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高考地理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E单元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acsd.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233532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考】高考地理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E单元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acsd.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备考】高考地理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E单元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acsd.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备考】高考地理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E单元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acsd.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备考】高考地理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E单元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acsd.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备考】高考地理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E单元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acsd.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备考】高考地理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E单元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acsd.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考】高考地理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E单元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acsd.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4备考】2013高考地理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E单元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E1 自然资源40.(1)M3 A1 C5 (2)M3 E1 (3)M3 C5 (4)M3 D4 (5)M3 O3 2013广东卷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河流众多而短小,渔业资源丰富。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材料一 印度尼西亚地理位置示意图(图5) 图5材料二 爪哇岛地处板块边界上,北部是平原,南部是熔岩高原和山地,山间多宽广盆地,是世界上雷雨最多、土壤最肥沃、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1)印度尼西亚大约四分之三的陆地位于_半球,主要气候类型是_。(2)爪哇岛附近海域是世界上发生_、

2、_灾害频率最高的地区之一,这些灾害有可能引发破坏性极大的海啸。(3)爪哇岛是世界上雷雨最多的地区之一,其原因是什么?(4)分析印度尼西亚渔业资源丰富的自然原因。(5)简述爪哇岛种植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40答案 (1)南 热带雨林气候(2)地震 火山(3)原因:地处热带;周围水域广阔;地形复杂;空气对流强烈。(4)原因:岛屿多,海域广阔;热量充足,生物生长速度快;入海河流众多,饵料丰富。(5)措施: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防治水土流失;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推行生态模式,优化种植结构;加强科技研发、应用与推广;提升产业化水平,延长产业链。解析 第(1)题,由材料一中印度尼西亚地理位置示意图可知印度

3、尼西亚四分之三的陆地位于南半球;根据其纬度范围可知其大部分国土在南北纬10之间,主要气候类型为热带雨林气候。第(2)题,在爪哇岛附近海域有可能引发破坏性极大的海啸,其形成的地质灾害主要有火山和地震。第(3)题,爪哇岛地处热带,大气对流作用强烈;岛上森林覆盖率高,岛屿狭长,四周海域面积大,故多雷雨。第(4)题,印度尼西亚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可以从浅海大陆架面积大,海洋植物光合作用强;纬度低,水温高,海洋生物生长快;土壤肥沃,河流众多而短小,水量丰富,河口多营养物质等方面分析。第(5)题,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可以从产业结构调整、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和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进行农产品深

4、加工等角度作答。E2 自然灾害 1.C5 2.E2 P5 3.N32013重庆卷 图1是47N部分地点海拔与年降水量对照图。读图1回答13题。图11与乙地相比,甲地年降水量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距海距离 B地形条件C局地水域 D植被分布1B 解析 解答本题要抓住题干反映的是“海拔与降水量”的关系。图中甲、乙两地相比,甲地海拔高,降水量也大,故甲地降水量大的主要原因应是受地形条件影响。2乙地所在地形区春季影响农作物生长的突出自然灾害是( )A虫害 B冻害C滑坡 D洪水2B 解析 解答本题要抓住乙地所处的地理位置加以判断。据题干所提供的经纬度可知,乙地纬度较高,热量不足,春季农作物生长易受低温

5、冻害的影响。3材料所示地区河流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A含沙量高 B流程较短C春、夏汛明显 D冰川补给为主3C 解析 注意图示区域所处的地理位置,据题干所提供的经纬度判断,该区域位于我国的东北地区,由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的地形特征可知,该地河流含沙量较小,流程长,河流补给以春季冰雪融水和夏季降水为主,故具有明显的春汛和夏汛。10C2 11.E22013天津卷2009年4月14日晚,渤海沿岸发生了一次较强风暴潮,这次风暴潮是由低压系统、向岸风共同引起的,海水涌向陆地,给沿岸地区造成较大损失。读图7,回答1011题。图7 4月14日20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10据图7所示气压分布状况判断

6、,当时受风暴潮影响最严重的地区是( )A甲 B乙 C丙 D丁10B 解析 本题考查等压线图的判读。根据图中等压线的数值可以判断甲地风向为偏北风,为离岸风;乙地吹偏南风,为向岸风;丙、丁两地分别位于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的渤海一侧,风向为偏南风,吹离岸风。根据题干材料“这次风暴潮是由低压系统和向岸风共同引起的”,判定甲、丙、丁三地均不是危害最严重的地方。而乙地吹向岸风,最容易导致海水涌向陆地,危害最严重。11在渤海沿岸,能有效抵御风暴潮的措施是( )A完善预警系统 B围海造田C修筑沿海堤坝 D建防护林11C解析本题考查自然灾害的防御措施。防御风暴潮灾的主要措施包括:工程措施以及监测预报和紧急疏散计划

7、等非工程措施。工程措施是指在可能遭受风暴潮灾的沿海地区修筑防潮工程。完善预警机制可以提高人们的防灾意识,降低灾害损失,但不能抵御风暴潮;围海造田会加重风暴潮的危害;修筑沿海堤坝,可以有效阻止海水涌上陆地,抵御风暴潮最有效;在渤海沿岸不适合建防护林。33(1)E2P5 (2)E2P5 2013山东卷图9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回答问题。图9(1)对比甲、乙两地,指出泥石流灾害发生概率较大的地点,并说明理由。(2)若丙地发生泥石流,据图说明可能造成的主要危害。33答案 (1)甲地。地形坡度较大;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2)冲毁铁路;阻塞河道。解析 第(1)题,泥石流主要发育于山谷中。通过经纬线可知

8、,该地区分布在北京市(40N,116E)的西南部。由等高线判读,该区域西部等高线较密,地势起伏较大。特别是图中甲地位于河谷,等高线密集,坡度陡;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受地形抬升,降水多,很容易诱发泥石流。第(2)题,根据图中信息,如果丙地发生泥石流,主要会对下游的铁路、河流造成影响。3P5O1 4.P5E22013江苏卷 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在震后救灾中,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发挥了重要作用。BDS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与短文通信系统,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和俄罗斯格洛纳斯(GLONASS)之后的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据此回答34题。3B

9、DS在抗震救灾中发挥的主要作用有( )提供灾区的影像统计灾区的经济损失确定救灾人员的位置提供短文联络A B C D3D 解析 BDS具有定位、导航、通信等功能。4芦山地震与2008年汶川8.0级地震震中位置同处龙门山断裂带,但芦山地震造成的损失较小,主要原因有( )震级较低 提前预报防震意识强 救援及时A BC D4B 解析 地震烈度影响因素主要考虑震级、防震和减震的措施。目前对地震还无法做到准确地预报。34(1)C4 (2)E2 C4P52013安徽卷图6为2001年4月6日17时某区域地面天气图,虚线范围内为图示天气系统引发的某种气象灾害实时分布图。此前图示区域大部分地区表土解冻,地表干燥

10、。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图6,)(1)描述图示区域气压分布特点。(2)判断该气象灾害种类,分析其形成的天气条件。34答案 (1)西南和东南部气压高,有高压中心,等压线稀疏,气压梯度小;中部偏北气压低,有低压中心,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大。(2)沙尘暴。天气条件:气温回升导致表土解冻,蒸发加强,地表干燥,沙源丰富;冷锋锋前暖气团干燥,难以形成降水,气旋势力强,气流上升,形成扬沙;偏西风风力强劲,形成大范围沙尘暴。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读图能力和利用学科语言描述地理现象的能力。由图中等压线分布可以看出,西南和东南部气压高,并有闭合的等压线,即高压中心,等压线分布较少,因此气压梯度较小,而中部

11、有明显的低压中心,并且等压线较南部要密集。(2)此季节为春季,受冷锋影响,强劲风力吹扬干燥表土,图示虚线区域易形成沙尘暴。2013杭州一检读我国耕地中盐碱地所占比例示意图(图X151),完成12题。图X1511A所在省区盐碱地占耕地的比重大,其原因主要是( )耕地面积少,盐碱地面积较大 土壤贫瘠,化肥使用量大 降水量少,盐分随季节变化小 人口密度小,开发程度低ABCD2B地盐碱地占耕地比重较大,主要原因是( )A不合理灌溉B水资源紧缺C地势低平D冬季风强劲水量少,盐分随季节变化小 人口密度小,开发程度小A B C D2.B地盐碱地占耕地比重较大,主要原因是A不合理灌溉 B水资源紧缺C地势低平

12、D冬季风强劲【答案】1.B2.A【解析】1.A位于新疆,地处西北内陆,盐碱地占耕地比重大主要原因是耕地面积少,盐碱地面积较大;降水量少,盐分随季节变化小。正确答案选B。2.B地位于黄河的上游,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不合理灌溉导致盐碱地占耕地比重较大。正确答案选A。考点:主要考查了我国耕地中盐碱地所占比例及形成原因。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我国耕地中盐碱地所占比例及形成原因。2013宁波模拟生物质能是以生物为载体,将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储存的一种能量,它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读我国三个省区生物质能资源状况表,回答35题。省区省区面积(万km2)生物质能满足状况薪柴总量(万kg

13、)浙江10.18可满足两个月380.6江苏10.26可满足一个月14.2新疆166严重缺乏区79.93.浙江和江苏的薪柴总量相差很大,但生物质能满足状况相差较小,主要原因是( )A省区面积差异较大B江苏人口远少于浙江C浙江的水热条件更好D浙江丘陵多,江苏平原多4新疆的生物质能资源远不能满足需求,其最主要原因是( )A人口迁入多,矿物能源少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3B海拔较高,雪山面积小C交通落后,运输不便D气候干旱,植被稀疏5下列对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的措施中,合理的是( )发展沼气,解决农村燃料 生产燃料乙醇,减轻对石油的依赖 大面积种植薪炭林,解决我国能源不足状况提倡燃烧秸秆,以防止蔬菜遭受冻害A

14、BCD3D 4.D 5.A 解析第3题,浙江和江苏相比面积相差不大,但浙江丘陵面积比重较大,森林保有面积较大,薪柴总量较大;江苏平原面积较大,秸秆等非薪柴生物质能丰富。第4题,新疆地处内陆,气候干旱,植被稀疏,不利于生物质能的储存。第5题,利用生物质能开发沼气、生产乙醇,既可以解决能源不足问题,又可以保护环境,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2013山东德州模拟读我国某地区四项指标占全国比重的统计图(图X154),完成67题。图X1546图中信息说明该区( )A劳动力数量少B农业粗放经营C水资源短缺D水土流失严重7该区发展农业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增施化肥和农药,提高单产B退耕还林还草,改

15、善生态环境 C扩大耕地面积,保证粮食供给D加大水利建设和科技投入,确保高产、稳产6C 7.D 解析第6题,结合图示明显看出,该区域人口和耕地占全国比重大,而水资源比重较小,说明该区域水土资源不协调,水资源短缺严重。第7题,因为该地区水资源短缺,所以应重视水利建设,并加大科技投入研究抗旱良种,确保农业发展高产、稳产。82013杭州一检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东北地区简图(图X169)图X169材料二 2012年8月27日天气预报报道:超强台风“布拉万”将影响辽宁省东部、东南部,届时普降大到暴雨,沈阳会出现中到大雨,“布拉万”现中心风力达16级。(1)描述L等值线的走向。(2)分别说出图中甲

16、、乙可能的封冻数值,并说明乙数值形成的自然原因。(3)受超强台风“布拉万”强降水的影响,图中丙、丁两地分别可能引发的灾害是什么?8答案 (1)西段东北西南走向,中段西北东南走向,东段东北西南走向。(2)甲大于180天(或大于180、小于200天),乙小于140天(或小于140、大于120天)。地势较低,又有山地阻挡,受冬季风影响较小,气温较高。(3)丙: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丁:洪涝、城市内涝等气象灾害。解析第(1)题,结合图示中L的分布特征,进行分段描述。第(2)题,结合等值线的分布特点,并结合影响封冻数值高低的因素分析其原因。第(3)题,结合丙、丁两地地形,社会经济分布特征,自然灾害发生

17、的条件等确定灾害类型。92013重庆卷广东省地下水资源丰富。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图X156图X157(1)充足的水源补给是地下水资源形成的重要条件。指出图X156中地表组成物质和地形起伏的特点,并分析其对地下水水量的影响。(2)某公司拟在图X157乙地利用地下水设立饮用水生产厂。与甲地相比,请指出在乙地设厂的优势。(3)分析乙地大量发展种植业可能对地下水资源的负面影响,并就不同负面影响分别提出一条防治措施。9答案 (1)特点:地表组成物质以松散风化物为主、厚度大;地形起伏和缓。影响:地表组成物质疏松,有利于地表水下渗;厚度大、地形和缓,有利于延长地表水下渗的时间;最终有利于

18、地下水水量的补给增加。(2)土地价格较低;有利于水源地的保护(或远离城市密集区,环境污染小);劳动力成本低。(3)负面影响:削弱了土层的涵养水源能力,对地下水水源补给能力降低。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对地下水造成污染。措施:防止水土流失(或增加森林覆盖率);减少农药化肥使用(或使用高效低毒农药,使用有机肥、生物防治病虫害技术)。 解析 (1)地表组成物质直接看图是风化物,其特点疏松,根据海拔坐标可知有几十米的厚度。地形起伏特点需要根据垂直比例尺和水平比例尺来观察,30千米的水平距离相对高度约为200米,可以说是较为平坦的地形。地下水是通过水循环中的下渗补给的,地表组成物质疏松、厚度大、地形和缓,有利于地下水的补给。(2)甲地区是广东省经济发达、人口众多、城市集中的珠江三角洲地区,而乙地区是开发相对落后、城市少、环境好的临近闽赣两省的山区。饮用水生产需要有优质水源,还需要考虑工业生产的土地、劳动力成本等区位因素。(3)发展种植业,破坏自然植被,会造成水土流失、降低涵养水源的能力,进而减少地下水的补给;同时,化肥农药的使用会造成地下水的污染。减少对地下水的负面影响需通过植树造林防治水土流失,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等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