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一测试卷及答案.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224094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一测试卷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新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一测试卷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新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一测试卷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新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一测试卷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新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一测试卷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一测试卷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一测试卷及答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一测试卷及答案( 时量:90分钟 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在梭伦改革中,雅典公民被划分为四个等级,其划分依据是A.政治地位 B.血缘关系 C.居住地域 D.财产多少2. 在梭伦改革中,使广大平民成为享有自由权利公民的措施是A.颁布“解负令”B.确立财产等级制度C.设立陪审法庭D.建立四百人会议3. 在战国变法运动中,提出了“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理”的思想家是A.墨子 B. 商鞅 C. 李悝 D.王安石4. 春秋时期,齐国“相地而衰征”和鲁国“初税亩”的实质是A.根据土地数量的多少收税 B.按田质好坏征收赋税C.逐步承认土

2、地私有 D.按公田数目向耕者收税5下列引文均出自中国古代典籍,其中反映井田制实质的是A.“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B.“更名天下田为王田”C.“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D.“普天之下,莫非王土”6商鞅变法内容中,直接打击奴隶主贵族势力的是A.重农抑商 B. 按军功受爵 C.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D.制定连坐法7商鞅变法的措施中,最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是A. 实行连坐法 B.普遍推行县制 C.按军功受爵 D.奖励耕战8“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该主张实质上是A.商鞅变法的指导思想 B.歌颂了商鞅变法的成效C.符合时代潮流的思想 D.反对变法的因循守旧思想9. 北魏统一北方,促进了民

3、族大融合,使鲜卑族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步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这表明民族融合的过程,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实质上是A.封建化过程 B. 汉化过程 C.工业化过程 D. 农业化过程10. 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免役法和方田均税法要解决的共同问题是A.抑制土地兼并 B.限制高利贷盘剥C. 减轻农民负担入 D.增加政府财政收11.“冗官、冗兵、冗费”是造成北宋长期“积贫积弱”局面的原因之一,这说明A.兵不在多在勇 B.政治改革要重视精兵简政C.政治改革要有强大的经济后盾 D.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措施弊大于利12恩格斯在论述克里米亚战争影响时指出:“现在沙皇政府遭到了惨败沙皇政府在全世界面前给俄

4、国丢了丑,同时也在俄国面前给自己丢了丑。前所未有过的觉醒时期开始了。”“觉醒”是指人们认识到俄国( )A军备落后B制度腐朽C经济凋敝D吏治腐败13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以前,工业资本家30%是农奴身份,财产随时可能被地主侵占。这一问题反映的实质是( )A俄国的资本主义经济落后于西方B俄国政治制度已不适应资本主义发展C俄国资本主义的力量比较弱小D俄国农奴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14以下历史现象属于19世纪后期俄国经济近代化表现的是( )资本主义农业迅速发展机器生产逐渐占据统治地位石油、机器制造等工业迅速崛起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ABCD15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根本原因是( )A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的发展

5、 B资本主义工业远远落后于西欧C封建农奴制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D农奴制危机日益加深161861年农奴制改革有利于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是因为( )农民在法律上获得了人身自由农民享有一定的公民权利摆脱了村社的控制通过交纳赎金而得到了自己的土地ABCD17有人认为“1861年改革后,俄国广大农民遭到的压迫剥削更重了”,其主要原因是( )A遭受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双重压迫B付出高额赎金C对封建地主的义务加重了D要继续遭受地主的剥削1819世纪60年代,中国和日本社会的相同点有( )都与资本主义国家签订了不平等条约都发生了要求改变社会性质的运动都积极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都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ABCD

6、19下列对日本锁国政策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抵制不了西方殖民势力的入侵B造成了日本的落后C完全隔断了日本与世界的联系D其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20下列关于日本明治维新产生的作用或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B日本逐步收回国家主权C为亚洲国家提供了实现民族振兴的经验D彻底铲除了日本封建残余势力211866年,日本的江户、大阪等城市出现了“米骚动”,这说明日本( )A幕府统治的基础开始动摇B武装倒幕运动揭开了序幕C幕府统治遭到了人民反对,危机四伏D封建社会的农民缺乏法律意识22在1878年的日本,儿童玩拍球游戏时,用10种最值得采用的新事物的名称来代替数字,它们

7、分别是汽灯、蒸汽机、马车、照相机、电报、避雷针、报纸、学校、信箱和轮船。这主要反映了日本( )A殖产兴业的经济政策B全盘西化的生活方式C文明开化的文化政策D富国强兵的奋斗目标2319世纪末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最主要因素是A民族危机加深和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D康、梁等的宣传活动2419世纪末,帝国主义对中国经济侵略的基本方式是( )A资本输出和大量倾销工业品B开设银行和迫使清政府贷款C控制中国的海关和其他税收D修筑和经营中国的铁路25百日维新措施中,直接触及顽固派利益的是( )A提倡官民上书言事B改革财政,编制预算决算C撤并政府机构,裁汰冗员D设

8、立农工商总局,鼓励发展二、非选择题(26题11分,27题14分,28题12分,29题13分,共50分)2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 大有三冗,小有三费,以困天下之财.何谓三冗?天下有定官无限员,一冗也;天下厢军不任战而耗衣食,二冗也;僧侣道士日益多而无定数,三冗也.三冗不去,不可为国. -材料2: 王安石既执政.神宗曰” 不知卿所施以何为先?”安石曰:”变风俗,立法变,最方今所急也.”材料3: 王安石以新法害天下,引用奸邪,更张法令.驯至靖康之难,人皆咎安石之祸. -请回答(1) 材料1、材料3冗局面形成的原因是什么?(3分)(2) 材料2中的对话发生在哪一年?变法取得了哪些成效?(4分)(3)

9、 结合史实评述材料三中的观点?(4分)2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世纪中期俄国与英国、德国生铁产量和铁路总长对比表俄国英国德国生铁(19世纪中叶)26万吨385万吨铁路总长(1861年)1500俄里15000俄里10000俄里材料二 19世纪60-70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时间企业数(家)工人数(人)产值(千卢布)1860年991160079541879年1874200051937材料三 请回答:(1)据材料一分析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社会背景。(4分)(2)1861年农奴制改革涉及领域广泛,据所学知识填写下来。(3分)项目内容经济行政司法(3)据材料二分析农奴制改革对俄国社会的影响

10、。(4分)(4)19世纪的俄国,一直存在着自下而上推翻俄国现存制度的革命力量,据所学知识简要概括材料三中两个政治派别的异同。(3分)2819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开展洋务运动,日本实行明治维新,两国开始了近代化进程。材料一材料二 康有为在受光绪皇帝召见时称:“泰西讲求三百年而治,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强,吾中国国土之大,人民之众,变法三年,可以自立,此后则蒸蒸日上,富强可驾万国。”摘自戊戌变法材料三 1898年夏(皇帝)颁布了一系列彻底改革法令,那段日子称为“百日维新”。但是,这些措施始终停留在纸上。维新派缺乏经验,他们的法令只得让内心极不赞成的保守官僚去贯彻。他们密谋策划,企图除掉皇太后和她周围的

11、顽固分子。但是,皇太后却先行一步,她在军队的支持下发动政变。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四 戊戌变法期间,光绪皇帝共计发布变法诏令184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对此,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他们把足够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 摘自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等回答下列问题:(1)概括图片指出日本明治维新所采取的相关措施。(3分)(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希望“变法三年可以自立”的历史背景。(3分)(3)根据材料三、四指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有哪些?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6分)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12919世纪中后期,日本、中国

12、先后改革,日本实现了明治维新,中国进行了戊戌变法。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这两次改革的社会背景有何相同之处?(3分)(2)明治维新对日本社会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有哪些?(提示:从政治、经济、军事、对外等方面分析)(6分)(3)戊戌变法的意义体现在哪些方面?(4分)高二选修一历史测试答卷一、选择题(本大题25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二、非选择题(26题11分,27题14分,28题12分,29题13分,共50分)26题答:(1)(2)(3)27题答:(1)(2)项目内容经济行政

13、司法(3)(4)28题答(1)(2)(3)29题答(1)(2)(3)高二选修一历史测试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25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DABCDBBDDDBBB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ACCABCDCCAAC二、非选择题(26题15分,27题15分,28题20分,共50分)26题(1)用分权的办法,造成一职多官,形成冗官局面.用募兵养兵的办法,军队数量不断增加,形成冗兵的局面.僧尼道士增加成为第三冗.(3分)(2)1069年.政府财政收入大增.兴修了大量的水利工程,开垦了大量的荒地,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军事实力

14、增强. (3分)(3)王安石变法是为了维护北宋统治,客观上有利于社会进步.北宋灭亡的根本原因在于政治腐败,把靖康之难归罪于变法是错误的. (4分)27.(1)背景:一方面,农奴制下的农奴生活困苦不堪,农民骚动越来越多;另一方面,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受到农奴制的阻碍,工业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其他西欧主要国家。(4分)(2)(3分)项目内 容经济颁布“二一九法令”,废除农奴制度行政参照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模式,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司法废除了等级审判制度,建立陪审制度和律师制度,实行公开审判(3)影响:一方面,俄国机器制造业迅速发展,工业革命进程加快,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另一方面,广大农民遭受到资本

15、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处境悲惨。(4分)(4)相同点:推翻沙皇专制。不同点:前者主要是军官发动武装起义来推翻沙皇统治,反对农奴制,而后者主要是知识分子在农村进行政治宣传,并发动农民革命。(3分)28题.(1)措施: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吸收西方工业革命的成果,发展近代工业;发展近代教育,培养人才。(3分)(2)西方和日本变革取得成功;甲午战败,中国民族危机加深;康有为希望通过变法,独立自强,尽快摆脱被瓜分的命运。(3分)(3)维新派缺乏经验;保守官僚的抵制,使变法措施始终停留在纸上;顽固派依靠军队发动了政变;变法过程中急于求成;变法内容上有贪大求全。根本原因是领导者资产阶级维新派势力

16、过于弱小,而封建顽固势力十分强大。(6分)29题.(1)民族危机的加深;资本主义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3分)(2)积极性:是日本历史的转折点,使日本走上近代化道路;政治上,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确立近代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经济上,日本近代资本主义工业体系开始确立;军事上,建立了一支现代化军队;国际地位上,完全废除了不平等条约,成为亚洲唯一独立的国家。局限性: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走上了对外扩张之路。(6分)(3)戊戌变法是一场政治改革运动。维新派以变法图强、救亡图存为目标,表现强烈的爱国热情;是一场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维新派试图在政治上变封建君主专制为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维新派提倡新学、主张兴民权,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维新派留下的许多遗产,成为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宝贵财富。(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