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中图文转换问题探讨.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235343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教学中图文转换问题探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地理教学中图文转换问题探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地理教学中图文转换问题探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地理教学中图文转换问题探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理教学中图文转换问题探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教学中图文转换问题探讨.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地理教学中图文转换问题探讨江苏省泰兴市第三高级中学 张勇图文转换是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基础,是地理思维的具体体现,在知识内容迅速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整合的当代,捕捉信息、判读分析各种图表的能力就更凸显其重要性。从高考来看,图文信息转换题又是近几年高考的主要题型,它具有综合性、技巧性强,有创新等特色,能够考察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等多方面的能力。教学过程中进行多角度的图文信息转换,是培养学生地理综合能力的重要方法。一、图文信息转换的教学策略1、由图到文的转换由图到文的转换是在正确理解地图语言的基础上,将地图、图象及图表中内容用文字表述出来,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读图分析,在地理学习过

2、程中,学生在现有知识储备的基础上,对一副地图、图象或图表,进行观察、阅读、分析、掌握和完善的过程,就是一种创新思维过程。正确进行由图到文的转换,一般来说,解读地图遵循以下流程:源信息(地图)观察认读分析理解归纳概括文字表达。一般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整体认读地图、图象、图表。在观察认读时,注重整体阅读。先对地图内容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一个大主题或方向,如区域图解读先要从经纬网、政区轮廓、指示性的地理事物几方面进行定位。注意图中的细节。图中一些细节不能忽视,他往往起提示作用,如图下的图例、注记等。 第二,根据图象和图表进行分析,总结规律。第三,把图象或图表中有联系的事物加以归纳和总结,并在此基础

3、上进一步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课本插图、地图册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由图到文的转换能力。例如在讲中国气候与农业时,要求掌握中国各种气候资源的分布规律,以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其中气候包括气候要素(光、热、水),还有气候类型、气候特点等;农业包括农业类型、种植制度、作物种类、区位条件等,内容繁多,联系性强。为此我分三步让学生实现由图到文的转换,转换实现的过程即是知识理解掌握的过程。第一,给学生展示了几幅图:中国温度带划分图、中国干湿状况划分图、中国太阳年辐射总量的分布、中国农作物分布图,让学生借助地图讨论、分析我国光、热、水等气候资源的分布情况,并总结它们的分布规律。第

4、二,引导学生分析这些要素分别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第三,总结中国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东部季风区以种植业和林业为主,西部非季风区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又以秦岭-淮河为界分为水田和旱地,旱作中又以长城为界,分为冬小麦和春小麦。再进一步总结出不同农业区农作物的复种制度、作物种类等,分析不同地域的农业区位因素(优势条件、制约因素)。通过这种练习把所学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有机的结合起来,达到知识的融会,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2、由文到图的转换由文到图的转换是将课本文字内容转化为图象或图表,以直观的图象来表述教材中的文字内容。这对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知识是大有益处的。同时也培养学生由抽象思维向形象思维

5、的转化能力,使学生养成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和能力。这一过程要求学生不仅对文字内容有正确的理解,还要具备高度概括能力及空间想象能力。正确实施由文到图的转换一般按照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正确领悟文字材料的内容;第二,选择合适的图表形式,建构起地理事物各要素之间的空间联系;第三准确描绘图象或图表中要反映的内容;第四分析总结图象或图表中的规律,与文字内容加以对照。正午太阳高度角学习中,课本中有关内容是: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春分日和秋

6、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文字介绍很容易掌握,但遇到这类的图象题学生思维就会有障碍,是太阳高度学习中的一个难点,为此我让学生做了如下尝试:计算并绘出下列各纬线,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曲线(下左图)A. 赤道 B. 2326S C. 6634N D. 90S计算并绘出下列日期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曲线(下右图)A. 3月21日 B. 6月22 日 C. 12月22 日 通过这种转换,学生能够更形象地看出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随季节的变化,通过学生亲手绘制图象,了解图象的形成过程,再面对新图象是更容易找到做题的切入点。平时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把地理科学的基本现

7、象、规律、原理落实到图形上,通过经常的文图转换,加深了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培养了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达到地理知识的巩固、积累,完成知识的厚积薄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由图到图的转换由图到图的转换指用一幅新图来表述原图。教学过程中,往往将课本中的插图转化为其他形式的变式图,帮助对地图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打破思维定势增强思维灵活性,使学生逐步养成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学习方法。解题过程中,往往将陌生的抽象的图形转化为熟悉的形象的图形。新颖的图形是近几年高考的亮点,解读新图也成了考生的难点,遇到抽象的陌生的图形将它转化为熟悉的图形,就能化难为易,成了顺

8、利做题的切入点。进行由图到图的转换,一般应遵循以下步骤:第一,准确解读原图,这是进行正确转化的基础。第二,重新建构各要素之间的空间关系。遇见陌生图时,可借助与原图相关的熟悉图形,降低建构各要素空间关系的难度。第三,将图中各要素进行准确转绘。下面我以太阳高度同心圆分布图为例加以说明。下图为2008年7月某日北京时间12点地球太阳高度分布图(图中同心圆为太阳高度相同地点的连线,数字表示太阳高度值,A点为90),根据该图联系所学知识回答:. A、D、E、F四点的地理坐标分别是A D E F . D点昼长 小时,E点昼长 小时。. 如果B点的地方时为t则t 6点(、=),C点日影朝 方向。 解析:这是

9、太阳高度角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图形比较抽象,解读原图只能看出A点为太阳直射点,还可以从北京时间7月某日12点,推算出A点坐标(20N,120E)但其它问题很难做答,语言解释也更难准确表达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尤其是D、A、F、E不在同一经线,B的地方时不到6点,在原图中很难给学生解释清楚。搜索相关知识,与太阳高度相关的最常见的就是右图所示日照图,借助右图将原图进行转化,根据题意将左图中的各点转绘到右图中,很多问题就会应刃而解。右图中D、E经度的不同,B点地方时不到6点能非常直观、形象的反映出来。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2参考答案:. A(20N,120E),D(70N,60W),E(70S,120E)F

10、(40S,120E) . 24,0 . ,正东二、图文信息转换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表述要准确、严谨地理语言决不能用“好象”、“可能”、“大概”这样的词来作答,表述要准确到位,这就要求图文信息转换时,第一、全面准确地认读地图内容。第二、对认读结果的要求,注意两点:结果与源信息的同一性。即图中的各种信息,在转换中一定要全面准确,不遗漏。语言表达要做到准确严谨。 2、作图要精确、规范作图时要着重把握图形的数量特征和形态特征,规范使用作图工具,规范使用作图语言,规范地按照步骤作出图形。作图要做到精确,必须抓住几个重要的点。如:读左图,在地形图下的网格中,画出沿AB线的地形剖面图。 解析:首先应把握图形

11、的数量特征,通过图上等高线的数值,读出沿AB线最高点、最低点数值,及两端点的数值,然后把握图形的形态特征,如形状、走向、疏密等特征,判断其地形的坡度缓急。然后确定垂直比例尺,再确定A、B及山顶的位置。如果时间允许可再将图中AB线与其他等高线的交点对应到网格图上,最后将各点连成平滑的曲线。(如右上图)3、注意图文转换的实效性任何一种学习方法都有它的局限性,不是所有的内容都能进行图文信息转换,也不是所有的内容都有必要进行转换,进行图文转换的目的是为了化抽象为直观,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进而辅助教学。运用图文信息转换是为了培养学生解读地理信息、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培养学生面对新的情景,解决新问题时所需

12、的知识迁移能力。必须遵循求是、科学等原则,不能仅仅为了追求形式的创新而进行不必要的转换。4、图文转换应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适应学生认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图文信息转换一般不适合高一学生对新课的学习。高三复习课中,在一定知识量积累的前提下,运用此法有助于学生认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地理解题能力的突飞发展。在转换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心理、思维特点都应该有深入的了解,过程设计由直观到抽象,有浅入深,使之能适合学生,才能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另外,要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对转换过程有困难的学生,适当的进行指导帮助,力争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提高,每一次转换都有收获。教学过程中,图文信息转换的方法多种多样,手段也不尽相同,只要教师创造性地运用教材资源,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定会使图文信息转换的方法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充实,进而创设出更多更好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