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论文:浅谈数学新课的引入.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227048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数学论文:浅谈数学新课的引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中数学论文:浅谈数学新课的引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中数学论文:浅谈数学新课的引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数学论文:浅谈数学新课的引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数学论文:浅谈数学新课的引入.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谈数学新课的引入 列宁曾说过:“教学的艺术,是人类最伟大的艺术。”这种最伟大的艺术最忌讳照本宣科,尤其是每堂课的开头。我想这对于我们的数学教学也是同样适用的。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由于数学逻辑性强、趣味性少,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为此根据教学的内容,创设教学情境引入新课可以说势在必行。针对性的引入可以满足学生的听课需要;启发性的引入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新颖性的引入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趣味性的引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简洁性的引入可以节约学生的听课时间。下面我以我的教学实践谈几种引入新课的方法。一、温故知新引入法温故而知

2、新,这是一种最常用的引入方法。通常是当新旧知识联系较紧密时,用温习旧知识来自然的引入新课。如教授“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第一课时”,我是这么引入的: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随机事件及其概念”,回忆一下上节课的内容什么叫随机事件?事件分为哪几类以及怎样求随机事件的概率?从而引出问题:做大量的重复试验太繁琐,效率太低不可取,因而我们需要学习一种求随机事件概率的简捷方法。这种方法引入新课,既可以巩固旧知识,又可促进识旧知识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从而有利于用知识的联系来启发思维,促进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二、巧设悬念引入法只有发现问题,才能去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可

3、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课堂效率。例如,在讲授“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时,我对学生说:有这么一件事情,一个富人告诉一个穷人,他愿意在一个月(按30天算)内每天街给这个穷人1000元,不用还;但在这个月内,穷人必须第一天给富人1分钱,第二天给2分钱,第三天给4分钱即后一天给的钱数是前天的2倍,你们想一想富人为什么这么做,是出于好心还是别有用意?此问题一出立即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这么“诱人”的条件到底有没有陷阱?只有算出“收支”对比,才能回答此题。“支”就是一个等比数列求和的问题,如何求出这个等比数列的和呢?这就需要我们探索出等比数列的求和方法及求和公式了。通过这个例子不但使学生产生求知的热情及

4、浓厚的兴趣,而且对引出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起到自然引入的作用。三、故事讲述引入法数学的枯燥和单调常常会使学生觉得学得非常乏味。为了给单调的数学学习增加一些活跃的气氛,有的时候在新课引入的时候讲个小故事,帮助学生认识数学的作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在讲授概率第一课时时我是这么引入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曾经宣称:一名优秀的数学家的作用超过10个师的兵力。你知道这句话的由来吗?1943年以前,在大西洋上英美运输船队常常受到德国潜艇的袭击。当时,英美两国限于实力,无力增派更多的护航舰,一时间,德军的潜艇战搞得盟军焦头烂额。为此,有位美国海军将领专门去请教了几位数学家。数学家们运用概率论分析后发

5、现,舰队与敌潜艇相遇是一个随机事件,按数学角度来看这一问题,它有一定的规律。一定数量的船(如100艘)编队规模越小,编次就越多(如每次20艘,就要有5个编次);编次越多,与敌人相遇的概率就越大。美国海军接受了数学家的建议,命令船队在指定海域集合,再集体通过危险海域,然后各自驶向预定港口。结果奇迹出现了:盟军舰队遭袭被击沉的概率由原来的25%降低为1%,大大减少了损失,保证了物资的及时供应。四、实验操作引入法新课程理念要求:注重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即学以致用)。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指导学生积极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例如讲授“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时,我是这么引入的:今天早上,

6、我在上班路上遇到了隔壁邻居张木匠。他向我讨教一个问题:他在装修的时候要在一块长方形的木版上画一个最大的鹅蛋(椭圆),遇到了点麻烦。他知道用两枚钉子钉住一根绳子的两端,再用一支铅笔,拉紧绳子,转一圈即可,但不知道绳子应该多长,钉子应该钉在什么地方。大家也知道用两枚钉子,一根绳子和一支铅笔可以画出一个椭圆,但是怎么画一个指定的椭圆就遇到了困难。接下来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木板、铅笔、和绳子。同时让学生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木板、铅笔和绳(事先通知过的),让其中一个同学上来画,在不断调整中发现问题的本质,即椭圆中心的选取、实轴长的选取以及焦距的选取,并且指导学生运用c2= a2-b2两枚钉子的位置,指出这是椭

7、圆的一点性质,由最大的椭圆也可得椭圆方程中x 、y的范围等等。从而引出本堂课的内容: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五、动画演示引入法有时实验引入会遇到一些困难,如讲授指数函数y=ax(a0且a1)一节中,引入设计为:做一个折纸(将一张纸对折20次)与珠穆朗玛峰高度对比。让学生将一张纸对折20次,遇到了困难。以一张8k纸为例,对折5到6次已经很难再进行下去了。虽然我们不用折下去也可知道第20次的厚度为220倍的一张纸的厚度,但到底有多少厚我们就不是非常的清楚了。为了克服这个困难,我们可以借助于多媒体动画演示。先放一段简短的有关展示世界高峰雄姿的风景片,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接着显示用游标卡尺测量普通纸张的厚

8、度情景,最后在屏幕上开设两个窗口,其中一个借助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利用动画显示纸片累次折叠以至只需20次居然超过珠峰的高度;在另一个窗口显示每次折叠后所得折纸的厚度数字,通过视频技术,动画模拟仿真,文本信息及适当的背景音乐,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从而达到引入函数y=ax的目的。六、联系实际引入法很多抽象的数学问题,若能从学生所熟悉的浅显易懂、生动活泼的事实出发来创设情境引入正题,就可以深入浅出,化难为易。例如:在讲授“充分条件”一节时,我用命题“我是浙江人,我是中国人”引出命题的条件及结论。并且通过判断命题的条件与结论的关系,引出充分条件这一概念。又比如我在讲授“排列和组合应用”

9、时,以学生参加运动会为背景,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校运会的报名截止日期快要到了,我们班级的男子4X100m的报名名单还没敲定,主要考虑对象有A,B,C,D,E,F六个同学,但是同学 A说,如果让我去,我不跑第一棒,同学B说,如果让我去,我不跑最后一棒。那么我们有多少种选择方法呢?这样引入既能达到了引入新课的目的,又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再比如讲述球面距离的时候,我们可以先看一则新闻“新华社1997年4月20日上海电,雪龙号远洋科学考察20日顺利抵达上海,这是中国南极考察队自1984年以来的第13航次科学考察。”请问南极至上海有多少公里?让我们看一下世界地图。从而引出两点间的球面距离的新课。通过这样的

10、例子说明数学不是抽象的,数学是实实在在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七、类比迁移引入法类比作为人们认识事物、理解规律的一种手段,在新课的引入中也有奇妙之处。我们都知道:数学归纳法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方法,但是很多学生对这种证法的产生或基本原理理解不深,或者只是依样画葫芦。 为此在讲授数学归纳法的第一节中,可以仿效“多米诺骨牌”之法设计出一种游戏推砖作类比,立起一长串砖(想像是无穷多块),距离适当,使得前一块倒下恰好就能砸倒后一块,那么推倒第一块,就会知道所有按规则立的砖都会全部倒下。这样一来,数学归纳法的原理“跃然而现”,学生也就自然进入学习的高潮 。又比如在探析抛物线的定义时,如何将解析几何中的抛物线与初中时的二次函数联系起来,不至于让学生感到“此抛物线非彼抛物线”之惑。我们可以由简单的二次函数引入,由,由此得到抛物线的定义。数学新课的引入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先导。设计巧妙的新课引入,能够更为有效的组织新课教学,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目的,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