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乙醇》教案.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222082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乙醇》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乙醇》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乙醇》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乙醇》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乙醇》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乙醇》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乙醇》教案.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节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第一课时教案(修定后)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从组成和结构的角度认识乙醇的性质、存在和用途。认识官能团对有机物性质的重要影响,强调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2过程与方法: 从乙醇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出发,认识官能团对有机物性质的重要影响,建立(组成)结构性质用途的有机物学习模式。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学生初中知识的基础上,突出从烃到烃的衍生物的结构变化,强调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在学生的头脑中逐步建立烃基与官能团位置关系等立体结构模型。教学难点:使学生建立乙醇立体结构模型,并能从结构角度初步认识乙醇的氧化。教学重点:乙醇的化学性质 官能团的概念、教学方法从乙醇的结构入手进

2、行分析推导乙醇的化学性质。采用实验探究、对比分析、诱导等方法学习乙醇与Na的反应。采用启发诱导“从个别到一般”从乙醇推导其他醇类的化学通性。教学用具:多媒体、大试管、酒精灯、无水乙醇、Na、火柴、铜丝等教学过程:引课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有机物种类繁多,与人们生活有密切相关也不少,同学能否举些例子? 当我们 成功、快乐的时候,人们会想到它-会须一饮三百杯;当失败、忧愁的时候,人们也会想到它-举杯浇愁愁更愁。它就是酒,俗名酒精,学名乙醇。这节课来学习它的结构和性质。 板书 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展示乙醇实物,嗅气味,学生回答,教师边问边板书)板书 一:乙醇 (一)物理性质: (屏幕展示

3、)提出两个与物理性质有关的问题。 设疑乙醇分子分子式C2H6O,分子中有6个氢原子,根据我们学过的碳大家能写出其可能的结构?提示:C四价,H 一价,O二价。 投影乙醇可能的结构式:设问】到底哪一种是乙醇的结构呢?【引导】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又反映结构的差异,(A)中含有-OH此类物质有何典型性质【教师设疑】如何确定产生的气体就是氢气呢?【学生】激烈讨论:收集产生的气体,检验其燃烧火焰是否为淡蓝色(有学生补充)还得在火焰上罩干冷的一半涂石灰水的烧杯看是否有水珠和变浑浊实验探究 一小块金属钠放入乙醇,观察现象。【师生共同归纳】根据实验探究发现金属钠与水反应并生成了氢气,所以乙醇的分子结构应为(A)式

4、而不是(B)式【教师反问】产生氢气就能证明是羟基上的氢而不是烃基上的氢?【教师点拨】钠保存在什么物质中?【学生】煤油中【教师继续点拨】煤油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学生】煤油是各种低级烃,所以钠不能置换出烃基中的氢【过渡】同学们,你们刚才的探究过程正是科学家们探究过程的重现!【板书】(二)组成与结构式(1) 表示式: 分子式:C2H6O 结构式: 结构简式:CH3CH2OH或C2H5OH (屏幕展示) 讲述乙醇可以看成是乙烷分子里的氢原子被羟基取代后的产物,一氯甲烷是甲烷分子上的一个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而得到。一氯甲烷可以看成是甲烷的衍生物。l,2-二溴乙烷既可以看成是乙烯的衍生物,又可以看成乙烷的衍

5、生物。硝基苯可以看成是苯的衍生物。由此我们可以将烃的衍生物定义为:从结构上说,都可以看作是由烃衍变而来的有机物,这类有机物叫做烃的衍生物。 过渡当烃分子上的氢原子被这些原子或原子团取代后,物质的一些性质都将发生很大变化,可以说,这些原子或原子团对烃的衍生物的性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由于它决定了这个物质的化学特性。所以在化学上把这种原子或原子团叫做官能团。板书(2)官能团:能够决定化合物化学特性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官能团。给出常见的几种官能团。【过渡】我们知道乙醇是由羟基和乙基相连而成,-OH是乙醇的官能团,比较活泼,决定了乙醇分子可以看成乙烷分子中的氢原子被羟基取代,也可以看成是H2O中的H被乙

6、基取代,那么我们可推导出乙醇有那些化学性质呢?【板书】(三)、化学性质 1:与钠(等活泼金属)反应:2Na+2CH3CH2OH 2CH3CH2ONa+H2 对比钠与水反应现象差异【结论】乙醇比水还难电离 酸性 CH3CH2OH小于H2O【设问】乙醇与钠反应时断裂和生成的键是那一条?【学生回答】羟基中的【设问】实验室常用来加热的仪器是什么?燃料? 2:乙醇的氧化反应燃烧 CH3CH2OH+ O2=CO2(说明)乙醇可作内燃机的燃料乙醇在其他条件下是否与O2反应呢?学生实验3-3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提示学生注意观察以下要点:变黑的铜丝插入乙醇后,颜色如何变化?反复操作后,试管内液体的气味有何变化?

7、 催化氧化 2Cu+O2=2CuO CuO+C2H5OH Cu+H2O+CH3CHO 强氧化直接氧化 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使重铬酸钾溶液变色 指出相应的用途。【小结】本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乙醇的化学性质,发现化学反应的本质就是旧键断裂新键生成,条件也影响了生成物,内因是事物变化的依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课件给出小结表。课件给出3道练习题。【布置作业】P76 1,2,3。板书计划 第三节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一 ) 物理性质:(二)组成与结构式: (1)表示式: (2)官能团: (三)、化学性质: 1:与钠(等活泼金属)反应、乙醇的氧化反应 2:乙醇的氧化反应 燃烧 催化氧化强氧化直接氧化

8、 评课提纲自评:我是2号(郝卫萍),这节课成功的方面:1。较好地完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时间把握较好。2。对本节课重点乙醇结构和化学性质的讲解能由浅入深,思路清晰。3。教学中,注意提问,引导学生,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气氛活跃,教学效果较好。不足之处:1。钠与乙醇实验中,H2检验和证明未进行,对整个实验有些影响。 2乙醇催化氧化反应的讲解,若配有动画课件,效果更好。互评:1号(宝工)教师:优点:教学内容较好地完成,知识点都讲到。 不足: 知识准备有些仓促,整节课思路比较乱,重点不突出。3号(金台)教师:优点:知识讲解清楚,实验效果好。 不足:整节课时间把握不好,前松后紧,简单内容应少讲,重

9、点可深入展开。练习题应与课堂内容配合。4号(实验): 优点:语速适中,语言规范,知识讲解力求准确。不足:引课过长,物理性质讲解太多,本节课重点不突出,最后使得整堂课教学内容未完成。5号(金台)教师:优点:能把握课堂节奏,完成教学内容,实验效果好。 不足:个别环节安排可前后调整,乙醇氧化为乙酸的短键方式讲解不够准确。课后反思 郝卫萍本节课较好地完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尽可能体现实验探究教学方法。从观察乙醇的物理性质回忆乙醇的组成观察乙醇的球棍模型描述乙醇分子中原子的连接情况实验验证乙醇的结构,能由浅至深。讲解重点时,注意引导,关键知识点充分强调。分解难点,易于学生掌握。遗撼不足之处,钠与乙醇实验准

10、备应更宠足一些。乙醇催化氧化反应的讲解,若配有动画课件,效果更好。总之,在今后的教学还要尝试,摸索。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乙醇说课稿 石油中学 郝卫萍教材在介绍各类烃后,安排学习乙醇和乙酸这两种重要烃的衍生物是为了让学生对有机物能全面地,较系统的认识。但在初中学生只是简单地了解乙醇的用途,没有系统的学习其结构和性质。乙醇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用品,又是典型的重要的烃的衍生物;对高一学生来说知识点较多,难度较大;因此,乙醇的结构和性质是本节的重点。教学目标分析:(1) 知识与技能目标: 从组成和结构的角度对乙醇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探究,学会由事物的表象解析事物的本质、变化,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造

11、思维能力,通过实验分析,提高学生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对实验现象的解析能力。要求掌握乙醇的结构和性质。(2) 过程与方法目标 : 从乙醇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出发,认识官能团对有机物性质的重要影响并通过揭示问题,讨论释疑,学习对比、推断等多种科学探究方法。 (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密切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教学方法分析:本节采用实验探究教学模式, 提出问题:由生活实例入手,观察乙醇的物理性质回忆乙醇的组成观察乙醇的球棍模型描述乙醇分子中原子的连接情况实验验证乙醇的结构。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进一步假设乙醇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断键方式实验验证:乙醇的氧化反应总结乙醇的性质。当然无论采用何种方式,都要强调学生的参与程度。学法指导: 通过提出问题,讨论释疑,观察实验,培养学生大胆猜想,勇于设想学习态度,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 想着问题要学习,最后为解决问题而努力学习。从而提高他们学习兴趣 , 增强他们学习能力。帮助学生打好进一步学习的方法论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