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中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教学.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217944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谈中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教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试谈中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教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试谈中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教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试谈中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教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试谈中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教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试谈中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教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谈中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教学.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让生成带着我们的课堂飞翔 -试谈中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教学【摘要】新课程音乐课堂教学应是具有生命力的课堂,它强调在动态中生成师生的激情和智慧。那么在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使生成成为可能,教师又该如何及时发现、把握来自学生的非预期的有教学价值的信息,激活、运用这些资源,生成新的教学资源呢,我在教学中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与实践,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1、 课前设计给生成留下足够的空间2、 营造宽松愉悦氛围,提供生成土壤3、课中生成,与学生共建“互动网”【关键词】音乐课堂教学 生成性教学 新课程强调学生、教师、文本以及教学环境的交互作用,强调教师与学生都是课程内容的开发者、实践者、实施者,要求充

2、分尊重师生生命活动的多样性和教学环境的复杂性,倡导生成性教学。生成性教学即“课堂动态生成教学”,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内容的确定、以及教学策略方法的形成是在动态中生成的。所谓“动态”,即“运动变化状态”,课堂中的运动变化是由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老师、学生与教学资源等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构成的。所谓“生成”,就是“形成”“达成”。“生成”对应于“预设” ,是对教学过程生动可变性的概括,是对以往强调过程的预设性、计划性、规定性的一个重要补充和修正。生成的教学过程是一个渐进的、多层次和多角度的非线性序列,它不可能百分之百按预定的轨道运作,常会生成一些意料之外的新信息、新情境、新思维和新方法,尤其当师

3、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时,实际的教学过程远要比预定的、计划的生动、活泼、丰富得多。所以,生成的课堂充分重视师生生命的多样性和教学环境的复杂性,把每节课都视作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的综合生成过程。它以教学活动中师生、生生的多重组合,教学环境的不断变动和教师及时处理多种反馈来推进教学过程,从而构建起开放的、充满活力的、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课堂教学新模式。那么,如何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在动态中生成、发展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具体的实施策略1、课前设计给生成留下足够的空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注重教师教学的“前设计”,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实事求是地制定教学三维目标,且能在课堂上有效

4、落实。但如果课前设定的太多,课上学生的自由空间也许就越小。受传统教学的影响,我们在设计时往往喜欢面面俱到。教师如何问,学生如何答;什么时候小结,怎样过渡等等,环环相扣,不知不觉间给自己和学生来了个五花大绑!当课堂上出现的教学情境与预设不一致的时候,我们就感到束手无策,不知应变,有时为了上好一节教学目标明确,知识点充分展示的课,我们会绕过问题直奔目标。也许整节课的教学结果是无可挑剔的,但也使得整节课地教学变得机械化和程式化。教师忽略了学生,学生的积极性也不高,甚至学得毫无兴致。因此,在课前设计教学预案时,不妨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出时间和空间,为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创设条件,做到“软设计”。新课程追求

5、的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它要根据具体的情景、学生的实际反应,及时捕捉课堂上的有用信息来调整教学内容,因此,教师必须开放课堂教学,关注每一位学生,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允许学生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并根据实际的教学情景对教材进行灵活的处理,对教学方案进行随机应变,及时调控教学“前设计”。2、营造宽松愉悦氛围,提供生成土壤 生成需要一定的环境。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课堂的中心,“学生围着老师转,咋教咋学老师说了算”,它往往忽略了学生的感受,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这种教学氛围,是无法生成新的教学情境的,因此,教师要努力创设良好的音乐教学情境,给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学生只有在愉悦宽

6、松的氛围,才能真正做到敢想、敢说、敢做。为此,教师必须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平等地融入学生之中,揣摩学生的心理,倾听学生的声音,鼓励学生时时有新的认识。在课堂上打破“不是老师讲,就是学生听”的局面,让学生在听听、唱唱、看看、动动、议议、写写等参与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创新灵感,这样课堂才会活跃,学生的问题才会接踵而至,才能为生成提供条件与空间。在教学渴望春天那一单元时,恰巧那天我穿着一件新的浅蓝色羊毛衫配着一条短裙。一走进音乐教室,好多学生就发出“哇哇”声,有几个学生在下面叫着:“何老师你今天好漂亮哟!”“何老师你今天好春天哟!”也有几个学生在下面吹着口哨。说实在,面对那么多学生的哇哇呀呀

7、,真是有点不好意思,不过,我还是马上很真诚的对他们说“听到你们这么夸我,我真得很高兴。今天,我已经先一步走进了春天,我希望我们同学能跟着我一起走进春天,去感受一下春天。你们希望自己的春天是怎样的?”于是就有学生说开了:能好好玩一天;想去爬爬山;想去放风筝;能跟同学一起去郊游“这是我们春天的愿望,今天我先稍稍地让大家满足一下,我们一起跟着画面去领略一下春日的美景。”我在多媒体大屏幕上播放我课前找到的一些关于春日景色的图片,看得学生直嚷嚷:真美;太美了;什么地方拍的?我要是能去那儿走走就好了就这样,我跳过原先设计的“找春天”步骤,顺着学生的话语,用真诚、轻松而略带幽默的语言,在多媒体手段的辅助下,

8、轻松愉悦地开始了这节课的教学。3、课中生成,与学生共建“互动网” 教学进展中的不确定性和非预期性客观存在,这必然要求教学活动突破预期目标和既定目标的限制性而走向生成、开放的创造天地。因此,教学不应游离于教学情境之外,在适宜的情境下,教师要摆脱既定课程计划和课程目标执行人的角色,和学生根据不同的教学情景,自主构建教学活动,真正赋予学生学习的自主权,让学生很自然地参与到教学实践中来,共同构建起学习的“互动网”。如何利用新的生成性信息生成教学活动呢?在教学中我采取以下一些策略: 3.1、从“妙用学生的错”中生成新知识教学时,学生限于自己的知识水平,在思考的过程中出现一些错误是很正常的。教师如果从伴随

9、着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出发,并使其充分暴露出错的过程,然后因势利导进行引导点拨,从而生成正误知识的辨析点,引出正确的想法,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学习丰富多彩的进行曲这一内容时,我要求学生聆听进行曲片段,说出它所适宜的演出场合。当听到门德尔松的婚礼进行曲片段时,有学生回答说适宜在葬礼仪式时演奏,“为什么?”我问他,“因为这首乐曲的速度是缓慢的,而且,经常有从学校门口经过的灵车,那些人在演奏的就是差不多的音乐。”“有的还很热闹。”有同学补充说。这会,教室里像炸锅了似的,有笑的、说的、学的。从学生的回答中传递出这么些信息:学生对婚礼音乐与葬礼音乐还无法很好区别;还不理解音乐

10、的适用场合;学生还是比较注意生活中的音乐的。于是我让学生针对“进行曲音乐与人们的生活”、“葬礼仪式上的音乐该怎么选”这两课题任选一个展开讨论,最后,学生们得出结论:不同的进行曲适宜在不同的场合演出,在生活中,如果随便使用,就有可能会闹出笑话。 3.2、从“善用学生的问”中生成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是一种开放性、多向性的信息交流活动,有师生之间的,也有学生之间的。要使课堂教学始终在学生情绪的最佳状态中进行,课堂教学中的一切活动就应使学生兴趣盎然,有启迪学生思维的魅力。通过学生的质疑问难来推进教学,使其认识逐步深化便是其中的一种重要手段。在欣赏蓝色探戈一曲时,我刚揭示了一个题目,就有学生问:老师,跳探戈

11、时那头怎么一直转动不停呢?于是我把这个球抛给全班同学:“是啊?你们说那头为什么一直要转动呢?”不一会儿各种各样的答案就接踵而来:为了好看、为了新鲜、是一种形式、给人一种阳刚有力的感觉、为了显得与众不同这一时间,学生表现出空前的热情,等他们都迫不及待想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时,我介绍探戈的起源、特点等也就水到渠成了。3.3、从“巧用学生的话”中生成课堂上,学生的回答中会有一些很有意思的话,如果教师能够及时抓住这些“话”,巧用这些“话”,灵活地调整教学方案,就会使课堂出现一些让人记忆深刻的闪光点,从而取得出其不意的效果。在教学渴望春天一课时,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寻找春天的色彩与声音后,我正在小结:春天是

12、一个多彩的季节就听下面有学生在大声地说:像“来发讲啥西”一样!全班同学都笑了。也许是我这样上课让学生觉得有点程式化了吧?于是我干脆接上话茬:那好啊!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办一期“来发讲啥西”。然后我们一起把这节课组织了一下:道老古:介绍约翰.施特劳斯与渴望春天;临世面:介绍高胡、扬琴、筝;讲事体:欢快的福建民歌采茶灯与抒情的云南民歌小河淌水如何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向我们展示了春天来了;解心焦:哼唱春天来了A段曲谱;最后教师讲了一个音乐小笑话,在“格格笑”中结束了这节课。3.4、从“活用学生的发现”中生成在新课程教学中,由于学生有了更多的充分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他们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他们的思维空间更

13、为广阔,所以,在很多时候,常常会有一些出人意料的发现。如何顺着他们的思路深入下去,从而生成教学的创意点呢?教师要急中生智,适时调整,这样,课堂才会走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境界。在教学非洲的灵感这一单元时,在聆听了非洲各种鼓的演奏、讨论了各种鼓的不同用途之后,下课前几分钟,教师提出让学生运用生活中的材料,试着每组自己动手制作一只鼓,话音刚落,只听一个角落里突然爆发出一阵笑声,吸引了全班同学的眼球,有一男同学涨红着脸,低垂着头。我很想发火,但最后还是忍了下来。我走到那一边,笑着问他们:“你们发现了什么?能让我们一起乐一下吗?”旁边一男生马上告诉我:他说:“拿着锅盖(木制)当鼓,锅铲当棒(鼓槌),

14、两个铁锅盖当镲这样敲起来倒是很热闹。”我和学生们一起笑了,我庆幸刚才没有发火。我马上向他翘起大拇指:“你的思维很活跃,那么快就发现了生活中现成的乐器。”转而向全班学生说:我希望并且也相信我们同学都能跟他一样善于发现,但是,拿着锅盖到我们音乐教室中来演奏好象不太方便,能不能想个办法既简单实用又方便呢?”在我的鼓励引导下,学生们纷纷出主意。一周后,学生拿着各种各样自制的鼓再次走进音乐教室,我不得不佩服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他们有用牛皮纸做鼓面的,也有用塑料膜、气球做鼓面的,鼓身有竹筒制的,也有用塑料罐、硬板纸筒制成的,拿着自制的鼓他们敲得特带劲。结束语:现代课堂教学是充满活力、不断发展的开放体系,

15、音乐教学更是如此,课堂上时常发生着意想不到的事件,教师在教学中仅有“完美”的计划是不够的。如果我们能换个角度,适当调整一下,也许可以为课堂教学增色添彩,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可以成为活跃课堂气氛的调味剂,也可以为师生关系架起友谊的桥梁。主要参考文献:1教育部.音乐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王安国、吴斌.音乐课程标准解读 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新课程教学设计 S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林润生.着眼于生成 着力于设计 5范强.“预设”与“生成”不是“你死我活” 6郑百苗.让课堂充满智慧的灵光 7中国校长网 2006年3月让生成带着我们的课堂飞翔 -

16、试谈中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教学作者:何培琴 浙江省奉化市西坞中学【摘要】新课程音乐课堂教学应是具有生命力的课堂,它强调在动态中生成师生的激情和智慧。那么在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使生成成为可能,教师又该如何及时发现、把握来自学生的非预期的有教学价值的信息,激活、运用这些资源,生成新的教学资源呢,我在教学中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与实践,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3、 课前设计给生成留下足够的空间4、 营造宽松愉悦氛围,提供生成土壤3、课中生成,与学生共建“互动网”【关键词】音乐课堂教学 生成性教学 新课程强调学生、教师、文本以及教学环境的交互作用,强调教师与学生都是课程内容的开发者、实践者、实施者,

17、要求充分尊重师生生命活动的多样性和教学环境的复杂性,倡导生成性教学。生成性教学即“课堂动态生成教学”,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内容的确定、以及教学策略方法的形成是在动态中生成的。所谓“动态”,即“运动变化状态”,课堂中的运动变化是由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老师、学生与教学资源等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构成的。所谓“生成”,就是“形成”“达成”。“生成”对应于“预设” ,是对教学过程生动可变性的概括,是对以往强调过程的预设性、计划性、规定性的一个重要补充和修正。生成的教学过程是一个渐进的、多层次和多角度的非线性序列,它不可能百分之百按预定的轨道运作,常会生成一些意料之外的新信息、新情境、新思维和新方法,尤

18、其当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时,实际的教学过程远要比预定的、计划的生动、活泼、丰富得多。所以,生成的课堂充分重视师生生命的多样性和教学环境的复杂性,把每节课都视作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的综合生成过程。它以教学活动中师生、生生的多重组合,教学环境的不断变动和教师及时处理多种反馈来推进教学过程,从而构建起开放的、充满活力的、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课堂教学新模式。那么,如何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在动态中生成、发展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具体的实施策略1、课前设计给生成留下足够的空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注重教师教学的“前设计”,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实事求是地制定教学三维目标,且能在课堂

19、上有效落实。但如果课前设定的太多,课上学生的自由空间也许就越小。受传统教学的影响,我们在设计时往往喜欢面面俱到。教师如何问,学生如何答;什么时候小结,怎样过渡等等,环环相扣,不知不觉间给自己和学生来了个五花大绑!当课堂上出现的教学情境与预设不一致的时候,我们就感到束手无策,不知应变,有时为了上好一节教学目标明确,知识点充分展示的课,我们会绕过问题直奔目标。也许整节课的教学结果是无可挑剔的,但也使得整节课地教学变得机械化和程式化。教师忽略了学生,学生的积极性也不高,甚至学得毫无兴致。因此,在课前设计教学预案时,不妨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出时间和空间,为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创设条件,做到“软设计”。新课

20、程追求的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它要根据具体的情景、学生的实际反应,及时捕捉课堂上的有用信息来调整教学内容,因此,教师必须开放课堂教学,关注每一位学生,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允许学生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并根据实际的教学情景对教材进行灵活的处理,对教学方案进行随机应变,及时调控教学“前设计”。2、营造宽松愉悦氛围,提供生成土壤 生成需要一定的环境。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课堂的中心,“学生围着老师转,咋教咋学老师说了算”,它往往忽略了学生的感受,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在这种教学氛围中,是无法生成新的教学情境的,因此,教师要努力创设良好的音乐教学情境,给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学生只

21、有在愉悦宽松的氛围,才能真正做到敢想、敢说、敢做。为此,教师必须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平等地融入学生之中,揣摸学生的心理,倾听学生的声音,鼓励学生时时有新的认识,在课堂上打破“不是老师讲,就是学生听”的局面,让学生在听听、唱唱、看看、动动、议议、写写等参与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创新灵感,这样课堂才会活跃,学生的问题才会接踵而至,才能为生成提供条件与空间。在教学渴望春天那一单元时,恰巧那天我穿着一件新的浅蓝色羊毛衫配着一条短裙。一走进音乐教室,好多学生就发出“哇哇”声,有几个学生在下面叫着:“何老师你今天好漂亮哟!”“何老师你今天好春天哟!”也有几个学生在下面吹着口哨。说实在,面对那么多学生

22、的哇哇呀呀,真是有点不好意思,不过,我还是马上很真诚的对他们说“听到你们这么夸我,我真得很高兴。今天,我已经先一步走进了春天,我希望我们同学能跟着我一起走进春天,去感受一下春天。你们希望自己的春天是怎样的?”于是就有学生说开了:能好好玩一天;想去爬爬山;想去放风筝;能跟同学一起去郊游“这是我们春天的愿望,今天我先稍稍地让大家满足一下,我们一起跟着画面去领略一下春日的美景。”我在多媒体大屏幕上播放我课前找到的一些关于春日景色的图片,看得学生直嚷嚷:真美;太美了;什么地方拍的?我要是能去那儿走走就好了就这样,我跳过原先设计的找春天步骤,接着学生的话语,用真诚、轻松而略带幽默的语言,运用多媒体手段,

23、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开始了我们这节课的教学。3、课中生成,与学生共建“互动网” 教学进展中的不确定性和非预期性客观存在,这必然要求教学活动突破预期目标和既定目标的限制性而走向生成、开放的创造天地。因此,教学不应游离于教学情境外,在适宜的情境之下,教师要摆脱既定课程计划和课程目标执行人的角色,和学生根据不同的教学情景,自主构建教学活动,真正赋予学生学习的自主权,让学生很自然地参与到教学实践中来,和学生共同构建起学习的“互动网”。如何利用新的生成性信息生成教学活动呢?在教学中我采取以下一些策略: 3.1、从“妙用学生的错”中生成新知识教学时,学生限于自己的知识水平,在思考的过程中出现一些错误是很正常

24、的。教师如果从伴随着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出发,并使其充分暴露出错的过程,然后因势利导进行引导点拨,从而生成正误知识的辨析点,引出正确的想法,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学习丰富多彩的进行曲这一内容时,我要求学生聆听进行曲片段,说出它所适宜的演出场合。当听到门德尔松的婚礼进行曲片段时,有学生回答说适宜在葬礼仪式时演奏,“为什么?”我问他,“因为这首乐曲的速度是缓慢的,而且,经常有从学校门口经过的灵车,那些人在演奏的就是差不多的音乐。”“有的还很热闹。”有同学补充说。这会,教室里像炸锅了似的,有笑的、说的、学的。从学生的回答中传递出这么些信息:1.学生对婚礼音乐与葬礼音乐还无法

25、很好区别;2.还不理解音乐的适用场合;3.学生还是比较注意生活中的音乐的。于是我让学生针对“进行曲音乐与人们的生活”“葬礼仪式上的音乐该怎么选”这两课题任选一个展开讨论,最后,学生们得出结论:不同的进行曲适宜在不同的场合演出,在生活中,如果随便使用,就有可能会闹出笑话。 3.2、从“善用学生的问”中生成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是一种开放性、多向性的信息交流活动,有师生之间的,也有学生之间的。要使课堂教学始终在学生情绪的最佳状态中进行,课堂教学中的一切活动就应使学生兴趣盎然,有启迪学生思维的魅力。通过学生的质疑问难来推进教学,使其认识逐步深化便是其中的一种重要手段。在欣赏蓝色探戈一曲时,我刚揭示了一个题

26、目,就有学生问:老师,跳探戈时那头怎么一直转动不停呢?于是我把这个球抛给全班同学:“是啊?你们说那头为什么一直要转动呢?”不一会儿各种各样的答案就接踵而来:为了好看;为了新鲜;是一种形式;给人一种阳刚有力的感觉;为了显得与众不同这一时间,学生表现出空前的热情,等他们都迫不及待想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时,我介绍探戈的起源、特点等也就水到渠成了。3.3、从“巧用学生的话”中生成课堂上,学生的回答中会有一些很有意思的话,如果教师能够及时抓住这些“话”,巧用这些“话”,灵活地调整教学方案,就会使课堂出现一些让人记忆深刻的闪光点,从而取得出其不意的效果。在教学渴望春天一课时,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寻找春天的色彩

27、与声音后,我正在小结:春天是一个多彩的季节就听下面有学生在大声地说:像来发讲啥西一样!全班同学都笑了。也许是我这样上课让学生觉得有点程式化了吧?于是我干脆接上话茬:那好啊!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办一期“来发讲啥西”。然后我们一起把这节课组织了一下:道老古:介绍约翰.施特劳斯与渴望春天;临世面:介绍高胡、扬琴、筝;讲事体:欢快的福建民歌采茶灯与抒情的云南民歌小河淌水如何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向我们展示了春天来了;解心焦:哼唱春天来了A段曲谱;最后教师讲了一个音乐小笑话,在“格格笑”中结束了这节课。3.4、从“活用学生的发现”中生成在新课程教学中,由于学生有了更多的充分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他们的积极性被调动

28、起来了,他们的思维空间更为广阔,所以,在很多时候,常常会有一些出人意料的发现。如何顺着他们的思路深入下去,从而生成教学的创意点呢?教师要急中生智,适时调整,这样,课堂才会走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境界。在教学非洲的灵感这一单元时,在聆听了非洲各种鼓的演奏、讨论了各种鼓的不同用途之后,下课前几分钟,教师提出让学生运用生活中的材料,试着每组自己动手制作一只鼓,话音刚落,只听一个角落里突然爆发出一阵笑声,吸引了全班同学的眼球,有一男同学涨红着脸,低垂着头。我很想发火,但最后还是忍了下来。我走到那一边,笑着问他们:“你们发现了什么?能让我们一起乐一下吗?”旁边一男生马上告诉我:他说:“拿着锅盖(木制)

29、当鼓,锅铲当棒(鼓槌),两个铁锅盖当镲这样敲起来倒是很热闹。”我和学生们一起笑了,我庆幸刚才没有发火。我马上向他翘起大拇指:“你的思维很活跃,那么快就发现了生活中现成的乐器。”转而向全班学生说:我希望并且也相信我们同学都能跟他一样善于发现,但是,拿着锅盖到我们音乐教室中来演奏好象不太方便,能不能想个办法既简单实用又方便呢?”在我的鼓励引导下,学生们纷纷出主意。一周后,学生拿着各种各样自制的鼓再次走进音乐教室,我不得不佩服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他们有用牛皮纸做鼓面的,也有用塑料膜、气球做鼓面的,鼓身有竹筒制的,也有用塑料罐、硬板纸筒制成的,拿着自制的鼓他们敲得特带劲。结束语:现代课堂教学是充满活

30、力、不断发展的开放体系,音乐教学更是如此,课堂上时常发生着意想不到的事件,教师在教学中仅有“完美”的计划是不够的。如果我们能换个角度,适当调整一下,也许可以为课堂教学增色添彩,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可以成为活跃课堂气氛的调味剂,也可以为师生关系架起友谊的桥梁。主要参考文献:1教育部.音乐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王安国、吴斌.音乐课程标准解读 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新课程教学设计 S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林润生.着眼于生成 着力于设计 5范强.“预设”与“生成”不是“你死我活” 6郑百苗.让课堂充满智慧的灵光 7中国校长网 2006年3月请根据奉化教育信息网上宁波市音乐论文评比要求打印与软盘一并于月底交给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