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高考考点分析 全册.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234323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0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高考考点分析 全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高考考点分析 全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高考考点分析 全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高考考点分析 全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高考考点分析 全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高考考点分析 全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高考考点分析 全册.doc(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高考考点分析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一、学业水平测试要求测试内容测试要求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了解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理解古代小农经济(自然经济)的基本含义古代中国的手工业发展了解古代中国在丝织、冶金和制瓷等手工业部门取得的主要成就。古代中国的商业发展及经济政策(新增加内容)了解“市”的形成与发展知道主要的商业城市(删去知道著名商帮)知道明清时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新增加内容)理解“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的基本含义及其影响。二、 知识梳理 耕作方式演变 农业 农业生产基本模式:小农经济 丝织业 手工业 青铜制造古代 冶金业 冶铁业(水排)中国 炼钢(灌钢

2、法)经济 制瓷业 “市”的形成与发展 商业 著名的商业城市 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重农抑商政策 主要经济政策 海禁(闭关锁国)政策(一)古代农业1、耕作方式的演变(1)演变过程: 石器锄耕 (我国传统农业主要耕作方式)(2)铁犁牛耕的出现与推广: 出现, 推广2、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小农经济(1)含义(特点):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二)古代手工业1、丝织业:(1)中国是世界上 养蚕缫丝织绸的国家(2)鼎盛时期: ;(3)丝织业中心: (4)明中期以后,为市场生产的 日益兴盛2、冶金:(1)冶铜: 时期繁盛;代表 ;(2)冶铁:东汉杜诗的 ;(3)

3、炼钢:魏晋南北朝 , 世纪以前,领先于世界3、制瓷:(1)发展: 出现原始瓷器 时期,瓷器成熟 南青北白 出现五大名窑明代 青花瓷最佳,五彩瓷出现 出现珐琅彩; (2)江西 是全国的“瓷都”(三)商业1、“市”的形成与发展(1)宋朝以前: 与 严格分开;按时 、 ;官府设有 管理。(2) 发展: 界限被打破; 限制被打破;“ ”普遍;交易活动不受官府的 。2、主要的商业城市(1)古代:长安、洛阳、开封(2)隋唐:黄河流域( 、 );长江流域( 、 )(3)元朝: 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3、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1)明代中后期,江南手工业部门开始出现(2)标志: 关系形成(“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4、”)(四)主要的经济政策1、重农抑商政策(1)提出: ,首倡“重农抑商”政策(2)含义:限制甚至打击 ,保护 和 ,以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直接目的), (根本目的)(3)评价:a、积极(封建社会前期):巩固了封建统治,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b、消极(封建社会后期):阻碍了 的发展,强化了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 ,阻碍了 的发展。2、海禁政策(1)含义: 对外贸易(2)原因:明:防止流亡海外的敌对势力勾结 清:为了对付 的抗清斗争(3)评价:积极: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外来侵略, ;消极:妨碍 的开拓,抑制 ,阻碍 的滋长;使中国与世隔绝,逐渐 于世界。考点11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

5、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一、学业水平测试要求测试内容测试要求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了解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了解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的主要史实认识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民国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了解民国初期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史实了解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史实了解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民族工业的状况三、 知识梳理 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近代中国经济结构 初步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甲午战争后)的变动与资本主义 进一步发展(短暂春天)(19121919)曲折发展 较快发展(国民政府统治前十年) 沉重打击(抗日战争) 萎缩(解放战争) (一)民族

6、资本主义的产生(时间: )1、民资产生的原因:(1) 的解体;(2)外商的 ;(3) 的诱导2、代表企业:企业家地点厂名方举赞上海 陈启沅广东南海 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3、主要分布: (二)初步发展(时间: )1、原因:(1) 战争后,帝国主义 ,进一步加速 瓦解;(2)清政府放宽对 的限制2、表现:商办企业 增加, 扩大,由 向 扩展。3、影响: 登上历史舞台(三)短暂春天(时间: )1、原因:(1) 为民资的发展扫清了障碍;(2) 颁布了一些奖励实业的法令;(3)群众性 运动;(4) 思潮的推动;(5)一战期间, 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的经济侵略(直接原因)2、表现:(1)两个行业发展最快: 、

7、 ;(2)四个人: 、周学熙,荣氏兄弟3、结束: ,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民资迅速萧条(四)较快发展(19271936国民政府统治前十年)1、原因: (五)严重破坏(19371945抗日战争)1、原因:(1)沦陷区:日本经济掠夺,战争破坏;(2)国统区: , 膨胀(六)萎缩(陷入绝境)(19461949年解放战争)1、原因:(1) 经济侵略, 年与国民政府签订 ;(2) 资本的膨胀;(3)苛捐杂税,通货膨胀考点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一、学业水平测试要求测试内容测试要求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了解“一五”计划的建设成就理解三大改造了解中共八大的主要内容了解“大

8、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战略决策认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经济体制改革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了解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了解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理解中共十四大、十四届三中全会和中共十五大的主要决定四、 知识梳理 过渡时期(19491956年) 一五计划 三大改造 中共八大(1956)十年探索时期(19561966) “大跃进”(1958) 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现代中国 经济 “文革”十年(19661976) 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意义)

9、 经济特区 经济技术开发区开放 沿海经济开放区 浦东开发 改革开放时期(1978年以后)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改革 城市:国企改革 中共十四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十四届三中全会 中共十五大(一)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1、“一五”计划(时间: )(1)成就: 钢铁公司三大工厂、 第一汽车制造厂、 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都集中在 地区)(2)结果: 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的 。2、三大改造(时间: )(1)改造对象: 、手工业、 (2)改造方式:农业、手工业:互助组 资本主义工商业: (3)三大改造的实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变革(4)结果: 年

10、底,三大改造完成,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3、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1956年)(1)主要矛盾:先进 要求同落后的 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 之间的矛盾两对矛盾实际体现的就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2)主要任务: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发展为先进的工业国(3)评价:设想具有创造性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4、“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大跃进”(时间: )片面追求 表现:工业: ;农业:虚报产量(浮夸风)错误原因: (2)人民公社(时间: )追求 程度高表现:一大二公错误原因: 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3)影响:造成国民经济

11、比例失调;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农民生产积极性受到挫伤;造成严重的经济困难(19591961)。(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时间: )1、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1)思想路线:重新确立了 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2)政治路线:纠正了 倾错误,实行拨乱反正;将工作重心由阶级斗争转移到 上来;实行 的伟大决策;(3)组织路线:形成以 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2、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1)两个转折: 的历史和 历史的转折(2)两个起点: 和 的起点(三)经济体制改革(先 后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间: (1)试点: 、 (2)内容:在坚持 的基础上,将农业生产的 交给农民,包产到户(土地所有权仍归国家

12、,农民拥有经营权)(3)影响: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发展,改变了农村面貌2、国有企业改革 年全面展开(1)中心环节 (2)内容:管理体制改革: ,增加企业 所有制改革:以 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分配制度改革:以 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3)影响:调动企业积极性,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普遍达小康经济体制改革的目的就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四)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1、创办经济特区(特殊的经济政策)(1) 年, (第一个)、 、 (以上三个属于 省)、厦门(属于 省)(2)1988年, (最大)2、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1)特点: 3、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1

13、)1985年, 、 、 、 开辟为沿海经济开发区4、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年)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的 5、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1) (对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国家开放)(2) (从沿海到内陆)(3) (经济领域、科技领域、文化领域)(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提出目标确立框架进一步完善)1、中共十四大: 召开,明确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2、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召开,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 。3、中共十五大: 召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考点13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一、学业水平测试要求测试内容测试要求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了解近代的服饰变迁了(删去了解饮食变化)

14、了解近代“废止缠足”与婚姻自由的习俗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了解近代中国诞生的先进交通工具了解近代中国电讯事业的发展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知道(原为“了解”)中国近代前期的一些代表性报刊了解影视事业发展的标志性事件认识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影响五、 知识梳理 物质生活服饰变迁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社会习俗 “废止缠足” 婚姻自由 交通工具 轮船 火车 汽车 飞机通讯工具 电报 电话大众传媒 报刊 影视 影响(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1、服饰变迁:鸦片战争后, 传入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提倡 ,旗袍建国后 改革开放后时装2、社会习俗:(1)断发易服、废止缠足:戊戌变法时维新派

15、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辛亥革命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断发易服”“废止缠足”的法令。(2)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在大城市里改变传统婚姻习俗,倡导婚姻自由。(二)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1、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发展与更新的过程(1)轮船: 19世纪 年代,洋务派创办的 , 打破外国垄断中国航运业的局面(2)火车:19世纪80年代,清政府修建了第一条铁路 ,中国铁路诞生的标志;建国后,修建 、 铁路,加强了西北、西南与内陆的联系;(3)汽车: 世纪初,汽车在 出现; 后,汽车制造业、石油工业(4)飞机: 年, 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中国航空事业开始; 年, 航线,中国民航业开始2、交通通讯工具的进

16、步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1)电报(用于军事)有线电报(用于 ):A、19世纪70年代, 把电报线架到上海,并建立第一个电报机房。B、19世纪70年代,在 架设第一条有线电报无线电报(用于 ): ,在 第一个无线电台(2)电话:20世纪初,清政府在 建立第一个市内电话局(三)大众传媒的发展1、近代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报刊及其对中国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1872年传教士创办 历时最长的报纸戊戌变法 (梁启超)宣传伸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专制,变法图存辛亥革命 宣传三民主义与民主共和新文化运动 前期宣传民主与科学,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期间 中央日报国民党新华日报解放日报中共建国后 中央党报人

17、民日报2、影视事业发展的标志性事件(1)电影:1905年 诞生1931年 第一部有声电影 第一部国际获奖 国歌出自此片(2)电视:1958年, 试播诞生3、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影响(1)使人们更主动、更快捷和最大限度的获取信息(2)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和交往的方式,同时也催生着当代中国经济生活的新观念和新模式。考点14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一、学业水平测试要求测试内容测试要求新航路的开辟了解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西欧列强的殖民扩张了解荷兰、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市场的史实理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建立的主要途径。两次

18、工业革命了解两次工业革命发生的主要条件了解两次工业革命中的主要发明创造了解19世纪晚期垄断组织的产生(新增加内容)认识两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六、 知识梳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雏形出现:15c末16c初,新航路开辟 17c 荷兰海上马车夫 进一步扩大:17c18c, 18c下半叶 英国日不落帝国 初步形成:19c后半期,工业革命完成 最终形成:19c末20c初,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一)新航路的开辟1、新航路的开辟(1)基础史实:时间人物航线支持者14871488迪亚士西欧 葡萄牙王室1492 (意大利)西欧美洲 王室14971498 西欧好望角印度葡萄牙王室15191

19、522 环球航行西班牙王室(2)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影响)对世界:逐渐结束了各地相互孤立的状态,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对欧洲:a、贸易中心由地中海地区转移到 ;b、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来源之一,加速了西欧 的解体,促进 的发展对亚非拉:殖民掠夺,给亚非拉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二)西欧列强的殖民扩张1、荷兰“ ”(商业资本主义)(1)方式:建立垄断性贸易公司;抢占殖民地(2)殖民地:非洲, (葡萄牙);亚洲:马六甲、锡兰、印尼、 、印度沿海;美洲, (3)结果: 世纪,荷兰成为海上殖民霸主2、英国“ ”(工业资本主义)()方式:建立垄断性的贸易公司;抢占殖民地(美洲第一块殖民地 ;亚

20、洲: )(2)过程: 年,打败西班牙“ ”(西班牙失去海上霸主地位,英国开始走上殖民扩张道路;17世纪,与 的“三次英荷战争”(荷兰战败,丢掉了美洲新尼德兰,17世纪末失去海上霸主地位);18世纪,与法国“七年战争”(法国战败,失去 、 ,印度沿海殖民据点);(3)结果:英国在 世纪中后期,成为世界殖民霸主3、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1)途径: (2)影响:对殖民国家:大量财富运回欧洲,转化为资本主义发展所必需的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对殖民地:一场灾难;中后期(工业革命)给殖民地带来先进的生产、生活方式;对世界: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三)两次工业革命1、第一次工业革命(时间: )(1)原因:

21、前提:英国进行资产阶级革命,较早建立 ;资本:圈地运动和 ;市场:圈地运动、殖民扩张;自由劳动力: ;技术: (2)重要发明:棉纺织业:1764年,哈格里夫斯 ;动力: 年瓦特改良“蒸汽机”,人类进入 ;交通运输业: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 ; 1814年史蒂芬孙 (3)结果: 年 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相继完成(4)影响: 19中后期,世界市场 2、第二次工业革命(时间: )(1)原因: 的进步(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 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2)重要发明:电的广泛使用:1866年,德意志 发明发电机;美国 发明了电灯;1876年 发明了电话;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1885年,卡尔本茨发明 ;19

22、03年莱特兄弟发明 ;化工技术发展;钢铁工业革新(3)影响: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市场 ;4、 晚期垄断组织的产生(1)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诞生了 、 和 等一系列新兴工业, 取代轻纺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2)产生:第二次工业革命中, 和 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组织。补充: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联系日益紧密,世界市场雏形出现;殖民扩张使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第一次工业革命(19世纪中后期)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市场最终确立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与第一次工业革命比较科学与技术相结合(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以生产经验为基础);多个国家齐头并进(第一

23、次工业革命以英国为中心);俄、日等国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第一次工业革命由英国向外扩展);以重工业部门为主(第一次工业革命以轻工业部门为主)考点15 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一、学业水平测试要求测试内容测试要求罗斯福新政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了解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理解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与作用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了解美国的“新经济”了解政府干预是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变化了解美欧等国推行的福利政策(新增加内容)七、 知识梳理 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原因、开始标志、特点、影响)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罗斯福新政(背景、

24、特点、主要内容、影响)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福利国家”的建立与发展 “新经济”的出现(一)罗斯福新政1、1929年至l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原因根本原因: (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直接原因: (贫富差距大;股票投机,经济虚假繁荣;信贷消费过度)(2)特点: (3)影响对本国:各国社会危机加深对世界:资本主义列强争夺国际市场,加紧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掠夺,导致世界动荡不安2、罗斯福新政(时间: )(1)罗斯福新政的背景19291933年经济危机胡佛的反危机措施失败( 政策)1932年 当选了美国第32届总统(2)特点 (3)主要内容整顿

25、调整 (减产、补贴);复兴 (核心)“ ”、 社会救济与公共工程(4)作用渡过危机,缓和 ,国民经济状况明显改善;建立 体制创新: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美国的“新经济”(时间: )(1)定义:是在 形势下的一种以 为基础、以 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1)理论依据: (2)二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重要变化是: ,资本主义进入了 阶段。3、西方福利国家的发展(1)目的:为了缩小 ,缓和 (2)发展:二战后,西欧资本主义国家 实行社会福利政策;六七十年代发展 ;到 年代,由于 ,缩小“福利国家”规模。考点16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26、一、学业水平测试要求测试内容测试要求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转变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理解实施新经济政策的必要性了解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并认识其作用“斯大林模式”了解“斯大林模式”在经济方面的主要表现苏联的改革了解赫鲁晓夫改革的主要史实(原为“结果”)了解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八、 知识梳理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列宁 新经济政策 斯大林:斯大林模式 赫鲁晓夫:赫鲁晓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戈尔巴乔夫改革 苏联解体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19181921年3月)(1)农业:实行 (2)工业:实行 ;(3)贸易:取消 ;(4)分配:实

27、行普 最大限度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保证了国内战争的胜利(目的)2、新经济政策(1921年3月1928年)(1)必要性:战后, 引发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2)内容:农业:用 取代余粮征集制;工业: 工业继续国有,允许 企业私人资本家经营;贸易:恢复 ;分配: 3、特点: ,利用货币、商品、市场恢复发展经济4、作用:(1)经济上:促进了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为 奠定了基础;(2)政治上:巩固了 ;(3)找到了一条适合俄国向 过渡的正确道路(二)“斯大林模式”(19251953)1、“斯大林模式”在经济方面的主要表现(1)经济体制:单一的 ,高度集中的 (2)工业:优先发展 , 和 为其发展

28、提供资金(3)农业: (三)苏联的改革1、赫鲁晓夫改革(19531964)(1)原因:苏联进入和平时期, 的弊端日益暴露,特别是 的消极影响越来越明显。(2)经济改革内容:农业(重点):取消 ,采用 ;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 ;进行“ ”;工业:废除 体制,给地方企业以 (3)影响:一定程度上冲击了 ,但对 缺乏科学的认识,无法从 破除斯大林模式。2、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19851991)(1)内容:用 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这实际上承认了 对经济的调节作用调整 ,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2)结果:经济改革没有迅速取得预期成果,转向政治改革,最终导致苏联解体。考点17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一、学业水平测试要求测试内容测试要求美国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了解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了解世界银行和国家货币基金组织(新增加内容)了解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了解欧洲联盟与北美自由贸易区了解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世界经济全球化了解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理解世界贸易组织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了解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史实认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九、 知识梳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