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题分章节汇总(史学常识部分).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229807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题分章节汇总(史学常识部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题分章节汇总(史学常识部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题分章节汇总(史学常识部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题分章节汇总(史学常识部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题分章节汇总(史学常识部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题分章节汇总(史学常识部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题分章节汇总(史学常识部分).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学历史教学园地名题精解栏目分课汇总(岳麓版)史学常识名题分解整理人:龚哲山(福建莆田五中历史组 QQ:35152082)一、选择题1(2011天津文综1)下列各组古今地名对应正确的是( )大都-北京 汴梁-开封 临安-苏州 益州-成都A B C D【解析】B 本题考查古今地名对照,意在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可用排除法,临安是今天的浙江杭州,故排除即可。2(2011福建文综13)1925 年初,土耳其改革者发动对旧式礼拜帽的批判,引起了社会上的强烈不满,但欧式帽还是在土耳其流行起来。在百姓中最流行的是鸭舌帽,因为在做礼拜时可以把帽舌反过来朝后戴,前额依旧可以贴在地上。这种现象反映了(

2、)A现代与传统之间的一种妥协 B现代是假,传统是真C传统是假,现代是真 D百姓被迫戴鸭舌帽并改变信仰【解析】A 本题的时代背景是土尔其凯末尔革命中的政教题干信息分析可知,代表现代的欧式帽虽遭遇强烈不满,但最终还是被接受了,但做礼拜时还是把帽舌反过来朝后戴,可见人们在接受现代生活方式的同时也没有完全摒弃旧的礼仪,同时“前额依旧可以贴在地上”反映了人们依旧可以进行作礼拜祷告,是传统的体现,故选A项。欧式帽最终还是被人们接受了,所以现代也是真,排除B项。做礼拜时还是把帽舌反过来朝后戴,传统也没被完全摒弃,仍然存在,也是真,排除C项。D项中所谓的信仰与材料的信息不符,排除D项。3(2011浙江文综14

3、)有学者根据材料一“昔汴都数百万家,尽仰石炭(煤),无一家燃薪(木柴)者”,得出宋代开封生活燃料已用煤取代木柴的结论;又有学者根据材料二“赐在京(汴都)官员柴、炭各有差,柴578万,炭585万”,对上述结论予以反驳。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A两位学者所用材料相互矛盾,结论都不能成立B材料二否定了材料一,仅用材料一得出的结论难以成立C无论材料一还是材料二,都必须得到考古学支持才能成立D材料一指的是民众,材料二指的是官员,两条材料并不矛盾【解析】B A项说法片面,材料虽然矛盾,但未必不能得出结论。因为相互矛盾的其中一方可能是正确的,那样就能得出结论;C项强调的是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即运用“地下之新材

4、料”与古文献记载相印证),但过于绝对。因为不是任何结论都需要考古学证明。考古学主要适用于远古时期没有文献资料的情况。D项表述是对材料的错误解读,材料一中的“数百万家”既可以包括民众,也可以包括官员。4(2011全国文综大纲卷12)唐初编定的隋书经籍志,确立了中国古代四部分类著录图书的原则,汉代的乐府民歌应著录于( )A经部 B史部 C子部 D集部【解析】D 本题考查了史学常识。中国古代以经、史、子、集四部分类著录图书,经部收录儒家“十三经”及相关著作,如周易、尚书、周礼等;史部收录各类史书,如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等;子部收录诸子百家著作、类书、释道宗教等著作,如老子、墨子、庄子

5、、荀子等;集部收录诗文词总集和专集等,如楚辞、全唐诗,全宋词,乐府诗集等。本题汉代的乐府民歌应著录于集部,选D项。5(2011安徽文综22)李大钊说:“历史的真实,有二意义:一是说曾经遭遇过的事情的记录是正确的,一是说关于曾经遭遇过的事的解喻是正确的。前者比较的变动少,后者则时时变动。”这是因为( )A历史学是人文学科,具有不确定性 B历史学家阐述历史,难免主观因素C人类知识不断增长与历史观的变化 D历史认识总是越来越接近历史真实【解析】C关键要理解题干中心意思:历史的真实,一是事情的记录,二是对事情记录的解喻。A项表述含糊,比如关于“曾经遭遇过的事情的记录是正确”就体现了确定性;B项中阐述历

6、史如“遭遇过的事情的记录”就不可能带有主观因素;D项,历史真实只有一个,不会因为时间的接近而更加真实;所以伴随人类知识不断增长和历史观的变化,对“曾经遭遇过的事的解喻”必然也会产生变动。故选C项。6(2011山东基能24)从古诗词中可以窥见我国丰富多彩的民俗娱乐活动,与下列诗句依次对应的活动是( )1弄假如真无比空,吹嘘全在一丝风 2共骇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3双枝需组履平地,楚黄州人擅此技 4梨花风气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A放风筝 赛龙舟 踩高跷 踏青 B荡秋千 游泳 赛跑 踏青C荡秋千 游泳 踩高跷 登高 D放风筝 赛龙舟 赛跑 登高【解析】A 从关键词“一丝”“ 群龙”“ 双枝”“ 寻春

7、”可以判断对应A项。7(2011山东基能33)(1分)某些影视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因缺乏考证有时存在违背史实的错误。下列片段或场景不符合史实的是A岳飞说:“身为南宋子民,定当以抗金报国为己任。”B汉武帝对卫青说:“此番出兵匈奴,责任重大,愿大胜而归。”C顾闳中在画韩熙载夜宴阁D隋场帝乘龙舟沿大运河巡游【解析】A 宋朝分成南宋、北宋是我们现在后人给宋朝历史的分期,作为岳飞当时不可能自8(2011上海单科24)90年前的 7月23日,这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一天。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以上文字中,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A B C D【解析】B

8、历史评价通常指人们对历史人物、事件等一切历史现象从价值角度所做的认识。属于历史阐释,分别是对时间和会议作出的评价。9(2011上海单科19)某学生要完成一篇有关二战人物的作业,在搜集史料。下列属于第一手材料的是( )A斯大林传 B大独裁者(电影)C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丘吉尔) D二次大战三巨头【解析】C “第一手资料”是指当事人直接经过搜集整理和直接经验所得的资料,包括原始文件、档案、信函、日记、回忆录、照片、文物古迹和其它实物等;、只有C项是丘吉尔当事人所著,符合题意。而斯大林传、大独裁者(电影)、二次大战三巨头属于第二手史料,故选C项。10(2011上海单科9)中国历史上,与秦、南朝齐、

9、宋同时并存的少数民族分别是( )A匈奴、契丹、满族 B契丹、鲜卑、匈奴C女真、鲜卑、匈奴 D匈奴、鲜卑、契丹【解析】D 秦朝时并存的是匈奴,秦始皇派大将军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孝文帝改革政治制度曾仿照南朝齐制定官制礼仪;南宋建国,向契丹进攻,意图夺取燕云十六州,惨败。故选D。11(2011上海单科10)右侧是三国鼎立形势图,其中魏国所辖地区是( )ABCD【解析】B 本题考查学生的地理空间能力,左图右史是学史的基本方法。三国中的魏国其地理范围是以中原为主,故选B。A项为长城外,当时属于鲜卑,C项为蜀国,D项为吴国。12(2011上海单科2)公元前509年,罗马进入共和国时期,这一时间也可表

10、述为( )A公元前5世纪初 B公元前5世纪末C公元前6世纪初 D公元前6世纪末【思路点拨】本题涉及历史纪年方法,是考查学习历史的基本要素,难度较低。【精讲精析】选D。一百年为一世纪,如公元前1世纪指的是公元前100年-公元前1年,故公元前509年为公元前6世纪末。13(2011上海单科30)夏朝没有留下直接的文献史料,有关记载多为转手材料,有些具有传说性质,所以夏的存在引起学者的怀疑。二里头遗址发现后,怀疑的看法逐渐减少。这是因为( )A该遗址的发现证明夏的传说有一定真实性B该遗址的考古发现与有关夏的文献记载一一对应C该遗址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夏的存在D该遗址的考古发现属于原始材料【解析】C 二里

11、头遗址属于夏商两代的遗存,又大量夏朝和商朝的实物史料。实物史料比起传说更具说服力,所以学者不再怀疑夏朝的存在,故选C项。该遗址的发现证明夏的存在,而主要不是为了证明传说有一定真实性,排除;该遗址的考古发现与有关夏的文献记载一一对应与题干“夏朝没有留下直接的文献史料”不符,而且也不可能一一对应,排除;该遗址的考古发现属于原始材料,但原始材料也有可能是虚构,不能把它绝对化,排除。14(2011上海文综7)西亚某地区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距今6000 5100年前那里的居民创造了楔形文字、人工灌溉工程等文明成就,该地区大致位于今天的 ( )A伊拉克 B伊朗 C埃及 D印度【解析】A 从材料信息“西亚、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距今6000 5100年、楔形文字、人工灌溉工程”可以判断是该文明成就是两河流域文明,这个文明的中心大概在现在的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一带,故选A。二、主观题1(2011山东基能32)(2分)下列语句是对我国相关历史人物的描述或评价,按这些任务生活年代的先后顺序对这四句话进行排列,依次是 三顾顿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愁发愤,著称信史照尘鬟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解析:分别是三国,清朝,汉朝,春秋,故答案是。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