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唐诗宋词“271”高效课堂汇报材料:意盎然学诗路.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228246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唐诗宋词“271”高效课堂汇报材料:意盎然学诗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中语文唐诗宋词“271”高效课堂汇报材料:意盎然学诗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中语文唐诗宋词“271”高效课堂汇报材料:意盎然学诗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唐诗宋词“271”高效课堂汇报材料:意盎然学诗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唐诗宋词“271”高效课堂汇报材料:意盎然学诗路.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中语文唐诗宋词“271”高效课堂汇报材料:春意盎然学诗路 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首先非常感谢大家在春意盎然的日子里,莅临我们学校,给我们指导。周老师把我们学校定位”青年教师发展基地”,我们高二的四位教师,有三位是青年学习班的,东海老师也刚刚超过青年班的年龄。这次周老师给我们安排的是我们高二组的集备展示,我们很珍惜这次机会,也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我们针对上次高二的网络教研关于选修课的问题,我们开展的是唐诗宋词的学习活动,“生动活泼学诗词”。上周五周老师和刘老师亲自来到我们学校,听了王丹妮的课,做出了非常中肯的点评。我们在周老师和刘老师的指导下,对于课堂设计,学案设计又做了进一步的调整,所以

2、有了今天的第一节课和第二节课。东海二中“271”高效课堂”给我们很大的启示,主要立足于三个改变:1.教师角色的改变:“师长”变“学长”,教师变教为启,变教为帮; 2.学生角色的改变: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3.教室功能的改变:“教室”变“学室”,“讲堂”变“学堂”。一、这次的教研活动主要是要改变我们选修课学习的几个理念:1.学习的主体是学生,真正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把学习的主体交给学生。学生自主、协作学习的过程。培养每个学习小组学会“共同分享”的能力,把教师的教学目标体现为小组的学习成果。采用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分享成果等多种形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大限度地

3、提高学习效益。尤其是对于我们这个层次的学生来说,只要能让他们动起来,积极参与其中,无论是背、写、还是听、说,都是一种很大的提高,或者说也是我们的成功。2.对于学习资料、课程资源、课本的整合。对于唐诗宋词课本我们没有按照顺序一篇一篇的来进行。数量太大,如果只是老师按部就班来讲解的话,学生容易学到反胃了。为了短时间内对于唐诗宋词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我们对于课本重新整合,做了一个整体的规划。 学生不仅仅是只是学习这几首诗歌,我们每类专题都印发了一些拓展诗词,大约20首左右,首先是提前背诵课堂上展示的诗词,然后在学习过程中背诵其他拓展诗词,以求达到积累的目的,在积累中学生自己找寻学习诗歌的乐趣,来更好地

4、提高学习效率。二、诗歌学习形式构想:唐诗宋词的学习共划分为7个主题,即思乡怀人诗、咏物言志诗、山水田园诗、送别诗、战争边塞诗、即兴感怀诗、咏史怀古诗7个系列,每个系列大约用时4课时,每个类别分为以下几个板块来进行:1书写唐诗:每个人选择自己喜欢的诗词,小组选出书写比较好的,张贴板报,书法展示。这是语文能力要求中简单的A级要求。书面整洁是语文试卷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也是我们一直没有放松的要求。2诵读唐诗每个小组对于诗歌进行感情诵读,形式自由,配乐配歌等。这也是语文能力要求中简单的A级识记要求。书声琅琅本也是语文课堂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读的多了,自然就记住了,也就能领悟其中的感情

5、。3.背诵唐诗 这是一个最基本的环节。也是对于学生积累方面的一个基本要求。4素描唐诗对诗歌进行改写,采用散文化的笔法。可以适当扩写,如对于思乡怀人诗,可以进行一些情节的构思,来展现人物的性格情感。要求有文采,有意境。这个环节其实是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尽管没有明确要求,但是要写出诗歌的情境也非易事。这是学生潜意识中流淌的鉴赏创作。5绘画唐诗让学生用绘画的方式展示自己对于诗歌的感受。注意其中一些色彩的搭配。要求绘画者上台来讲解自己为什么这样画,结合诗句进行独特解读。这个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来加强对于意象、意境的理解。无声的画面来表达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6表演唐诗。利用诗歌中的细节,来进行拓展,表演,

6、以求理解诗歌的精华。要求有简单剧本,一切不能脱离诗歌,不能搞怪。这个环节是学生对于诗歌留给我们想象空间的填补,以虚填实,来对于诗歌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其中1、2、3是每首诗歌的必选包,3、4、5是可选包,可以针对具体的诗歌来选择一种最适合的方式进行解读,即“3+1”模式。我们借鉴了东海二中的“271”模式流程,来进行我们诗歌学习的构思。4课时的安排是:第一课时,指导预习:上课一开始教师提出学习目标,并对相关学习内容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使全体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方法,为学生在课堂的合作学习指明方向。如教师简单讲解诗歌类型,研究目标方法,学习方法,学生预习。第二课时,阅读鉴赏:学生展示小

7、组研究成果。针对各小组展示的学习成果,学生自由点评,纠正错误,互补有无。第三课时,鉴赏指导:对于学生合作学习仍然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再进行点拨、讲解、升华,帮助学生解决问题。针对每类诗歌掌握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如艺术手法的运用,意象的赏析,情感的把握等。第四课时:巩固检测。通过适当的学习拓展,来巩固提高。在学生当堂巩固知识后,教师采取多种形式检测反馈学习效果。如诗歌背诵,名句背诵,诗歌改写,诗歌仿写,写作运用,鉴赏练习等。我们建立的基本的学习小组,根据班级人数,每组大约4-6人,每次自己选出小组长来进行专题的结构准备。组长分配任务,各司其职。有的负责PPT展示,有的负责素描,有的负责绘画等,井然

8、有序。三、诗歌学习鉴赏指导侧重:我们的第二课时主要是阅读欣赏课,第三课时可以称之为鉴赏指导课。每一类诗歌把握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如山水田园类诗歌,侧重在意象和意境的鉴赏上,边塞诗是侧重在意境和情感的把握上,思乡怀人诗则是重点在情感和意象的赏析上,咏物言志诗歌重点是艺术手法的掌握,送别诗和思想怀人类相似,是情感和意象的把握,咏史怀古是比较庞大的一类,重点是在情感和手法以及意象的选用上。通过老师的引导,小组的合作讨论,来给大家构建一个立体的诗词学习的结构。让学生在遇到类似诗歌时候不是无从下手,而是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脑子里有一条很清晰的主线。东海二中的“271”模式流程中的独学,对学,群学等,即A层次的特优学生帮助B层次的优秀学生解决问题,B层次的优秀学生帮助C层次的待优学生解决问题。而鉴于我们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我们的目的就是要最大限度的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形成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带着问题进课堂。采用各种办法,让学生积极参与。我们受到东海二中“271”课堂模式以及17中学生展示学习成果的启发,对于唐诗宋词的学习,做了一个浅显的探索。在此过程中,力求把形式内容结合,力争充分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希望各位专家领导老师给予我们批评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