁在中国被称为“白鳍豚先生”,他是从1980年开始喜欢上这种动物的。当时,渔民把一头受重伤的白鳍豚送到武汉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交由他照料。王丁和他的同事把这头名为“淇淇”的白鳍豚放养在一个鱼塘里,帮它敷用一种传统中药药膏,逐渐使它恢复了健康。 弗鲁格见到王丁后
21、被他对事业的热忱深深感染。白鳍豚的处境岌岌可危,弗鲁格认为人们为拯救这种濒绝动物所做的努力还远远不够。他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之一是中外科学家在如何保护白鳍豚的问题上意见不一致。 时光流逝。到2004年,渔民们几乎已经见不到白鳍豚了。弗鲁格开始组织中外科学家搜寻它们的下落。在接下来的几个星期里。研究人员将轮流搜索江面寻找白鳍豚的踪影。如果能发现10头以上白鳍豚,他们将讨论下一步的行动计划。但是目前看来希望渺茫。船上的大多数科学家担心他们一头也看不见。 多年来,皮特曼一直在全世界的江河湖海里搜寻珍稀的鲸类物种。他说,这次行程将是最艰难的一次。“预想中的几乎灭绝的现状使得发现白鳍豚的几率变得微乎其
22、微。我之所以来是要向它们致以最后的敬意。” (选自美国华尔街日报,获普利策奖,有删改) 1下列对新闻的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新闻标题采用疑问句形式,深深地透露着对“长江女神”生存现状的担忧,同时也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将白鳍豚喻为“长江女神”,表明了人类对白鳍豚的喜爱,但是又是人类将白鳍豚逼上了绝境这表明了人类的虚伪残酷。 C文章中关于白鳍豚的传说,属于新闻中的插叙部分,它提供一种背景材料让读者在品味神奇动物的美的故事时,感叹当前白鳍豚的严酷的生存现状。 D造成白鳍豚处境岌岌可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关键原因是中外科学家在如何保护白鳍豚的问题上意见不一致。 E本文
23、虽以白鳍豚为新闻报道对象,但却从中揭示出中国经济发展给环境造成的破坏问题,可谓小中见大。 2文章第一段属于新闻文体基本构成中的哪个部分,用了哪些表达方式,请简析该段在全文中的作用。(6分) 3文章引用了东西方多国科学家对“拯救白鳍豚”的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 4西方媒体一直有重视负面报道的传统。作为负有盛誉的普利策奖更形成了鼓励“曝光”“揭丑”等题材的调查性报道的传统。新闻报道中“曝光”“揭丑”是否应该鼓励,请结合文本,谈一谈你的看法。(8分) 第卷 表达题 六、语言文字运用(16分)10.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雅典奥运会上,美国选手埃蒙斯射出最后一枪时歪打正
24、着,击中别人的靶子。今年北京奥运会上,埃蒙斯的最后一枪又大失水准,仅4.4环再次断送金牌。 B战士小李去年探亲期间,曾和乡亲们一同英勇抗击桑美台风,但回部队后他一直没说,直到家乡给部队寄来感谢信,这才东窗事发,受到表彰。 C我们的某些规章制度还不很健全,有的“聪明人”便打起了擦边球,以此谋取私利。 D你刚大学毕业,进公司才三个月就被提升为部门主管。虽然机会难得,但你最好还是敬谢不敏,先在基层锻炼几年再说。11.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诚信教育已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迫在眉睫,它不仅体现了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而且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形象。 B李局长在新学期工作动员会上特别强调
25、,思想政治课要改革,要结合实际,讲求实效,应该把政治常识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结合起来。 C最近一些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商品价格上涨较快,部分地区和行业出现了经营者串通涨价、哄抬价格和变相提价,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 D经典是什么?经典作品就是那些你经常听人家说“我正在重读”, 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 12将以下5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 ) 她穿着很旧的棉袄,破布鞋,显得很寒伧。 现在是躲在乡下,教着几个学生来度日。 回到家乡之后,又受着轻视、排斥、欺侮,很窘迫,几乎无地自容。 但因为有时觉得很气闷,所以也乘了公交车进城了。 说起自己的经历来,她说她后来没有经费,不能再读书,便回
26、来了。 A B C D 13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题。(7分)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 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也,而用其不得为非也。恃人之为吾善也境内不计数,用人不得为非,一国可使齐。为治者用众而舍寡,故不务德而务法。(韩非子) 注:为吾善:自我完善。用:使。不计数:不能用十来计算,即不到十个。 从上面两段文字中,概括出孔子和韩非子的为政观。每空不超过5个字 孔子 韩非子 请简要分析两种为政观的提出原因。 七、作文(60分) 14请以“这世界需要你”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自定立意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文体特征鲜明
27、高二语文参考答案 8. “两地秋”使用了双关的手法。2分“秋”字表面上写时令实际上却是表达人的情绪。萧瑟的秋景增添了离情别绪。2分作者还巧妙地运用拆字法以“心”上有“秋”说明“愁”。2分 9.以景结诗。1分秋日黄昏江面上寒鸦“飞尽”只剩下悠悠江水流向远方给人以孤独、寂静、空虚的感触。2分通过环境气氛的渲染表达了作者的悠悠情思含蓄蕴藉回味无穷。2分节则从侧面间接表现她的美德。 观点明确2分论述合理、理由充分6分 91BDB项“表明了人类的虚伪残酷”错。D项文中说是“原因之一”并非关键原因。 2属于导语部分。(1分)采用了议论、叙述和说明三种表达方式。(1分答出两种即可)主要作用有概括本篇新闻的要
28、点多国科学家拯救白鳍豚。介绍“长江女神”白鳍豚呼应题目。提出问题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4分答两点即可) 3凸显了白鳍豚的濒危处境拯救工作刻不容缓。表明“拯救白鳍豚”希望渺茫凸显国际社会对中国生态环境的忧虑。凸显报道的客观性增强说服力。以上3点每点2分 4我认为应该鼓励新闻报道不应回避作为真实存在的丑恶和黑暗。 (表述观点1分阐释观点1分) 角度一从新闻特点角度真实性是新闻的突出特点丑陋与黑暗也是一种真实“用事实说话”是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所以应该鼓励。举例略 角度二从职业道德角度“曝光”“揭丑”体现了新闻工作者良好的职业道德、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与“坏现象”做斗争的无畏精神应该受到鼓励。举例略
29、角度三从社会影响角度负面报道可以让人们了解问题真相并加以防范可以警策肇事方迅速整改可以引起相关负责人员的重视敦促其迅速解决问题。举例略 答出两个角度即得6分如持否定观点言之成理亦可但最高得4分 【参考译文】 我年轻时因考进士寄居京城因而有机会遍交当时的贤者豪杰。不过我还认为国家臣服统一了四方停止了战争休养生息以至天下太平了四十年那些无处发挥才能的智谋雄伟不寻常之人就往往蛰伏不出隐居山林屠宰贩运必定有老死其间而不被世人发现的想要跟从访求他们与之结交而不可得。后来却认识了我那亡友石曼卿。 曼卿的为人胸怀开阔而有大志今人不能用他的才能曼卿也不肯委屈自己迁就别人。没有施展志向的地方就往往跟布衣村民饮酒
30、嬉戏闹得痛快颠狂也不满足。因此我怀疑所谓蛰伏而不被发现的人或许会在的玩乐中得到。所以常常喜欢跟从曼卿游玩想借此暗中访求天下奇士。 和尚秘演和曼卿交往最久也能够将自己遗弃在世俗之外以崇尚气节为高。两个人相处融合毫无嫌隙。曼卿在酒中隐身秘演则在佛教中隐身所以都是奇男子。然而又都喜欢做诗自我娱乐。当他们狂饮大醉之时又唱又吟又笑又叫以共享天下的乐趣这是多么豪迈啊当时的贤士都愿意跟从他们交游我也常常上他们家。 十年间秘演北渡黄河东到济州、郓州没有遇上知己朋友困顿而归。这时曼卿已经死了秘演也是又老又病。唉这两个人我竟看到了他们从壮年而至衰老那末我自己也将衰老了吧 曼卿的诗清妙绝伦可他更称道秘演的作品以为典雅劲健真有诗人的意趣。秘演相貌雄伟杰出他的胸中又存有浩然正气。然而已经学了佛也就没有可用之处了只有他的诗歌能够流传于世。可是他自己又懒散而不爱惜已经老了打开他的箱子还能得到三、四百首都是值得玩味的好作品。 曼卿死后秘演寂寞无处可去。听说东南地区多山水美景那儿高峰悬崖峭拔险峻长江波涛汹涌很是壮观。便想到那儿去游玩。这就足以了解他人虽老了可是志气尚在。在他临行之时为他的诗集写了序言借此称道他的壮年并为他的衰老而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