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语文鉴赏与探究教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高中语文鉴赏与探究教学.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析高中语文鉴赏与探究教学新课改将培养学生的鉴赏、探究能力放在了非常突出的位置上,这实际就是对高中阶段的三种语文能力即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的综合和强调,这样的改变是非常必要的。昔时学语文主要就是为了实际运用,实用性的语文就是日常交流,写写应用文、说明文,这样对于文学作品的阅读欣赏量也少了,要求也低了,结果学生的鉴赏能力得不到充分的认识和培养了,而他的实际应用能力也提不高了。而且在过去的语文教学中任何问题都要有一个标准的答案,这样同一性的思维方式严重扼杀了学生自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针对上述问题,新课改中语文鉴赏与探究教学的重要性首先体现在:教会我们的学生什么是真正的美,怎样去发现真正的美
2、以及让学生在提高鉴赏探究能力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获得应用语言的能力。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追求的最高境界应是给学生创造一个由知到不知再到知的探究情景,学生在受审美鉴赏冲动的驱使下得到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鉴赏与探究是紧密融合、不可分割的,探究是文本鉴赏的重要方式,鉴赏则是探究的最终目的,而在具体的操作上可有针对性地展开训练。首先是关于阅读鉴赏,语言和形象是展开鉴赏的两大载体,透过语言把握形象从而形成认知是整个鉴赏活动的完整过程。学生在提高语言能力的同时也发展了形象思维和审美思维,从而完成形式到内容的质变,获得审美体验。那么如何较好地让学生完成这个过程呢,我将采取以下几种方式进行:1、创设文本情境,展开想
3、象联想如果能够在课堂上创造一种还原文本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 地去感悟和体会,必然会激发他们无限的想象力从而达到一种自我催眠的状态,那么学生自然能够沉浸于鉴赏之中且效果极佳。大学听过一个例子:闻一多在给同学们上屈原的招魂一文时别有一番场景,他在夜幕降临后熄灭了教室所有的灯,然后自己举着一支昏黄的煤油灯在漆黑的教师穿梭讲课,长衫飘飘,灯影魑魅,又加之闻一多那诡秘悲怆的读腔,把当时的学生吓的一个个以为真的同屈原一样游离于天堂地狱之间。当然,我们现在不可能像闻先生那样“疯狂”,但适当地在课堂上再现文本场景,营造现场氛围,对于学生的感受领悟是非常有效的。例如,我在进行荷塘月色的教学中就设置了类似的
4、情境,让同学们闭上双眼,随着我对文中景物的深情演绎荡漾其中,这时大家的眼中仿佛真的浮现了曲曲折折的荷塘、袅娜的花朵、田田的叶子以及如流水般的月光。如此对文本氛围的营造,更容易让同学们通过语言唤起对形象的联想,从而更加真切地领会其中的意境。2、以诵读为核心,倡导语感教学我认为语感教学可分四步:感受语言,触发语感品味语言,生成语感实践语言,习得语感积累语言,积淀语感。可有四法:美读感染法比较揣摩法语境创设法切己体察法。可以看到,课堂教学过程是以“读”来串联的,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上,听不见读书声,学生不能够泡在语言文字里,对文本只是蜻蜓点水式的了解,那样无论如何是学不好语文的。同时,在展开这种以“读”
5、为中心的语感教学时,我们老师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科学合理地以读为线索设计教学过程。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是以读来领起的,不读就不可称为语文课堂。加强读法指导。既然“读”是课堂教学的主线,那么,读的指导就成为课堂教学能否收到实效的关键。以朗读为例,朗读对语文学习的意义何在,朗读的技术要求是什么,语调、语气、语速、重音、停顿、情感把握等应该怎样在文中标示,如何在语文课堂上训练学生朗读?这些都是实施语感教学的前提条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3、适度“理论先行”,传授鉴赏技巧在鉴赏中是否有必要进行技巧方法的训练?答案是肯定的,但前提是要适度,即在具体的鉴赏活动中学习鉴赏知识。如果一味地“理论先行”,总
6、是参照某种套路,不可能真正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只有遵循“实践真理实践”的路子,引导学生从各类文本鉴赏中总结技巧,然后再用来指导后面的鉴赏活动,这样才能从本质上把握鉴赏规律,准确展开鉴赏实践。 那么关于鉴赏技巧,可以分体介绍,如设置专题鉴赏训练,有针对性地对每种文体进行解读。也可以总结各种共同的鉴赏方法,如“心理分析法”、“审美分析法”、“语言分析法”等等,然后展开专题训练,检验学习成果。其次是关于探究教学,语文中的探究活动是一种创造性的文本鉴赏方式,它的目标不是得出某种解读结论,而在于培养同学们的问题探究意识,激发同学们的异质性思维,培养同学们合作交流的能力。基于这个目标,我觉得在课堂上应该这
7、样开展探究活动:1、老师设问和学生置疑相结合,独立思考和小组讨论相配合探究的核心是“问题”的提出和解决过程,所以必须要把握好这个核心。要改变课堂上老师提问学生回答的传统模式,进行双向性引导,将老师设问和学生置疑相结合。读完一篇课文,学生最初的疑问十分关键,因为他是靠独立思考而发现的问题。但这些问题多数比较感性和容易,在小组中大家共同讨论便可解决,剩下少数小组未能解决的问题就需要向老师提出来,老师可就这些问题进行启发式引导,最终解决疑问。但学生的思考毕竟有限,这就需要老师就一些重要而没被发现的问题向学生提出,引导他们进行思考和讨论。这里的问题并不是一些常规性问题,而是把“问题”作为学习的出发点,
8、引导学生在充分知识铺垫的基础上,达成学生能自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通过问题的提出、讨论、解决,进而应用、引申,学会方法,会学新知,强调的是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步骤:示范设问引导学生简单模仿问,引导学生思考后问引导学生钻研后问引导学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问。如此双向性的提问方式,不仅可以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又可以通过老师的补充进一步启发思维,完善探究。 2、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解读,张扬学生的思维个性在文学文本中,作家塑造的形象及营造的意境不可能是对现实的简单再现,它必定融入了作家的主观情思,是作家通过形象思维对客观世界的独特的创造性地理解和表现。而学生在学习这些作品时,也不可能完全客观地重现
9、作家创作时心中的形象及意境,它必将渗透着学生的主观理解,是学生通过形象思维对作品的创造性解读。“阅读活动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对文章意义的建构和敞开活动,创造性是它的一个重要特征。唯其如此,才会出现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多元解读结果。因此,语文思维的特性还在于创造性,创多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解读,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张扬学生的思维个性,在探究教学中十分重要。3、加强自主探究,转换角色 “探究性阅读教学”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学生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发展,教师由主宰课堂到主导课堂,这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变革。因而,它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摘要:做通才教师,而不是只懂语文,要“读书破万卷”
10、;做探究型教师,增强探究能力,自己先要把握一定的探究方法和探究技巧;乐于吸取和探究新的教育教学理论,乐于学习和运用新的教学设备(计算机、多媒体、互联网)。非凡是,课堂教学的开放性、质疑问难的随机性,改变了教师过去单方面控制课堂的预设式教学目前状况,使教学过程可能出现不可预知性,它要求教师既要有一定的聪明驾驭能力,又要有很强的组织协理能力及机敏的反应能力等。语文鉴赏与探究教学虽然只是建立在讲授式基础上的一种补充性教学模式,但它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它注重发挥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充分挖掘学生的聪明潜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并深入学生的情感世界,为进行得如火如荼的语文教改提供了最强有力的跳板,使得新世纪的高中语文教学又迈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