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高中生物必修一全套精品学案.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224096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121 大小:6.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高中生物必修一全套精品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1页
新人教高中生物必修一全套精品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1页
新人教高中生物必修一全套精品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1页
新人教高中生物必修一全套精品学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1页
新人教高中生物必修一全套精品学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人教高中生物必修一全套精品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高中生物必修一全套精品学案.doc(1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从生物圈到细胞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举例说明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之上;2.说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能力目标:培养分析较复杂的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的能力。重点与难点: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之上;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自主学案一、任何生物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1.病毒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病毒_细胞结构,只能营_生活,只有在 内才具有生命现象。根据宿主不同,病毒可分为_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_病毒(如鸡瘟病毒)、_病毒(噬菌体)。SARS病毒破坏人的 等处的细胞;乙肝病毒破坏_细胞;脊髓灰质炎病毒破坏_,导致小儿麻痹症;HIV破坏 ,使人丧失免疫力。2

2、.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眼虫、细菌、蓝藻、衣藻、酵母菌、疟原虫(引起人患疟疾的病原体)等,_ _个细胞就是一个完整的个体,能完成相应的各种生命活动,如运动、摄食、繁殖、对刺激作出反应等。3.多细胞生物如人,由很多细胞构成,但其生命开始于一个细胞_,经过细胞分裂和分化,最后发育成成熟个体;在许多_的密切配合下,生物体能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如缩手反射、人的生殖和发育等。4.生物的运动、繁殖、生长和发育、应激性和稳态五个方面可以说明生命活动是建立在_基础之上的,细胞是生物体_和_的基本单位。5单细胞生物,如细菌、单细胞藻类、单细胞动物等,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许多植物和动物是多细胞生物,

3、它们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例如,以_ _为基础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细胞增殖、分化为基础的_;以细胞内_为基础的遗传与变异,等等。6 不仅现存各种生物的_是在细胞内或在细胞参与下完成的,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命形式,也是具有_的单细胞生物。原始的单细胞生物经过漫长的_过程,演变为今天多种多样的生物个体、_,生物与环境经过长期的相互作用,形成多姿多彩的生态系统和生机勃勃的生物圈。_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二、理解生命活动的结构层次1.生命系统的层次性及实例结构层次概念举例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

4、一起器官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系统是指彼此间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组分有规律地结合而形成的整体个体由各种器官或系统协调配合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的生物。单细胞生物由一个细胞构成生物体种群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一个种群群落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所有的种群组成一个群落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生物圈由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这些生物生活的无机环境共同组成典型例题1.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一组是生活在人大肠内的细菌 某一池塘中的全部鱼类 肺炎患者肺部的肺炎双球菌 一根枯木及枯木上所有生物A. B. C. D.2.生物学家认为病毒是生物,

5、其主要理由是( )A.由蛋白质和核酸构成 B.能够侵染其他生物C.能够在寄主体内复制产生后代 D.具有细胞结构3.下列不属于种群的是A.森林中的全部昆虫 B.农田中的全部水稻C.草地上的全部中华狗尾草 D.海洋中的全部大黄鱼4.农贸市场上有新鲜的白菜、萝卜、菠菜,活的鸡、猪以及附在上面的细菌等生物,它们共同组成一个()A种群B.群落 C.生态系统 D.以上都不是5.(选做)夏日,取池塘中的一滴水制成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你会发现一些生物的存在,你确认它们是生物的根据是(列举三点): (1) _;(2) _;(3) _;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学习目标知识目标:说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和联系;分

6、析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讨论技术进步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能力目标: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运用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重点与难点:使用高倍镜观察几种细胞,比较不同细胞的异同点;分析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和联系。自主学案一、高倍显微镜的使用1.一般使用程序取镜安放_放置玻片_观察_观察。2.注意事项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放大倍数指的是物体的_或_的放大倍数。放大倍数=_放大倍数_放大倍数。镜头长度与放大倍数的关系: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_。 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_。物象移动与装片移动的关系:由于显微镜下成的像是倒立的像,所以,物像移动的方向与载玻片移动的方向是_的。

7、放大倍数的变化与视野范围内细胞数量变化的关系:一行细胞数量的变化,可根据放大倍数与视野范围成_比的规律计算;圆形视野范围内细胞数量的变化,可根据看到的实物范围与放大倍数的 成 的规律计算。放大倍数的变化与视野亮度的变化关系: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 。二、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比较项目原核细胞真核细胞不同点大小较小较大本质区别无_有_细胞核_核,有环状_分子有以_为主要成分的染色体举例_动物、植物、真菌(霉菌、酵母菌、蘑菇、木耳等)相似点都具有相似的_和_;都有与遗传关系密切的_。三、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1.细胞多样性的表现细胞的多样性主要体现在细胞形状、大小、结构和功能方面的差异。真核细胞与原

8、核细胞的结构存在差异(主要体现在有无核膜)。真核细胞形状、大小、结构和功能各不一样,可分为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等。原核生物的细胞形状、大小、结构和功能各不一样,据此可分为自养生物和异样生物。2.细胞多样性的原因是由于_的分化。3.细胞统一性的表现_:虽然细胞的形状、大小、结构和功能千差万别,但不同细胞却有相似的基本结构,即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与遗传有关的核物质。_:不同细胞有基本相同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种类。_:同一生物个体的不同细胞都最终来自同一个受精卵的分裂。_:一切生物(除病毒外)都以细胞为基本单位。四、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1.细胞学说的建立建立时间:_主要建立者:_主要思想:阐明了细胞和生

9、物界的统一性。2.细胞学说的内容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_发育而来,并由_所构成。细胞是一个_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它细胞共同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原核生物一定是单细胞生物,而单细胞生物不一定都是原核生物,如单细胞的原生动物(草履虫、变形虫等)、单细胞绿藻(如衣藻)、真菌(如酵母菌)等都是真核生物。小资料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典型例题1.下列四组生物中,细胞结构最相似的是A.变形虫、水绵、香菇B.小麦、番茄、土豆C.烟草、草履虫、大肠杆菌D.酵母菌、灵芝、豌豆2.对细胞学说内容的理解,正确的是A.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B.细胞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单位C.细胞通过分裂产生

10、新细胞 D.细胞对另一个个体的其他细胞的生命起作用3.关于蓝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蓝藻是自养的原核生物B.发菜、颤藻、念珠藻都属于蓝藻C.蓝藻的叶绿体含藻蓝素和叶绿素D.单个细胞直径虽比细菌大,但肉眼是分辨不清的4.某单细胞生物,体内不具叶绿体但有叶绿素,它最可能是A.真核生物B.异养生物C.无核膜的生物D.有线粒体的生物走近细胞知识点整理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注: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也只有依赖活细胞才能生活。一、1细胞的分类原核细胞真核细胞细胞大小较小(1-10um)较大(10-100um)细胞核有拟核,无核膜,无核仁。DNA不与蛋白质结合成染色体有由核膜包围的细胞核,有核仁。D

11、NA与蛋白质结合成染色体细胞质除核糖体外,无其他细胞器有多种细胞器细胞壁有,但成分与真核细胞不同植物、真菌有,动物无代表生物放线菌、细菌、蓝藻、支原体真菌、植物、动物判断细菌:凡是“菌”字前面有“杆”,“球”,“螺旋”,“弧”字的都是细菌。如大肠杆菌,肺炎球菌,霍乱弧菌等。乳酸菌是个特例,它本身是杆菌,往往把杆字省略。2原核细胞的基本结构。原核生物最主要的特点是没有由核膜包围的细胞核。3拟核是细胞一个区域内丝状的DNA分子,而没有核膜包围这个区域,不具有真核染色体结构。4细菌、蓝藻、支原体图。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

12、起的细胞群器官: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而构成器官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起而构成系统个体:由各种器官(植物)或系统(动物和人)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的生物。单细胞生物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体。种群: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一个种群。群落: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所有的种群(生物)组成一个群落。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生物圈:由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这些生物生活的无机环境共同组成(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常见考点:分子和原子不是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病毒无细胞结构单细胞生物(草履虫)一个细胞 一个个体来

13、源:Zxxk.Com植物没有系统走近细胞复习要点一重要考点来源:学.科.网Z.X.X.K 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其中重要的是区别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种群是一定区域内的所有同种的全部个体;群落是一定区域内的的所有生物,完整得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生态系统是一定区域内的所有生物及无机环境的总和。 2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显微镜的使用方法,重要是高倍镜使用的方法。常考点有:换高倍镜的步骤(物像移中央、转动转换器、调光、调细准焦螺旋)、换上高倍镜后物像的变化(物像大了,看到的视野小了,视野比原来暗了)、玻片移动问题等。 3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种类的区别:细菌、蓝藻、支原体、衣原体、放线菌。其中常常不好区

14、分的是真核生物中的真菌(酵母菌、霉菌、蘑菇等)和藻类(衣藻等)。 4蓝藻:是原核生物,自养,因为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没有叶绿体),没有线粒体等,只有一种细胞器核糖体,外有细胞壁(很多种原核生物都有,但成分与植物细胞壁不同) 5原核生物与真核细胞结构的区别:差异性统一性来源:学科网来源:学科网ZXXK原核细胞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拟核)无染色体(只有环状的DNA)只有一种细胞器核糖体1.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核物质2.都含有DNA3.都有核糖体来源:学科网真核细胞来源来源:Zxxk.Com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学科网有染色体(DNA上有蛋白质)有多种细胞器来源:学&科&网 6病毒。无细胞结构,既不

15、属于真核生物,也不属于原核生物。营养方式为寄生,并且只有寄生在生物体的活细胞内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7细胞学说。从细胞学说内容理解细胞的统一性 8. 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章末典型最新例题 例一:(09.江苏学业模拟)下列生物中结构与其他3种显著不同的是( ) A乳酸菌 B蓝藻 C大肠杆菌 D酵母菌解析:判断细菌:凡是“菌”字前面有“杆”,“球”,“螺旋”,“弧”字的都是细菌。如大肠杆菌,肺炎球菌,霍乱弧菌等。乳酸菌是个特例,它本身是杆菌,往往把杆字省略。蓝藻和细菌为原核生物,只有D选项的酵母菌为真核细菌。例二:(09. 盐城市)篮藻细胞与酵母菌细胞相比,蓝藻细胞没有( ) A核膜 B细

16、胞器 C细胞质 D细胞膜 解析:原核生物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蓝藻为原核生物。例三:(09.南京)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把装片放在载物台上,使标本位于低倍镜的正下方 眼睛从侧面注视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至离标本0.5cm处 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调节反光镜,使视野明亮 注视目镜,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看清物像 转动转换器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调节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 将要观察的物像移动到视野正中央A BCD【巩固练习】(宿迁市1)1菠菜从土壤中吸收的氮元素可以用来合成A淀粉和纤维素 B葡萄糖和DNA C核酸和蛋白质 D麦芽糖和脂肪酸2两个

17、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形成二肽时生成一分子水,该分子水中的氢来自于 A羧基 B羧基和氨基 C氨基 DR基4糖原、核酸和淀粉酶的单体分别是A碱基、单糖、氨基酸 B葡萄糖、碱基、氨基酸C乳糖、核苷酸、葡萄糖 D葡萄糖、核苷酸、氨基酸(盐城市)5在植物和动物细胞内都具有的糖类是 A葡萄糖 B蔗糖 C麦芽糖 D乳糖6篮藻细胞与酵母菌细胞相比,蓝藻细胞没有 A核膜 B细胞器 C细胞质 D细胞膜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知识梳理1.组成细胞的元素 细胞中常见的元素有_种,其中有些含量较多,被称为大量元素,如_等;有些含量很少,称为微量元素,如_等。组成细胞的元素中_四种的含量最多,在干重中C的含量达到_,表明C是构

18、成细胞的_。2.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组成细胞的各种元素大多以_的形式存在。细胞内的化合物有: 化合物 含量3.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某些化学试剂能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物产生特定的_。还原糖与_发生作用,生成_色沉淀;脂肪可被_染成橘黄色,淀粉遇碘变_色;蛋白质与_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疑难突破1.自然界中的任何生物都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在细胞中可找到的至少有62种元素,它们在细胞内主要以化合物形式存在。怎样理解元素、化合物与生命的关系? 剖析:细胞是由化合物组成的,而化合物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又是由原子组成的。组成细胞的主要化学元素有20多种,不管元素含量的多少,必需元素在生物体内

19、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没有这些元素,生物体就不能表现出相应的生命活动。从这方面说,它们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生命系统内部有严谨有序的结构,我们将细胞内所包含的全部物质按比例配齐也无法构成一个生命系统。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虽然在生物体内都有一定的生理作用,但单一的某种元素不可能表现出相应的生理功能,这些元素只有在机体中在生物体特有的结构基础上,才有机地结合成各种化合物,这些化合物相互作用才能体现出相应的生理功能。因此,这些化合物也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2.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根据这个原理,我们能够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在这个实验中,应该注

20、意哪些问题? 剖析:做好实验,不仅要知道该实验的目的要求、使用什么材料用具,能够独立地正确操作,能够实事求是地观察现象和记录数据,而且还要理解实验原理,能够综合分析所得到的现象和数据,获得正确的结果,进一步推导出结论。 (1)本实验成功的关键在于实验材料的选择。为提高实验效果,应选择那些含糖量较高,富含脂肪、蛋白质的生物组织作为实验材料。要充分理解教材中选用特定材料的意图,比如材料中含有的必须是可溶性还原糖,蔗糖不是还原糖因此不能用,淀粉既无还原性也能溶解,因此也不能用。 (2)在检测组织中的可溶性还原糖时,斐林试剂必须现配现用,混合均匀后一次加入。水浴加热时试管底部不要触及烧杯底部,以防止试

21、管受热不均匀而爆裂。 (3)在检测组织中的脂肪时,切出符合要求的薄切片是实验结果能否满意的关键。要按照教材要求练习徒手切片技术。 (4)在检测组织中的蛋白质时,双缩脲试剂要逐个加入,实验样液要留出一份作为对照,便于最后进行比较。问题探究 问题:怎样解释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探究:此题的背景材料实际上就是所提问题的最好证据,从分析表中组成地壳和生物细胞的元素相对含量,可以得出明确的答案。 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是生物学中重要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一方面,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主要依据:(1)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非生物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是生命物质所特有的;(2)生

22、命起源于非生物界;(3)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可以在生物界和非生物界之间反复地循环流动。另一方面,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具有差异性。主要依据就是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和无机自然界的含量相差很大,而且在不同的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相差也是很大的。知识巧学升华一、组成细胞的元素1.大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体元素总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 地球上天然存在的元素有90多种,在细胞中可找到至少62种元素,其中重要的有24种,常见的有29种。在生物体的元素构成中,C、H、O、N、P、S、K、Ca、Mg等元素属于大量元素。2.微量元素通常指生物生活所必需,但是需要量却很少的一些元素,例如

23、Fe、Mn、B、Zn、Cu、Mo、Cl、Ni等。这些元素虽然含量少,但如果缺失,会对生物体造成各种各样的伤害。例如硒能保护心脏,防止心肌纤维化,改善心房收缩和舒张性能,调整心率。如果缺硒,心肌受损造成心肌增大,急性或慢性心功能不全和各种类型的心率失常,急重症可导致死亡。3.在组成细胞的元素中,C、O、H、N这四种元素的含量最多。在干重中碳元素的含量达到48.4%。这表明C是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难点剖析C元素是构成生物体的主要成分之一。C原子含有6个质子、6个中子和6个电子。C原子的4个价电子可与许多原子结合,但主要是与H、O、N和S结合,也可以与其他C原子形成共价键。C和C之间以共价键形成的长

24、链可以是直链,也可以是支链。相邻的C原子之间还可以结合成双键或三键。种类繁多的生物大分子都是以C链为基本骨架的。生物大分子,如多糖、蛋白质和核酸都是由许多基本组成单位(又叫单体)连接而成的多聚体。4.各种元素在生物体内的存在形式及功能不同。有的以离子状态调节机体的生理功能(如K+在植物体内促进糖类物质向根茎部分运输),还有的兼有多种功能,如Mg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Mg2+是调节体液平衡的因素之一,还是许多酶的激活因子。多数的元素以化合物的形式构成生物体:由C、H、O构成的糖类、脂类,由C、H、O、N、S构成的蛋白质以及由C、H、O、N、P构成的核酸等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组成物质,也是生物体

25、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知识拓展 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人体内的微量元素虽然含量很少,但对人体健康却起着重要作用。它们作为酶、激素、维生素和核酸的成分,参与生命的代谢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微量元素比维生素对机体更重要。目前已发现的微量元素有20余种,已知铁、碘、铜、锰、锌、钴、铬、硒、铝、氟、硅、锡、钒等微量元素与机体的生命活动关系密切。(1)在酶系统中起特异的活化中心作用。(2)在激素和维生素中起特异的生理作用。(3)输送元素的作用。(4)调节体液渗透压和酸碱平衡。(5)影响核酸代谢。(6)防癌、抗癌作用。二、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主要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化合物分为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

26、物两大类,无机化合物包括水和无机盐,有机化合物包括糖类、脂质、核酸和蛋白质。各种化合物在生物体内的含量不同,水的含量最多,其次是蛋白质。每种化合物都有其重要的生理功能,但是任何一种化合物都不能够单独地完成某一种生命活动,只有按照一定的方式有机地组织起来,才能表现出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现象。三、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1.实验原理: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淀粉等有机物,可以用特定的化学试剂来鉴定,根据特定的颜色反应来判断特定有机物是否存在。2.实验步骤:略误区警示 (1)斐林试剂很不稳定,故将斐林试剂的甲液(0.1 g/mL的NaOH溶液)和乙液(0.05 g/mL的CuSO4溶

27、液)分别配制、储存,使用时,再临时配制,将45滴乙液滴入2 mL的甲液中,配完后立即使用。(2)双缩脲试剂的使用:应先加试剂A(0.1 g/mL的NaOH溶液),造成碱性的反应环境,再加试剂B(0.01 g/mL的CuSO4溶液)。要点提示 (1)在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实验中,对试管中的溶液进行加热时,试管底部不要触及烧杯底部,另外,试管口不要朝着实验者,以免沸腾的溶液冲出试管,造成烫伤。(2)在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若用蛋白质做实验材料,必须稀释,以免实验后粘住试管,不易洗刷。(3)在鉴定脂肪的实验中,若用花生种子作实验材料,必须提前浸泡34 h,浸泡时间短了,不容易切片,浸泡时间过长,则组织太

28、软,切下的薄片不易成形;另外染色时间不宜过长。问题思路探究问题1 细胞内最多的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分别是哪一种,你能推测它们对生命的意义吗?思路点拨:细胞中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蛋白质,无机化合物是水。蛋白质是组成生物体的重要物质,在生命活动中起重要作用;水是生命之源,离开水,生命活动就无法进行。问题2 并不是所有细胞中化合物的含量都一样。根据你的生活经验,说说哪些植物器官的细胞中富含糖类、脂质或蛋白质?怎样从植物器官中提取这些化合物?思路点拨:植物的叶肉细胞、果实细胞和种子的细胞中通常含有较多的糖类、脂质和蛋白质。如禾谷类的果实、种子中含淀粉(多糖)较多;甘蔗的茎和甜菜的根含蔗糖多;花生、芝麻

29、种子中含脂质多;大豆种子中含蛋白质多等等。要想从植物的果实、种子中获得糖类、脂质和蛋白质,就要设法使细胞破碎,再将这些物质提取出来。典题热题新题例1 科学家在利用无土栽培法培养一些名贵花卉时,培养液中添加了多种必需化学元素。其配方如下:其中植物根细胞吸收最少的离子是()离子培养液浓度(mmol/L)K+1Na+1Mg2+Ca2+NOH2POSOZn2+110.251210.251A.Ca2+ B.SO C.Zn2+ D.H2PO思路解析:考查生物体内的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根据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的含量不同,将其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大量元素包括C、H、O、N、P、S、K、Ca、Mg

30、等。微量元素包括Fe、Mn、Zn、Cu、B、Mo等。由于植物体需要大量的Ca、S、P等元素,这些元素只有靠根从培养液中吸取,而培养液能为花卉提供Ca、S、P的离子分别为Ca2+、SO、H2PO,因此花卉对这些离子的吸收量较大。而Zn属于微量元素,因此对Zn2+的吸收量最少。答案:C例2 几十年前,新西兰有一个牧场的大片牧草长势很弱,有的甚至发黄枯萎,即使施用了大量氮、磷、钾肥也无济于事。后来人们偶然发现牧场内的一小片牧草长得很茂盛。经观察和研究后才知道这附近有一座钼矿,矿工上下班总是抄近路走,他们的鞋子上粘有钼矿粉,正是矿工鞋子踩过的地方牧草长得绿油油的。经过科学家的化验和分析,一公顷的牧草只

31、需150克钼就足够了。下列关于这一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钼是植物必需的微量元素 B.钼是植物必需的大量元素C.钼是一种高效肥料,植物有了钼就能正常生长D.钼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是可以替代的思路解析:一片长势不良的牧草,被钼矿矿工踩过的地方才长得茂盛,这一方面说明矿工经过后,留下了矿粉,另一方面说明钼矿粉对牧草的生长发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植物必需的。但一公顷的牧草只需150克,表明钼是微量元素。答案:A方法点拨 在本节课中,我们接触到了多种信息给予方式,通过学习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学会提取并处理有效信息;学习过程中要联系实际,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遇到不寻常的现象,千万不要错过,

32、往往不寻常的现象后面蕴藏着新的科学发现,一定要深入分析,穷追不舍。这是科学发现的一种好方法。例3 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是因为()A.构成细胞的化合物在非生物界都存在 B.构成细胞的无机物在非生物界都存在C.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非生物界都存在D.生物界与非生物界都具有新陈代谢的功能思路解析:生物界与非生物界之所以具有统一性,是由于构成生物体的所有化学元素中没有特殊的“生命元素”,都可以在非生物界找到。但是由这些化学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核酸,在无机自然界中就不会存在,因为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新陈代谢是生物所具有的一项基本特征。答案:C深化升华 生命是在地球上产生,并随着环境变化逐渐进化

33、而来的。原始的生命物质是由无机自然界中的非生命物质经漫长时间演变而来的,因此,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都可以在无机自然界中找到,没有特殊的“生命元素”。课后强化1.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化学元素的论述,正确的是()A.组成生物体和组成无机自然界的化学元素中,碳元素的含量最多B.人、动物与植物所含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差异很大C.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D.不同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比例基本相似解析:考查生物界与非生物界既有统一性,又有差异性的观点,生物体内的元素,都是从无机自然界吸收的,所以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可以找到。答案:C2.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叙述错误

34、的是()A.在不同生物体细胞内,组成它们的化学元素种类大体相同B.在同一生物体细胞内,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相同C.组成生物体细胞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能找到D.组成生物体细胞的最基本的元素是碳解析:不管是相同的生物还是不同的生物,组成它们的化学元素种类是大体相同的,但是组成它们的各种元素在生物体内的含量是不同的。答案:B3.组成植物体的主要元素是()A.C、H、O、N、Ca、P B.C、P、O、S、H、NC.B、H、O、N、S、Zn D.H、O、K、S、P、Mg解析:组成生物体的主要元素中,C是最基本的元素。C、H、O、N、P、S 6种元素是主要元素,大约占细胞重量的97。A选项中的Ca是大

35、量元素而不是主要元素,C选项中的Zn是微量元素,D项中的Mg是大量元素而不是主要元素。答案:B4.下列能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的是()A.生物和非生物都含有C、H、O、N等元素B.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找到C.生物和非生物都能发生化学反应D.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在无机自然界可找到解析:组成生物体的有机化合物在无机自然界找不到。A、C指的是现象,没有展示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联系。B展示了生物体与无机环境的关系,因为从根本上讲,组成生物体的元素没有一种是生物界所特有的,因为原始生命本来就是由无机小分子经化学进化过程演化而来的,同时生物体在生命活动中不断与无机自然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36、答案:B5.在组成植物体的化学元素中,质量分数最多的是()A.O元素B.C元素 C.H元素D.N元素解析:植物体的组成元素中,有65%为氧元素,18%为碳元素,10%为氢元素,3%为氮元素。答案:A6.以下事实中可以作为生物界统一性的依据是()组成生命的各种元素在无机界广泛存在不同生物体内的生物大分子核酸、蛋白质分子相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都由ATP直接供能遗传密码在生物界是通用的核酸、蛋白质、糖类等大分子物质各自的基本结构单位在不同生物体内都相同A.B. C.D.解析: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主要体现在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不是生物界所特有的,但生物体内元素的含量与无机自然

37、界的含量比例大不相同。比较生物界中不同生物的组成成分,构成核酸、蛋白质、糖类的基本单位分别是核苷酸、氨基酸、葡萄糖。从供能物质来看,直接供能物质都是ATP;控制20种氨基酸的61个密码子在整个生物界通用。答案:B7.下列生理活动与蛋白质功能无关的是()A.氧气在血液中的运输 B.CO2进入叶绿体 C.葡萄糖在细胞内氧化分解 D.细胞识别解析:在所给选项中,只有二氧化碳进入叶绿体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完成的,与蛋白质的功能无关。答案:B8.沙漠中的旱生植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A.蛋白质B.糖类 C.脂肪D.水解析:不同的生物细胞,虽然形态、结构和功能都有一定的差别,但细胞中各种化合物的含量通

38、常为水最多,蛋白质含量占据第二。这是由这些化合物在细胞中的功能所决定的。答案:D9.前项为生物组织,中项为鉴定所用的化学试剂,后项为反应结果所产生的颜色,其中错误的一项是()A.苹果、斐林试剂、砖红色B.花生种子、苏丹染液、橘红色C.黄豆、双缩脲试剂、紫色D.卵清蛋白、苏丹染液、红色解析:卵清蛋白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的鉴定用双缩脲试剂,颜色反应为紫色。答案:D10.在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无机物是()A.水B.蛋白质 C.脂类 D.无机盐解析:细胞中的无机物包括水和无机盐,其中水占85%90%,无机盐约占1%1.5%。答案:A11.从根本上说,细胞都是由非生物界中的化学元素组成的,生物界和非生物

39、界是统一的,为什么还说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差异性呢 ()A.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具有了特异性功能B.细胞中有个别的化学元素在非生物界中没有C.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细胞内和在无机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D.C、H、O、N、P、S 6种元素在细胞中约共占细胞总量的97%解析:此题考查无机自然界和生物界的元素组成情况。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本身的功能,在细胞内和在无机自然界中的作用是相同的,并无特异性。在细胞内,由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构成各种化合物,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是完成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这是无机自然界所没有的;组成细胞中的任何化学元素都能在无机自然界中找到,但是,组成细胞的元素含量和无机自然界中的

40、元素含量相差很大。因此,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差异性。答案:CD12.生物大分子在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就组成生物的蛋白质、核酸、糖类、脂肪而言,其核心的组成元素是()A.CB.H C.OD.N解析:蛋白质、核酸、糖类、脂肪都属于有机化合物,都含有C、H、O三种元素,C的核外有四个电子,易形成四个共用电子对,使含C的有机物结构比较稳定,易形成生物大分子。答案:A13C、H、N三种化学元素在组成人体的化学成分中,含量占74左右,但这三种元素在组成岩石圈的化学成分中含量还不到1,这个事实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存在着本质的区别,两者还具有。解析:相同物质在人体和自然界的含量不同,说明组成生物

41、体的化学元素与自然界中的化学元素虽然种类相同,但含量有区别,这一区别说明了两者存在着差异性。答案:差异性14黑龙江省某地种植的小麦,营养器官生长非常良好,但结实率非常低(原因为花粉发育不良)。据查是由于土壤中缺少某种元素所致。经分析,土壤中缺少元素。根据该元素在植物体内的含量划分,属于元素。以上事件主要反映了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什么生理作用?。解析:考查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重要作用。由于小麦的营养生长良好,说明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基本元素正常;结实率低,说明生殖生长受到影响,而题干明确告诉花粉发育不良,因此最可能缺少B元素。B元素属微量元素,能促进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在缺少B时,花药和花丝萎缩,花粉发育不良,故结实率降低。经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B元素能影响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答案:硼微量影响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作用能力提升15.几十年前,新西兰有一个牧场的大片牧草长势很弱,即使施用了大量氮、磷、钾肥也无济于事。后来人们偶然发现牧场内的一条带状牧草长得十分茂盛,原来,这一小片“绿洲”的附近有一座钼矿,矿工上下班总是抄近路走,他们的鞋子上粘有钼矿粉,正是矿工鞋子踩过的地方,牧草长得绿油油的。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