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数概念的“源”与“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函数概念的“源”与“流.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函数概念的“源”与“流 函数概念的“源”与“流1.1函数概念的“源”马克思曾经认为,函数概念来源于代数学中的不定方程的研究,由于罗马时代丢番图对不定方程已有相当的研究,所以函数概念至少在那时已经萌芽。自哥白尼的天文学革命以后,运动就成了文艺复兴时期科学家共同感兴趣的问题,人们在思索:既然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它本身又有自转和公转,那么下降物体为什么不发生偏斜而还要垂直下落到地球上?行星运行的轨道是椭圆,原理是什么?还有,研究在地球表面上抛射物体和路线、射程的影响问题,既是科学家力图解决的问题,也是军事家要求解决的问题。函数概念就是从这些
2、运动研究中引申出来的一个数学概念。在伽利略的力学著作两门新科学中用文字语言叙述了一些函数关系。如:“从静止开始以定常加速度下降的物体,其经过的距离与所用时间的平方成正比”。“沿着同高度但不同坡度的倾斜平板下滑的物体,其下滑时间与平板的长度成正比”。5等等这些叙述只需引进适当的数学符号就可表示为简洁、明确的数学关系,这些文字语言是早期函数概念的雏形。17世纪上半叶,笛卡尔把变量引入数学,他指出了平面上的点与其数对 之间的对应关系。当动点作曲线运动时,它的 坐标和 坐标相互依赖并同时发生变化,其关系可由包含 的方程式给出。相应的方程式就揭示了变量 和
3、y之间的关系,但由于当时尚未意识到需要提炼一般函数概念,因此直到17世纪后期牛顿、莱布尼兹建立微积分的时候,数学家还没有明确函数的一般意义。从现存文献中可知,最早提出函数概念的,是17世纪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于1673年他用“函数”一词表示幂,如 都叫函数。随后在他的一部手稿里,他又用“函数”一词来表示任何一个随着曲线上的点变动而变动的量——例如:切线、法线、次切线等的长度以及纵坐标等。6 莱布尼兹的函数概念使用范围狭窄,后续的数学家在此基础上做了许多扩展工作。1698年,莱布尼兹的学生,瑞士数学家约翰、伯努力
4、提出新的函数概念:“由变量x和常数所构成的式子叫做x的函数。”71718年他又进一步规范了这一定义:“一个变量的函数指由这个变量和常数任意一种方式构成的一个量。”8伯努力所强调的是函数要用公式表示。后来数学家觉得不应该把函数概念局限在只能用公式表达上,只要一些变量变化就可以,至于这两个变量的关系是否要用公式表示就不作为判别函数的标准。1734年,瑞士另一数学家欧拉,首次使用了符号 表示变量数,他的例子是 ,后人据此发明了 表示变量x的函数值。91755年,欧拉在其论著中把函数定义为:“如果某些变量以某种方式依赖于另一些变量,即当后者变
5、化时,前者本身也发生变化,则称前一些变量是后一些量的函数。”在此定义中,就不强调要用公式表示了,由于函数不一定要用公式表示,欧拉曾把画在坐标系里的曲线叫函数,他认为:“函数是随意画出的一条曲线。” 1797,法国数学家拉格朗日,从分析学的角度对函数概念做了扩展:“所谓一个或几个变量的函数是任意一个适合于计算的表达式,这些量以任意方式出现于表达式中。”无独有偶,1822年法国另一个数学家傅里叶,在他的名著热的解析理论中定义为:“通常函数表示相接的一组值或纵坐标,它们中的毎一个都是任意的…&helli
6、p;我们不假定这些纵坐标服从一个共同的规律;他们以任何方式一个挨一个。”在该书里,他用一个三角级数和的形式表达了一个由不连续的“线”所给出的函数。10证明在解析式和曲线之间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级数把解析式和曲线沟通了。19世纪是数学大发展的时代,除了创立大批新的数学分支和分析基础严密是其显著特色。数学家他们在考虑巩固数学基础的同时,对函数概念“发散”状况也做了种种规范,主要是突出了变量与对应关系。1823年,法国另一数学家柯西给出了类似现在中学课本的函数定义:“在某些变量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当一经给定其中某一变量的值,其
7、它变量的值可随着而确定时,则将最初的变量叫自变量,其它各变量叫做函数,在柯西的定义中,首次出现了自变量一词。1834俄国数学家罗巴切夫斯基进一步提出函数的定义:“x的函数是这样一个数,它对于毎一个x都有确定的值。并且随着x一起变化,函数值可以由解析式给出,也可以由一个条件给出,这个条件提供了一种寻求全部对应值的方法,函数的这种依赖关系可以存在,但仍然是未知的。”这个定义指出了对应关系,可以求出毎一个x的对应值。1837年德国数学家狄里克雷认为怎样去建立x与y之间的对应关系无关紧要,所以他的定义是:“如果对于x的任何一个值,总有一个完全确定的y值与之对应,则y
8、是x的函数。”这个定义抓住了概念的本质属性,变量y称为x的函数,只需一个法则存在,使得这个函数取值范围中的任何一个值,有一个确定的y值和它对应就行了,不管这个法则是公式或图像或表格或其它形式。这个定义比前面的定义更具有普遍性,为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了方便,因此这个定义曾被长期使用。19世纪中叶以后,数学家从函数的适用范围对这一概念做了不同程度的扩展。例如德国的黎曼1851将变量推广到复数;英国的布尔和德国的佛雷格又将变量扩展到逻辑符号;德国的戴德金则直接使用“元素”和“映射”表示变量,使函数概念由具体描述上升到抽象概括。1.2函数概
9、念的“流” 随着近代数学的发展,人们对函数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到了19世纪70年代,德国数学家康托集合论的产生后,建立了函数的结合对应定义,也就是用“集合”与“对应”来叙述:“给定两个集合A和B,如果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对A的每一个元素,在B中都有唯一的元素与之对应,则这种对应关系称为从A集合到集合B的函数。类似于现在高中数学课本中的函数定义。 20世纪初,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的进一步发展,又引起函数概念新的尖锐的矛盾。20世纪20年代,人类开始研究微观物理现象,1
10、930年量子力学面世,在量子力学中需要用到一种新的函数—— -函数,即 。17 - 函数的出现,引起了人们激烈争论,按照函数原理定义,只允许数与数之间建立对应关系,而没有把“ ”作为数,另外对于自变量只有一个点不为零的函数,其积分值却不等于零的函数,这也是不可想象的。然而, -函数确实是实际模型的抽象。例如,当汽车、火车通过桥梁时,自然对桥梁产生压力,从理论上讲,车辆的轮子和桥面的接触点只有一个,设车辆对轨道、桥面的压力为一单位,这时在接触点 处压强是 ,其余点 处,因为无压力,故无压强,即 ,另外,我们知道压强函数的积分等于压力,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