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是怎样炼成的.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235128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师是怎样炼成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名师是怎样炼成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名师是怎样炼成的.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名师是怎样炼成的.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名师是怎样炼成的.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名师是怎样炼成的.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师是怎样炼成的.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名师是怎样炼成的 教师素质的高低是教育质量好坏的直接决定因素之一,所以,新课程改革提出以后,把培养更多的优秀教师或者说名师作为发展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国学大师季羡林曾经说过:“一流的学生不是教师在课堂里面教出来的。而是一流大师所创造的学术氛围熏陶出来的。”这就是名师的魅力和作用所在。新课程的推广需要更多的名师来成就,因此新课程改革把名师的重要性推到了一个更为突出的位置,也给那些想成为名师的教师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什么样的老师才算得上名师 说起名师,我们立即会想起一串串名字:魏书生、李吉林、于漪、钱梦龙他们是一个个具体的名师,但是,如果要给名师下一个准确的定义,恐怕至今还无人能够做到。虽然如此

2、,教育专家还是为我们总结出了一些名师所共有的特点,也是我们培养名师的方向。 即使没有听过名师的课,大多数教师也都听过名师的报告或是读过他们的著作,为什么他们的报告或者著作能够打动我们?是因为他们在谈到教育时,眼神中透出的光芒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谈到他们的学生时的那种兴奋不已;他们走上讲台时,所有的劳累都离他而去,取而代之的是精神焕发。感染着我们的东西就是名师所具有的最重要的一个特点激情,这种激情来自于他的教育理想和对教育、对学生深深的热爱。 名师一定要有独立的见解,具有批判精神。北京五中前校长吴昌顺说:“人云亦云,一文不值;一家之言,无价之宝。”事实也证明,很多名师都是“特立独行”的,但是在成功

3、之前,他们的“独特”常常是不为人接受的,也正是他们的独立的见解让他们顶住巨大的压力而坚持下来,直到成功。 做名师首先要做“明师”,吴昌顺解释说,“明师”乃“明白之师”、“明辨之师”、“明天之师”之意。 明白之师对于所教的知识,老师首先自己要明白。“水稻之父”袁隆平中小学时各门成绩都很好,除了数学。据他后来讲,他小学的时候学“负负得正”不明白,问老师,老师给他一句话“你记着就是”。初中学平面几何有一个定理不明白,问老师,得到的是同一句话:“你记着就是”。袁隆平院士说:“我因此而得出了一个结论,数学是不讲道理的学问,不学!”而北京中的孙维刚老师生前在给学生讲“有理数、无理数”的概念时,还要给他们解

4、释之所以这么叫,是因为日本人在翻译的时候翻译成这样,中国再从日本“拿来”,就这么叫了。 明辨之师现在各种“新理念”、“新方法”层出不穷,作为老师,首先要有判断的能力,哪个是真正的“新理念、新方法”,千万不能盲从。 明天之师让学生看到明天,因为他们是明日世界的主人;自己也要着眼于学生的明天。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之一小柴昌俊是以倒数第一的成绩从东京大学毕业的,但东京大学却接受他当了讲师、教授。东京大学不以分数高低去评判学生的创造精神,其眼光的确是高瞻远瞩,令人佩服。北大附中特级教师张思明认为,当学生走出校门,经过遗忘和沉淀之后的东西,才是老师教学的真正成果。教师要对学生的明天甚至终身负责,而不仅仅

5、是考上大学的这一个瞬间。 其次,个人成就感。认为学生及其活动是重要和有意义的,期望学生进步,而且往往能促进学生达成其期望。 再次,对学生学习的个人责任。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习负责,当学生学习失败时,检讨自己的教学行为,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帮助。 民主式决定。尊重学生,允许学生参与有关达成目标和学习策略的决定。树上有十只鸟,打下一只还有几只?答“飞跑了”,“没有了”是正确答案,答“保护环境不准打鸟”也同样不错。能够促进学生的发展、深受学生的爱戴,备受同事的敬佩。要有规划,善于等待,不能急功近利。教师是一个平凡的人,除了工作还有生活,怎样处理好各个工作之间的关系,显得格外重要。 成为名师的途径有哪些 要在

6、实践中不断地学习和接受新的教育观念,这是教师发展的前提。新课程的实施也是如此,必须从更新教师的观念入手。只有先认识到了,才能去实践。 做终身学习的典范 北大附中副校长、特级教师张思明在年前初为人师的时候,是一个高中毕业生,而且是在文革当中的高中毕业生,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一个准文盲。文革结束以后,他因此而不被学生接受,学生公开对他表示不满。当时他的父亲已经去世,母亲重病卧床,妹妹被怀疑为败血症,他是家里惟一的顶梁柱,不但要养活母亲和妹妹,还必须承担所有的家务,所以他不能考大学。他选择了自考。年之中,除了照顾家人和做家务,所有的业余时间,他都是在北大的图书馆里度过的。他用年的时间拿下了本科学历。如

7、果不坚持学习,怎会有今天作为特级教师的张思明? 终身学习在今天已经不再是口号,而是现实向我们提出的要求。在美国,中小学教师中硕士、博士的比例是,但美国国民对中小学教育还是不满意。而在中国,一个博士生到小学任教都能成为新闻,很多高中教师还不具备本科学历,我国的教师队伍与理想状态还存在很大的距离。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没有硕士文凭便不能做高中教师,所以,不学习的教师将会在残酷的竞争中遭到淘汰。 可以说,所有的名师几乎都是终身学习的实践者。这也是他们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终身学习的方式有很多种,不只是继续教育。平时的阅读是学习,听课、评课是学习,坚持反思与总结也是学习,还可以通过参加教科研来学习。 参加教

8、科研是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 做名师,不能只埋头苦干,更要学习掌握教育规律,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只有这样,教师的工作才会事半功倍;还要及时了解国内外教改信息,只有这样,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作为一个教师,要想站在教改的前列,没有理论思维是不可想象的,因此,参加教科研可以说是名师成长的必由之路。 教师不但是研究者,也是实践者。因此,教师参加教科研不同于专业的理论工作者,应该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和应用。教师的科研选题应该从自己熟悉的领域出发,以行动研究、案例研究为主,经验提炼、有价值的实验报告、有创意和效果好的教育教学活动设计,等等。至于发表论文,那只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而不是教师参加教科研的最终目的。但是,

9、写论文是教师提高自己的一种重要的手段。 要有实践的勇气。 名师都是在实践中成长起来的,名师不能脱离教学一线,即使在他们成名之后。例如魏书生,身为教育局长还要教课兼做班主任。因为,成效是检验名师的标准。 而实践也是最难的一个环节,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再好的理论、观念也不可能适应所有的学生,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也就是为什么会出现“轰轰烈烈地搞素质教育,扎扎实实地搞应试教育”的原因。 现在大的教育环境或者说学校的环境,还不能给新的教学理念提供适宜的成长土壤,我们也常常听到一些老师抱怨:“我也是没办法啊!”其实不然。 特级教师赵谦翔,当年是吉林一中一名普通的语文老师,兼任班主任,和其他教师一样

10、,为了升学率而带领学生在题海中挣扎。虽然高考的成绩也不错,但是他觉得这样训练出来的学生只会考试,没有学会如何去生活和体味生活。于是他尝试改革,让学生利用更多的时间接触社会。让学生真正走出学校也许太难,于是他选择了电视,带领学生看央视的“东方时空”,然后让学生针对其中的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写成作文。因为有了真实的故事做背景,这样写出来的作文自然是学生真情实感的流露,哪怕语言并不美。 当时他的做法遭到了同事和领导的质疑,有“不务正业”之嫌。但是他觉得学生这样多接触社会,多了解社会,才能用真情去写作,这样的语文课也才能引起学生们的兴趣。结果,他成功了,学生不但学到了考试以外的东西,升学率也不降反升。

11、在优秀的教师那里,素质教育和分数不是对立的,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1 将理论落实到实践不仅需要智慧和汗水,更需要勇气。名师与学校、校长的关系 北京第五中学在前校长吴昌顺的领导下,土生土长了位特级教师,由一所很一般的学校变成了一所名校,既培养出了名师,又成了名校,自己也成了名校长。说起名师、名校和校长的关系,吴校长引用北大校长徐智宏院士的话来作解释。徐智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北京大学在年争取成为世界公认的一流大学。记者问他,你怎么有如此的把握,他回答说:“因为北大有一支德高望重、学识渊博、用生命做学问、用心血写文章的大师队伍。”吴校长的结论是:名师造就名校,名校培养名师。先有名

12、师,才能有名校。他反对“有一个好校长就会有一所好学校”的说法,“这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可以成立,但不具有普遍性”。然而,一个好校长必须为教师成为名师创造条件,“让名师焕发风采,让青年脱颖而出”。许多老师认为,之所以没有机会成为名师,是因为没有机会进入名校。这样想可能有一定的道理,毕竟名校里的名师多一些,但是,不在名校照样可以成为顶尖级的名师。北京中的孙维刚就是最好的例子,他的成功说明了不在名校也可以做名师,而且还说明了另一个道理对于一位名师的产生,内动力是最重要的。名师与教师群体的关系 一个学校没有名师可以生存,但是如果没有教师就不能成其为学校。学校的全体教师必须是一个团队合作关系,名师更是如此

13、。 华东师大教育科学院院长丁钢教授认为,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能够做到和同事之间同帮互助、相互欣赏、相互支持和合作,承认自己需要取得同事的支持,尽力维持教师之间良好的关系,接纳同事在教学方面的意见,等等。防止那种“一人出名、打击别人”的“名师负面效应”。 一流的教师能够培养出一流的学生,但是名师的作用远远不能停留于此。名师的作用更在于带动整个教师群体的发展,造就更优秀的教师团队,优秀的团队也会催生更多的名师。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培养名师不是最终的目的,其目的是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够朝着优秀的方向发展,而名师就是那个扛着旗子走在前面领路的人。 (本文内容由“新课程背景下的名师培养与名师成长”论坛部分与会嘉宾的发言整理而成,未经发言者本人审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