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鉴赏作业.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217968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音乐鉴赏作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音乐鉴赏作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音乐鉴赏作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音乐鉴赏作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音乐鉴赏作业.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音乐鉴赏作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音乐鉴赏作业.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纯音乐的鉴赏第一次接触所谓的纯音乐是在初中时期,在此之前的一切音乐课我都归结为“唱歌课”,因为毫无鉴赏可言,形式都不脱“老师带一句,学生唱一句”,对音乐创作者或者创作背景只是略为带过,这种模式让我初中之前对音乐课极为厌烦。而随着中考压力的倍增,开始接触诸如班得瑞等放松身心、陶冶性情的音乐,每每睡前听着,都仿佛置身于山林湖泊、月光海岸之中,宛如亲耳聆听鸟鸣虫叫、流水花落之音,遐想飘飞,无尽享受,此时,便是学生时代一天最放松、最惬意的时刻!而通过班得瑞、理查德等逐渐认识了海顿、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等欧洲古典音乐家,致爱丽丝、命运交响曲、月光奏鸣曲等便渐渐熟悉了起来,于是,对音乐的注意力从校园歌曲

2、和流行歌曲转移到了“纯音乐”上,并由此影响了整个学生时代对音乐的理解,一边享受着它们的美妙旋律带来的舒逸,一边体会着它们所表现的情绪。高中时学校曾开设一门音乐鉴赏,老师是音乐学院一位刚毕业的学生,于是,我终于第一次系统地认识到音乐魅力。从古到今,自中至外,从风雅颂到黄河大合唱,从冼星海到德彪西,从箫笛鼓瑟到钢琴小提琴,我们对音乐的领悟和享受,沉浸在这350多首曲子里,陶醉于老师侃侃而谈中。而最后的考试,让我记忆尤为深刻,我的思绪第一次随着音乐的旋律而飘飞。考试的内容是听一首音乐,给其取名,并写出过程中的感受和取名缘由。老师播放的便是喜多郎的宋家王朝(The soong sister),晨钟暮鼓

3、式的起音中,我们仿佛置身于山林寺庙或者深宅大院中,思绪随着音乐的旋律沉浸其中,乐调让人神情肃穆,好像都在静静等待着智者准备讲述一个悠远的故事在钟鼓鸟鸣声落之后,听到一段钢琴独奏,演绎着一个故事的开始,令人不自觉地闭目沉思。它似乎把一个人的过去和将来的灵魂都刻画在听者面前,从“邂逅”到“相识”、“相知”、“相爱”,直至“相离”,犹如在阐述一个凄美而轰烈的爱情。又似乎描述一个人自小到大,自立自强,尔后从巅峰回归平静的人生。那阵打击乐给人“战场的厮杀”的感觉,恢弘而震撼!“厮杀”过后,是小提琴和二胡的刻画的悲壮和慨叹,使人的思绪重新回归到最初聆听故事的场景中,灵魂却依然停留在那个空灵飘渺、时而凄美时

4、而磅礴的曲折旋律中!由于当时没有乐器的概念,只能将其当做中国古典音乐来欣赏,于是,便认定这是一首讲述中国古代爱情故事的曲子,即可归纳为“中国风”,交给老师的答案便是“往事”,家国或者个人的往事都可以。后来老师提到这首音乐名字是宋家王朝,正沉迷于研究宋氏三姐妹和民国四大家族历史的我的第一反应是:究竟是谁将宋家的历史以如此绝妙的音乐形式表现了出来?结果老师的回答更为令我震惊,这不是一个中国人,是一名叫喜多郎的日本人!我连忙上网查找资料,这是一个没有接受过完整的音乐教育的日本人,创作了如此切合中国历史实际的音乐,用的却是几乎完全不可融合的中西两派乐器,钢琴、琵琶、小提琴、二胡等等互相辉映。可见这首宋

5、家王朝颠覆了我过去对音乐所有的认识!讲述了代表着爱钱、爱国、爱权的宋霭龄、宋庆龄和宋美龄三姐妹的宋家兴衰成败的影视宋家皇朝得到这首配乐也绝对是相得益彰!虽然后来我还是没能看成电影宋家皇朝,可是在天龙八部中,萧峰误杀爱人阿朱而在亲手埋葬她的情景中也将这首曲作为背景音乐,极其应景,渲染了极其悲壮的气氛,我也体验到了音乐宋家王朝的影中情绪,它那么真实!直至现在我还时不时播放回味。一、关于日本人的中国风喜多郎是日本音乐家,他的的曲子韵律自成一格,从自身生活环境悟知到的诸如自然的雄浑、荒远、温暖、冷漠等种种情感反映到创意的想象世界中,音乐旋律优美,意境深邃,风格独具。喜多郎所创作的乐曲丝绸之路风靡全球整

6、整20年,喜多郎凭借着对中国音乐的间接认识和音乐人对历史特殊感悟,创作出了充满中国韵味的丝绸之路乐曲,并由此一举成名。由此看出他的音乐中的中国元素并非偶然!在宋家王朝的专辑中,还有一首孙文与庆铃,表现了孙中山和宋庆龄因革命和爱情走到一起,为革命一起奋斗,直至孙中山辞世时与宋庆龄的对话,倾述着无尽的哀伤,让人不觉想浊酒一杯,为远逝的人送行!此曲也被天龙八部等影视收为背景音乐,所以很多年轻一代对其并不陌生。当然,作为懂中国的日本音乐人,肯定不止喜多郎一个,宗次郎、久石让等等都是其中杰出的人物。宗次郎是日本第一奥卡利那笛演奏者,他自己手工制作了数万支陶笛,并且从中选择一些来吹奏创作的曲子。故乡的原风

7、景便是其中一个代表作,透过清新悠扬的陶笛乐音,阐述宗次郎对于自然万物与山川土地的感怀,而此曲使人彻底感受孤寂,体验沧桑,仿若回到那宁静孤寂的故土,抒怀无尽的悲伤与忧愁,所以这也被影视鹿鼎记和射雕英雄传收为背景音乐。陶笛与中国古代的埙有一定的渊源,曾几何时,在大学的一次嘉年华中也看见过六孔陶笛和埙,卖主还现场用陶笛演奏了此曲,让我产生购买的冲动,只不过因价格较贵而作罢。另一音乐家久石让则以电影平配乐为主,以天空之城、菊次郎的夏天的Summer、千与千寻等为代表作,我对其作品不是很熟悉。二、关于中国人的中国风在听完老师对筝瑟埙箫等民族乐器的解说时,我曾努力搜寻中国的音乐家,可惜建国一甲子余,能像喜

8、多郎等将中外乐器如此美妙和谐地演奏出民族风格音乐的中国音乐家并不多见,失落之感显而易见。林海无疑已经是中国音乐界的接触代表了!和久石让比较相像,林海也为很多影视作品创作过不少音乐,其作品也为其他很多影视所采用。我所知道的林海比较出名的作品有欢沁、琵琶语、踏古、大明宫词序曲。这里不得不说一下欢沁,第一次听到是在湖南卫视的节目古典舞孔乙己中,。“作为一首琵琶曲,欢沁给人的第一感觉是惊艳的,琵琶在曲中的表现力颠覆了常人对琵琶曲的常规认识,而钢琴的伴奏则给人一种现代气息,闭上双眼,仿佛看见一群孩童嬉闹于林间或市井。欢快随着琵琶的一拨一弄之下慢慢的沁人心扉,这就是欢沁。”这便是一些人的赏析。欢沁在古典舞

9、孔乙己中便是以其欢快活泼的旋律为观众引出了一个贫苦潦倒却怡然自乐的孔乙己,让人笑到深处是悲凉而踏古则是以震撼的鼓点引出衷肠婉转的琵琶声,给人一种大漠踏古扬沙,又好像西出阳关、古道西风的苍凉而悲壮的感觉。另一首琵琶语风格则比较像江南小调。谈到中国风,我想起初来大学,军训时比较辛苦,但总能在休息间隙听到一阵或是舒缓或是欢快的笛声,疲惫总能在其中得到缓解。起初以为是学校的音乐学生在练习乐器,对大学的崇拜感骤升,后来才知道是苗岭的早晨,学校以之作为课铃,于是中学时代对大学的一种厚重的憧憬感在彼时得到了充实。一如本科导师所说,一所大学选择以其中一段悠长延绵的的旋律作为上课铃声,而选择另一段欢快活泼的旋律

10、作为下课铃声,也算是体现了大学的文化积淀。三、关于欧美人的中国风雅尼(Yanni)是当今世界著名的新世纪音乐作曲家和演奏家,其很多作品也表现了强烈的中国因素,夜莺便是雅尼专为中国人而作,取义诗句“望帝春心托杜鹃”!据说雅尼一直喜欢夜莺。来到中国后,他一直想用一种乐器来模仿夜莺的声音,西方乐器却没这个功能,雅尼来到中国后,找到了一种叫竹笛”的中国民间乐器,它的声音与夜莺简直无差别,在1997年那场紫禁城的音乐会中,一首竹笛主奏的夜莺(Nightingale)感染了亿万中国人。夜莺是一首充满中国古典音乐情调的现代电声音乐作品,它的特点是乐曲应用西洋箫模拟中国的竹笛的声音。笛子的悠扬,清越,小提琴的

11、婉转,飞扬,大提琴的低沉,肃穆,还有钢琴和电声乐队的雄浑,壮丽,最后还有人声的加入,充分显示了乐曲的独特魅力。我的音乐收藏里,夜莺就是每回必听的一首。然而我更喜欢雅尼的和兰花在一起(With An Orchid,也译作“心系兰花”、“与兰同馨”)。演奏同样完美地结合了中国民族乐器和西方交响乐器。第一次听是在内蒙古荒漠上,一天的疲劳过后,听到朋友的播放这首曲,顿时在紧张的野外生活体验中寻到一份久违了的轻松和闲逸,如网友感受的那样,在这首令人沉醉的曲子声中,依稀可见一个兰花般的清凉而寂寞的世界,漂浮着一天一地的冷艳空气。和兰花在一起。曲名里没有世俗里包藏的小家碧玉情怀,也没有小情小调的忧伤与做作。

12、只有一股子清新扑面而来,仿佛超越了许多尘土与狂躁,有一点所谓净化灵魂的功效。可爱而可哀的岁月,就这样的流逝,不着痕迹。天空没有痕迹,而鸟儿已经飞过。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还给世界一派清明和寂寞,和兰花在一起,心酸眼亮的那一刻,也许会有片刻的彻悟吧。飘逸的曲子,清清淡淡,如行云流水般的音律,洁净而从容,在遥远的梦幻里流连,寻找渴望已久的宁静。美丽就在今夜,魂牵梦绕的风景,在尘间,寂静的夜里,停留在此刻。此时,我不敢有太多的措辞来表现我对此曲的享受,只知道我的手机铃声和空间博客都用和兰花在一起作为音乐背景,也许也是为了纪念那段此生不忘的经历!同样想介绍的还有韩国组合July的忧伤还是快乐(My Soul)、日本组合神思者的故宫记忆,其他类型的莫扎特的土耳其进行曲、吴金黛的森林狂想曲,北大宣传片女生日记插曲亲切的金子、男生日记插曲Theme From A Summer Place,这些音乐或是给我寄思,或是给我追忆,或是给我宁静,或是给我动力,或是给我遐想,或是给我警醒,或是仅仅是给我音乐旋律上的享受,却能真正敲醒我内心的灵魂,使我不至于在或安逸或痛苦的环境中丢失自我。很早就想着能将自己在纯音乐上的感受写下来,这次选课恰好给了我一个系统的思维,对音乐又一次系统的认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