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论文:关于小说教学“轻负高质”的探究.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228376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关于小说教学“轻负高质”的探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关于小说教学“轻负高质”的探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关于小说教学“轻负高质”的探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关于小说教学“轻负高质”的探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关于小说教学“轻负高质”的探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关于小说教学“轻负高质”的探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教学论文:关于小说教学“轻负高质”的探究.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三 定 三 挖关于小说教学“轻负高质”的探究【摘 要】 “轻负高质”,是对教师有效性教学提出的要求,即要求教师在具体教学中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又能提高教与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在外国小说欣赏执教过程中,笔者摸索出“三定三挖”。“三定”即定切口、定深度、定广度,在教师层面上从阅读切口、阅读深度、阅读广度三个角度为学生小说欣赏提供方向,为实现轻负提供可能,也为提高质量提供机遇;“三挖” 即从点到面挖、由粗向细挖、由浅入深挖,从学生层面为实现轻负高质提供有效途径。在“三定三挖”理念的引领下,实现小说教学的“轻负高质”梦。【关键词】三定三挖 小说教学 轻负高质 所谓“轻负高质”, 是对教师有效性教学提出

2、的要求,即要求教师在具体教学中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又能提高教与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学生的学习负担包括学业负担和学习心理负担。其根源来自于学生、老师、学校、家长、社会乃至于学业考查制度。对于学校、家长、社会、学业考查制度所带来的学生负担,我们无力改变。但作为一位语文教师,我们可以在自己的语文教学领域为轻负高质尽绵薄之力。本学期在摸索外国小说欣赏教学时,笔者发现采用“三定三挖”,可以实现轻负高质的目标。一在教师层面,教学要做到“三定”1定切口减轻负担的关键切一个苹果,找好切口,就会切得好看;解决一个矛盾,抓住切口,就会迎刃而解;解答一个题目,定准切口,就会得出正确答案;阅读一篇外国小说,也须定好切

3、口,定好了切口,就会让阅读变得轻松而有效。小说欣赏的切口,既是小说欣赏的起点,也是重点;既有大切口,如人物、环境、主题、主题 也有小切口,如一个动作(如孔乙已的“摸”“排”),一个神态(如素芭的“盯”,清兵卫的“笑”“哭”“沉默”)、一个意象(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风”“雪”),一个字词,一段话如何确定切口才能让学生欣赏起外国小说来既不费力又有效且又符合教学目标呢?确定切口首先必须抓住一个关键即教师把握教学重点(一个单元的重点,一篇文章的重点,一节课的重点)和学习重点。同时还要坚守两个原则:一是“宜大不宜小”原则。切口小了,学生进入文章看似容易,但要挖掘文章深度却很难。也就是学生很难打开思维全

4、面把握文章的内容。切口稍大些,就可以督促学生在深究细品小说前得先对全文开展整体性阅读。因此,笔者在外国小说欣赏教学时,以编者编排的“八个话题”叙述、场景、主题、人物、情节、结构、情感、虚构为切口;二是“宜易不宜难”原则。如“叙述”这个切口让学生不知所措,望而却步。我们在引导学生时必须结合课文特点降低切口的难度要求。欣赏桥边的老人,我们为学生定下的切口是“第三人称的运用和好处,第一人称的运用和好处”,让学生有信心、感兴趣地去欣赏。另外,确定切口时还须坚持“二个贯彻”,贯彻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和高中语文学科指导意见。这两个纲要为确定切口提供理论指导,也为理解小说的高度和深度指明了方向。实践中,教师可以

5、采用三个课时指导学生通读外国小说欣赏的八个话题,整理梳理出符合学生阅读的每一课的切口;而教师则在第四课时将自己所定切口与学生分享,并将其整理成“学案”形式发给学生,方便学生课外进行有效地自主阅读。通过有规划地进行整体性地定下切口,让学生明确自己阅读起点的同时,也明确了半个学期的学习重点(外国小说欣赏只上半个学期)、一单元的学习重点、一篇文章的欣赏重点甚到一节课的重点,从而避开“面面俱到”“胡子眉毛一把抓”的局面,为轻负高质作准备。2定深度提高质量的有力保证阅读的深度有两个层面的理解:一是主题内容的深化处理,即引导学生从粗略的浅层理解向深层挖掘。如鉴赏清兵卫和葫芦,引导学生不仅看到大人的粗暴,小

6、孩个性兴趣爱好的被扼杀,还要看到实现美和自然追求过程的艰难,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及对教育存在问题的深思。二是语言技法的细化处理。如“人物性格分析”要引导学生透过人物细微的动作、神态去体会人物内心微妙的心理。从素芭的嘴唇“像两片娇嫩的新叶,颤抖不已”的描绘里会看出哑巴少女敏感的内心世界。从清兵卫的“大声地笑”“不住的笑”“偷偷地笑”看出他对葫芦的痴迷及其与众不同的欣赏眼光。因此,阅读深度要根据语文学科教学目标、具体文章的教学内容和学生总体的学习能力来确定,做到目标明确,深度适宜。定深度,为学生小说欣赏指明了方向,也为小说阅读欣赏提供了质量保证。3定广度巩固效果的有效保证外国小说欣赏全书共八个单元,每

7、个单元由一个话题、两篇文章。话题所包含的内容可能是多方面的。仅有两篇文章的阅读,学生对话题的理解只能是浮光掠影、蜻蜓点水。因此,教师预先确定好拓展阅读课目,引导学生运用教材阅读所学的方法去阅读这些拓展课目,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外国小说欣赏拓展课目业已编成。每个单元按话题的细化角度进行编制,课目数量的选录由细化角度的多少确定,课目内容以能否触动学生内心世界为原则,以话题内容为依据。课目分为赏析型的小说和高考型的小说,前者附有小说评析,后者附有高考题目和答案。当然,学生如果能够主动地开展更多的地拓展阅读,我们当然高兴,但这种缺少目的性针对性的阅读,可能会增加学生负担。因此,定广度,不是让

8、学生不要开展更多的小说拓展阅读,其目的让学生运用有限的阅读时间实现语文教学和学习的目标,达到轻负高质的目的。关于外国小说欣赏“三定”的内容确定如下定切口定深度定广度赏析型的小说高考型的小说第一单元叙述第一、三人称的叙述特点、作用及通过第一、三叙述,我们看到了什么一个伦敦人的肖像太阳岛上2008浙江乌米我的作用橘子的主人公是谁(探究题)第二单元场景场景的功能、如何设置场景,通过场景我们还知道什么?老人与海魁地奇世界杯2009浙江魔盒景物特点及作用纪念册场景如何表达人物性格和主题第三单元主题主题是什么,如何实现主题(情节、人物、场景、技巧等),主题的意义和评价天职镜头干涸的眼泪幸福的篮子主题的理解

9、父亲的嘱托主题概括第四单元人物如何贴着人物写,人物的性格,从人物身上看到了什么 最后一片常青藤叶人又少了一个2009宁夏海南孕妇的牛性格概括第五单元情节概括情节,有何特点。如何设置,从情节设置可以作者的创作意图我是瞎子教授的“骗局”2009四川想象情节如何展开过河拆桥情节赏析第单六元结构理清结构,了解结构特点(层层推进,生活横断面,心理发展)看护孩子的父亲卢布林的魔术师第七单元情感情感态度是什么,如何处理,如何表达情感,通过情感态度,我们体悟到什么橘子菊花河的第三条岸对父亲的态度古塔的秘密对人物的行为的看法第八单元虚构虚构的的魅力(实现艺术真实、心理真实、客观反映生活社会现象)巨翅老人圆盘黑羊

10、虚构的赏析二从学生层面,学习要开展“三挖”在以往的小说教学实践中,教师总是挖空心思研究文本,精心备课,准备胸有成竹地与学生分享自己的见解。谁知到了课堂,经条分缕析后,学生得到的是对小说的人物、情节、环境等支离破碎的理解,原本想看乐看的小说到了课堂也变了味。究其原因,我们在小说教学中没能还课堂给学生,没能让学生自己对课文进行整体阅读,没能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到小说的妙趣。要想学生乐学,会学,关键在于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自己去挖空心思地挖掘文本的内容,让学生自己挖出点感觉,挖出点成就感。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真正的轻负高质的要求。具体引导学生做到以下几方面:1突出重点,从点到面挖欣赏一篇小说,我们可以从人物、

11、情节、环境、主题、语言、写法等多角度进行分析。每篇小说要学生都做到“面面俱到”地赏析,势必会浪费时间精力,又容易流于浅层。同时,这些角度欣赏不是各自为义,而是彼此交叉。“面面俱到”地赏析会使学生因重复阅读而负担加重。而“从点到面挖”是以一个角度为切口展开阅读,进而延伸到其它角度,从而实现有效阅读的小说欣赏方法。如阅读清兵卫与葫芦,学生理出小说的情节(制葫芦想葫芦望葫芦收拾葫芦看葫芦评葫芦买葫芦玩葫芦护葫芦砸葫芦卖葫芦)后就引导学生发现情节的特点(多种叙述方式的运用、摇摆的艺术魅力)、作者如何设置这个情节(线索的贯彻、细节的推动、矛盾的催化)、从情节中你还读出了什么(人物性格、主题内容)。于是,

12、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解答了关于情节的“情节是什么”“情节有什么特点”“情节怎样形成”“透过情节还看出什么”这四个问题,也全面欣赏了这篇小说。2顺藤摸瓜,由粗向细挖“由粗向细挖”,就是围绕一个话题细致地开展阅读的小说欣赏方法。对小说文本某一话题细致地深挖下去,也会实现高效阅读的目标。如小说中“场景”的欣赏,我们要引导学生写了什么场景,场景有什么特点,作者怎样展现这些场景,这个场景有什么作用,引导学生联系社会背景和文本中的语言背景;小说中人物的欣赏,引导学生人物性格是什么、如何描绘人物(正面、侧面、反面描绘的运用)、人物身上反映了什么。还有如素芭的欣赏,我们只引导学生抓住素芭的眼神:桥边的老人的欣赏

13、,只落脚于老人和我的对话;墙上的斑点就落在我的心路历程的合理性欣赏。说句实话,如果一个学生能读懂一个切口,挖透一个切口,这样的阅读欣赏也已经成功了。与全方位地面面俱到地阅读相比,这样的阅读更容易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更能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做到这一点,学生的负担也减轻了,学习的效率也提高了。3追根究底,由浅入深挖 能够透过文本挖掘小说的深意,这是小说阅读欣赏的最主要的目标。如果小说的主题都没领悟到,这样的阅读等于没读。而学生的小说阅读往往停留在表层阅读上,如情节的感知,人物名字或相互关系的知道上,很少进行深入地挖掘。因此,要达到真正高质的要求,就必须“由浅入深挖”。从内容上,领会表层意义的同时要读

14、懂深层,领会一个主题,就要看看有没有更多的主题。从技巧上,领会是什么技巧时,还要领会为什么采用这技巧。“三挖”以学案的形式出现,在教师“三定”的引领下,充分发挥学生小说鉴赏潜力,引导学生尽己所能挖掘小说文本。学生的学案呈现的时刻,也是学生获得了成就感的时刻。于是,教师趁机用20分左右的时间将自己的理解以书面教案或口头总结的形式与学生分享,从而进一步促使学生向更广、更细、更深处探究小说。这样,在阅读中,学生有了成就感,就有了兴趣,学生的自主欣赏能力提高了,小说所蕴含的人生观、价值观也渗入到学生的内心了。总之,“三定”在教师层面上从阅读切口、阅读深度、阅读广度三个角度为学生小说欣赏提供方向,为实现轻负提供了可能,也为提高质量提供了机遇。因此,“三定”是轻负高质的前提和保障。“三定”的出现,从根本上除去了教师繁琐细碎的讲解,实现还课堂给学生,也让学生避开了“面面俱到”“浅尝辄止”“浮光掠影”的阅读方式。“三挖” 即从点到面挖、由粗向细挖、由浅入深挖,从学生层面为学生轻负高质的提供了有效途径。“三定三挖”实现了让语文课堂于学生的教学理念,换来了小说教学蓬勃生机的局面,从而实现了语文教学“轻负高质”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