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必修:必修五) .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224705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必修:必修五)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江苏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必修:必修五)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江苏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必修:必修五)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江苏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必修:必修五)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江苏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必修:必修五)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必修:必修五)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必修:必修五) .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江苏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必修:必修五)必修五【课程目标】1学习严谨而审慎的科学态度,激发探索大自然奥秘的热情,享受发现与探索的无穷乐趣,提高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2阅读文学作品,能品味语言,感受丰富多样的思想情感和艺术魅力。3对重大人生问题有自己的思考和追求,养成对人生负责任的态度。4从宇宙和人类的关系,思考人生意义和价值问题,提升人生境界。5阅读实用类文本中的说明文,了解说明文的说明顺序、方法和语言特点。6体会文学作品抒情言志手法的多样性。7体会托物言志与直抒胸臆的表达方式及表达效果。 8理解哲理散文的哲思情怀和艺术特色。 9运用多样的议论手法进行写作,使议论辩证深入,立意较高。

2、10抓住说明对象的特点,运用恰当的说明顺序、方法,写说明文。 【学习要求】 1能独立阅读文本,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准确把握文本的主要信息。例如,物种起源)绪论的学习,可抓住关键语句,在理清作品脉络的基础上,抓住为什么要提前发表物种起源和物种起源的主要观点这两个关键问题,把握主要信息。 2通过诵读,恰当地表达出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例如,陈情表的作者对祖母的孝心和深情,对皇帝恩宠的感激,其措词的谨慎,应通过诵读加深体会。 3在阅读中,能够通过人生的生死苦乐顺逆等问题,引发对人生的严肃认真的思考。例如,记念刘和珍君塑造了刘和珍等青年学生的爱国形象,鲜明地表达了对人生

3、价值的思考。 4思考人生意义和人生价值问题,提升人生境界。例如,可以通过理解帕斯卡尔和罗素作品的思想、道德、理性等人生哲学命题的深刻内涵,了解伟大的思想家对人生价值与意义的看法,从而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 5能在整理总结有关说明文的说明顺序、说明方法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理解和品味说明文不同的语言风格。例如,南州六月荔枝丹,文艺性十分突出,语言生动,特别是引用了大量的古代诗句,不仅有助于了解荔枝的特点,而且营造了优美的意境。 6拓展对于说明文文体知识的认识,了解现代说明文在文体和风格等方面的发展变化。例如,通过斑纹的学习,了解现代说明文在文体和表达方式及语言风格上所呈现的一些新的特点。 7能够体

4、会诗歌的思想情感和表现手法的多样性特点,学会通过意象的解读和鉴赏,体会诗歌的思想和情感,理解诗歌语言的深层意蕴,评价感情的表达效果。例如,通过鉴赏第二专题中“旧日时光”的3首友情诗,体会诗歌的思想情感和表现手法的多样性。 8能够分析用形象化的语言阐释抽象道理的写法。例如,通过第四专题中“伟大的情思”的学习,分析文章中观点的表述特点:既是作者丰富思想的高度浓缩,也是富有诗意的形象的表达。 9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能在以往学习所做的归纳整理基础上,进一步做好文言相关知识的归纳整理,使相关知识系统化,并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同时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

5、定数量的名篇。 10能写说明文,能对说明对象有全面、透彻的了解,熟悉与它相关的知识背景;能确定说明的顺序,选用恰当的说明方法;能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语言力求精练、准确、生动。 11尝试将理性的思考与真挚的感情相结合,写作杂感或较复杂的说理文。能够从自己的感受出发,精心提炼观点,或托物言志,或直抒胸臆。做到内容充实,感情真实,能有思辨色彩,把自己的感悟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出来。 【教学建议】 1指导学生对说明文的阅读和写作进行梳理。例如,可以通过比较南州六月荔枝丹和斑纹,了解经典的文艺性说明文和兼具散文随笔和科学小品特点的现代说明文的不同风格特点。 2指导诗歌、散文和戏剧作品的研习,应在把握作品

6、特点的基础上,根据文本的个性,选择教学素材,组织教学单元,抓住专题的核心,突出重点,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激活文中情感,陶冶学生的心灵。例如,通过第二专题的教学,让学生体验优美真挚的感情,珍视亲情、友情,理解爱情。 3问题的探讨,要自然渗透融合在文本学习的过程中。通过问题设计安排教学步骤,通过解答问题把握作者的思想观点。例如,第三专题的教学,可以探讨为什么司马迁“隐忍苟活”,而屈原“毅然赴死”,引导学生对人生存的意义和价值等终极问题的追问,以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 4无论是文本研习,还是问题探讨,教学时要做好积极的引导工作。要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要发展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5教学时应指导学生根

7、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等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6教学中应注重朗读和背诵,教给学生一些诵读的基本方法和基本要求。要培养学生有意识地将诵读延伸到课外。要让学生注重名句名篇背诵,帮助学生积累语文知识,开阔视野,提高思想认识,同时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 7要指导学生多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重视语言环境,注意“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要让学生扩大文言文的阅读量,学会质疑,并学会利用工具书和合作学习来解疑。 8在指导学生写说明文时,要让学生注意:语言简明扼要,通俗易懂;要把握一个中心,不能喧宾夺主;要注意安排合理的说明次序,做到条理清楚,脉络明晰。还可以适当运用一些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加文章的文艺性。 9要引导学生在写作中展示自己的个性,表达独特的体验和感悟。要善于创设情感交融的情境进行练笔,帮助学生表达情感。要培养学生留心生活、感悟生活的习惯,学会从生活中去寻找写作的素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