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228373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阅读教学中“少教多学”的策略与方法研究参评资料类 别: 论 文题 目: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子 课 题 名 称 :阅读教学中“少教多学”的策略与方法研究所 在 地 区 : 贵州 六盘水 水城 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摘要:阅读教学是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它具备听说读写训练的综合性,既是识字的重要途径,又是写作的必备前提;既能训练思维,发展智力,又能进行思想教育及审美教育。而自主学习强调的是自由、自主创新。我们教师要在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精神,就应该从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入手,提倡在学生读书思考的

2、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点,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主动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关键词:阅读教学 学生 自主学习 生成问题 解决问题 能力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仅是学生继续深造的需要,也是学生步入社会后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趋势。笔者仅结合教学实践,简单介绍了在中小学阅读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方法,教师必须转变教育理念,在阅读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阅读教学是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它具备听说读写训练的综合性,既是识字的重要途径,又是写作的必备前提;既能训练思维,发展智力,又能进行思想教育及审美教育。而自主学习强调的是自由

3、、自主创新。我们教师要在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精神,就应该从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入手,提倡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点,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主动获取知识,形成能力。 我们必须认真研究有助于促进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新方法。对此,我浅谈几点看法:一、注重课前预习,营造自主学习氛围 21 世纪的教育强调知识学习的探索性和创新性,作为语文教学的主体阅读教学,就不能再袭用传统的以情节分析为中心的讲问题课堂模式而不思革新进取。课堂是学生展现自我、发展自我的舞台。我们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这一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精神,从鼓励学

4、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入手,把课堂还给学生。提倡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点,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获取知识,形成能力,改变过去我们熟悉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及大量演练习题的模式。因此,我们必须认真研究有助于促进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新方法。对此,我浅谈几点看法:(一)、注重课前预习,独立寻疑,营造自主学习氛围良好的预习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顺利地达到目的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叶老指出:“一篇精读教材放在面前,只要想到这是一个凭借,要用来养成学生阅读书籍的好习惯,就自然非教他们预习不

5、可。”在预习中,首先要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初读课文时,按“导读”提示自学;深入理解课文时围绕思考练习自学。在预习中画出重点词句,寻找出不理解之处,进行质疑,甚至可以提出对知识本身进行的怀疑、研究,这就能使学生产生查阅的动力,争论的欲望,获胜的信心。在预习中学生的质疑就能营造新的学习氛围,为课堂上深入学习做好铺垫。(二)、注重明确目标,创设自学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在学习每一篇课文之前,学习目标都能清晰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心中有数,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那么学生就能很主动地进入自主探索学习中,自学目标的自主确立是学生主体重新构建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一刀切”地用集体自学目标取代学生自

6、己的自学目标,教师要精心组织学生自学的教学情境,使其自主学习的气氛活跃。 良好的预习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顺利地达到目的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课前预习研读,促进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叉吸引,设疑答疑,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自主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二、创设情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兴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这种态度就会带来疲倦。”如此看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关键在于教师有没有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氛围。因此在教学中我创设了各种情境:(一)、创设问题情境,让好奇心激发学

7、生学习积极性我认为语文阅读教学中,以“思”为核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不仅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起点,也是自主学习探究的有效的方法。问题情境实质上是提供了一种环境支持和思维空间,有利于学生发挥创造。它强调一个支持学生学的环境创设,让学生自主的学习,自主的探索。因此我们不仅可以以课题创设问题情境,还可以以课文内容创设问题情境。(二)、创设表演情境,寓教寓乐寓感悟爱表演,爱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它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还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课文中一些难以理解和掌握的内容往往通过表演的形式就可以得到解决,且印象深不易忘掉。因此在教学中我时常创设各种表演情境进行教学。可见,创设表演情境,不仅激发学生

8、的自主学习兴趣,还能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与人合作,学会与人交往。(三)、创设情感课堂,让学生在情景交融中感受学习的快乐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我认为其基点在于“情感”。我认为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就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充分热情地自主学习。如何让学生在我创设的情感课堂中,由被动变为主动“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教学气氛呢?中学阶段的学生思想处在比较活跃的阶段,要让他们正襟危坐地听讲、思考,他们也只能照教师的思路按部就班地进行学习,缺少主见,长此以往他们将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甚至厌烦。可见要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是一件快乐有趣的事,就要提倡在游戏中学,在活动中学。总之,学生是语

9、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创设各种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这才是语文学习上的真正主人。 三、 注重学生质疑,进行“问题教学”,培养自主探索精神 传统的课堂教学习惯于老师提问,学生回答。这种模式的教学往往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主动探究意识被扼杀了。其实,提问是语文课堂的生命。李政道先生说:“求学问,需学问,只学答,非学问。”新课程标准倡导的课堂教学,也强调让学生自主地学习,教师应尽量把问题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生成问题,解决问题。那么,怎样引导和训练学生自主生成问题,让课堂充满生命力呢?从课文题目入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每教一篇课文,在开课时,我会有

10、意识地让学生自读题目找文眼,然后根据题目猜猜课文的内容,或提示学生:读了课文题目你想到了什么?这样一来,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就自然地生成了。然后以合作、探究、分享等形式自主解决问题就不是难事了。古人说:“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有疑问,才有学习的内驱力。人类的思维活动往往是由于要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而引发的。课堂上要让学生思,必先教有疑。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启发想象,鼓励他们敢想、敢疑、敢问,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进而进行发现问题教学,激励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 四、注重自读感悟,讨论交流,倡导小组合作学习 学生的独立学习,是让他们独立思考去发现去感悟。阅读,没有学生的独立感

11、悟是完全不可想象的;而在独立学习基础上的小组协作学习,伙伴的交互作用,而在相关内容的理解,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具有关键作用。阅读并非全是个人的事,特别是对中学生来说合作学习是重要的认知策略。学生在自读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将问题交给学习小组讨论交流共同解疑,教师要深入各组,参与讨论,并作必要的启示和点拔,引导学生再读书,在读中解决重难点,把读和议有机地结合起来。 自主学习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创新能力。在阅读教学中实施自主学习的方式,尊重了学生个性,发展了学生的自主生成问题、合作、探究、分享的能力。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从学会,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技能并形成能力。参考文献:1、语文新课程标准 2、走进新课程 3、语文预习“三部曲” 4、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 5、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