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读《听王荣生教授评课》有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读《听王荣生教授评课》有感.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读听王荣生教授评课有感读了听王荣生教授评课之后,“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这句话一直撞击着我的心扉。乍一看,这话是最简单不过,再朴素不过的道理了,但仔细一想,实在是值得我们好好咀嚼一番了。“教什么”是指教学内容的选择,“怎么教”则是指教学方法的设置。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教什么”的问题似乎更不值得一提:“既然是语文教师,教的自然是语文。”看起来,这是无需求证的事实,但问题又恰在于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经常习惯着眼于“怎么教”,课上得如何精致精彩,包括笔者在内,考虑最多的是怎么教的方法问题,先怎么教、再怎么教、后怎么教,如何将多媒体课件精彩地展示等。笔者曾在不同年龄段的语
2、文教师中问过同样的问题:什么是语文?没想到,答案千姿百态:“语文?呵,教了一辈子语文,还真没想过。”手指语文书:“这就是语文!”有的回答更直截了当:“什么是语文并不重要,只要能教会学生就行。”我相信,这样的观点有相当的普遍性。我们没有理由不担心,一个“不知语文为何物”(至少是知之不多)的教师,得有多大的勇气才能自信地走上讲台并从事好手头的这份语文教学工作?一个“心中无语文”的教师,如何才能凭借语文课堂实现语文的教育价值与文化意义?无疑,什么是语文,这不是只言片语所能解释清楚的。但有一点毋庸置疑,那就是对语文的不同认识和理解必然会深刻影响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影响语文课程潜在教育价值与文化意义的实现
3、。从这一意义上讲,对于语文本质的了解、解读以及持续的思索则显得十分必要而且迫切。叶圣陶先生曾说:“什么是语文?平时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在纸面上的叫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和在一起说,就叫语文。”叶老的“语文”就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合指,也即“话”和“文”的合指。浙江省著名特级教师赖正清先生曾说:“语文课的特点是语言性,是专门学习和研究语言的课。”、“语言是语文课的DNA,教学缺乏语言性,那就绝对不是语文课”,“就语文学习的本质而言,应该以语言为本。”语文课程标准同时也强调“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这就点明了语文教学最基本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发展语言,培
4、养语感。可见,语言就是语文的“根”。可纵观现在的一些语文课堂,俨然成了“大杂烩”,什么内容都可以往里塞,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求异思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环保教育等等,不一而足。唯独对“语言”置之不理,还美其名曰“进行学科整合”,语文这一叶扁舟装载的负荷实在太多了,是语文教学不能承受之重。殊不知,这样做的最后结果只能是导致原汁原味的语文被其他的杂味冲淡了。语文是工具性(语言)和人文性(精神)的统一,而语言则是第一位的,精神蕴涵于语言之中。“语言的所有最为纤细的根茎生长在民族精神的力量之中”,“语言是存在的家园”。可以
5、说,抓住了语言就抓住了精神,抓住了人文。语言的学习是语文教学的头等大事,是语文教学的根!离开了对语言的实践,语文教学也就彻底偏离了轨道。我们教什么?笔者愚以为,大致来讲,我们要教学生文本为什么写和写了什么?是怎么写的?但这一切都离不开语言的实践。我们要教学生一辈子受用的东西,提高语文素养,形成较强的语文能力。这一点,叶圣陶老先生说的最好“教”是为了“不教”。我们要紧紧凭借教材这个“例子”,为学生搭建语言实践的平台,精选一个或两个训练点,让孩子在多样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感受到作者谴词造句的功力,谋篇布局的匠心。我们还要让学生凭借例子,积淀语言,悟得规律;超越例子,拓展运用,形成能力。引导他们在实践
6、中内化语言,运用语言,从而升华他们的人文。至于怎么教的问题,有句话叫“教无定法”,只有适合孩子的就是最好的。有人说,语文教师不要在教学方法上过多纠缠,而要在教学内容上注重开拓,这是很有见地的。王荣生教授说的好:“在评价一堂课的教学方法好不好之前,首先要考察它的教学内容对不对。”简单的话就诠释了“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语文教师首先要在“教什么”上下功夫。只有重视“教什么”,才会沉入教材,钻研教材,才会“入乎其内,出乎其外”。 语文课堂到底教给学生什么,是语文教师首先必须明确的问题,只有我们的语文教学活动不面面俱到,不是胡子眉毛一把抓了,而是目的清楚实在,量体裁衣,有的放矢,我们的语文课堂才会减少或多或少存在着的问题吧。走进课堂前让我们好好思考教什么吧!弄清“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更重要。为此,我们没有理由不好好思考“教什么”与“怎么教”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