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中新课改下校长课程领导力的提升.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225337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高中新课改下校长课程领导力的提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谈高中新课改下校长课程领导力的提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谈高中新课改下校长课程领导力的提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谈高中新课改下校长课程领导力的提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谈高中新课改下校长课程领导力的提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高中新课改下校长课程领导力的提升.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谈高中新课改下校长课程领导力的提升 关键词 高中课改;校长;课程领导力;提升 中图分类号 G4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19003101 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大背景下,校长领导学校实施新课程改革,主要是通过领导课程改革来实现的。校长课程领导力水平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新课程改革实验的进程和质量。因此,校长是推进新课程改革的第一责任人,对高中新课改的有效实施起着关键性作用。新课程改革要求校长必须要有课程领导意识,新课程改革也考验着校长课程领导的能力和水平。 一、 课程领导力的理解 校长课程领导力是指以校长为核心的学校领导团队在新课程理念引导下,通过制定和实

2、施学校课程规划,调控课程管理行为,实现课程目标,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能力。包括对课程理念的准确理解和对课改方向的把握,对课程资源的整合与开发,对学校课程的总体规划、有效组织和科学评价等。 新课改下的校长课程领导力主要是通过教学过程来实现的,因此,学校管理首先应当确立以激励人、发展人为出发点和归宿的人本思想,积极创造具有亲和力的人文成长环境。课程设置首先要有效实现国家课程改革体现的三维目标,同时,要依据学校自身的特点和条件,将国家层面规划的课程计划和课程内容转变为适应本校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需求的创造性实践,这既是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基础,也是衡量实施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 二、课程领导力对高中课改的影响

3、 长期的教学实践证明,校长课程领导力引领着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决定着课改的落实和成效,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由于校长在学校中地位和作用的影响,可以说,课程领导力是校长角色所有能力中最基础、最重要和最核心的首要能力。校长课程领导力包括了校长的课程规划、实施、管理和课程文化建设等方面的能力,是校长的核心领导力,也是校长的首要能力。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校长的课程领导力更应该是校长立足本校实际,站在课程领导的“制高点”综合运用各类课程资源、灵活实施各类领导而产生的课程改革精神落实的校本推进力,从而有效促进师生发展,提升教学质量,凸显办学特色。 三、高中新课改下校长课程领导力提升的思考 1.

4、 作为课改引领者,要提升课程理解力。校长对课程改革的领导,不但要体现在组织管理上,更要体现在思想的引领上。校长首先要对新课程理念有准确的理解和把握,这样才能对学校课程实施现状有客观的判断、科学的决策,课程的实施才有正确的方向和坚实的基础。在执行国家课程、领悟精神实质的同时,也要能根据学校实际、学生水平、教师特色,做出符合本校实际的国家课程的校本实施。 2. 作为课改设计者,要提升课程规划力。校长对学校课程的规划和学校课程体系的建设既要充分考虑国家、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对课程开设的基本要求,又要从学校的办学传统、办学特色以及学校的课程开设能力出发,科学规划学校的近期、中长期课程开设计划,建立完善的学

5、校课程长效机制。 3. 作为课改实践者,要提升课程实施力。首先要开齐课程,就是学校能够把国家规定的所有课程开齐。其次要开足课程。就是学校按照国家规定的课时数开设课程,即不超课时开设课程,也不减少课时开设课程。最后要开好课程。即按照国家课程标准或校本课程标准,让学生通过学习达到课程标准目标。 4. 作为课改探究者,要提升课程开发力。校长的课程开发能力,主要指校长领导广大教师着眼于国家要求和学校实际,开发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资源的能力。校长要想提高自己的课程领导能力,必须参与课程开发实践,通过参与课程开发实践,校长可以获得关于课程开发的经验,也能提高自己的课程领导素养。 5. 作为课改评价

6、者,要提升课程评价力。高中新课程评价的特点是立足过程,促进发展;学生评价改革的重点是全面、多元、发展;教师评价的改革重点是让“教”真正地服务于“学”;学校评价的改革重点是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发展;考试改革的重点是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因此,只有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制度,才能保证新课程实验的完整性、连续性。作为高中新课改的难点之一,也是目前高中课改急需有重大突破的“瓶颈”之一,就是各高中学校都要结合自身实际,探索操作性更强的发展性评价方案,防止评价过程简单化、形式化。在学校中,好校长不应当只是称之为校长,而应当被称为“学校建设的协调人”、“学校团队的领导者”。好校长能够通过打造以及挖掘一切潜能提升学生的表现。因而,校长角色的内隐概念是推进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源动力。 编辑:郭裕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