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7课《启蒙运动》同步练习(人教版必修三).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223271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第7课《启蒙运动》同步练习(人教版必修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历史:第7课《启蒙运动》同步练习(人教版必修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历史:第7课《启蒙运动》同步练习(人教版必修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历史:第7课《启蒙运动》同步练习(人教版必修三).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历史:第7课《启蒙运动》同步练习(人教版必修三).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历史:第7课《启蒙运动》同步练习(人教版必修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第7课《启蒙运动》同步练习(人教版必修三).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7课启蒙运动【随堂巩固】1. 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们集中批判的是 A专制主义和教权主义 B天主教神学 C贵族特权和封建主义 D.等级制度和教权主义2.大型电视政论片大国崛起中有这样一段解说词:“在启蒙运动声势最盛的这个国度,思想最终演变成行动”“这个国度”是指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美国3. 一部反映启蒙思想的著作这样写道:“如果同一个人或是重要人物、贵族或平民组成同一个机关行使这三种权力,即制定法律权,执行公共决议权和裁判私人犯罪或诉讼权,则一切便都完了。”这部著作的作者是A伏尔泰 B孟德斯鸠 C卢梭 D康德4. 阅读材料:材料一 比较一般的历史运动带有宗教的色彩,甚至在基督教传播的

2、范围之内,具有真正普遍意义的革命,也只有在资产阶级以往的解放斗争的最初阶段的历史,即13世纪到17世纪,才带有这种宗教色彩;而且这种色彩要用以往的整个中世纪的历史来解释,中世纪的历史只知道一种形式的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 恩格斯材料二 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同一个人或是由重要人物、贵族或平民组成的同一个机关行使这三种权力,即制定法律权、执行公共决议权和裁判私人犯罪或争论权,则一切便都完了。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出西欧资产阶级最初的反封建斗争具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具有这种特点?

3、(2)材料二反映了资产阶级什么样的政治要求?与材料一相比,这一时期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呈现怎样的特点?其原因又是什么?(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418世纪西欧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有哪些?并分析呈现出阶段性特点的根本原因。【课后提高】一、选择题1. 马克思说,启蒙思想家“已经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并且从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从神学中引申出国家的自然规律”。其中“理性”的含义是A独立的思考与自主的精神B君主的权力与党派的信仰C国家的意志与精神的寄托D权威的判断与历史的传统2. 恩格斯说:“十八世纪是法国人的世纪”。他作出上述论断的最主要依据是A. 对外战争开始征服整个欧洲 B. 率先进

4、行和完成了工业革命 C. 启蒙运动达到高潮并影响世界 D. 人文主义思想广泛地深入人心3. 伏尔泰的名言 “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反映了启蒙思想家A.主张限制王权 B.提倡君主立宪 C.倡导信仰自由 D.宣扬权利平等4. “社会公约在公民之间确立了这样一种平等,以致他们大家都遵守同样的条件并且全都应该享有同样的权利”。这句话做有可能出自谁的著作A狄德罗 B伏尔泰 C孟德斯鸠 D卢梭5. 卢梭、伏尔泰和孟德斯鸠都反对A君主制 B君主专制 C共和制 D君主立宪制6. 伏尔泰、孟德斯鸠和卢梭的相同主张是A.反对迷信和专制B.实行君主立宪C.主张三权分立D.倡导社会契约

5、7. 伏尔泰是一位睥睨一切传统权威的批判家,但他对于中国的传统权威孔子推崇至极。他把孔子的画像挂在家里的礼拜堂里朝夕膜拜。他推崇中国儒家文化的真正原因在于他认为中国儒家文化的精神A.有利于摧毁基督教精神枷锁 B.有利于建立开明君主制度C.有利于订立完备的社会契约 D.有利于建立代议制的政体8. 近代西方确立资本主义国家权力运行的平衡和谐的是A 洛克和孟德斯鸠设计的三权分立机制 B .卢梭的社会契约理论C .天赋人权学说 D、.人民主权说处死路易十六9. 右图所示的历史事件其理论来源于A霍布斯的思想 B卢梭的思想C伏尔泰的思想 D孟德斯鸠的思想10. 亚里士多德曾将城邦的政治机构划分为三部分:“

6、其一为有关城邦一般公务的议事机能;其二为行政机能部分其三为审判机能。”在这方面与他最相似的启蒙思想家是A.洛克 B.孟德斯鸠 C.伏尔泰 D.卢梭11. “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时刻都套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卢梭社会契约论,文中的“枷锁”主要是指A. 资本主义制度 B.自然环境束缚 C.封建等级制度 D.基督宗教束缚12. 18世纪的法国,越来越多的人不再盲从统治者的说教,学会了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他们思考的问题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时期相比,突出表现在A批判神权统治 B鼓吹人性解放 C倡导思想自由 D构建理性王国13. “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于自己

7、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提出这一观点的启蒙思想家是()A.伏尔泰B.孟德斯鸠C.卢梭D.康德14.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与西方启蒙思想的主要相同点是A、强调人的价值 B、批判专制制度C、宣扬理性主义 D、否定宗教神学15. 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启蒙运动的核心是理性,即指人自己思考,运用自己的智力去认识、判断和理解事物 它丰富和发展了人文主义精神的内涵 把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建立资产阶“理性王国”的高度 它对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影响 A. B. C. D.二、非选择题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506年1月4日,一个意大

8、利人在种植葡萄时,无意中挖出一座群雕像。这就是古希腊的雕塑名作拉奥孔(右图),它的出土,震动一时,被推崇为世上最完美的作品。材料二 第36条每一个真诚悔改的基督徒,即令没有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免罪。 第86条教皇是一切富人中的最富有者,为什么不用他自己的钱来建造圣彼得教堂,而必须花费可怜的信徒们的钱呢?“九十五条论纲”材料三 (启蒙思想家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周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是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思维着的悟性成为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

9、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 恩格斯 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当时的意大利主要流行什么社会思潮?这一思潮要表达的思想主旨是什么?拉奥孔的出土为什么会在意大利引起“震动”?(2)据材料二,指出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的出发点是什么?它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3)据材料三,指出启蒙思想家高举的理论旗帜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构建 “正义”平等”的新社会,他们提出了哪些主要学说? (4)综合以上材料,用关键词概括指出人文主义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随堂巩固】1. 解析:A。专制主义和教权主义是西欧封建俗权和封建神权的核心。B、C、D说法片面。2. 解析:B。启蒙

10、运动的高潮出现在18世纪的法国。3. 解析:B。 根据提干材料中的“同一个机关行使这三种权力,即制定法律权,执行公共决议权和裁判私人犯罪或诉讼权”,说明该思想家主张同一机关不能专权,故符合三权分立的主张,由可以判断为孟德斯鸠。4. 解析:第一问结合材料中的有关信息,可以得出其特点,根据时代特征从经济发展程度、阶级力量、思想意识形态的角度分析其原因;第(2)问从材料二中获取三权分立的有效信息,进而判断出启蒙运动时期反封建的特点,分析其历史原因;第(3)问抓住1418世纪的历史发展阶段指出其斗争的主要表现,根据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的理论得出呈现阶段性特征的根本原因。答案:(1)带有宗教色彩或批着宗教

11、外衣。基督教对欧洲影响深远,资产阶级力量比较弱小。(2)要求三权分立,权力制约与平衡。抛开宗教外衣,利用无神论思想宣传资产阶级的启蒙思想,斗争矛头直指专制主义和教权主义。因为这一时期资产阶级力量已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而壮大,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3)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阶段性决定的。【课后提高】一、选择题1. 解析:A 。 由教材可直接得知理性的含义是独立的思考与自主的精神2. 解析:C。 十八世纪,启蒙运动在法国达到高潮,并成为欧美各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3. 解析: D。 伏尔泰强调人们要有言论的自由(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4. 解析

12、:D 。结合题干材料,抓住“社会公约” “遵守” “享有同样的权利”可以判断出属于社会契约论,进而推断出是卢梭。5. 解析:B。考查分析比较能力。卢梭、伏尔泰和孟德斯鸠的主张有所不同,但他们都是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都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6. 解析:A。逐项分析, B、C是孟德斯鸠的主张,D是卢梭的主张,而三者都是批评天主教和封建专制,故A符合。7. 解析:B 。伏尔泰主张实现君主立宪制,希望能有位开明的君主治理国家,而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倡导“仁”“仁政”恰恰符合伏尔泰思想主张,为此大力推崇中国的儒家文化。8. 解析:A 。在启蒙思想家的所有思想中,能够体现出平衡和谐的是立法、司法、行政的三

13、权分立机制。9. 解析: B。 处死路易十六是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论的体现,是卢梭的观点。10. 解析:B。注意题干的意思是对国家权力的划分,这一点与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类似。A是三权两分,C、D与分权学说无关。11. 解析:C 。 欧洲启蒙思想家主张人是天生自由平等的,但人的自由受到封建专制、封建等级制度的制约和束缚,封建等级、封建专制是套在人们头上的封建枷锁,因而将矛头直指封建等级、封建专制12. 解析:D 。 18世纪的法国,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启蒙思想家们在猛烈抨击封建制度的同时,更是提出了未来社会的诸多设想。如孟德斯鸠三权分立思想的提出等。13. 解析:D 。材料反映了康德主张的人

14、不是他人的工具,而是自身的目的,即应当以人为本,人是一切发展过程的最终价值取向。他的理性批判最终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14. 解析:B 。注意结合时代背景对两者思想进行分析比较。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更多的是批判专制制度,西方的启蒙思想除了这方面以外,其它几个选项的内容都有。15. 解析:A 。 本题为组合选择题,抓住“发展”理解启蒙运动思想的具体表现,是理性的含义,是启蒙运动的影响,故都符合题意。二、非选择题16解析:本题考查近代西方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的情况和影响。注意对材料信息的充分利用,并与相对应的课本知识有机结合。 答案:(1)人文主义。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或肯定人的欲望,歌颂自然的人性或人性解放);追求现世幸福。再现了古典文明的辉煌与伟大,增强了人们创造新文化的信心。 (2)反对教皇出售赎罪券。揭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3)理性。天赋人权说,人民主权说,社会契约论,三权分立学说。 (4)古希腊(智者运动),起源;文艺复兴,复苏;宗教改革,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启蒙运动,成熟。教学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