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中语文《归去来兮辞》教案.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224557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高中语文《归去来兮辞》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新课标高中语文《归去来兮辞》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新课标高中语文《归去来兮辞》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新课标高中语文《归去来兮辞》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新课标高中语文《归去来兮辞》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课标高中语文《归去来兮辞》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高中语文《归去来兮辞》教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课标高中语文归去来兮辞教案 教学目的 : 一、 诵读。 二、感受陶潜的隐士情怀。 三、 教学重点 : 1、知识:2.掌握“胡、奚、曷、焉、何”五个疑问代词;了解宾语(疑问代词)前置的规律。 2、能力:赏析“三美”(田园美、人情美、志趣美)。 3、人文:鉴赏、诵读,陶冶性情。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诗句内容、意境;积极意义和消极性。 教学方法 主要采用问答法、讨论法和讲解法。让学生在一问一答的形式中,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老师的必要讲解,巩固和加深对较难问题的理解。 辅助手段幻灯片 。 教学安排 教学内容和步骤 预习准备 1、 自读课文,熟悉字音(将注音及生字写在练字本上)2、 了解背景材料(含

2、作者生平)自读新课堂P101 陶渊明资料介绍(课堂上让学生复述) 陶渊明(367-427)名潜,字渊明,世号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东晋诗人,我国的第一位田园诗人.散文有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诗歌有归园田居、饮酒。 “辞”是一种古代文体。起源于战国时期的楚国,也称楚辞;又因屈原所作离骚是这种文体的代表,故又称“骚体”。到了汉代,常把辞赋并称,统称为辞赋。这是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富于抒情和浪漫气息,很象诗,但押韵和句式都较诗自由。 3、 参照课下注释,疏通课文,了解大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齐读初中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园田居 问:这些文章诗歌的作者是(齐答:陶渊明),他的作品主要表

3、达什么情感? 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另一篇文章归去来兮辞 二、教师检查课文预习: 1.学生个读课文,其他学生纠正评价2.学生齐读课文(两遍) 3.初中学过很多陶渊明的文章诗歌,那么关于陶潜你们了解多少呢?(东晋大诗人,一名渊明,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可见陶潜的高尚情操,复述新课堂P101中关于陶渊明的介绍三整体把握 归去来兮辞主要写了什么,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文章是如何逐层表达这种情感的。1本文是陶渊明辞去彭泽令,归隐田园时所写。时间是晋义熙元年(405),作者41岁。序中写了就任彭泽的心境及弃官归田的缘由。全文流露出对仕宦生活的鄙弃和归隐田

4、园的乐趣。 2文章可分为三个部分: 开头至“恨晨光之熹微”为第一部分,主要写作者对官场的厌弃和归家时的急切心情。 “乃瞻衡宇”至“感吾生之行休”为第二部分,主要写归家隐居后的家园之乐、劳作之乐和田野之乐。 其余文字为第三部分,主要表达了年寿有限,应顺天应命,不必遑遑追逐的人生态度。 3本文叙事思路: 决意辞归归途抵家室内涉园外出纵情山水安度余生。 4本文的情感思路: (一)归心似箭,自责自悔:辞官 (二)天伦之乐,自安自乐:归途 抵家 (三)田园之乐,隐居之乐:家园之乐田野之乐 劳作之乐 出游之乐 (四)综述情志,乐天安命:如何度过余生 四.文言知识探究 (一)指出下列句子是何种文言句式 1.

5、既自以心为形役 2. 农人告余以春及 3. 复驾言兮焉求 4.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5. 乐夫天命复奚疑 (二)解说下列句中加横线词的活用情况 1、眄庭柯以怡颜 2、园日涉以成趣 3、时矫首而遐观 4、悦亲戚之情话 5、乐 琴 书以消忧 6、或棹孤舟 五.讨论探究 (一)、读解课文 在封建社会里,人们要建功立业,要“大济苍生”,实现人生价值,往往是和仕途紧紧联系起来的,而陶潜不愿为官,难道是当官不好吗?(指名朗读本段)陶渊明为什么要选择一条归隐田园的道路?明确:1.作者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向往恬静的田园生活。 2.在当时的现实条件下,作者既不愿卖身求荣,又不愿服食求仙,顺乎自然、乘化而归、回归田

6、园就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3.作者显然是经过大彻大悟之后才作此决定的。 怎样理解文中流露出的某种消极情绪? 世与愿违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岁暮年衰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人生无常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乐天知命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设问:结合此诗和本段内容,可看出陶潜有什么样的情怀? 明确:蔑视权贵,鄙弃官场,向往田园的隐士情怀。 赏析三美:田园美;人情美;志趣美。好一个桃源世界! 六、课堂小结 陶潜,入仕为官是他的初衷,鄙弃官场是他的节操,淡泊明志是他的追求,躬耕田亩是他生活的保障,琴书诗酒是他的生活情趣,固穷守节是他归隐意念的巩固,乐天知命是他人生的真悟。 读归去来兮辞,是了解陶潜的隐士情怀,了解中国古代的隐士文化的一个窗口。 七、 布置作业 (一)作文训练 将归去来兮辞改写为记叙文。 要求: 1.注意刻画人物的心理,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有场景描写。 2.改写时不改变文章的原义,忠实于原文的主旨(二)、以我眼中的陶潜为题,写一篇随笔。 (三)背诵全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