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论文:新课程标准下数学作业设计与评价浅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数学教学论文:新课程标准下数学作业设计与评价浅谈.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课程标准下数学作业设计与评价浅谈摘要:高中数学作业设计应以学生为本,作业设计的目标必须反映新课标的理念,本文结合数学新教材的特点,从作业的分层性、多样性、系统性、趣味性等角度谈一下数学作业设计;改变评价目标、内容与方法是“新课标”提出的基本理念之一,对学生作业来说也应如此,学生作业的评价从评价主体、评价沟通、评价结果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关键词:课程标准 作业设计 形式 评价优质高效是学校教育永恒的追求。它的实现,需要我们将教学的每一环节务实优化。作业,作为教与学互动的重要形式,对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形成、兴趣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均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数学课
2、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高中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作为高中数学教育重要环节的数学作业如何体现这一基本理念,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地利用和发挥作业的功效?这就需要教师以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理念为指导,紧密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需求,设计出学生感兴趣,内容丰富且形式多样的作业。通过作业的完成情况,教师可以从中获得较为准确、真实的教学反馈信息,增进与学生思想感情交流,这些无疑都会对数学教学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当前,由于受长期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我们高中数学作业的布置中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3、:(1) 传统作业在学生思维和能力锻炼中的弊端:传统的高中数学作业以教材为中心,以高考为参照,由教师按习题的难度组织起来布置给学生,组成一个基础型、提高型、竞赛型的训练链,通过机械重复来加强记忆、巩固课堂教学的知识点,忽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学习中被动接受和死记硬背现象比较突出。评价方式单一,以笔试为主,忽视对学生自身发展的全面考察;(2)课本作业与教学资料的不足之处: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习惯于直接布置课本作业或者补充一部分教学资料中的题目,但是,课本作业形式比较单一,相应知识点的考察题量分布不均匀;教学资料中的题目普遍存在题量过大,多数配套练习与教学内容脱节, 练习缺乏层次性,
4、难易程度难以适应学校的具体教学要求,难以适应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要求等要求。在作业设计方面新课标比旧教材考虑得多的就是多元化目标,即能力目标、情感目标、心理健康目标、科学素养目标等,那么作业设计如何落实和实现这些目标,如何实现教学的有效性,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一些体会。1作业设计要体现“四性”1.1作业应体现分层性由于学生在自身发展中存在个性的差异,高中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学习方法、习惯、能力以及学习目的、态度、情感和意志品质等都会不同。因此我们应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力争让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取得成功,获得轻松、愉快、满足的心理体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要有充分的了
5、解,根据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和通过学习可能达到的水平,将学生大致分成三个层次:A层:基础较好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B层:中等水平的学生;C层:基础较差的学生。A、B、C三层人数分别为25、50、25,分层由教师掌握,不公布每位学生层次,尽量保护低层次学生的自尊心。这样分组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给学生评出好中差,而是使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实际来掌握、了解自己所需的知识,给各层次学生的“递进”留有阶梯。学生分层后,教师紧扣课程标准和教材,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相应的教学要求,将每节课的作业目标设为:起点目标(针对C层学生,面向全体学生,能掌握数学教材最基础的知识,具有最初步的数学技能,基本
6、能完成课堂教学的学习任务);基础目标(针对B层学生,兼顾A、C层学生,能较好地掌握数学教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独立思考,具有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目标(针对A层学生,兼顾B层学生,任务是拓宽视野、发展思维、提高能力)。如在二项式定理一节的作业中,对全体学生要求要掌握好二项式定理的内容,对B层学生还要求了解其推导方法,对A层的学生则要求弄清楚推导过程及所应用的知识,这样对同一内容的教学,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不相同;又如在点到直线的距离一节的课堂练习中,在推导了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之后让学生做的练习分别是:求点(3,4)到直线2x+y-10=0的距离(C层);求点(3,4)到直
7、线2x=9的距离(B层);求点(3,4)到直线xcosM+ysinM+8=0的距离的最大值和最小值(A层)等等。这种教学目标设立的原则是:在思想品德上使全体学生达到要求的同时,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注意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使其在知识和技能方面得以拓宽和提高;对中等学生要增强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他们在达到课程标准要求的基础上向更高层次发展;对学困生要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努力使他们达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1.2作业设计注重形式,体现多样性传统的数学课堂作业往往是单一的数学习题。作业形式多样化,有助于克服作业活动中的单调乏味现象,提高作业的有效性。高中新课程注意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我尽
8、力增强作业内容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实践相结合,让学生真真切切感受到数学的应用性;或选择具有较大开放度的开放性题目,培养学生从多个不同的角度提出合理的方案。内容上多样化的同时,数量和表达方式上也要多样化。“自选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兴趣爱好、能力强弱以及对教材重、难点的把握,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内容可多可少,可自行设计也可广泛参考。基本要求是:做你喜欢做的作业(目的是体验喜悦,激发做作业的内驱力);做你认为自己真正需要做的作业(目的是体验不同的自我需求);做你能够胜任的作业(目的是体验成功,让作业成为学生学习的不竭动力)。“质疑袋”、“我的疑问”。让学生把自己的疑问通过作业传递给老师
9、。任何方面的疑问都可以提,可以是关于课堂、当前所学单元的疑问,也可以是本学科的其它内容。惟一的要求是:对于自己的疑问先尝试写出解决方案。这样做的目的是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的作业环境,尤其是为那些平时不敢提问的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机会,引导学生打开思维的闸门,培养其创新意识和能力。“与老师对话”。鼓励学生大胆地与老师对话,说出自己最想对老师说的话。可以向老师指毛病、谈建议、提要求,可以交流学习的感受。目的是让学生释放自我,拉近师生情感,形成合力,教学相长。改革后的作业,学生普遍感到新奇、轻松,颇有兴趣,所做的作业字迹工整、认真。但是学生所提的问题不多,且深度不够,质疑的问题以课后思考题和课堂上讨论过
10、的题目居多。学生在作业中反映,以往缺少这样质疑的习惯及训练,首次放开质疑后不知问什么好,这表明以往学生的训练确实未能落到实处。与老师的对话中,学生似乎有所顾忌,询问的大多只是关于学习方法方面的问题。根据以上情况,老师要对学生进行循序渐进的引导和训练。1.3作业设计应具有系统性作业作为教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设计,同样遵循学习的一般规律,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身心发展特点,渐进有序展开。如在新课程教学中的数学作业可分为课前作业,课内作业和课外作业。课前作业应发挥学生情感的积极功能,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利于学生先前习得的知识和技能处于准备状态,以促进学习的迁移。课内作业应能促进学生巩固所
11、学知识,形成技能,同时用于反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而课后作业既要重视知识、技能的落实,又要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让学生在实践中应用知识,发展能力。各阶段的作用各有偏重,衔接递进。1.4作业内容应体现出趣味性兴趣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不竭动力。在作业设计中保证数学作业的“质”的前提下,设计具有趣味性、富有情境的作业具有一定吸引力,能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智力水平去完成。趣味性要体现出题型多样,方式新颖,内容有创造性,如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改错题、操作题等经常变换,课本习题、自编习题、计算类题目、表述类题目(如单元小结、学习体会、数学故事、小论文等)互相穿插,让学生感受到
12、作业内容和形式的丰富多采,使之情绪高昂,乐于思考,感受作业的乐趣,提高学生的作业效率,从而不断提高他们的数学水平。 如学完统计一章,可以安排学生调查本级学生的体育爱好情况,进行数据分析,这样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学生调整心态,产生学习的激情。2.作业评价 新课程标准中强调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业不仅是教师检验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途径,更应成为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进步的重要手段。改变评价目标、内容与方法是“新课标”提出的基本理念之一,对学生作业来说也应如此。我认为:学生作业的评价应实行下列转变
13、:2.1从评价主体上,实行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传统的作业批改方式把学生完成作业与评价作业这一完整的学习过程分割开来,学生完全依赖老师对自己作业质量作出评价的不正常状况。结果,学生既缺乏对作业质量给予自我评价的责任心,也没有对自己作业作出评价能力。作业评价变成了教师对学生作业、作品完成质量的评估,变成了老师按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判断其有关水平和能力标准。这种评价方式已经不适应现代教学改革的要求。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倡多元化的评价主体,作业的评价者可由教师、学生自己、小组成员等来担当。对五花八门的新型作业的的评价,一般采取教师指导下学生自批、学生之间相互批改、小组批改作业、老师“面批”或抽批、对于简单的作
14、业,也可进行随堂批改等多种形式进行。作业由教师评价转向学生评价,既可增强学生的责任心,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反馈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能使学生由单纯地做作业的被动状态变为积极参与作业批改的主动状态,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同时,通过作业设计、评价方法的改革,可以不同程度地把教师从学生作业堆中解脱出来,保证教师有充裕的时间来备课。2.2从评价形式上,由静态评价转向动态评价 传统的作业评价单凭教师一支笔坐在办公室批改的单一评价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突飞猛进的现代教育教学的需要,这样的评价方式已显得无能为力。现行的作业批改方式一般采用小组交流、作业展览、班级主题交流会等多种形
15、式进行。除了形式多样的批改方式外还应进行一些竞赛评比,定期评定,给予表扬和奖励,可让每一位同学都有向别人展示自我的机会,在“欣赏自己、表现自己”的过程中尽显风采。2.3从评价的结果上,注重数学作业的评价反馈功能新课程倡导评价的多元化、多样化,使得作业的反馈与评价功能更为丰富。作业的评价不再只注重知识结果,追求的是对学生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强调的是评价的激励、调控、发展功能的充分发挥。通过作业批改,一方面,教师可以从作业反馈中了解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等,适时调控教学目标、进度和方法。另一方面,学生从来自教师的反馈信息中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以便及时矫正自己的认知偏差或及时
16、改进自身的学习策略,促进所学知识的同化和顺应。更重要的是,学生从老师恰如其分的评语中不但获得求知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而且增强了学习自信心,强化了学习动机,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作业成为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交互纽带。同时,作业的面批、点评、互批、展示交流等形式的开展,使作业的批改点面结合,共性和个性皆顾。总之,改革数学作业设计与评价,要针对不同的需要进行选择,使数学作业有利于学生树立数学学习的自信心,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程的作业已不再完全是课堂教学的附属,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而更是重建与提升课程意义及人生意义的重要内容。让我们为实现新课程作业的“优质高效”积极探索。参考文献:1中学数学新课程标准2蒋爱国.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的探索J.中学数学研究.2008,(2)3刘维青.创新作业设计与评价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08,(10)4. 张少环.广州教研371期5数学作业改革实验报告J.甘肃教育.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