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论文:高中新课改五大新理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论文:高中新课改五大新理念.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中新课改 五大新理念内容摘要 引人注目的新一轮课改已经启动,其目的是努力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按新课标的要求,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应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活起来,让学生插上创新的翅膀自由飞翔,教师必须领悟新理念,走出传统教学的误区。关键词新课程 学生 新课程改革主要追求”以人为本”的现代化课程改革,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新的课程改革为学生带来了新的生机.同时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要求教师要持正确的学生观,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言简之,就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2、”。一.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人人都精彩的学生观”转变观念是开拓创新,推进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前提。以前课改的观念:“一切为了考试。”因此基础教育实际上成为单一的为升学做准备的教育,即选拔功能的教育,是选拔精英的教育。新课程、新教材强调面向全体学生,而不仅仅是为了少数”尖子 生”,因此师者务必关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和权利;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有成功的潜能;赏识学生的优点.进步和个性;宽容学生的过失、错误和缺点,耐心等待转变;尽量减少对学生的行为和思维的无谓限制.。在教学过程中,不是看那些学生更聪明,而是要看每一位学生在哪些方面更聪明,从而发展他们的优势智能并促进其优势智能
3、向其他智能领域迁移,为每个学生的最终成功打好基础,让“人人都精彩”。实践证明,教师的期望价值,既能大大增强学生的求知欲,使其对学习、对人生充满希望和愉悦感,又能使其更加尊敬和信任老师,使学生的科学与人文都得到发展。.二.领悟新理念,树立“人人平等的师生观”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一切教学艺术、技巧、方法产生的基础与源泉,也是新课程的内在要求。.教师与学生之间不再是一种简单给予、被动接受的关系,教师也不再是对学生发号施令的权威,任何一方都不是把对方作为一种对象去操纵、控制和灌输。.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应由原来知识的传授者,变成调适者、研究者,教师和学生最终应该建立起平等、民主、自由、同情、公正、宽
4、容、鼓励和帮助的交往关系和”伙伴”关系.。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要把自己放在居高临下的位置上,对待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包办代替,不要把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理解为给学生提供答案。课堂不应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应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舞台。其次,教师应通过友好的问候、在课堂上直呼学生的名字等学生愿意接受、乐于接受的方式让每一个学生尤其是那些安静的或表现不好和其他可能被忽视的学生能经常感受到关爱。再次,创设交往的情景,让师生成为知心朋友,关心并了解学生的校外生活,,加强师生间情感交流,让学生从教师那儿感受到爱的力量,实现师生关系的”无障碍”。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乐其道。三.充分使用和挖掘课程资
5、源,树立“科学优化的教材观”教材是教学的基础,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但不应该也越来越不可能成为唯一的课程资源.对于教师来说,应站在建设者和创造者的角度上,不拘于教材的文本,联系实际尽可能地把学生生活素材和给定的教材有机结合起来,创造活生生的、富有说服力的教材,为教”与学”服务,使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更具针对性.具体措施有:注重学科间的综合,拓展教材,新课程强调学科间的融合与交叉,在教学中不能把思品课讲成纯政治理论,应将多科学相关知识合起来,融会贯通。如国际关系中的“多极化趋势”,可结合历史让学生谈谈它的曲折发展。 引导学生关注“无字书”,教师要充分利用校外课程资源的作用,让学生积极关注社会生活
6、、人间世事,引领其中的奇异奥妙和七彩阳光,更好地实现德育目标。例如课前“三分钟新闻”发布,组织时事报告会,组织学生参观烈士陵园、博物馆等,组织学生进行市场调查、社会调查、举办法制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在国旗下讲话等。此外,创造性地利用多种课程资源组织教学,如指导学生阅读相关课外书,充分利用光盘、教育软件、多媒体设备、自然和文人景观等,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这样,将新的理论、新的实事、新的政策等引入课堂,不仅使学生开阔了视野,而且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探索新知识的兴趣与欲望。设问只有紧跟时代的脉搏,才能使政治课永远充满生机和活力。四.开展探究性学习,树立“自主参与教学的课堂观”师生活动是教学过程的基本线
7、索,优化教学过程要强调教学双边活动的主体性、共时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知识真正的建构者。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从知识的产生、发展、巩固和应用,都应该强调人的参与。一堂课,如果不是全体学生全身心投入,积极参与多个环节的探索活动,而是只有一部分学生参与,另一部分学生当观众,那是失败的课堂。因此,教学中我经常将一些思考题、分析题、议论题写在小黑板上,让同学们分组讨论和争辩。然后请每个小组派代表到讲台上来陈述自己的观点,并规定每位同学都要轮流当一回“小老师”,通常情况下,学生经过讨论,基本上大部分问题都能自己解决;个别悬而未决的,老师只要再稍加点拨指导,通常也能达到令人满意的答案。这样,学生的主体意识增
8、强了,智力达到了开发,自学能力也自然而然地得到了培养。教学中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学习也是新课程的内在要求。运用这种教学方式,要选取恰当的资源,以教本内容为重点确定教学目标,选取教材内容要靠近学生发展区,使学生在知识和技能上有所发展,有所提升。探究的问题可先由学生质疑,然后进行选择,也可由教师质疑,然后组织探讨。 探讨过程中,教师的作用要在组织指导、适时参与,切忌主观地将学生的探究引入自己的思维定势。如我在教高二时,就要求学生写一篇小论文,题目不限,时间为一个学期,要求是反映一定的哲学道理。我做的事只是指导论文格式,给一定的参考题目,平时关注一下论文的进展情况,其他都由学生自己去做关注生活、发现问题
9、、查寻资源、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很多学生为了寻求一个好的论题,更关注电视报纸上的新闻了,学生平时谈的话题也经常是问你论文的进展情况了。从学生的论文题便可看出学生涉猎的知识范围是广泛的,如从遗憾中得来、关注时代、永无止境等。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学习,拓展了知识面,掌握了更多的学习方式,激发了学习的愿望,提升了自我成长的需求。 五.完善评价体系,树立“多把尺子的评价观”新课程、新教材强调评价要促进学生的发展,有利于改革的进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改进自己的评价方式和方法。探索有利于全体学生发展,有利于新课程实施的新的评价模式。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应保证所有学生都有足够的机会来展示他们在政治课上所学的
10、全部学习成果,教师要从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客观的来评价每一个学生。评价不是要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也不是为了拔尖,而是为了更好地激励、反馈与调整。因此,教师精心设计目标,使设计的目标符合学生的实际,保证多个层次的学生能力都能达到充分发挥,使学生通过努力,人人都能获得成功。否则,若目标超出学生的实际,学生即使努力,也难免失败,这样会极大地挫伤学生的自信心。 评价方式要改变以往一张试卷定分数的弊端,更多地采取诸如观察、面谈、社会调查、报告、展示作品、小组合作活动等多样化的方式。重视教师的评价与学生的评价相结合,更重视学生的自评和互评;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现状、潜力和发展趋势,让他们充满自信,提高学生终身发展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这样通过从多方面观察、评价和分析学生的优点和弱点得来的资料作为服务于学生的出发点,以此为依据选择和设计适宜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使评价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发展也促进课程发展的有效手段。综上所述,如“三字经”曰:“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新课程理念注重人的自然属性发展,教师应成为学生利用新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引导学生在社会的大环境里学习和探索,才能更进一步实现人性化的全面发展。而思想品德教师也只有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发展自己,完善自己,才能驾驭新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