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万有引力定律及引力常量的测定教案(鲁科版必修2)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1万有引力定律及引力常量的测定教案(鲁科版必修2) .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万有引力定律及引力常量的测定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万有引力定律得出的思路和过程,理解万有引力定律的含义,掌握万有引力定律的公式;2知道任何物体间都存在着万有引力,且遵循相同的规律。过程与方法:1翻阅资料详细了解牛顿的“月-地”检验。2根据前面所学内容推导万有引力定律的公式以加深记忆,理解其内容的含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学习认识和借鉴科学的实验方法,充实自己的头脑,更好地去认识世界,提高科学的价值观。2 通过逻辑推理体验其乐趣,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教学内容剖析本节课的地位和作用:万有引力定律是在上一节推导出的公式作一拓展得到的,在前节的基础上加深对公式的理解和应用,
2、同时又为下几节内容作好铺垫。本节课教学重点:理解万有引力定律的含义及表达式。本节课教学难点:了解万有引力定律得出的思路和过程。三、 教学思路与方法教学思路:本节课是在猜想-检验-结论的顺序展开,在每一个过程都有大量的学史资料,要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取知识,注意培养学生深刻的洞察力、严谨的数学处理和逻辑思维。教学方法:探究、阅读、讨论、练习四、 教学准备 录像资料、多媒体课件五、 课堂教学设计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师生互动设计意图备注引入新课由初中所学知识来认识重力势能 学生活动: 推导得=教师:那么我们从这个式子中马上就可看到一些比例关系,那么为什么牛顿还要进行推导下去呢?学生活动:学生进行思考。(这样
3、研究问题比较复杂,因为有四个变量。不能体现这个行星运动的特点)教师:分为两大组进行推导:将V2r/T和代入上式得学生活动:推导。教师:那么从这个式子中还是有很多的变量,研究仍旧复杂,怎么办呢?(引导学生利用开普勒第三定律代入上式)学生活动:推导得到:师生总结:由上式可得出结论:太阳对行星的引力跟行星的质量成正比,跟行星到太阳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即:F教师:中比值k是一个与行星无关的恒量只与太阳有关。那么究竟与太阳有什么关系呢?教师:牛顿根据其第三定律:太阳吸引行星的力与行星吸引太阳的力是同性质的作用力,且大小相等。提出大胆得设想:既然这个引力与行星的质量成正比,也应跟太阳的质量M成正比。(引
4、导学生,或者采用让学生来解释的方法)即:F写成等式就是F 教师:行星绕太阳运动遵守这个规律,那么在其他地方是否适用这个规律呢?(假如说月球、卫星绕地球)通过回顾旧知引起学生进一步求知欲进行新课学生活动:思考教师:为了验证地面上的重力与地球吸引月球、太阳吸引行星的力是同一性质的力,遵守同样的规律,牛顿还做了著名的“月地”检验(参见课本P105右侧),结果证明他的想法是正确的。如果我们已知月球绕地球的公转周期为27.3天.地球半径为6.37106m.轨道半径为地球半径的60倍。教师:同学们试计算一下月球绕地球的向心加速度是多大?(引导学生采用两种方法进行求解并分析结果)学生活动:根据向心加速度公式
5、:因为F 所以a1/r2同学们通过计算验证, 两者结果十分接近,说明遵循同一规律。牛顿在研究了这许多不同物体间的作用力都遵循上述引力规律之后。于是他把这一规律推广到自然界中任意两个物体间,于1687年正式发表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万有引力定律。(2)万有引力定律内容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引力的大小跟这两个物体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公式如果用m1和m2表示两个物体的质量,用r表示它们的距离,那么万有引力定律可以用下面的公式来表示 教师:既然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引力,为什么我们感觉不到旁边同学的引力?学生活动:思考、纳闷教师:下面我们粗略的来计算一下两
6、个质量为50kg,相距0.5m的人之间的引力。教师:1.G为引力常量,在SI制中,G6.671011Nm2/kg2.(这个引力常量的出现要比万有引力定律晚一百多年哪!是英国的物理学家卡文迪许测出来的),我们下节课就要学习。那么这个力的大小到底是怎么样一个概念呢,其实他相当于提起一个质量比头发丝还小的物体所用的力,因此我们很难察觉。但它对于质量较大的物体来说,就不可忽视了。教师:为什么说是粗略?让学生思考学生活动:思考教师:2万有引力定律中的物体是指质点而言,不能随意应用于一般物体。a.对于相距很远因而可以看作质点的物体,公式中的r 就是指两个质点间的距离;b.对均匀的球体,可以看成是质量集中于
7、球心上的质点,这是一种等效的简化处理方法。教师:万有引力定律建立的重要意义17世纪自然科学最伟大的成果之一,它把地面上的物体运动的规律和天体运动的规律统一了起来,对以后物理学和天文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而且它第一次揭示 了自然界中的一种基本相互作用的规律,在人类认识自然的历史上树立了一座里程碑。引导学生进行推导讨论一、 万有引力定律1、内容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引力的大小跟这两个物体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2、公式说明:1. G为引力常量,在SI制中,G6.671011Nm2/kg2.2. 2万有引力定律中的物体是指质点而言,不能随意应用于一般物体。小结
8、:视野拓展1引力常量的实验测定(1)卡文迪许实验(扭秤平衡法)引力常量是第一个用物理实验的方法在实验中测得的基本物理常量。由于缺乏灵敏度足够高的测量工具,牛顿当时只验证了引力常量的普适性,但没有能够测量出它的数值。在万有引力定律发表大约一百年后,英国的米歇耳(RevJohn Michell,17241793)首先设计了一种专门用来进行引力实验的仪器,称为扭秤。这个装置的特点是通过测量微小的扭转角度,以显示微弱的引力,从而使在实验室中测定引力常量成为可能。这是米歇耳的贡献,但他并没有亲自作过测定引力常量的实验,因为在扭秤还没有制造完时,他就去世了。1798年,卓越的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Henr
9、y Cavendish,17311810)在米歇耳的基础上完成了扭秤的制作,而且作了重要的改进。由于扭秤悬丝的扭转角度非常微小,一般不易直接观察出来,更难以比较准确的量度,卡文迪许在悬丝上附加一平面镜,镜面随悬丝的扭动而偏转,偏转角可用光学方法加以显示,就能测得比较准确。卡文迪许用改进后的扭秤完成了历史上第一个测定引力常量的实验。他的实验装置如图71所示。将两个直径约2英寸、质量均为m的小铅球,固定在一根长l约为6英尺的木杆两端,用一根长约3英尺的镀银铜丝通过杆的中心将木杆水平悬挂起来,在悬丝上固定一小平面镜。将另外两个直径约为12英寸、质图71量均为M的大铅球,分别放在两个小铅球附近,使每一
10、对大、小铅球中心间的距离均为d、中心连线与木杆垂直、球心均在同一水平面内。用细光束照射悬丝上的小平面镜并反射到带有刻度的标尺上,当悬丝扭转时,其偏转角可由反射光照在标尺上位置的变化求得。由于大、小铅球间的引力作用,木杆将受到引力产生的力矩,使杆以悬丝为轴转动。杆的转动使悬丝发生扭转形变,因而产生阻碍杆转动的弹性恢复力矩,当两个力矩相等时达到平衡,这时悬丝上的小平面镜相对于没有放大铅球时的位置偏转了角。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式中K为悬丝扭转单位角度时所产生的力矩,称为扭转系数,其数值可由杆(包括两个小铅球)的转动惯量I和振动周期T求出。方法是先将大铅球移开,使其不影响杆的自由振动。以悬丝为轴水平扭转木
11、杆,设角位移为,这时悬丝对木杆施加力矩K(负号表示力矩的方向与形变的方向相反),木杆产生角加速度,由刚体动力学规律可知上式表明,在悬丝的弹性力矩作用下,木杆的运动为简谐振动,其振动的角频率为,因而周期为得到将(4)式代入(1)式,得到 式中右端均为可以直接测量或计算得到的量,从而可以准确的推算出G的数值。卡文迪许的实验开始于1797年夏,于1798年完成。他当时测得的结果,经过单位换算后所得的数值为G=(67540041)1011 N2m2kg2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能测得这样精确的结果,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卡文迪许实验开启了测量引力常量的历史行程,奠定了实验基础。二百多年来,人们采用各种不同的方法
12、来更加精确地测定引力常量,在公开发表的文献中对引力常量的测定已超过200次。其中有的从测量技术上对卡文迪许所用的扭秤偏转法作了改进;有的又设计出了新的实验装置和方法。下面仅对其中比较成功的方法作一些简要的介绍。(2)天平法在一架精密的天平两盘中各放质量为m的物体,达到平衡。如果将质量为M的一个大物体放在天平一侧质量为m的物体下面,由于m与M间的引力作用将破坏原来的平衡状态,必须在另一侧盘中增加质量为m的小砝码才能使天平恢复平衡。根据m及其他天平的有关参数就可以计算出引力常量G的数值。这一方法最早于1891年被英国的坡印亭(John Henry Poynting,18521914)所采用,但20
13、世纪以来已很少为人们所用了。(3)扭秤周期法这种方法的原理是根据扭秤的摆动周期在引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变化。在图71中,若将两个质量为M的大铅球放在木杆的延长线上,使m与M中心连线沿杆的方向,则扭秤的摆动周期将会缩短;若将M放在垂直于杆的位置上,使m与M中心连线与杆垂直,则扭秤的摆动周期将会增大。由两次摆动周期的差值及其他有关参量可以计算出引力常量G的数值。这种方法在历史上曾多次被人们采用过。(4)扭秤共振法图71把图71中两个质量为M的大铅球也用一杆连接作为一扭秤悬挂起来,形成两个扭摆系统,其中一个扭摆的质量大,另一个扭摆的质量小。当M摆动时,由于引力的作用也将引起m摆动。当调节两个扭摆的参量,
14、使二者的周期相等时,可以证明m摆与M摆的振幅之比是正比于G的。因而,由摆的振幅即可求出引力常量G。除以上几种方法外,还有许多其他方法,如加速度法等,不再一一列举。到目前为止,在我们已知道的自然界的基本常量中,引力常量仍然是测得最不精确、了解最少的一个。原因是实验很难做,一方面引力是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中最弱的一种,另一方面引力是万有的,不能屏蔽,这就意味着干扰很多,不容易排除。表71中列出了用各种不同方法测出的引力常量的值。据1986年公布的引力常量的推荐值为G=6672 59(85)1011Nm2kg2或m3kg1s2)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为15103。表71用不同方法测定的引力常量数值(Nm2kg
15、2)主要测定者或公布者年份方法引力常量G值Cavendish1798扭秤偏转法67541011Poynting1891天平法66981011Boys1895扭秤偏转法66581011Braun1895扭秤偏转和周期法66581011Heyl1930扭秤周期法66781011Zahradnicek1933扭秤共振法66591011Heyl and Chrzanowski1942扭秤周期法66681011Rose1969加速度法667410112惯性质量与引力质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1)惯性质量及其测量我们先来分析一下惯性质量概念建立的逻辑过程。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指出,一切物体都有惯性,力是改变物体运
16、动状态,即产生加速度的原因。这里已经给出了力的定义,但只是定性的。为了确定力和加速度之间的定量关系,必须先规定力的量度方法,制作出测力的仪器,然后用实验测量出力和加速度的数值,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为此,先任意选定一个物体作为标准物体,并规定,标准物体所受作用力的方向与所产生的加速度的方向相同,标准物体所受作用力F的大小与所产生的加速度a的大小成正比。于是,对于标准物体,有Fa(标准物体)(1)然后再规定,当标准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a0时,所受力的大小为一个单位,可称为“单位力”。根据这样的规定,我们就可以用标准物体的加速度来定量地确定作用在标准物体上的任何作用力了。例如,当标准物体产生的加速度为
17、a1时,它所受的作用力为F1=a1/a0单位力。上述规定虽然能量度作用在标准物体上的力,但还不能量度作用在非标准物体上的力。为了测量作用在任何物体上的力,我们可以借助物体其他的特性来制作一个测力计。例如,利用弹簧受力会发生弹性形变的特性,用弹簧的伸长或缩短来测力。先把弹簧与标准物体连结,然后拉弹簧使其伸长l1,这时便有弹性力F1作用在标准物体上,使之产生加速度a1,由a1的大小和F1=a1/a0单位力可得出F1的大小,F1就是弹簧伸长为l1时所产生的弹性作用力。用这种方法可以得出一系列li与弹力Fi之间的对应关系(i=1,2,3,),以Fi作为刻度就成为一个经过标定的弹簧测力计,用它可以测出任
18、何物体所受作用力的大小。解决了力的量度问题以后,就可以通过实验来确定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大量实验结果表明,对任何物体,它所受的作用力F都与由此力引起的加速度a成正比,因此可将(1)式推广到任何物体,即Fa(任何物体)(2)(1)式只适用于标准物体,并且这种正比例关系是人为规定的;而(2)式则适用于任何物体,而且这一正比例关系是实验结果,不是从(1)式导出来的。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发现,以相同的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它们所产生的加速度不同。这表明物体的加速度不仅与外加的作用力有关,而且与物体本身的性质惯性有关。加速度较大的物体,反映出它的运动状态比较容易改变,也就是说惯性较小;加速度较小的物体,反
19、映出它的运动状态相对来说不容易改变,也就意味着其惯性较大。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惯性的大小,我们引入惯性质量的概念,并规定每个物体的惯性质量的大小与它们在相等外力作用下所获得的加速度的大小成反比。如果用m惯表示惯性质量,则有m惯1a(3)固定支架为了对惯性质量赋予定量的数值,同样需要先选定一个标准物体,规定它的惯性质量为一个单位,可称为“惯性质量单位”。这样,就可以用相等的力分别作用在标准物体和另一个待测物体上,测出二者的加速度之比,从而确定待测物体的惯性质量。实验证明,当外力的大小改变时,尽管标准物体和待测物体的加速度的大小都随之改变,但二者的比值却是恒量。这一方面说明,惯性质量是由物体本身的性
20、质所决定的,与外力无关;另一方面也说明加速度与惯性质量成反比的关系是具有普遍性的客观规律。在物理教学中,引入一个新的物理概念时,往往直接给出概念的定义,很少涉及建立这一概念的前因后果。造成这种现象既有客观上的原因,如教材篇幅的限制、课堂教学时间少与教学内容多的矛盾等;又有主观上的原因,如有的教师把教学目的限定在使学生掌握概念的定义上。从提高教师自身的科学素质的角度考虑,教师应首先理解概念提出的逻辑系统,然后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用通俗的语言作适当的介绍,做到既不失科学、严密,又能深入浅出。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其意义并不亚于掌握概念本身的定义。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在惯性质量这一概
21、念的背后,竟有如此严密的逻辑体系,这里,既体现了逻辑思维和科学推理的过程,又展示了严密的科学体系和研究方法。图72惯性秤装置示意图1弹簧片;2自由端托盘;3固定被测物体用的固定螺丝;4被测物体;5惯性秤固定支架前面介绍的测定物体惯性质量的方法,在操作上有一定的困难,因为在实验中直接测量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不容易测得很准确。下面介绍一种专为测量物体的惯性质量而设计的仪器,叫做惯性秤。其构造如图72所示。图中1是两个完全相同的弹簧片,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托盘上,其中一个托盘5固定在桌面上,另一个托盘2沿水平方向伸出桌面外,成为秤的自由端。将被测物体用螺栓固定在自由端托盘2上。将此自由端沿水平方向拨动一
22、小段距离然后放开,由于弹簧片的弹性恢复力的作用,自由端托盘与被测物体一起做周期性振动。被测物体同时受到重力和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但由于重力始终垂直于物体的运动方向,而且又与托盘施加的支持力相互平衡,所以重力对物体的振动没有影响,相当于物体仅受弹性恢复力的作用。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物体的惯性质量越大,在受到同样大小的弹性恢复力作用时,其加速度就越小。由实验得知,在弹簧片的长度和自由端托盘拔离平衡位置的距离一定时,其振动的周期T的平方与加速度a成反比,即T21a(4)由(3)式和(4)式可知m惯T2(5)这样,就可以根据被测物体在惯性秤上的振动周期与被选为惯性质量单位的物体的振动周期之比来确定被测物
23、体的惯性质量。(2)引力质量及其测量下面我们再来分析引力质量的概念是怎样建立的。从万有引力定律可知,任何一个物体都会对其他物体产生引力作用,因此,任何物体都是一个引力源;同时,任何物体也都会受到其他物体对它产生的引力作用,因此,任何物体也都是一个引力接受者。如果把两个质点间的引力作用规律与两个静止的点电荷间的电力作用规律进行类比,就会发现二者有许多相似之处。在电学中,我们把产生静电力的源称为“电荷”,把一个带电体所具有的“电荷”的多少称为它所带的“电荷量”。1785年,法国物理学家库仑(Charles Augustin de Coulomb,17361806)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总结出如下的
24、规律,称为库仑定律:真空中两个静止的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F的大小与它们的带电荷量q1、q2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r的二次方成反比。用数学公式可表示为(6)式中k为比例系数,称为静电力常量。为了概念上清晰起见,仿照产生静电力的源称为“电荷”,我们不妨将产生引力的源称为“引力荷”。这样,我们就可以认为,两个带电体之间存在静电力作用,是因为它们各自都具有一定数量的“电荷”;同样,两个物体之间存在引力,也是因为它们各自都具有一定数量的“引力荷”。为了定量地反映物体间产生引力的能力的强弱,应当对“引力荷”赋予数值的意义,把一个物体具有“引力荷”的多少称为“引力质量”。一个物体的引力质量大,就表
25、示它具有的“引力荷”多,它产生或接受引力作用的能力就强;反之,物体的引力质量小,就表示它具有的“引力荷”少,它产生或接受引力作用的能力就弱。所以,引力质量是反映一个物体引力性质强弱的物理量。测量物体引力质量的方法是直接比较待测物体和标准物体所受地球的引力。在待测物体和标准物体都与地球保持相等的距离时,如果二者受到地球的引力相等,那么待测物体的引力质量也与标准物体的引力质量相等。为此,先要选定一个标准物体,规定它的引力质量为一个单位,可称为“引力质量单位”。测量引力质量大小的量具是天平,天平是根据杠杆原理制成的。天平的种类很多,实验室中常用的是等臂天平。将待测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中,在天平的右盘中
26、放适当的、引力质量已知的若干个砝码,当地球对待测物体的引力与地球对右盘中全部砝码的引力之和相等时,天平达到平衡。此时,待测物体的引力质量就等于右盘中全部砝码的引力质量的总和,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所用的台秤、磅秤、杆秤等都相当于不等臂天平。杆秤利用引力质量固定的秤砣在秤杆上移动,调节力臂的大小,使杆秤达到平衡。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引力质量与惯性质量是两个各自独立的物理概念。它们都反映物体的某种性质,前者反映的是产生和接受引力作用强弱的本领;后者反映的是惯性的大小。而这两种性质又是各自独立的,从经典物理学的观点看是互不相干的、没有联系的。(3)惯性质量与引力质量的关系在前面介绍万有引力定律建立的历
27、史过程时,我们曾经认为太阳对行星的引力是行星绕太阳运动、产生向心加速度的原因,这时只考虑了太阳对行星的引力;在分析月球绕地球的运动时,认为地球对它的引力是使月球绕地球运动、产生向心加速度的原因,这时只考虑了地球对月球的引力。实际上,这样的分析是不严格的,因为月球不仅受地球的引力作用,而且同时也要受太阳的引力作用。有人以为,太阳与月球的距离远大于地球与月球的距离,因此太阳对月球的引力远小于地球对月球的引力,二者相比,可以忽略太阳对月球的引力。果真如此吗?我们只要通过粗略的计算就可以得出结论。根据现在已知的数据,太阳的质量约为m日=1991030 kg,地球的质量约为m地=5981024 kg,月
28、球的质量约为m月=7351022kg,太阳与月球的平均距离约为r月日=1501011 m,地球与月球的距离约为r月地=384108 m,取引力常量G=66710-11N?m2?kg-2。得到太阳对月球的引力F月日约为 地球对月球的引力F月地约为 二者相比,不但数量级相等,而且太阳对月球的引力还大于地球对月球的引力。可见太阳对月球的引力不能作为小量加以忽略,上述说法明显是错误的。为什么只考虑地球对月球的引力,而没有考虑太阳对月球的引力作用,仍能得出正确的结果呢?原因在于太阳对月球的作用效果与太阳对地球的作用效果是完全一样的。这就是说,假如地球和月球之间没有引力作用,那么,在太阳引力作用下,地球和
29、月球的轨道完全一样,在地球上来看,月球和地球的相对位置始终保持不变,好像根本不存在太阳的作用一样。因此,当我们研究地球和月球的相互关系时,可以不考虑太阳的作用,而只要考虑地球和月球之间的相互作用就可以了。 上面所说的“作用效果完全一样”,用数学的语言来表述,就是地球绕太阳运动的线速度v地与月球绕太阳运动的线速度v月相等,即v地=v月。由牛顿运动定律可知,在上面两式中,r为太阳与月球的平均距离,也等于太阳与地球的平均距离;两式等号左端的质量都是引力质量,等号右端的质量则是惯性质量,我们在括号外以下标“引”表示引力质量,下标“惯”表示惯性质量。由(7)式和(8)式可知,要求v地=v月,则必然存在着
30、下列关系,即上式就是我们在研究地球与月球关系时可以不考虑太阳作用的根据,把上述论证加以推广,对任何物体A和B,都有因此,对任一物体,它的惯性质量与引力质量之比都应等于一个常量,这一常量与物体本身的性质无关,为普适常量。这样,我们可以去掉下标A、B,写成m惯m引=普适常量只要选择适当的单位,总可以使这个普适常量为1。例如,规定惯性质量和引力质量的单位都是千克,则有m惯=m引(二)联系生活、科技和社会资料地球同步卫星的发射与椭圆转移轨道图73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载火箭一般为三级,其发射后的飞行过程大致包括垂直起飞、转弯飞行和进入轨道这样三个阶段,如图73所示。图73由于在地球表面附近大气稠密,对火
31、箭的阻力很大,为了尽快离开大气层,通常采用垂直向上发射(垂直发射的另一个优点是容易保持飞行的稳定性)。到第一级火箭脱离时,火箭已穿出稠密的大气层。此后第二级火箭点火继续加速。当第二级火箭脱离后,火箭已具有足够大的速度,这时第三级火箭并不立即点火,而是靠已获得的巨大速度继续升高,并在地面控制站的操纵下,使火箭逐渐转弯而偏离原来的竖直方向,直至变为与地面平行的水平方向。当火箭到达与预定轨道相切的位置时,第三级火箭点火,火箭继续加速达到卫星在其轨道上运行所需的速度而进入轨道。至此,火箭已完成了其运载任务,随即与卫星脱离。刚脱离时,卫星与第三级火箭具有相同的速度并沿同一轨道运动。由于在卫星轨道处仍有稀
32、薄气体存在,而卫星与火箭的外形不同,致使两者所受阻力不同,因而两者的距离逐渐拉开。此后,一般卫星将按预定计划沿椭圆轨道运行,火箭则在落回地球时与稠密的大气层摩擦而烧毁。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平面重合,绕地球一周所需的时间与地球自转周期严格相等,为T=23小时56分4秒。这样,每隔24小时,地球与同步卫星一起转过一圈再加上在地球公转轨道上(绕太阳)转过360的1/365。所以从地面上看,卫星好像是静止在赤道上空某点的正上方固定不动,因此称为地球轨道静止同步卫星,简称地球同步卫星或同步卫星。同步卫星轨道离地面的高度h和运行速度v可由匀速圆周运动的规律求出。设地球质量为M、半径为R、自转周
33、期为T,卫星的质量为m,则有,由以上两式解出v和h,并代入已知数据M、T、R和G,得这表明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和运行速度都是严格确定的,因此,发射同步卫星时的精度要比一般卫星高得多。发射同步卫星通常采用一个椭圆形的中间转移轨道作为过渡。卫星可在地面上任何地点发射。首先由运载火箭的第一级和第二级依次启动,使火箭垂直向上加速。到第二级火箭脱离后,转弯进入一个高度较低的圆形轨道作短暂停泊,这一轨道称为初始轨道或停泊轨道。在此轨道上运行少许时间后,第三级火箭点火,使装有远地点发动机的卫星进入一个椭圆形的轨道,称为转移轨道又叫霍曼(Hohman)轨道。该轨道所在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因发射地点不同而异,但椭圆的远地点和近地点都在赤道平面内,远地点与同步轨道相交,如图74所示。进入转移轨道后,卫星与第三级火箭脱离,同时启动卫星两侧的切向喷嘴,使卫星开始自旋。在转移轨道上绕行几圈的过程中,地面控制站要对卫星的姿态进行调整。当卫星到达转移轨道的远地点时,启动卫星上的远地点发动机,使它改变航向,进入地球赤道平面;同时加速卫星,使之达到在同步轨道上运行所需的速度。然后还需对卫星的姿态作进一步调整,这样才能准确地把卫星定点在赤道上空的同步轨道上。图74椭圆转移轨道不仅用于发射地球同步卫星,而且可用于各种航天器的轨道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