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二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精品教案.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224336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二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精品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二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精品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二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精品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二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精品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二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精品教案.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二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精品教案 内容标准 以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知识梳理 一、报刊业走向繁荣1、近代报刊业的发展(1)形成阶段:外国人在华办报,如中国丛报、万国公报(2)发展阶段: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先进知识分子利用报刊宣传进步思想。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创办共产党、红色中华、新华日报、解放日报2、新中国报刊业的发展(1)改革开放前:有人民日报、红旗、光明日报、文汇报(2)改革开放后:我国报刊业欣欣向荣。二、影视事业的发展1、电影事业(1)新中国成立前:1905年,自制定军山首映成功,电影

2、是也开始起步。20世纪20年代,走向成熟。(2)新中国成立后:工农生活和革命战争,成为电影主题。80年代中期后,走向辉煌。2、电视事业(1)发展概况:诞生:1958年,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标志着中国电视业的诞生。普及:改革开放后,电视逐渐普及。(2)作用: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增加了信息量。三、互联网的兴起1、诞生:20世纪60年代2、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后风靡全球。中国于1994年正式接入互联网。3、特点:具有迅速传播信息的功能,被称为“第四媒介”;集文字、图像、声音于一体;高度互动,双向传受;4、影响: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学习、娱乐方式,与日常生

3、活的关系日益密切。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2复习巩固思维训练(学案60-61页):1、报刊对近现代历史的发展起了什么作用?(1)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报刊对社会的影响:成为宣传改良、革命和新文化的武器,发挥着制造舆论、唤醒民众的重大启蒙作用。(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进步报刊的影响:与国民党控制的报刊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为夺取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3)建国后报刊的影响:党报党刊成为宣传党的路线、政策和方针的主要舆论工具;各种专业性报刊及时传播各类信息。2、四大媒介是指哪些大众传播媒介?它们的发展对人们的社会生活有何影响?(1)四大媒介是指报纸、广播、电视和互联网;(2)影响:使人们越来越快、越来越广地获取信息,生活、学习、娱乐等方式也随之改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