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理高中历史新课程中“知识”与“能力”的关系.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223221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处理高中历史新课程中“知识”与“能力”的关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如何处理高中历史新课程中“知识”与“能力”的关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如何处理高中历史新课程中“知识”与“能力”的关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如何处理高中历史新课程中“知识”与“能力”的关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如何处理高中历史新课程中“知识”与“能力”的关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处理高中历史新课程中“知识”与“能力”的关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处理高中历史新课程中“知识”与“能力”的关系.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如何处理高中历史新课程中“知识”与“能力”的关系福建安溪龙门中学 林福来在高中新课程推进的过程中,我们面临着一场从教学观念到教学行为的深刻变革,更直接的是要去面对和解决摆在面前的许许多多的实际问题。本文仅就如何处理高中历史新课程中“知识”与“能力”的关系展开论述。对“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中“知识与能力”的理解对“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的准确解读,是高中历史新课程有效教学和复习的前提基础。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中,对历史学科的“知识与能力”做了规定:“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问题,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

2、”“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后,在第三部分“内容标准”中,又进一步阐释了上述历史学科的“知识与能力”的内容:用“了解”“列举”“概述”等行为动词和“史实”“内容”“成就”“形成”“发展”等词语的组合来呈现对历史事实、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等知识内容的掌握要求;用“认识”“理解”“探讨”等行为动词和“意义”“影响”“作用”“特点”等词语的组合来体现对历史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要求。不过,有些历史学科的基本能力,在“课程标准”中语焉不详,比如“

3、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因为历史学科是信息资源丰富的学科,它贯通古今,门类繁多,综合性很强;而且“在(高考历史能力)考查过程中,由于试题设置的情境往往是教材中未曾出现过的,要求回答的问题也可能是从未遇到过的”, 在这种情形下,“对(试题)信息的认识、理解和把握”就显得尤其重要。这种能力镶嵌在学习的过程中,是一种内在于每一位学习者身上而且“日用而不知”的能力。历史学科的能力目标,更多直接地体现在高考测量的具体要求中。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省文科综合考试说明列出了历史学科的四项12条能力要求:(一)获取和解读信息1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查要求;2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

4、信息;3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的理解,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解读 (二)调动和运用知识1辨别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2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3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 (三)描述和阐释事物1客观叙述历史事物;2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3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阐释 (四)论证和探讨问题1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2使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3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上述高考能力要求,归纳起来主要就是理解力、判断力、表达力和创造力等等。在初步理解“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有关“知识”与“能力”的表述的基础上,又该如何在高中历史新课程

5、教学和复习中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呢?“知”“能”并举,寓“能”于“知”一、如何界定“知识”与“能力”的内涵?关于历史学科“知识与能力”的主要内涵,朱汉国教授曾这样进行界定:第一,基本知识。即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等;第二,基本技能。即形成历史时空概念、计算历史年代、识别和使用历史图表等;第三,基本历史思维能力。即阅读、理解、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具备陈述历史问题的能力;具备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具备历史评价的能力;初步形成科学的历史观。从上文可知,朱汉国教授所说的“知识”,主要是指“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等”。不过,有时“知识”也可

6、以涵盖一些技能(能力)领域的内容。比如,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把知识分为四种类型:(1)知道是什么的知识(know-what);(2)知道为什么的知识(know-why);(3)知道怎样做的知识(know-how);(4)知道是谁的知识(know-who)。对应历史学科,“知道是什么的知识”,即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过程;“知道为什么的知识”,即历史原因、历史意义的阐释和分析;“知道怎样做的知识”,即知道“一件事要不要去做和怎样去做”的知识,也就是我们常常讲的“经验教训”;“知道是谁的知识”,即历史学科要解决的课程资源的开发问题。其中,“知道怎样做的知识”(know

7、-how),就是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所拥有的知识,这种知识即是所谓的“行动中的知识”(knowledge in action)或者“内在于行动中的知识”(action-inherent knowledge),它其实就是一种能力或能力倾向;“知道是谁的知识”(know-who),就涉及到如何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的知识的问题,它实际上还是一种能力或能力倾向。二、如何认识“知识”与“能力”的形成机制和相互关系?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的这一段话告诉我们,“知识”与“能力”的形成机制是有所区别的:“知识”是“学”而知之的,而“能力”是

8、反复“习”(练习、操习)而获得的。能够“学”而知之的只不过是感性、知性和理性的知识(或者说是概念、原理知识),能够“习”而得之的却是可以迁移、加工和运用的“活性”知识(或者说是过程、方法知识),后者其实就是一种蕴藏在知识之中的能力。因此,在教学和复习过程中,教师必须注意讲练结合,时时关注讲和练的有效性,才能使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提高了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中“知识”与“能力”两者的关系看,它们紧密联系、相辅相成;两者都是教学的基本任务,都很重要,不应有轻重之分;两者应是同时进行的,不能有先后之别。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在课堂上要做两件事,一是教给学生一

9、定范围的知识,二是要使学生变得越来越聪明。” “不能这样认为:既然学生在掌握知识,他自然就变得聪明了。这一切远不是这么简单。”“当能力软弱无力,不能为知识提供服务的时候,知识就变成了一种沉重的、不能胜任的负担。”尽管“知识”与“能力”密不可分,但两者并不能等量齐观、同步增长。虽然能力的提高离不开知识的积累,但是能力的质变一般不会随着知识的量变而自动出现。知识转化为能力是有条件的,要看知识的内容、结构、分量怎样,以及教学的指导思想、教学方法等一系列问题是否正确。三、如何跨越“知识”与“能力”之间的鸿沟?众所周知,历史知识大部分是可感、可知、可表达、可传递的有形内容,而历史学科能力却是无形的和难以

10、传递的,那么如何跨越有形知识与无形能力之间的鸿沟而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呢?我的做法是:寓能力培养于知识加工之中。怎样在知识的创造性加工和传递过程中进行能力培养呢?北京理工大学退休教授杜和戎先生的讲授学为我们提供了一整套便于操作的教学思路。杜教授经过长期研究发现,教师在课堂讲授中体现出来的许多重要内容,如能力、态度、兴趣、爱好等等,是无法在教材上明白表达出来的,也可以说是难以用文字或图像来直接传递的,即所谓“无形内容”。无形的内容能不能传递呢?能。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说的“感染”、“熏陶”、“潜移默化”就有力地证明了这种无形传递的存在。怎样进行无形传递?杜教授主张通过“调制无形内容”来进行无形传递,

11、提出了教师在备课中、在讲授中首先应在教学内容的“深化”和“透化”方面狠下功夫。所谓“调制”,就是“把有形内容作适当的、不影响本身原有的实质含义的调整、变化,使它负载上无形内容”。所谓“深化”,就是我们经常说的“钻进去”,主要方法是“发掘潜在因素”和“选择适当角度”;所谓“透化”,就是我们常常讲的“跳出来”,主要是通过“凝点”、“连线”、“选形”(这里的“选形”即形成一个最能反映事物的特征结构的认知模式或“知识地图”),使所学知识能够迁移运用。在“深化”和“透化”的基础上,杜教授还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的角度提出了对教学内容进行“美化”的要求。他说:“我们在讲授中要有意识地体现和强调指出那种

12、(思维品质上的)隐约可见的新自由度,加强学生对它的敏感、爱好,养成学生对它的追求、探索的习惯。”他还说:“正如真实空间的自由度可以用上下、左右、前后这三组对立概念来描述一样,人的思维空间的自由度,也正是用一组组对立概念来描述的。”这种“新自由度”,一方面使得“我们内心里对发展的需要所得到的激励和满足”,另一方面带来“不安因素和思虑操劳所引起的心理负担”,而“美感则是由这两种影响相抵消后的净值决定的”。因此,要想在课堂教学中触发学生的美感,教师就要在平时让学生的思想能够得到“自由的呼吸”,常常为他们的意志品质“补钙”,从而大大加强他们接受新鲜事物的心理储备;与此同时,要唤起他们对创造性思维的敏感

13、、爱好,并尽量减少它对学生产生的心理负担。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进行能力、态度、方法等等的无形传递,要注意启发性原则。在这个方面,杜教授提出了“空穴启发理论”。他说,要让教与学产生效益,就“要让对方(即学生)产生主动性、积极性,就要启发,这好比先让人家肚子饿,再请人家吃东西”。他认为,提问不是最有效的启发,“启发就是让人觉得该有而又没有。或说得简略一点,启发就是形成空穴”。也就是说,我们要研究怎样启发,就要研究怎样形成空穴。总而言之,我们要顺应新课程改革的趋势,重新认识并处理好高中历史新课程中“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关系。在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和复习中,要正确处理“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14、,就必须在吃透“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的基础上,正确认识两者的区别,力求做到“知识”与“能力”并举,寓“能力”于“知识”之中。【资料和注释】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省文科综合考试说明第63页 引自朱汉国教授在2009年福建省高中高级教师新课程(历史学科)培训中的课件高中历史新课程研修 浅谈波兰尼的默会知识理论及其教育意蕴,转引自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第211页和第44页 杜和戎:讲授学,华语教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8990页 杜和戎:讲授学,华语教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91页 杜和戎:讲授学,华语教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0页(作者地址:福建安溪龙门中学 邮编:362442 电话:018959933521 电子邮箱:lmlf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