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模拟卷:力电综合测试题四.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233022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模拟卷:力电综合测试题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广东省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模拟卷:力电综合测试题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广东省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模拟卷:力电综合测试题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广东省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模拟卷:力电综合测试题四.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广东省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模拟卷:力电综合测试题四.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模拟卷:力电综合测试题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模拟卷:力电综合测试题四.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广东东莞二中2015届高三二轮复习物理模拟试题-力电综合测试题四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46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多选、错选均不得分)F图9-113如图9-1所示,一物体在粗糙水平地面上受斜向上的恒定拉力F作用而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体可能不受弹力作用物体可能不受摩擦力作用物体可能受三个力作用物体一定受四个力作用14质量为m的“嫦娥二号”探测卫星,在距月球表面高度为h的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运行周期为T,月球的半径为R,月球质量为M,引力常量为G,则: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月球对卫星的万有引

2、力为卫星以恒定的向心加速度运行卫星运行周期T与卫星质量有关abBvAB图9-215如图9-2所示,金属棒ab,金属导轨和螺线管组成闭合回路,金属棒ab在匀强磁场B中沿导轨向右运动,则:ab棒向右运动速度越大,所受安培力越大螺线管产生的磁场,A端为N极ab棒所受安培力的方向向右ab棒不受安培力作用16如图9-3所示,P和Q为带电量分别为+q和-q的两个等量异种电荷,两者相距为L,O为PQ连线的中点,M、N为中垂线上关于O点对称的两个点,则:图9-3NQPMOM、O、N三点的电势大小关系为MNOM、N两点的场强大小相等,方向相同M、O、N三点的场强都相等O点的场强为零二、双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

3、,每小题6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均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全对者得6分;只选一个且正确得3分;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17关于牛顿第三定律,下列说法正确是:牛顿第三定律在物体处于非平衡状态时也适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方向总是相反的作用力大时,反作用力小10v/ms-10231t/s图9-418一个沿竖直方向运动的物体,其速度图像如图9-4所示,设向上为正方向,则可知:这可能是从高台上竖直上抛又落回地面的过程物体在1s时离抛出点的位移为5m物体在1.5s时位于抛出点的下方物体在12s的加速度方向向上19如图9-5所示,汽车在拱形桥顶点A匀

4、速率运动到桥的B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v图9-5汽车对坡顶A的压力等于其重力阻力做的功与牵引力做的功相等重力的瞬时功率随时间变化合外力对汽车做的功为零abcd图9-620用均匀导线做成的正方形线圈边长为L,正方形的一半放在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如图9-6所示,当磁场以的变化率增强时,则:线圈中a、b两点间的电势差为线圈中产生的电动势E=线圈中a点电势高于b点电势线圈中感应电流方向为acbdav0PABC图9-721如图9-7所示,将三个质量相等的带电微粒分别以相同的水平速度由P点射入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间,已知上板带正电,下板接地三个微粒分别落在图中A、B、C三点,不计其重力作用,则:

5、三个微粒到达下板时的动能关系是EkCEkBEkA三个微粒所受电场力的大小关系是FAFBFC三个微粒在电场中运动时间相等三个的带电量相同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共54分)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4分)34(18分)(8分)某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1)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_(填“交流”或“直流”)电源的计时仪器,它的工作电压是4-6V,当电源的频率为50Hz时,它每隔_s打一次点(2)使用打点计时器时,接通电源与让纸带随小车开始运动这两个操作过程的操作顺序,应该是: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释放纸带的同时接通电源哪个先,哪个后都可以图9

6、-8s1s2s3ABCD(3)实验中该同学从打出的若干纸带中选取一条纸带,如图9-8所示,纸带上按时间顺序取为A、B、C、D四个计数点,每两个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用尺子测得各点的距离为s1=3.62cm,s2=4.75cm,s3=5.88cm根据纸带数据可以判断小车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理由是_(请用文字描述);在记数点C所代表的时刻,纸带运动的瞬时速度是_m/s;小车的加速度是_m/s2(以上两空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数字)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实验探究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的主要操作如下:(1)先用电压表直接接在电池两极粗测电池的电动势,这样测出的电动势比真实值_(选填“偏大”或“偏小”)(

7、2)若按图9-9甲所示接好电路进行实验,记下电阻箱和电压表对应的一系列读数R、U,并将数据记录在下表中第2次实验中,电阻箱的示数如图9-9乙所示,此时电阻箱接入电路的电阻是_;实验次数123456/(V-1)0.801.071.301.471.802.27/(-1)0.20.81.01.52.0VRErS甲109801234567980123456798012345679801234567980123456798012345671001000100001000001乙00.501.001.502.002.500.51.01.52.02.5/-1/V-1丙图9-9(3)图9-9丙是根据上表中的数

8、据,在坐标纸上画出的-图象若忽略电压表内阻的影响,当电阻箱、电压表的示数分别是R、U时,电池电动势E=_(用U、R、r表示);设-图象纵轴截距为A,则A与电池电动势E的函数关系式是_,该图象的斜率k与E、r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_;(4)根据图象可知:电池的电动势E=_V,内阻r=_(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yxOEAv0dB图9-1035(18分)如图9-10所示,坐标空间中有场强为E的匀强电场和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y轴为两种场的分界线,图中虚线为磁场区域的右边界,现有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电粒子从电场中坐标位置A(-L,0)处,以初速度v0沿x轴正方向开始运动,且已知L=(粒子重力不

9、计)试求:(1)带电粒子进入磁场时的速度v的大小及v的方向与y轴的夹角;(2)若要使带电粒子能穿越磁场区域而不再返回电场中,磁场的宽度d的最大值是多少2v0v0LAB图9-1136(18分)如图9-11所示,一平板小车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均为m的物体A、B分别以2v0和v0的初速度,沿同一直线同时同向水平滑上小车,刚开始滑上小车的瞬间,A位于小车的最左边,B位于距小车左边L处设两物体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小车的质量也为m,最终物体A、B都停在小车上求:(l)最终小车的速度大小是多少?方向怎样?(2)若要使物体A、B在小车上不相碰,刚开始时A、B间的距离L至少多长?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10、:(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3答案:14答案:15答案:16答案:二、双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均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全对者得6分;只选一个且正确得3分;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17答案:18答案:19答案:20答案:21答案: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4分)34(18分)答案:(8分)(1)交流(1分) 0.02(1分) (2)(2分) (3)相等时间间隔内的位移差相等(2分,其它意思表述正确的同样给这2分) 0.53(1分) 1.13(1分

11、)答案:(10分)解:(1)偏小(2分) (2)2(2分) (3)E=U+r(2分) A=(1分) k=(1分) (4)1.551.75(1分) 1.261.40(1分)图9-10yxOEAv0dBOvr35答案:(18分)解:(1)粒子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L=v0t (2分) vy=t (2分) vy=v0 v=v0 (2分)又tan= (2分) =45(2分)(2)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轨迹如图9-10所示qvB=m (3分)由几何关系得:sin= (3分)所以:dmax= (2分)36(18分)2v0v1v2v0v0ABCBCABCt13t1t图9-11答案:(18分)解:(1)

12、A、B、小车C最终共速: m2v0+mv0=3mv (2分)由式解得:v=v0 方向水平向右 (2分)(2)A、B同时滑上小车C后,先A、B匀减速、小车C匀加速至B与小车C共速v2:【m2v0+mv0=mv1+2mv2】 t1= (4分)由得:v2=v0、v1=v0、t1= L1-L2=(sA-s)-(sB-s)=sA-sB=(2v0t1-gt12)-(v0t1-gt12)=v0t1= (4分)【mgL1+mgL2=m(2v0)2+mv02-mv12-2mv12】再A匀减速、B与小车C匀加速至A、B、小车C共速v:L1=sA-s=-= (4分)【mgL1=mv12+2mv2-3mv2】所以:L=L1-L2+L1=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