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海淀区2004高考文科综合二模试卷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海淀区2004高考文科综合二模试卷及答案.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海淀区200年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练习文科综合能力测试2004.5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卷1至7页,第卷9至16页。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将学校、班级、姓名填写清楚。2第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第卷各小题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题卷上。第卷(选择题共1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40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图1是某地4月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据图回答12题。图11若图中地盛行西北风,地盛行西南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为北半球
2、的气旋,乙地为北半球的反气旋Ba、b两虚线处可能形成锋面的是aC图中两地处于阴雨区的是地D图中两地风力较大是地2若该地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地易出现的气象灾害是()沙尘暴台风春旱暴雨寒潮伏旱ABCD图2为某地区图,读图回答35题。图23图2中甲国是世界上洪涝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该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大泥沙淤积严重,阻塞河道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气温高,山地冰川融水量大ABCD4a、b两河流域之间的山脉,其南坡雪线比北坡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光照B热量C地形D降水5图2中通往乙城市的铁路在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A高寒缺氧、多年冻土、生态保护B
3、地表崎岖、冰川广布、地质灾害频繁C生态保护、资金短缺、建筑材料运输困难D高寒缺氧、多年冻土、劳动力不足读图3“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68题。图36能正确反映图3中沿ab线所做的地形剖面图的是()图47建设图3中水利枢纽的首要目标是()A发电B航运C防洪D灌溉8有关图3区域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图中自然保护区以保护亚热带季雨林为主地处山区,多生产力低下的坡耕地经济发展水平高,资源开发程度低地形条件复杂,旅游资源丰富ABCD图5、图6分别为我国某省区域图和该省土地利用状况图。读图回答910题。图5图69关于图5中A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势平坦、河流众多,是A城市形成的首要因素B
4、A城市依靠附近丰富的煤、铁资源发展了钢铁工业C石油资源枯竭是制约A城市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D便利的水陆交通,使A城市成为该省最大的工业城市10关于该省在农业发展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荒地、沼泽面积广大,应大规模开垦为耕地适宜建设商品粮和乳肉等农产品基地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干旱缺水和低温冷害退耕还林、还草、还湿是当地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ABCD11读图7“某地区城乡人口比例示意图”(图中每个单元格代表1万人),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图7A该地区城市人口约占总人口的50B该地区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占较大比重C该地区城市化水平高D该地区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城市热岛效应是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导致城市中
5、的平均气温高于外围郊区平均气温的现象。据此回答1213题。12造成城市热岛效应的人为因素是()城市的大气污染城市上空出现逆温层城市绿地和水体的减少城市与郊区之间的气压差异建筑物高度集中城市对太阳辐射的反射能力强于郊区ABCD13上题的结论给我们的启示是()人与自然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提高人们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ABCD自古以来,我国历代政府都重视边疆地区的保卫和开发。回答1417题。14汉朝为了加强对今新疆地区的军政管辖,在当地设置()A酒泉郡B征西将军C西域都护D伊犁将军15唐朝
6、中央政府管辖西域地区的各种机构中,由中央委派官员管理,作为该地区最高统治机构的是()A都护府B都督府C都指挥使司D将军辖区16图8为元朝世祖皇帝平云南碑。该碑的树立标志着()图8A元朝完成了全国的统一B云南开始归属中国的版图C云南的地方割据政权统治结束D行省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17清朝统一台湾时,“国家初设郡县,管辖不过百余里,距今未四十年,而开垦流移之众,延袤二千里,糖谷之利甲天下。”(台湾府志卷21)以上材料说明()台湾府的设置促进了台湾经济的发展大陆移民是清朝开发台湾的重要力量清朝时台湾主要出产食糖和粮食国家统一是台湾发展繁荣的保证ABCD货币制度对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有重要的影
7、响。回答1821题。18以下关于中国古代货币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秦朝统一币制客观上加重了政府对农民盘剥B西汉时地方上铸造货币助长了分裂割据势力C纸币的流通是北宋城市商业繁荣的主要原因D一条鞭法的实行使白银成为明朝的主要货币19清朝中后期的鸦片贸易导致中国大量的白银外流,严重冲击中国当时的货币体系。白银外流前,约1000文铜钱兑换一两白银。鸦片战争后,约1600文铜钱兑换一两白银。清朝农民必须以白银向国家缴纳赋税。以下对其影响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造成银贵钱(铜钱)贱的现象B农民赋税负担加重,政府收入并未增多C便利西方殖民者控制中国海关D削弱中国经济实力,殖民者从中获取暴利20罗斯福新政
8、中实行美元贬值的货币政策,其主要作用是()A有利于增强美国商品的竞争力,争夺国际市场B增加人民的实际收入,缓解危机C稳定农产品价格,改善农业生产环境D缓解银行压力,稳定金融体系21建国初期,人民政府整顿经济秩序、结束十多年物价连续暴涨局面的措施是()A粮食、棉花等商品的统购统销B“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C国民经济建设的“一五”计划D生产资料所有制社会主义改造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对外交往的前沿地带,在近代社会变革中也有重要影响。回答第2224题。22广州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对外交往的重要口岸,以下表述正确的是()A秦朝在南海郡设立对外贸易管理机构B唐朝时设有伊斯兰教的礼拜寺C南宋时成为对外通商的唯
9、一口岸D清朝的闭关政策使其丧失对外贸易的作用23近代早期,在这一地区发生的反侵略反封建斗争的重大事件有()虎门销烟三元里抗英拜上帝教创立同盟会成立ABCD24国民革命运动首先兴起于广东地区的原因不包括()A国民党在此建立了革命根据地B有比较深厚的民主革命传统C北洋军阀的统治力量相对薄弱D国民革命军从广东出师北伐25被赞为“平民总理”的温家宝,曾向媒体和官员们引述这样的诗句,“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这体现出新一届政府()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贯彻对人民负责的原则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重视农业在国民经济的主导地位ABCD26一场SARS危机可以让很多东西改变
10、。正如一位名人所言:“一个民族在危机中可以比平时学到更多。一个民族在灾难中失去的,必将在民族的进步中获得补偿。”这句话体现了()A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B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C逆境更有利于民族的进步D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27一段时期以来,我国出现电力紧张局面,对此国家有关部门采取了“错峰用电,峰谷电价”等措施,即用电低谷时降低电价,鼓励用电;用电高峰时调高电价,引导企业避让用电高峰期。实行“错峰用电,峰谷电价”,从经济常识看()是自觉运用价值规律的体现是运用价格杠杆调节电力资源的配置加强宏观调控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基础是缓解电力紧张局面的根本性措施ABCD十五大第一次将公有
11、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确定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十六大进一步作出了“两个毫不动摇”的重要论断;十六届三中全会又提出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据此回答2830题。28我国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过程,体现了()A认识是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的B认识的根本目的是指导实践C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D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29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从根本上说,是因为()A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B非公有制经济是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
12、量C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D非公有制经济是解决我国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30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体现了市场经济的特征。()平等性竞争性开放性公平性ABCD人民币汇率问题举世瞩目。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是当前我国政府的正确抉择。据此回答3132题。31现阶段影响我国对外贸易的因素有()人民币汇率加入世贸组织国内需求国际需求ABCD32我国政府面对人民币升值压力,坚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这一举措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对外开放水平缓解通货膨胀的经济现象缓解通货紧缩的经济现象提高我国出口商品在价格方面
13、的竞争力ABCD“神州”五号的成功发射,是我国长期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取得的又一成果。今年,中央又把人才问题提高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大力实施人才兴国战略。据此回答3334题。33杨利伟经过长期的意志品质的磨炼和对航天技术的艰苦学习和训练,以全优的成绩通过了所有考核,终于实现了成为我国载人航天飞行第一人的夙愿,被国家授予“航天英雄”的光荣称号。这告诉我们()把理想转化为现实,需要艰苦奋斗人生价值是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与社会对个人的回报的统一改造主观世界是为了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主要体现在精神方面ABCD34对我国政府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认识不正确的是()A是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有效措施B是适
14、应激烈的国际竞争的客观要求C人才工作是我国现阶段的中心工作D国家履行文化职能的体现35告别单一GDP指标,北京定位新的科学发展观:GGDP(绿色GDP),即全面均衡地发展,就是指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这种发展观从哲学上强调了A任何事物之间都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B事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对立统一关系C要坚持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D经济效益要与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相结合科目第卷第卷学科得分总分363738394041地理历史政治第卷(非选择题共16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60分。36(3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北京市地形、水系示意图两轴-两带-多中心模式图图9图
15、10材料:北京日前公布了由众多知名专家、学者参与进行的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该研究提出,北京将按照“两轴两带多中心”的模式形成城市空间新格局(见图10)。“两轴”即北京传统中轴线和长安街沿线构成的十字轴,是北京的精髓;“东部发展带”是未来城市产业与人口布局扩展的主要地带;“西部生态带”则是以生态保护为前提的调整改造,适度发展地带。“多中心”是指在市区范围内建设不同的功能区,分别承担不同的城市功能,并在区域范围内的“两带”上建设几个适合50万人口居住、就业的新型城市,以提高城市的服务效率和分散交通压力,缓解城市中心区人口过多的压力。(1)根据下表中的多年平均北京气温、降水资料,描述北京的气温
16、和降水的主要特征。(4分)月份123456789101112平均气温()-4.3-1.95.113.620.024.225.926.416.912.74.3-2.2降水量(mm)2.65.99.026.428.770.7175.6182.246.718.86.02.3(2)水资源短缺是北京城市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因此,建设节水型城市成为北京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其主要途径有_(选择填空)。(3分)加快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农业生产中推广喷灌、滴灌等先进灌溉技术在山区修建大型蓄水工程适度提高北京市居民生活用水的水价ABCD(3)结合图9提供的信息,试分析将西部定为北京生态环境带的主要原因及意义。(
17、8分)(4)根据图9、图10说明东部发展带未来重点发展的主要产业部门,并分析发展这些产业的有利条件。(8分)(5)预计到2008年,北京城市人口规模将达到1550万。简述市区人口和工业过于集中所引起的城市环境问题,并根据所给材料归纳说明缓解上述问题的主要措施。(7分)37(34分)美国内战对于美国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正因为北方拥有经济优势,所以南方不得不更加顽固地依赖其政治力量,不得不强调州的自治权可以不听中央政府指挥。北方处于能够统一全国的有利地位,南方则不然,南方摆出进攻好斗的姿态,但它真正的意图是放弃斗争,脱离联邦。摘自E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材料二内战后,北部工业资产
18、阶级掌握联邦政权,统一的全国资本主义市场向纵深进一步发展,各种鼓励工业的积极措施与第二次科技革命相结合,有力地推动了美国工业化进程。19世纪最后30年的美国经济呈现出罕见的高速度发展。60年代初美国仍未摆脱对欧洲的经济依附,基本上是个农业国;到90年代末美国已拥有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其工业产值跃居世界首位。内战结束后,联邦政府进一步发展有利于工业资本主义的政策,在各方面扶植工业、金融业和商业,使资本主义生产力获得了充分发展的环境。给工业资本主义在市场、资金、资源、劳动力和技术诸方面创造了比当时其他资本主义国家都要优越的有利条件。摘自丁则民美国内战与镀金时代材料三这场战争最终清除了联邦只是一个各州
19、的联盟,而其成员可以随意退出的观念。如今成功地取代它的是另一种观念,即美国不是由各成员州组成的,而是一个不可改变的团结在一起的人民组成的一个整体,即一个民族国家。摘自R帕尔默等近现代世界史回答下列问题:(1)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导致美国内战发生的根源是什么?结合材料一分析南方种植园主对抗联邦政府的手段和意图。(8分)(2)依据材料二分析,内战中北方的胜利对于美国经济发展的影响。(10分)(3)依据材料三分析,内战中北方的胜利在政治上的重要意义。(6分)(4)简述与美国内战时间相近的欧洲大陆,统一促进国家实力发展的事例。(6分)(5)依据以上的材料和所学的知识谈一谈你对于打击分裂势力、维护国家统一重
20、要性的认识。(4分)38(14分)修改宪法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修改宪法的建议,第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依照法定程序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增加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内容;完善对私有财产的规定;明确规定了国家保护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增加尊重和保护人权的规定。(1)上述材料怎样体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6分)(2)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分析为什么要修改宪法?(8分)39(14分)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2003年GDP
21、突破了11万亿元。与此同时,铁路春运客流也逐年呈上升趋势,仅2004年1月就突破1亿人次,“打工流”、“旅游流”、“经商流”高潮迭起,此起彼伏,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运输压力尤显突出。结合材料,回答问题:(1)从经济常识角度分析春运紧张的原因。(6分)(2)用矛盾的观点来分析人口流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8分)40(36分)在近代历史上,环渤海地区是帝国主义侵略的重点地区,也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地区。建国以后,环渤海地区是我国北方规模最大的经济区域,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国的1/4左右。图11回答下列问题:(1)20世纪30年代,日本加紧对中国的侵略。简要说明在全面侵华战
22、争爆发以前,日本对于环渤海地区的侵略情况。当时,北京地区爱国救亡运动的情况如何?(8分)(2)简要说明人民解放战争中,环渤海地区解放的过程。(4分)(3)天津是我国主要的以海盐为原料的化学工业生产基地,所用海盐主要产自我国最大的长芦盐场,试分析该盐场生产海盐的有利自然条件。(4分)(4)简要分析问答环渤海经济区中的辽中南、京津唐两地区在我国工业中的突出地位。(4分)(5)近些年来,河北、山东两省在大力发展粮棉生产的同时,建立了一批商品猪、肉牛、蔬菜、干鲜果品、海洋水产基地。简要分析这种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因和两省农业对京津唐工业发展所起的作用(4分)(6)环渤海经济区的发展,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我
23、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什么?(4分)在环渤海经济区中,作为著名的老工业基地辽宁省沈阳市,为了保证国企改制的顺利进行,政府把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作为全市的“天字号工程”。(7)结合政治常识分析,沈阳市政府为什么把再就业问题作为“天字号工程”?(8分)41(32分)回望2003年中国经济,GDP超过11.6万亿元,人均GDP达到1090美元,这是脱离低收入国家群体的一个门槛。国家财政收入、对外贸易额明显增长,科技、教育水平显著提高。城乡居民对汽车、电脑、住房的需求势不可挡,人民生活质量告别“生存型”,转向“发展型”。回答下列问题:(1)如何正确认识人均GDP首次超过1000美元?(8分)(2)请运
24、用党的基本路线分析2003年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4分)(3)结合材料和所学的知识,回顾历史上的GDP增长情况,回答问题国内生产总值(GDP)的中外比较(单位:亿国际美元)中国欧洲(不含俄国)美国1820生219018803401913年242099705200依据陈争平、龙登高等中国近现代经济史教程依据统计表,说明鸦片战争前夕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分析这种局面形成的原因。(6分)依据统计表,说明近100年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4分)(4)下列材料反映出我国东部和中西部地区人均GDP有什么特点?并分析这一特点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10分)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地带的发展水平比较(1999
25、年)地带国内生产总值()人口总量()人均GDP(元)东部5941.110089中部2735.75407西部1323.24217参考答案第卷(选择题共14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CADDABCBCB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BCACACDBCA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BBADBBAABC题号3132333435答案DDACC注:112题为地理学科,1424题为历史学科,13、2535题为政治学科。第卷(非选择题共160分)36本题共30分(1)夏季炎热,(1分)冬季寒冷,(1分)(或7月均温在25左右,冬季在0以下或年温差较大);全年降水
26、量在600mm左右,(1分)降水的季节变化明显,(1分)(或夏季多雨,冬季干燥)。(2)B(3分)(3)西部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较高;(2分)是北京主要河流的上游地区。(2分)西部建设生态带具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功能,(各1分,共4分)有利于改善北京整体生态环境。(4)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第三产业(物流、服务业、旅游业);(各1分,共3分)地处平原,地势低平(2分);交通运输便利(附近有国际机场、高速公路等现代化交通运输设施)(2分);有较好的工业基础;劳动力素质较高;地价较低;有利于与天津等周边地区的经济协作(以上4点答出其中任意1点即可。1分)(5)突出的问题:
27、环境污染严重(或答出具体的污染类型);(1分)交通拥挤,住房紧张;(1分)绿地面积少。(1分)主要措施:分散大城市职能,建设新城和卫星城;(2分)对城市功能分区进行合理规划。(2分)37本题共34分(1)根源:北方的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和南方的奴隶制种植园经济间的矛盾。(4分)手段:强调州自治权,抗拒中央政府。(2分)意图:脱离联邦,分裂国家。(2分)(2)发展和深化了统一的全国市场;(2分)推动了美国工业化进程,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发展,工业产值跃居世界首位;(6分)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更加优越的条件。(2分)(3)强化了民族意识,巩固了国家的统一,(3分)使美国人民认识到美国是一个不可分割的
28、整体。(3分)(4)19世纪60、70年代,德意志统一完成,(2分)工业生产迅速跃居世界第二,(2分)改变了欧洲的国际关系格局。(2分)(5)对分裂势力必须进行坚决的斗争;统一有利于国家的全面发展。(4分,学生言之成理即可得分。)38本题共14分(1)中共中央提出修宪建议,通过全国人大作出决定,体现了党对国家政治生活的领导。(2分)修宪内容是人民利益和意志的体现,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维护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2分)全国人大严格按照立法程序修改宪法,确保各项事业有法可依。(2分)宪法的修订,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2)实践决定认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实践的发展
29、和需要,现行宪法必须进行修改。(4分)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认识对实践有促进作用,宪法的修改将进一步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4分)(若学生从认识要不断深化、扩展、向前推移分析,可酌情给分,此问得分不超过8分)39本题共14分(1)春运期间,铁路运力不足(供)与旅客增加(求)之间的矛盾突出。(2分)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促进劳动力资源的流动。(1分)经济发展不平衡(地区差异、城乡差异),也加剧了人口的流动。(1分)生产决定消费。经济发展,刺激人们的旅游消费。(2分)(2)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2分)一方面,改革开放、经济发展促进了人口流动,而人口的流动迁移又促进了经济发展;(3分)
30、另一方面,人口流动(尤其是“打工潮”)也反映出我国经济发展不均衡,加剧了城乡差距、东中西部差距、大中小城市发展差距等。(3分)(若学生答出人口流动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可酌情给分,但此问得分不超过8分)40本题共36分,(1)(2)为历史学科,(3)(4)(5)为地理学科,(6)(7)为政治学科。(1)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东北。1933年,进攻山海关(回答“热河”和“长城沿线”均可)。1935年,制造华北事变,策划“华北五省自治”。(5分)1935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北平学生发起“一二九”运动,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3分)(2)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如回
31、答“济南战役”可加1分,但总分不超过4分)(3)有利的生产条件主要是:沿海有平坦开阔的滩涂(或海滩);(2分)春季升温快、光照强、降水少、多风、蒸发旺盛。(2分)(4)辽中南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地区;京津唐地区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达的地区(或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4分)(5)原因:市场需求的变化(2分);作用:提供棉纺织工业和食品工业的原料(1分),提供粮食和副食品(1分)(6)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4分)(7)因为我国国家机构是人民利益的执行者和捍卫者,(2分)要贯彻对人民负责的原则,(2分)践行“三个代表”,(2分)有利于社会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32、。(2分)41本题共32分,(1)(2)为政治学科,(3)为历史学科,(4)为地理学科。(1)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标志着我国经济站到了一个新的起点,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2分)综合国力提高。(2分)在这一阶段,消费结构向发展型、享受型升级,由此也推动了产业结构升级。(2分)同时又不能把GDP指标作为衡量经济社会发展的唯一标准。(2分)(2)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取得成就的关键。(1分)不断加大改革开放力度,是取得成就的动力。(1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取得成就的根本保证。(1分)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取得了上述重大成就。(1分)(若学生答出党的基本路线的内容可得3分)(3)中国的GD
33、P总量居世界领先地位,接近欧洲和美国的总和。(2分)中国国家统一,社会相对安定;政府曾采取了一些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封建经济曾经高度繁荣(2分,言之成理,均可给分)。欧美尚未完成工业革命。(2分)中国GDP增长缓慢,欧美国家增长迅速。(如学生问答“中国在世界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下降”亦可,2分。)西方国家完成了两次工业革命,中国由于长期受到封建统治和帝国主义掠夺,经济增长缓慢。(2分)(4)我国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人均GDP存在巨大差异。(2分)地理位置:东部地区处于沿海位置,具有开放性和便利的海运;中、西部地处内陆,长期处于比较闭塞的状态。(4分)地形:东部地区多平原,地势低平,利于开发利用;中西部多山区,地势高、起伏大,开发利用难度大。(2分)气候:东部地区气候湿润,水热条件优越;中、西部多干旱区或高寒区,对农业发展不利。(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