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高中历史必修3第一单元测试题.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222865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高中历史必修3第一单元测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高中历史必修3第一单元测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高中历史必修3第一单元测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教高中历史必修3第一单元测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教高中历史必修3第一单元测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高中历史必修3第一单元测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高中历史必修3第一单元测试题.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教高中历史必修3第一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请把答案写在后面的表格里)1、仁的思想在先秦时期的进步意义主要是A.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 B.抑制统治者的暴政C.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 D.奠定“非攻”主张的思想基础2、以下主张明显体现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是A.仁者爱人,民贵君轻 B.万物虚无,祸福相依C.兼爱非攻,节用尚俭 D.以法为教,今必胜昔3、“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段论述应当出自春秋战国时的A.孔子 B.老子 C.庄子 D.韩非4、下列言论属于孟子的是A“性相近也” B“人无有不善”C“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D“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

2、5、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主要原因是A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 B董仲舒的改造、推荐 C“君权神授”的观点,神化了皇权 D“三纲五常”是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6、孔子曰:“仁者,爱人,爱有差等。”墨子曰:“兼相爱,交相利”,“爱无差等”。造成这种分歧的根源是A.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B.二人所处时代不同; C.学术思想不同; D.谈论的问题不同7、“百家争鸣”局面形成与下列诸因素有关系的是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 私学的兴盛各国纷争的社会环境 社会的剧烈变革A. B. C. D.8、从历史的角度看老子思想中最有价值的是A.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 B.小国寡民的思想C.唯物主义思想 D.朴素辩证思想;

3、9、韩非子说:“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其核心主张是A.取消文字; B.实行吏治; C.以法治国; D.厚今薄古10、道德经载:“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其含义是A.同情人民疾苦,主张实行仁政 B.主张统治者对人民加强控制;C.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 D.主张统治者清净无为以缓和阶级矛盾;11、下列有一项是不属于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它是A.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 B.民为贵,君为轻,实行仁政;C.人定胜天 D.尚贤尚同;12、

4、汉武帝“独尊儒术”,主要是利用儒家的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 B.民贵君轻主张 C.性善论 D.大一统的思想13、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中央集权的强化 思想控制的加强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儒家以外各学派的消亡A. B. C. D.14、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A.天体运行法则 B.社会发展规律 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D.“天人感应”理论15、主张通过内心的反省以“致良知”的是A.孟子 B.程颢、程颐 C.王阳明 D.朱熹16、程朱理学和王阳明“心学”的共同点是A.理气一体,理先气后 B.心外无物,心即理也C.纲常伦纪,即为天理 D.内心反省

5、,以致良知17、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三位思想家的共同点是参加过抗清斗争 反对君主专制 接受了西方的启蒙思想 重视工商业发展A. B. C. D.18、导致明清时期产生带有民主色彩思想的原因,除封建制度的日趋没落之外,还在于A.抗清斗争高涨 B.社会相对安定C.商品经济的发展 D.阶级矛盾相对缓和19、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这一观点出现于A.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20、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以下的解释正确的是A.孟子、黄宗羲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

6、度B.三种主张都反映社会转型时期的剧变C.三种主张都遭到当时统治集团的轻视D.三种主张都与当时社会状况密切相关21韩非子主张建立君主专制,而黄宗羲则抨击君主专制,根据他们各自所处的历史时期,正确的评价是A.都是反面的B.都是进步的C.其局限决定他们的思想都未对历史的进步起到推动作用D.由于他们都属于封建地主阶级代表人物,其主张的实质都是维护地主阶级统治22、我国古代的医药学著作中,对人类近代科学影响最大的是A.黄帝内经 B.本草纲目C.伤寒杂病论 D.千金方23、我国古代的科技高度发达,其中在宋元时期发明的领先于世界科技成就包括:活字印刷技术制造植物纤维纸的技术火药制造技术将指南针应用于航海A

7、.B.C.D.24、我国古代在天文地理方面取得的领先于世界的成就主要有石氏星表 关于地球为圆形的见解采用人工杂交育种技术 制成黄道游仪,发现了恒星位置的变动发现彗星总是背向太阳A. B. C. D. 25、在西方,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对于推翻封建统治、开拓世界市场、推动科技革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们在明清时期的中国却未能推进社会变革。其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当时的中国A.固守农耕自然经济生产方式 B.受到西方殖民者和俄国侵扰C.国家分裂、国力衰弱 D.经济停滞倒退班级 座号 姓名 成绩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

8、二、材料解释题(共计50分)26.阅读下列材料:( 20分)中国古代传统思想中,有着众多的学派,儒、墨、道、法是其中最著名的四大学派。自古至今,四大学派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请回答:(1)四大学派的代表人物分别是谁?(8分)在秦始皇统一中国的过程中,法家学派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什么?(2分)(2)道家学派往往在一个王朝统治初期被采纳,原因何在?(2分)而墨家学派一度成为战国时期的显学,原因何在?(2分)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2(3)“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2分)它的出现有何历史意义?(4分)27阅读下列材料(16分)材料二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好?”孔子对

9、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为政材料二 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避之说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以矣。”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汉书董仲舒传材料三 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朱熹行官便殿奏礼材料四 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夫

10、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李贽藏书请回答:(1)根据材料1、2概括孔子与董仲舒的思想主张,指出两种主张的不同结局并分析原因。(6分)(2)根据材料3、4分析朱熹与李贽的观点有何不同?(4分)说明什么问题?(2分)(3)结合以上材料,谈一下你对儒家思想地位和作用(变化)的认识。(4分)28阅读不同时期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的观点:(14分)材料1:程颐:“天下只是一个理”“万物皆是理”;朱熹:“存天理,去人欲”材料2:朱熹:“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材料3:王守仁:“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为圣人教人第一义”。材料4:朱熹:“人之异于禽兽,是父子

11、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材料5:程颐:“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材料6: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断绝学,为万事开太平”;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请回答:(1)材料1中的“理”指什么?(2分)他们认为“天理”与“人欲”是什么关系?(2分)(2)材料2和材料3关于朱、王关于贯通明理的途径有何差异?(4分)(3)根据以上材料说明宋明理学的主张有哪些可取和不可取的地方?(4分,各写出2点即可得全部的分)我们今天对宋明理学应采取什么态度?(2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

12、42526(1)孔子、孟子 墨子 老子 韩非子 法家主张人们应该按照现实需要进行政治改革。反对因循守旧,符合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君主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2)道家主张“清净”“无为”。在一个新王朝初建之时,社会经济经过长期的战乱,遭到极大的破坏,人民生活困苦,统治者为保证统治的长治久安,他往往采取“无为”而治的主张,与民休息,因此道家思想得以实施。墨家成为显学的原因是社封建经济发展,小生产者队伍壮大。(3)“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最根本的原因是处于社会大变革时代。意义: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大都形成了自己完整的学术思想体系,虽然这些思想都是为政治服务的,但最主要的是“百家争鸣”形成了一种思想自由

13、潮流。百家争鸣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它形成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日后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27(1)孔子主张以德治民,在当时诸候争霸连年战乱的背景下不可能实现,因而没有人采纳;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由于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这一主张被采纳。(2)朱熹坚持儒家学说,认为儒家思想不可改变;李贽提出不以孔子的言论为衡量是非的标准,认为时代不同了,是非观念也应该变化。说明儒家思想受到了怀疑和挑战,统治地位开始动摇。(3)儒家思想在初期不断丰富和完善,逐渐确立起统治地位,对维护封

14、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起了很需要作用;但是,后来僵化保安,禁锢了人民的思想,阻碍了文化的进步。28(1)“理”指儒家伦理道德;是对立关系。(2)程、朱主张“格物致知”,既通过实践、学习明事理;陆王主张“致良知”,即通过自我反思,回复良知,天理就在心中。(3)参考思路:、可取的一面:宋明理学具有和谐意识,强调人与自然、与家庭、与国家的和谐的意识。宋明理学具有忧患意识,鼓舞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奋发进取,为理想不懈追求。宋明理学崇尚道德,重义轻利,强调自我约束,可以促进文明的进步。宋明理学强调身体力行,强调自主自强的精神,对中国文化起了推动和促进作用。不可取的一面:尊卑等级观念;重男轻女的观念;轻视自然科学的观念;轻视个体自由的观念;重礼轻法的观念等。对宋明理学应采取的态度:批判、继承、改造;去粗存精,去伪存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