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科学活动方案.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21935 上传时间:2021-01-0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8.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科学活动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幼儿园科学活动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幼儿园科学活动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幼儿园科学活动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幼儿园科学活动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幼儿园科学活动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科学活动方案.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幼儿园科学活动方案 幼儿园科学活动方案1活动目标1.探索“水中的宝贝”的各种办法,引导幼儿多动脑,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2.激发幼儿对科学实验的兴趣。3.通过实验初步感知大气压的存在和力量。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活动准备1.瓷盘、蜡烛、大号玻璃杯、颜色水、小号弹珠,戒指,耳环、打火机等。2.镊子、夹子、小勺、叉子、筷子等若干。3.狐狸手偶一个、录音机、磁带。活动过程1.用手偶进行表演,激发幼儿兴趣。师:“我是狐狸大婶,看我长得多漂亮呀!我是世界上最神气的狐狸,因为我有许多戒指.耳环等首饰、宝贝。唉,可

2、是现在我很伤心。因为昨天夜里下了一场大雨,地上到处是水,刚才我走路不小心,把我的许多宝贝都掉到水里去了,怎么找也找不到.小朋友们:你们能帮我找找吗?”2.出示盘子,请幼儿观察瓷盘里都有什么(中间有根站着的蜡烛和蓝颜色水)。师:“狐狸大婶的宝贝都在水里面,小朋友想想办法,看怎么帮狐狸大婶把宝贝弄出来?但是(语气加重)手不准碰到水。”幼儿互相讨论,商量解决办法。3.出示工具试探解决的办法。师:“小朋友很聪明,想了那么多好办法。今天老师准备了一些工具,说说它们都叫什么名字?”(叉子、小勺。夹子、筷子等。)让幼儿动手试一试,用哪种工具(要提醒幼儿别把蜡烛碰倒了)。教师巡回指导,注意发现幼儿有创意的行为

3、。请几位幼儿将自己探宝的办法表演给大家看,并说说谁的办法。4.出示大号玻璃杯,引导幼儿感受科学实验的奇妙。师:“小朋友真能干,想出了很多办法。那么,怎么才能知道宝贝都捞出来了呢?”幼儿讨论片刻。师:“老师也想出了一个办法,你们帮老师来试一试这个办法好不,好?”,老师点燃蜡烛,把玻璃杯轻轻罩在燃烧的蜡烛上火苗越大,效果越佳),让幼儿仔细看发生了什么:蜡烛慢慢熄灭,彩色水进入杯子内,盘子里的水逐渐干了。这时,宝贝可以看得一清二楚,很小的“珍珠”也能用手拿出来。请幼儿再操作一遍,要求幼儿仔细观察,火是怎样熄灭的,水是怎样进入杯子的。教师巡回指导,帮助能力弱的幼儿完成实验,要让每个幼儿都能体验到成功的

4、乐趣。5.提出疑问,进一步激发幼儿探索求知的欲望。师:“真是太奇妙了,水怎么会像变魔术似地一下就钻入杯子里呢?小朋友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幼:想。)老师也想知道。这样吧,今天你们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做实验,找出答案;咱们下次实验课再一起揭开这个谜好吗?”(幼:好。)6.做律动“转转、想想”。师:“今天狐狸大婶太高兴了,她丢失的首饰、宝贝都被聪明能干的小朋友找了回来。现在,请小朋友把捞出来的宝贝送给狐狸大婶吧。”然后,随音乐和狐狸大婶一起做律动“转转、想想”,结束活动。幼儿园科学活动方案2活动目标:1.利用不同的材料制造人工雨。2.创造下雨情景,感受想象创造的乐趣。3.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

5、记录自己的发现。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5.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活动准备:1.提供一些供幼儿制造雨的材料,如可乐瓶,有孔的瓶盖,吸管,树叶,海绵等,分类放在材料筐内。2.准备几盆清水放置在室外。活动过程:(一)说说我认识的雨师:1.小朋友,你们看到过下雨吗?你们看到的雨是从哪里来的?2.下大雨时是怎么样的?什么声音?(哗哗哗)3.下小雨时是怎么样的?什么声音?(淅沥沥)可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示4.你知道雨有什么用吗?(二)探索人工降雨的方法今天请小朋友们来当一回“降雨师”,我们也来下一场雨吧。1.参观材料老师准备了很多材料,请你用小眼睛仔细看一下(1)幼儿参观(2)交流你

6、看到了什么材料,教师根据幼儿说的,逐一出示材料2.引导幼儿探索人工降雨的方法:你们能用这些材料把水变成雨吗?教师提出操作要求:选你喜欢的材料找一块空地进行尝试,注意不要将水弄到自己的身上或别的小朋友身上。幼儿自由探索(1)乐瓶降雨:在可乐瓶内灌些水,拧上有孔的瓶盖,向地上喷射雨(2)管小雨:吸管蘸上水,向空中甩一甩,下小雨了(3)海绵雨:将海绵吸饱水,一挤,下雨了(4)树叶雨:用树叶兜水,向空中撒雨(5)牙刷雨:用牙刷蘸点水,向空中甩一甩,下雨了(6)小手来降雨:舀一把水洒洒是小雨,捧一捧水淋下来是大雨3.请幼儿分享自己是怎么样人工降雨的,演示降雨的方法(三)给花草树木下场雨师:花草和大树渴了

7、,请为他们下场雨吧。请幼儿选择一种或几种材料,给花草树木下下雨。幼儿园科学活动方案3活动目标:1、通过实验,了解浓度和水之间的关系,对科学现象感兴趣。2、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所看到的现象并愿意和同伴交流。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5、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活动准备:教师:红色的饱和糖水、透明水。幼儿:抹布人一块第一次操作:普通红色水、透明水(每人一份)第二次操作:普通红色水、透明水(每人一份)、糖(每组一份)勺子(每人一个)第三次操作:红色的饱和糖水(每组一份)糖(每组一份)勺子(每人一个)普通的红色水、透明的水

8、(每人一份)活动过程:一、教师表演魔术,引起幼儿活动兴趣。1、导入,幼儿猜测。教师:今天谢老师要给小朋友表演一个魔术,请你看看,老师手里有什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老师把手里的红色的水倒在透明的水里,会变成什么样子呢?2、教师实验。教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老师慢慢的将红色的水倒在透明的水里,能不能变成两层?二、幼儿尝试探索实验。1、试一试。教师:小朋友,那么你们想做这样神奇的水吗?现在请你们用桌上的水来试一试,看看你们能不能做出这样奇妙的水来。2、讨论:教师:小朋友,你们成功了吗?教师:为什么你们没有成功呢?(想一想,和你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三、出示神秘的添加物“糖”,幼儿再次进行探索。1、出

9、示糖。教师:因为老师的水里加了一种的东西,而你们的水里没有,是什么呢?(糖)教师:老师的水里加了糖,可是你们看到糖了吗?糖去哪了?总结:糖都溶解在了水里,所以我们看不见。2、幼儿进行探索实验。教师:这一次请小朋友用桌子上的材料再来试一试吧!3、讨论。教师:孩子们,这次你成功了吗?成功了。你是怎么做的?(和大家分享成功的方法)没有成功。为什么加了糖还是没有成功?(幼儿讨论)总结:放很多很多的糖。四、出示红色的饱和糖水。幼儿进行探索。1、出示饱和的红色水,幼儿观察讨论。教师:请小朋友看一看老师的放了很多很多的糖的红色的水是什么样子的?(幼儿观察讨论)小结:老师的水很粘稠。2、幼儿实验。教师:让我们

10、请小朋友用自己桌上的东西,放很多很多的糖,水变得粘稠的时候再来试一试吧!3、讨论。(1)教师:这次成功了吗?(2)教师:为什么加了糖红色的水会沉下去呢?(幼儿讨论)小结:在水里加了好多好多的糖,这么多的糖溶解在水里,水就变重了。而重的东西是要沉底的。五、延伸活动小朋友红色的水里放了糖能变成两层。如果放入盐会发生什么呢?如果在透明的水里放入糖又会发生什么呢?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试一试吧!最后,自己把桌子收拾干净。幼儿园科学活动方案4活动目标1、认识蜗牛,初步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及生活习性。2、萌发对事物的探究兴趣。活动准备1、蜗牛图片2、放大镜等活动过程一、认识蜗牛1、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1)蜗牛

11、的身体是什么样的?引导幼儿讨论。教师小结:蜗牛的背上有壳,像小房子,它的壳是一圈一圈的。(2)蜗牛的头上有什么?让幼儿知道,蜗牛的头上有两根细细的脚,叫触角。(3)蜗牛的眼睛长在哪里呢?告诉幼儿蜗牛的眼睛就长在触角上。(4)蜗牛是怎样走路的呢?它有脚吗?2、让幼儿自由讨论:蜗牛有没有脚教师讲解,蜗牛有脚的,你知道为什么看不到蜗牛的脚吗?二、观察蜗牛的脚教师:蜗牛到底有没有脚,让我们一起去找找,仔细地看一下。通过观察,幼儿发现蜗牛真的有脚,而且是一只脚,就像鞋底一样。三、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1、蜗牛爬行。你们知道蜗牛走过的地方会留下什么?教师:你们看,小蜗牛在爬的时候身体在蠕动,它的腹部就会分泌出

12、这种白色的沾液,看上去就像白线一样。原来蜗牛是靠身体蠕动来爬行的,它分泌这种白色的沾液,是为了让身体更润滑,这样在爬行的时候就不会擦伤皮肤了,而且前进的更快。2、交流蜗牛的生活习性(1)在什么季节我们可以看到蜗牛?(2)最近你看到过蜗牛吗?为什么?交流后让幼儿知道,蜗牛不但要冬眠,还要夏眠。四、探索知识螺蛳,跟蜗牛相比,有什么相同或不同的地方?幼儿园科学活动方案5活动目标:1、知道一些水生的名称及其生活习性。2、知道要保护水的清洁环境。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活动准备:1、观看有关内容的动物世界录像或图片。2、纸、笔等。活动过程:1、谈话,引入活动。问:你知道有哪些动物生活在水中,它们的名字叫什么?2、观看有关内容的动物世界录像或图片,幼儿认识水里的动物。(河里的、池塘里的、海洋里的)3、布置三个环境(海洋、河、池塘),幼儿绘画自己喜欢的水生动物,送它们回家。4、讨论:为什么要这样放?它们有哪些共同的特点?5、教师小结。活动延伸:续继探索了解有关水生动物的知识。幼儿园科学活动方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文秘知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