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大附中高中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225124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安交大附中高中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西安交大附中高中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西安交大附中高中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西安交大附中高中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西安交大附中高中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安交大附中高中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安交大附中高中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西安交大附中高中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2007-01-04 15:41 点击次数:135 自2004年以来,我校高中课程改革工作已相继展开跟踪调研和初步实验与探索。目前,按照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市教育局对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计划,自2007年秋季开学起,我省普通高中学校全面进入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我校被确定为参加新课程改革省、市两级样本校,我们将责无旁贷地要起到带头和示范作用。根据陕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陕教基20077号)和西安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准备工作方案和西安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的指示精神和要求,为了认真落实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积极探索、精心规划、深入研究、努力

2、实践、渐进渐善地做好我校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的各项工作,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西安交大附中高中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三个面向”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所确定的基础教育培养目标,按照陕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和西安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准备工作方案和西安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的要求,立足我校实际,借鉴其他省市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有益经验,在总结和继承我校多年教育教学改革成果、特别是初中课程改革成功的经验基础上,大力推进教育创新,努力构建理念先进、特色鲜明、充满活力、富有时代特征的以学生为本的我校现代高中新课

3、程和新教材体系,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生动、个性化的发展,造就一支适应新课程理念、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队伍,把高中新课程改革作为我校深化和谐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现我校二次创业、二次腾飞的突破口,不断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为培养能主动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具备优秀素质的创新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二、目标任务 1、结合我校实际,创造性地全面实施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各科课程标准(实验),对新课程实验教材进行教育性、科学性和适用性实验,积极探索与高中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探索和建设与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方案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教育教

4、学评价制度、校本培训制度、校本教研制度,积极推进和完善高中新课程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运行机制,努力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普通高中新课程及新教材体系。 2、按照陕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和西安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准备工作方案和西安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的具体要求,认真领会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进一步探索我校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有效方式和途径,提高新课程实施的水平,为我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和学科课程标准的进一步修订完善提供认识成果和实证性经验,为新课程的推广创造经验、提供示范。 3、通过新课程的实施,进一步提高我校高中教育的质量和水平,积极探索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新途径,完善普通高中

5、新课程及教材体系,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健康、个性化的发展,满足新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 4、构建与高中新课程相适应的课程管理制度与教学管理制度,营造富有鲜明特色的学校新课程文化氛围,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建立学生个性化选课方案及选课指导制度,形成有效反映学生课程修习状况的学分管理办法。 5、探索适应新教材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新课标下三维教学目标的评价标准,充分利用新的教学手段,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实现学习方式多样化、个性化,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究、合作交流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6、积极开展高中教育教学评价与考核制度改革实验,以“一切为

6、了学生的发展”理念,深化学生评价标准与评价方式,构建学校教育质量监控体系,建立健全与高中新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新的评价与考试制度,从而建立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发展性评价体系。 7、进一步完善我校的教师培训制度和教学研究制度,形成与新课程实施相适应的教师专业发展机制,促进我校高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努力探索能够促进普通高中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管理新机制,全面提高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 8、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建立课程资源共享机制,积极利用和开发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课程资源,建立广泛而有效的课程资源网络,实现新课程改革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快我校高中发展步伐,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7、 9、以高中新课程改革为契机,抓紧研究与新课程相配套的学生评价、教师评价以及学校评价体系,尽快建立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估制度,形成学校自我评估与教育部门评估的互动与促进机制,使之成为保障新课程实验顺利进行和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三、工作要求 1、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是一场触及基础教育深层次矛盾的教育变革,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关系到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给我校的二次创业、二次腾飞提出了挑战,带来了机遇。我们要紧抓机遇,迎接挑战,通过认真广泛学习,使全校教职员工充分认识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领会高中新课程理论基础是“以学生发展为本”,高中新课程改革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健康成

8、长,促进教师素质的持续提高,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2、这次高中新课程改革较初中新课程改革,情况更复杂,矛盾更突出,难度也更大。因此,我们必须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既要面对现实,正视困难,攻坚克难、勇于进取,又要在实施中吸收和借鉴省内外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的经验和教训,充分发挥学校在实施过程中的自主权和首创精神,勇于实践,敢为人先,探索创造经验,发挥样本校实验校的带动、引领和辐射作用。 3、新课程改革赋予了学校更大的办学自主权,校本课程更是一大亮点,因此我们要坚持校本培训、校本教研、校本管理,充分挖掘校本教育资源,要做到以学生为本,注重创设尊重人才、鼓励创新、民主开放的学校管理氛围和工

9、作机制,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在实验工作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其积极性和创造性,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高中新课程及新教材体系,构建每一位师生和谐发展的校园文化。 4、新课程改革是一项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的工作,需要坚实的教育科研支撑,无论是实验中诸多问题的解决还是教师素质的提升,都离不开教育科研的引领作用。我们要始终坚持问题即课题的原则,以研究者的视角来对待实施中的各种问题,为实施工作注入持续发展的动力,形成以校为本的教研机制,积极探索我校实施新课程的有效途径和形式。 5、新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新课程方案的实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标志着高中培养目标、课程结构、课程设置、管理模式、评价体系等一

10、系列重大转变,我校在推进过程中也必将会遇到许多实际问题,会遇到诸多困难和挑战。因此,我们必须立足实际,实事求是,正确处理破与立、继承与发展、借鉴和创新等各方面的关系。坚持调查研究,不回避矛盾和问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积极主动的寻求解决问题和矛盾的思路与办法,在实践中大胆尝试,大胆改革,引导课程改革健康、稳步发展,实现课程改革的预期目标。 6、新课程改革离不开各方面的紧密配合,协同作战。要积极倡导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学校与家长之间、教师与专家学者之间的互动、合作与对话;加大开放办学力度,加强学校与社区、家庭的联系与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互补,要建立一系列的交流和探讨制度,为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拓展新的发

11、展空间。 四、组织领导机构和学术机构 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新课程改革实施工作领导小组,统筹规划和领导高中新课程改革工作,全面部署实施学校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研究制定各项保障措施,对实施过程加强指导与监控。学校成立由省内有关高师院校、教科研单位的专家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学校领导和教师代表组成的学术委员会,在学校高中新课程改革领导小组领导下,进行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的研究,为学校高中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现象、新矛盾提供咨询服务、技术指导以及专业支持。 1、西安交大附中高中新课程改革领导小组: 组 长:王佩东 副组长:冯 冀 成 员:曹 源 陈超君 高小梅 张 敏 华红梅 2、西安交大附

12、中高中新课程改革学术委员会 主 任:黄新南(西安市教育局副局长) 副主任:白成芳(西安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处长) 秘书长:冯 冀 (西安交大附中副校长) 副秘书长:曹 源(西安交大附中教科研处主任) 委 员:王佩东 (西安交大附中校长) 肖号彦(西安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副处长) 李夏彬(西安市教科所所长) 于 劼(西安市教研室副主任) 汪香志(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规划办主任、数学教研 员、特级教师) 贾 玲(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教研室中学教研部主任、西安市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高级教师) 高 放(西安市教研室教研员) 何巧云(西安市碑林区教研室主任) 曹 源 陈超君 五、新课程改革

13、领导小组下设十个工作机构 1、西安交大附中高中新课程设置方案与教学管理指导小组 组 长: 王佩东 副组长: 冯 冀 曹 源 成 员: 各教研组长、各学科组长 2、西安交大附中高中学生选课指导小组 组 长:冯 冀 副组长: 曹 源 高一各学科组长 成 员:高一年级各班主任及任课教师 3、西安交大附中高中新课程学分管理小组 组 长:王佩东 副组长:冯 冀 张 瑜 刘 珺 高一年级组长、各学科组长 成 员:高一年级全体任课教师 4、西安交大附中高中新课程班级管理小组 组 长:高小梅 副组长:李 波 高一年级组长、各学科组长 成 员:高一年级全体任课教师 5、西安交大附中高中研究性学习指导小组 组 长

14、:冯 冀 副组长:陈超君 高一年级组长 成 员: 高一、高二年级任课教师 6、西安交大附中高中校本课程研发建设小组 组 长:冯 冀 副组长:陈超君 高一年级组长 成 员:高一、高二年级任课教师 家长委员会 7、西安交大附中高中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领导小组 组 长:宋晋安 副组长:高小梅 张 瑜 周 洁 成 员:高一、高二年级各班主任 实践活动基地负责人 8、西安交大附中高中新课程校本评价领导小组 组 长:王佩东 副组长:冯 冀 张 瑜 刘 珺 陈超君 成 员:高一年级组长、高一年级各班主任 9、西安交大附中高中新课程背景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领导小组 组 长:王佩东 副组长:冯 冀 高小梅 张 瑜

15、周 洁 成 员:高一年级组长、高一年级各班主任 10、西安交大附中高中新课程后勤保障工作小组 组 长:张 敏 成 员:后勤处干事、教辅人员、实验人员等 六、工作重点 1、进一步组织学习,搞好课改全面动员工作。学校将进一步组织学校领导、教师、行政管理人员,安排专门时间对新课程实施方案、课程标准进行研讨和学习,使全校教师对高中新课程结构、课程设置、教学管理、班级管理、教学评价等有全面认识和深入理解。 2、做好高中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对全体教师进行通识培训、各学科课程标准培训和学科教材培训,明确高中新课程的目标任务、结构和内容,正确把握新课程的特点、实施程序和管理要求,使新课程的实施过程真正成为教师

16、专业成长的过程。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 3、形成可行的、具有我校特色的、指导我校实施高中新课程的配套文件。在新课程领导小组的领导和学术委员会的指导下,十个工作机构将通力合作,充分研讨,根据我校的办学条件和师资队伍,形成以下可行的、具有我校特色的、指导我校实施高中新课程实验的配套文件。 4、以课堂教学为重点,提高新课程实施水平。按照新课程方案中规定的学习领域、科目和模块的要求安排课程。开好技术课程,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和创造力,加强技术与社会、技术与科学之间的联系;通过课题研究与教学实践,积极探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实施、考核、评价和学生校外活动的管理;积极推进研究性学

17、习活动的开展,倡导学生积极投入、主动探究、亲身实践的学习方法。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改革课程实施方式,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的组织管理方式、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5、加强课程资源开发与建设。加大学校建设力度,使学校图书室、实验室、计算机房及网络信息技术等各种专用教室的建设和新课程接轨。充分发掘并有效利用校内外的课程资源,规划教室功能的最大利用。 6、探索评价和考试制度改革。建立高中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根据“目标多元、方式

18、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研究开发切实可行的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案。综合运用观察、交流、测验、实际操作、作品展示、成长记录、自评互评等多种方式,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业情况和综合素质发展情况,把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个性发展和健全人格作为评价的重点,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建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制度,全面、科学、准确地评价教师教学工作,将教师教学评价工作与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统一起来,通过评价促进教师的课程教学能力、课程开发能力、课程创生能力的形成和提高。 七、工作推进计划 我校自2004年以来,已相继开展了高中课程改革工作的跟踪调研和初步实验与探索,新

19、课程的基本理念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积极的实践。目前,根据陕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陕教基20077号)和西安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准备工作方案和西安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的指示精神和要求,我校高中新课程改革工作推进计划拟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2006年9月2007年1月):全面深化学习,进行高中新课程通识培训,组织相关老师赴实验省区进行高中新课程的考察调研。 第二阶段(2007年1月2007年8月):制定完善西安交大附中高中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及高中新课程相配套的文件,全体教师熟悉高中新课程课标、研读学科教材。 第三阶段(2007年9月2010年8月): 12007年9月-20

20、08年8月。 以课程标准和教材培训为主,分学科进行教师校本培训;组织高一年级任课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研究,通过活动,培育典型,推广经验,表彰先进,及时调整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22008年9月-2009年8月。 学校课程指导委员会重点就选修课程开设情况进行调研和指导;重点开好选修课;以课程标准和教材培训为主,分学科进行各年级教师的校本培训。 32009年9月-2010年8月。 做好课改背景下的高考准备工作;召开学校新课程改革总结会,交流经验,安排部署下一轮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实施工作。2007年1月4日附:西安交大附中新课程改革工作流程表时 间工 作 内 容2006.9 2007.19月召开学校领导专

21、题会,布署高中新课程工作一年规划10月成立高中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和相关课改组织机构组织全体教职工进行第一次新课程通识培训,进一步学习领会高中新课程的目标任务, 明确学校高中新课程工作一年规划对附中校园网进行调整,充实关于高中课改的内容11月组织相关老师赴实验省区进行高中新课程的考察调研完善学校新课程准备工作计划12月组织相关教师研究校本课程的开发和设置制订校本研训计划2007年1、2月召开附中第四届教学教科研研讨会,对全体教职工进行第二次新课程通识培训制订西安交大附中高中新课程改革工作方案制订高中新课程配套文件全体教职工大会,对全体教职工进行第三次新课程通识培训2007.22007.83月组织相关老师赴实验省区进行高中新课程的考察调研制订西安交大附中高中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4月全体教师以教研组为单位,熟悉课标,研读教材5月积极准备,迎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对高中新课程改革准备工作的检查指导6月完善高中新课程配套文件7月全体教师研讨高中新课程课标、学科教材及学校教学管理。高一全体教师研讨高中新课程课标、学科教材及学校教学管理8月2007920108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正式实施阶段:实施、培训、总结、交流、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