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荆轲刺秦王》导学案.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222777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语文《荆轲刺秦王》导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荆轲刺秦王》导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荆轲刺秦王》导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荆轲刺秦王》导学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荆轲刺秦王》导学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语文《荆轲刺秦王》导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语文《荆轲刺秦王》导学案.doc(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荆轲刺秦王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 复习战国策的相关知识,积累文学常识,积累文言文常见的字词和句式。2. 学习概括要点的方法和作品的叙事结构和叙事艺术。掌握人物形象和刻画人物的手法和人物深层次的精神品质。3. 学习以荆轲为代表的义士,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个人恩怨得失,舍生取义,为国家危亡而英勇献身的爱国精神以及体会荆轲临别时悲壮的心情。二. 学习重难点:1. 积累和归纳常见的文言词语和句式,学习概括要点的技能方法。正确评价人物形象。2. 学习文言知识,梳理文章的结构和内容,理解人物形象。三. 文题与作者:1. 文学常识战国策又称国策 ,是西汉末年 刘向(填人名)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编订的,是一部

2、国别体史书。全书共33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宋、卫、中山十二策。它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着重记载了各国策士谋臣的策略和言论。它语言流畅,写人记事真切、生动。读这本书真是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它具有宏肆激越的风格,铺陈伟丽,叱咤雄豪,艺术上有很高成就,对后代文人的影响不小。原书没有标题,课文题目都是后加的。 2.了解背景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六年。当时,秦已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又在公元前228年破赵,秦统一天下的大局已定。燕国是一个地处北方的小国。当初燕王为了讨好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为人质。秦“遇之

3、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公元前228年,秦将王翦破赵以后,引兵向北,直逼燕境。燕太子丹为了抵抗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了报当初在秦被凌辱之仇,决定派荆轲劫持秦王,“使悉反诸侯之地”;如果要挟不成,便刺死秦王嬴政,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燕太子为了刺秦王,先找智勇双全的燕国处士田光。田光觉得自己老了,无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田光为了激励荆轲,便自杀了。荆轲接受了任务,太子丹高兴万分,马上封荆轲为上卿,精心侍奉以后,就是课文记叙的情况3. 把握结构 (一)开端(秦将王翦破赵愿足下更虑之):行刺

4、缘起 (二)发展(荆轲知太子不忍终已不顾):行刺准备 (三)高潮(既至秦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廷刺秦王 (四)结局(末段):荆轲被斩。4、 两位主人公 : 荆轲,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祖先是齐国人,后迁居卫国,原叫庄轲,到了燕国以后,才叫荆轲,他喜欢读书击剑,结交名人勇士。课文中提到的击筑的高渐离,就是朋友之一。燕太子为了刺秦王,先找智勇双全的燕土田光。田光觉得自己老了,无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田光为了激励荆轲,便自杀了。荆轲接受了任务,太子丹高兴万分,马上封荆轲为上卿,精心奉侍以后,就是课文记叙的情况。 秦始皇:秦孝公的第六世孙,秦庄襄王异人的儿子。他出生于赵国

5、,所以又叫赵政。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后,逐步富强起来,前247年,赢政即位为秦王,前238年亲政,从前230年到前221年,先后灭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统一天下。统一全国后,自称皇帝,他通过一系列的统一措施,建立了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实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统一交通道路,统一货币,在中国的历史上都是重大的举措。但始皇以猛治国,法律苛严,终于在他死后激起民变。秦始皇多次出巡,前210年7月,秦始皇于沙丘死,时年50岁。课前预习一、注字音。督亢( ) 拊( )心 变徵( ) 淬( ) 忤( )视 瞋( )目 遗( )赠 创( )伤 拜谒( ) 戮( )没( ) 偏袒( ) 自刎( )

6、血濡( )缕( ) 陛( )下 惊愕( ) 剑鞘( ) 箕( )踞( )目眩( ) 樊( )将军 揕( )其胸 图穷而匕首见( ) 秦将王翦( )更( )虑之 骨髓( ) 被八创( )二、识通假。1. 秦王必说见臣 说,通“悦”,高兴。2. 今日往而不反者 反,通“返”。3.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振,通“震”,震慑。4. 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绕。5.卒起不意 通“猝”,仓促,突然三、积累名句。1. 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2.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3. 卒起不意,尽失其度。四成语积累切齿拊心:一去不复返 :发上指冠 :图穷匕首见 :无可奈何:悲歌击筑:变徵之

7、声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诵读全文,理清文章情节;学习课文第一部分教学重点:掌握文中重点的实词、虚词和句式 通过语言把握人物形象教学难点:在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课堂探究:一、自主学习:整体感知课文,理出故事梗概荆轲刺秦王的结构,全文可以分为四部分(仅供参考)本文波澜起伏、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围绕一个“刺”字展开,人物的性格也随着故事情节的推移,从人物对话、神态、动作的描写和场面描写两方面得到栩栩如生的表现。 (一)开端(秦将王翦破赵愿足下更虑之):行刺缘起 (二)发展(荆轲知太子不忍终已不顾):行刺准备 (三)高潮(既至秦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廷刺秦王 (四)结局(末段):荆轲被斩。学习课文第一、二

8、段 二、积累文言知识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秦将王翦破赵 尽收其地 进兵北略地 微太子言 今行而无信 诚能得樊将军首 愿足下更虑之2、一词多义亲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动词,亲近,接近。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名词,父母。 每得降卒,必亲引问委曲 副词,亲自。 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 形容词,亲生的。3、 固定结构 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 “有以”,意为:有用来的办法 ) 4、词类活用 进兵北略地 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北。 秦兵旦暮渡易水 名词作状语,马上。5 . 古今异同词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古义:走投无路,陷于困境。 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6 . 常见文言句式 省略句 秦王购之 ( 以

9、) 金千斤 ( 省略介词“以” )三、重点句子翻译(学法指导:注意句式特点和重点字词的落实)1、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2、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四、合作探究1.荆轲刺秦王是在怎样的形势下发生的?课文写当时形势的语言有何特点?2、荆轲刺秦王的谋划,表现了怎样的性格特点?第二课时教学目标:学习课文37段,能复述课文内容教学重点、难点:掌握文中重点的实词、虚词和句式 通过语言塑造人物形象课堂研读: 一、积累文言知识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a秦之遇( )将军 b深( ) c仰天太息流涕( ) d可以()解燕国之患 e揕( )其胸 f然则( ) g将

10、军岂有意( )乎 h见( )陵( )之耻 i濡( )缕 j忤( )视 k 偏袒 ( )扼腕 l樊於期乃前( )曰 m函( )封之 n其人居远( )未来 2、一词多义深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形容词,刻毒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形容词,深刻。 夜深忽梦少年事 形容词, ( 时间 ) 久。 桃花潭水深千尺 名词,深度。一说,形容词。 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深失所望 副词,很,十分解 可以解燕国之患 动词,解除,解救。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动词,此用本义,用刀剖开动物肢体。 少年大骇,急解令休止 动词,分开。 后经吾婉解,虽不谓吾言为是 动词,解释。 毁其盆,解其棕缚 动词,解开。 土崩瓦解 动词

11、,分裂,涣散。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动词,解答。 谓颜太师以兵解 动词,解脱躯壳而成仙,解脱。 缉捕使臣已将秋公解进 动词,解送,读。 解元 乡试中第一名为“解元”,读 。教 乃今得闻教 名词,指教,。 曲罢曾教善才服 动词,使,让,。 乃修教三年,执干戚舞 名词,教化。读。 十三教汝织 动词,传授知识技能,读。敢 人不敢与忤视 动词,有勇气做,敢于。 进止敢自专 副词,表反诘语气,为“岂敢、不敢”的省词。【之】 使工以药淬之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而】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 伏尸而哭图穷而匕首见 然则将军之

12、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答案【之】第三人称代词,“他(们)”/“它(们)” 结构助词,“的”/不译 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而】连词,表转折 连词,表并列 连词,表修饰 连词,表承接 连词,表递进 3、 固定结构 将奈何 表疑问,怎么。下文“为之奈何”“既已无可奈何”意同。荆轲有所待 意为:有的人 ( 东西 ) 。“所”后常跟动词组成“所”字结构,作“有”的宾语。将军岂有意乎 表反问,是否呢。4、词类活用 仰天太息流涕 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函封之 名词作状语,用匣子。 樊於期乃前曰 前 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走上前 其人居远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远方5 . 古今异同词丹不忍以己

13、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古义:品德高尚之人,此指樊将军。今义:年 长之人。 将军岂有意乎 古义:有心意,此引申为同意、愿意。今义还有“故意”之意。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遇:古义:对待。今义:遇到,碰以。深:古义:刻毒, 今义:有深度,与“浅”相对。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偏袒:古义:袒露一只臂膀;今义:袒护双方中的某一方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 古义:在这时,今义;表顺承关系或另提一事6 . 常见文言句式 判断句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被动句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倒装句 常痛于骨髓 ( 介宾短语后置 ) 秦王购之 ( 以 ) 金千斤,邑万家 ( 介宾短语后置,数量词作定语后置 ) 二、

14、重点句子翻译(学法指导:注意句式特点和重点字词的落实)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 三、 合作探究1、荆轲刺秦王的谋划,写太子丹“不忍”,有什么作用?2、私见樊於期,为什么能使樊於期慷慨献身? 3、丹求“天下之利匕首”并“以药淬之”、“令秦武阳为副”为何略写?4、荆轲准备的充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 5、樊於期形象四、课后练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15、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

16、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10.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今行而无信 信:相信。B. 顾计不知所出耳 顾:不过,只是。表示轻微的转折。C. 秦王必说见臣 说:通“悦”,喜欢,高兴。D. 进兵北略地 略:掠夺、夺取。11.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 相同,不同 B. 相同,相同C. 不同,相同 D. 不同,不同12. 从后两段文字内容看,对荆轲形象评价有误的一项是( )A. 擅长辞令,一席话以诚感人,终使樊将军甘心自刎献首。B. 果断坚决,见太子丹“不忍”,便“私见樊於期”以促成其事。C. 工于心计,

17、正确判断行刺秦王的关键在于取信秦王。D. 心狠手辣,为取“信物”诱使樊将军自刎。13. 翻译下面的句子。(1)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2)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 第三课时教学目标:学习课文89段,能复述课文内容;背诵第9段教学重点:悲壮激动场面中对人物形象的塑造 掌握文中重点的实词、虚词和句式教学难点:分析“易水辞诀”的场面描写课堂研读: 一、积累文言知识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太子迟( )之 p请( )辞决( )矣 皆白衣冠( )以送之 r为( )变徵之声 发尽上( )指冠 t终( )已不顾( )2、一词多义还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动词,回来。

18、秦王还柱而走 动词,通“环”,绕。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还走 动词,通“旋”,掉转身。 计日以还 动词,归还。 一尊还酹江月 副词,还是,。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副词,通“旋”,马上,立即,读 。3、 固定结构荆卿岂无意哉 表反问,难道吗。 仆所以留者 复音虚词“所以”常引出表原因、手段等的分句,译为:的原因。4、词类活用太子迟之 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迟。发尽上指冠 名词作状语,向上。5 . 古今异同词终已不顾 古义:不回头。今义:不照顾,不考虑不顾忌。6 . 常见文言句式判断句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仆所以留才,待吾客与俱省略句 欲与 ( 之 ) 俱 ( 往 ) ( 省略介词宾语和谓语

19、) 待吾客与 ( 之 ) 俱 ( 往 ) ( 同上 ) 其人居远未来,而为 ( 之 ) 留待 ( 省略介词宾语 ) 皆 ( 穿 ) 白衣冠以送之 ( 省略谓语 ) 倒装句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 定语后置 ) 二、重点句子翻译(学法指导:注意句式特点和重点字词的落实)1、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2、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三、合作探究1.荆轲怒斥太子的原因是什么?显示了什么性格? 2、“易水诀别”营造一种什么样的氛围?文章是怎样渲染的这种氛围? 3、太子及宾客为什么“皆白衣冠以送之”? 4、音乐描写有什么作用? 5、作者是怎样描写易水送别这一场面的? 6

20、、 太子丹人物形象? 第四课时教学目标:学习课文1013段,能复述课文内容;教学重点:掌握文中重点的实词、虚词和句式教学难点:掌握通过语言、神态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 课堂研读: 一、积累文言知识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持千金之资币( )物 厚( ) 遗( )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愿举 ( )国为内臣 比( )诸侯之列 给( )贡职如郡县 荆轲奉( ) 樊於期头函 以次( )进2、一词多义 资 持千金之资币物 名词,资财、钱物。 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 名词,资本,依据。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动词,资助。 孤当续发人众,多载资粮 名词,费用,物资。 唯是脯资饩牵竭矣 名词,通“粢”,谷类总称,粮食。

21、如姬资之三年 动词,为动用法,为蓄积 ( 准备 ) 振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动词,通“震”,害怕,恐惧。 振长策而御宇内 动词,挥动。 大命将泛,莫之振救 通“赈,赈济。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动词,通“震”,震动。 且迁我如振落叶耳 动词,振动。 振奋作声 动词,振作奋起。【为】 乃为装遣荆轲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嘉为(之)先言于秦王曰 【为】动词,做,整治 介词,被 介词,替 3、词类活用使使以闻大王 动词使动用法,使听到。 群臣怪之 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怪。4 . 常见文言句式嘉为 ( 之 ) 先言于秦王曰 ( 同上 ) 乃 ( 穿 ) 朝服,设九宾 ( 省略谓语 ) 见燕使者 (

22、 于 ) 咸阳宫 ( 省略介词 ) 使 ( 之 ) 毕使于前 ( 省略兼语 ) 二、重点句子翻译(学法指导:注意句式特点和重点字词的落实)1、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 2、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三、合作探究1、“厚遗蒙嘉”表现了荆轲怎样的性格?2、献图时,秦武阳“色变振恐”,眼看事情就要败露,在这节骨眼上,荆轲是怎样说的?这样说有何作用?表现了荆轲怎样的性格?3、秦武阳形象分析:第五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第1416段文言实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掌握固定结构“有 以” 、“无以”、“所以”等固定结构的译法,提升文言文翻译能力。2、 过程与方法

23、: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分析归纳场面描写的妙处。教学重点:掌握文中重点的实词、虚词和句式 从刺秦王事件分析荆轲的性格特点。教学难点:学习课文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神态,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 突中表现 人物性格。课堂研读: 一、积累文言知识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郎中( ) 左右( ) 卒( )起不意 秦王还( )柱而 唯( ) 陛( ) 顾( )笑武阳 发( )图 自引( )而起 荆轲废( ) 乃引( )其匕首提( )秦王) 被( )八创()2、一词多义图 乃骇而图之 动词,图谋,筹画。 图穷匕首见 名词,地图。 不图子自归 动词,想,反复考虑。 室 拔剑,剑长,操其室 名词,剑梢。 斯是

24、陋室,唯我德馨 名词,居所。 今其室十无一焉 名词,家。 诏 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名词,朝廷。非有诏得不上 名词,皇帝下的命令,诏书。诏赐抚臣名马衣缎 动词,皇帝下令。 被 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动词,遭受。 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 介词,表被动。 被明月兮佩宝璐 动词,通“披”,戴。【其】 剑长,操其室 其人居远未来 【其】第三人称代词,他(们)(的),它(们)(的) 指示代词,那 3、固定结构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 “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 ) 4 . 古今异同词左右乃曰 古义:皇帝周围的侍卫人员。今义:表两种方向;或表大体范围;有时亦有控制之义。诸郎中执兵 郎中:(古义)宫廷的侍卫;(今义)

25、称中医医生 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提:(古义)投击;(今义)拿着 断其左股 股:(古义)大腿;(今义)量词 5 . 常见文言句式倒装句 群臣侍殿上者 ( 定语后置 ) 省略句 群臣侍 ( 于 ) 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 省略介词 ) 献 ( 于 ) 秦王 ( 省略介词 ) 比 ( 于 ) 诸侯之列 ( 省略介词 ) 而 ( 按 ) 秦法 ( 根据文意省略 ) 皆陈 ( 于 ) 殿下 ( 省略介词 ) 二、重点句子翻译(学法指导:注意句式特点和重点字词的落实)1、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2、拔剑,剑长,其室。3、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4、遂拔剑以击荆轲,断其左股。三、 合作探究1、用四

26、个小标题概括高潮部分“廷刺秦王”的情节。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一惊心动魄的场面的 (提示:反衬手法)?2、“图穷而匕首见”矛盾冲突达到白刃相见的地步,文章是怎样描写行刺这一惊心动魄的场面的? 3、行刺过程的语句有什么特点?有何作用? 4、秦王人物形象的把握:第六课时教学目标:学习课文1718段,能复述课文内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如何看待荆轲刺秦王这一事件教学重点:1、掌握文中重点的实词、虚词和句式 2、 分析重点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1 文章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 2、 领会古代记叙散文的语言魅力和叙事艺术。 课堂研读: 一、积累文言知识解释下列加点词语轲自知事不就 乃欲以生劫之 2、一词多义【以

27、】 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使工以药淬之以次进 日以尽矣 皆白衣冠以送之箕踞以骂曰 【以】介词,因 介词,用 介词,按照 已经 连词,表目的,“来”/不译 连词,表修饰 3、词类活用箕踞以骂曰 名词作状语,象簸箕一样。乃欲以生劫之 形容词作状语,活着。4 . 常见文言句式 判断句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二、重点句子翻译(学法指导:注意句式特点和重点字词的落实)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三、合作探究1、“倚柱笑骂”一段表现荆轲怎样的形象?2、“秦王目眩良久”一句有什么作用?3、 本文成功地塑造了荆轲的形象。对荆轲其人,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你认为荆轲是怎样一

28、个人?结合课文谈谈你的看法。4、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四、怎样认识荆轲和荆轲刺秦王这一行为?五课后阅读 古诗文鉴赏及语言文字运用1下面两首诗都是以“荆轲”为题,他们表达的情感是否相同?荆轲宋.张 耒燕丹计尽问田生,易水悲歌壮士行嗟尔有心虽苦拙,区区两死一无成杂咏一百首.荆轲 【宋】刘克庄 把袖谋几售,开图记忽穷。空贵千古恨,不中祖龙胸。课后巩固【典型例题】1. 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有( )A.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B. 秦王还柱而走。C.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D.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E. 偏袒扼腕而进。F. 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G. 秦王必说见臣。2. 从下列各句中找出古今异义的

29、词语,并分别写出其古今的不同意义。A. 仰天太息流涕 B. 持千金之资币物C.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D. 乃引其匕首提秦王3.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荆轲(k) 拜谒(y) 督亢(hng) 戮没(l) 谬误(mi)B. 偏袒(tn) 扼腕() 厄运() 濡染(r) 怯懦(ru)C. 淬火(c) 猝然(c) 忤逆(w) 铁杵(w) 拊心(f)D. 创伤(chung) 创办(chung) 瞋目(chn) 箕踞(j) 目眩(xun)4. 解释下列多义词。5.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又前而为歌曰 乃朝服,设九宾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使

30、使以闻大王 箕踞以骂曰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皆白衣冠以送之A. B. C. D. 6.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2)诸郎中执兵 (3)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4)愿大王少假借之 (5)左右既前,斩荆轲 (6)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 (7)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7. 翻译下列句子。(1)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2)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阅读下面几段文字,回答问题。(一)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

31、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8.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愿大王少假借之 (2)自引而起,绝袖 (3)秦王还柱而走 (4)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10. 找出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1)秦武阳奉地图函 通 (2)发图,图穷而匕首

32、见 通 (3)秦王还柱而走 通 (4)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通 (5)秦武阳色变振恐 通 11. 解释加点虚词的意义并指出其用法。(1)秦武阳奉地图函,以次进 (2)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3)因左手把秦王之袖 (4)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二)赵威后问齐使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收成)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问,舍本而问末者耶?”乃进而问之曰:“齐有处士(有才能而隐居不出来做官的人)曰钟离子,无恙耶?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

33、,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是助王养其民也,何以至今不业(用做动词,成就功业)也?叶阳子无恙乎?是其为人,哀鳏(年老无妻的人)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是助王息(繁殖)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北宫之女婴儿子无恙耶?彻(取下)其环 (做耳饰的玉),至老不嫁,以养父母。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胡为至今不朝(上朝。古代妇女有封号的才能上朝,所以这里的“不朝”是指未加封号)也?此二士弗业,一女不朝,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於陵子仲(子仲,齐国的隐士)尚存乎?是其为人也,上不臣于王(不向王称臣,就是不做官),下不治其家,中不索(求)交诸侯。此率民而出于无用者,何为至今不杀乎?”(战国策齐策四

34、)12. 对下面两句中四个加点的“使”字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2)臣奉使使威后A. 使与使相同,使与使相同B. 使与使不同,使与使相同C. 使与使不同,使与使不同D. 使与使相同,使与使不同1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以”字和例句中加点的“以”字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A. 苟无民,何以有君? B. 是以众议举宠为督。C. 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 D. 至老不嫁,以养父母。14. 对“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 难道把卑贱的放在前面,而把尊贵的放在后面吗?B. 难道把卑贱的百姓放在前面,而把我们国君放在后面吗?C

35、. 难道是先轻视我们国王而后再尊重他吗?D. 难道是把你们国君放在前面而后再尊重我们国君吗?15. 对“北宫之女婴儿子无恙耶”翻译正确的一句是( )A. 北宫的女婴和儿子平安无事吧?B. 北宫的女儿婴儿子平安无事吧?C. 北宫的女儿婴儿子没有生病吧?D. 北宫的女婴和儿子没有生病吧?16. 下列对本文内容分析得正确的是( )(多项选择)A. 本文反映了赵威后看重农业(收成)和人民生活而轻视齐王的态度。B. 本文反映了赵威后把农业(收成)和人民生活看得比国君还重要的民本思想。C. 本文表达了赵威后认为要治理好国家,就必须任用贤能、提倡孝道的治国主张。D. 赵威后认为齐国之所以没有治理好,是因为齐

36、王不重视农业(收成)和人民生活,不能举贤任能,不在齐国提倡孝道。E. 赵威后认为,只有收成好了,人民生活才能安定;人民生活安定了,国王的统治才能巩固;贤能的隐士被任用了,老百姓都孝顺父母,国家才能治理好。导学案答案:课前自测:一、Kng f zh cu w chn wi chung y l m tn wn r l b qio ji j Xuan fan zhen xian jian geng su chung 切齿拊心 语出本文,又作“切齿腐心”。形容愤恨到极点。 一去不复返 语出本文。一去之后就不再回来。后亦称人或者已成陈迹。唐崔颢黄鹤楼诗:“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发上指冠 语出

37、庄子盗跖:“盗跖闻之大怒,目如明星,发上指冠。”毛发竖起的样子。形容极度愤怒。本文“士皆目真目,发尽上指冠”暗引此语。 图穷匕首见 语出本文比喻事情发展到了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来。无可奈何 语出本文。没有办法,无法可想。表示事已如此,再要挽回已是无能为力。悲歌击筑 亦作“悲歌易水”。典出本文。常用以抒写悲壮苍凉的气氛。变徵之声 语出史记刺客列传:“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乐声中的徵调变化,常作悲壮之声。徵,古代五声之一,读。第一课时:一、1、攻破;收服,占领;掠夺,夺取;没有;信物;果真;改变三、重点句子翻译即使太子不说,我也要请求行动。现在假如空手而去没有什么凭信

38、之物,那就无法接近秦王。太子说:“樊将军因为走投无路,处境困窘而来归附我,我不忍心由于自己个人的私仇而伤长者心意,希望您另外考虑对策吧!四、合作探究1、【参考答案】秦军破赵,势如破竹,大军压境,燕国危在旦夕。写形势连用“破”“虏”“收”“进”“略”“至”六个动词,使故事一开始就笼罩着紧张的气氛,为后面故事的展开定下了悲剧的基调。2、【参考答案】荆轲的谋划抓住了如何见秦王这个关键问题。他提出用樊将军与督亢地图为信物骗取秦王信任,具有超人的胆识和气魄。他在太子心急如焚时才提出这个计划,可见城府很深。第二课时一、积累文言知识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自我校对】 a对待 b刻毒 c眼泪 d可以用它来 e握,抓住 f这样就 g有心意,此处引申为同意,愿意 h被侵犯、欺侮 i浸湿,沾湿 j逆,意思是迎着眼光看 k裸露一只胳膊 l走上前 m用匣子 n远方二、重点句子翻译( 父亲、母亲和同族的人都被杀死或没收入官为奴。 樊於期脱下一只衣袖露出一只胳膊,左手握住右腕,走近一步说:“这是我日日夜夜为之咬牙切齿、捶胸痛恨的事,今天才得到您的指教!” 我每当想起这一点,常常恨入骨髓,只是想不出什么办法罢了。三、合作探究1、荆轲刺秦王的谋划,写太子丹“不忍”,有什么作用?荆轲的谋划抓住了如何见秦王这个关键问题。他提出用樊将军与督亢地图为信物骗取秦王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