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地理综合实习报告(地理科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庐山地理综合实习报告(地理科学).doc(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庐山地理综合实习报告1实习目的庐山的形成经历了复杂而又漫长的历史过程,留下了许多自然地理遗迹。山体也由时代不同的岩石组成。由于庐山独特的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土壤植被垂直地带分布较为典型,地貌复杂,具有多处断层,褶皱构造。这些独特的自然地理遗迹使庐山成为了一个很好的自然地理实习地点。本次实习目的在于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理论联系实际,在自然环境中进一步理解书本知识。针对庐山的自然地理特点,联系书本知识分析庐山地区所看岩石的形成过程,结构分布、产状、形成原因,现象及庐山地质的类型(如断层,解理,褶皱等)形成原理等2实习概况2.1实习时间:2010年9月11日2010年9月17日2.2实习地点:庐山
2、庐山:位于东经115521168,北纬29262941,地处江西省北部鄱阳湖盆地,九江市庐山区境内,濒临鄱阳湖畔,雄峙长江南岸,三山五岳中三山之一。山体呈椭圆形,典型的地垒式长段块山约25公里,宽约10公里,绵延的90余座山峰,犹如九叠屏风,屏蔽着江西的北大门。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庐山地质地貌类型多样,植被种类丰富。庐山位于江南台背斜与扬子拗陷的交接地带,地壳运动具有较大的活动性,岩浆活动较强,混和岩化作用明显,地层交齐全,岩性复杂,断裂发育,地貌形体典型多样。因为地处我国亚热带气候区,地貌上属于中山。尽管过去遭受人为干扰较大,但庐山地区植物区系仍然较为丰富
3、,植被类型复杂多样,自然植物分布的水平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特征较好。3实习路线9月11日:街心公园月照松林庐山气象站初步了解庐山地形地貌,特别是虎背岭至五老峰之间的构造地貌类型;“月照松林”处的地质构造情况,岩石成分以及风化类型;牯牛岭一带的植物类型与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庐山气象站的建设与布局。9月12日:街心公园女儿城水库大校场谷地博物馆实习内容为大月山一带地质地貌类型河流袭夺,冰积地貌,岩石成分、构造等;大月山一带棕壤土壤剖面结构与成土过程;参观庐山博物馆。9月13日:街心公园芦林湖交庐桥三宝树乌龙潭小天池 了解芦林湖冰窖,袭夺河流,跌水地貌,重力地貌马刀树的成因等;黄壤土壤剖面结构和成土
4、过程,河流冲积母质的成因、特点等;黄龙寺三宝树的来历、特点、意义等;小天池成因,大坳冰斗等9月14日:街心公园庐山中学门口(飞来石)觅春园如琴湖停车场大天池龙首崖白居易草堂实习内容有“冰桌”形成的原因,如琴湖冰窖,袭夺河,锦绣谷的断裂地貌以及重力地貌等,仙人洞停车场外自己动手挖土壤剖面,分析剖面结构、土壤类型等。9月15日:街心公园五老峰主要实习内容为五老峰一带地貌类型,断裂构造等。9月16日:街心公园天狗洞植物园望鄱亭含鄱口犁头尖主要实习内容有采集植物样方,分析植物种类、分布、株数等,了解亚热带地区的主要植被类型;黄棕壤的剖面结构、成土因素及分类、性质等;观看冰斗、角峰等地貌组合。9月17日
5、:街心公园三叠泉庐山东门了解断裂构造地貌、跌水地貌等;红壤的剖面结构、成土因素及分类、性质等。4实习内容4.1地质4.1.1庐山岩石的识别庐山野外岩石:月照松林的石头:属沉积岩,结构为含砾砂岩。判断依据:沉积岩内不可能有黑云母、角闪石、辉石、橄榄石,多含有石英长石。石头表面上有白色的线条,其原因是由于白色的长石抗风化能力强,周围其他岩石易风化,经长时间的风化作用,形成白色的线条。女儿城的岩石:长石石英含砾砂岩。其表面的条纹是由于流水侵蚀作用而成。假色有些矿物的颜色是由某些化学的和物理的原因引起的,称之为假色。庐山的石头多在表面上呈现假色,这需要在识别过程中敲开岩石使之露出新鲜的断面。庐山地质博
6、物馆内的岩石珊瑚礁石灰岩:为354295百万年陆表海内的珊瑚礁(鞋山)冰川压坑及冰川擦口环痕石冰川漂砾,形成于11090万年大姑期冰川漂砾网文石,形成于10090万年鄱阳湖冰碛泥砾,形成于180150万年(定金山)大排岭期冰碛泥砾,形成于300250万年(大排岭)鄱阳大姑间冰期残积红土,形成于150110万年(马头)大姑期冰碛石砾,形成于11090万年(下青山)冰川擦口环痕石,形成于11090万年(赛阳)冰川条痕石,形成于11090大姑冰期(张家山)大姑庐山间冰期网纹红土,形成于9040万年(妙智)熨斗石,产生于庐山期冰期泥砾底部(大校场谷地)4.1.2庐山所经历的三大不同的地质历史阶段大陆地
7、形成的海洋发展阶段(2500800百万年)25001800百万年本区是一个海槽,在1800百万年以前海槽由于受到挤压而封闭,使其中的沉积岩、火山岩发生强烈的变形变质,构成了地壳结晶基底。18001000百万年本区再度拉开变成大海。1000850百万年演化成“太平洋型”活动大陆边缘,由内向外依次为:大陆斜坡、边缘海、火山岛弧、深海沟、大洋。庐山地区位于边缘海中。在850800百万年,火山岛弧与大陆产生板块碰撞造山,使海水中的沉积岩火山岩发生强烈的变形变质,构成大陆褶皱基地。在板块碰撞造山过程中,伴有大规模花岗岩浆侵入及火山喷发。地台陆表海发展阶段(800200百万年)800200百万年,本区地壳
8、活动明显减弱,昔日的山脉风蚀已尽,变成了广阔的表陆浅海,海水中出现大量植物群。200百万年前,地壳受到挤压上升为陆地,海水一去不复返。盆岭构造发展阶段(200百万年至今)200百万以来,地壳活动性又再次增强,以断裂、岩浆活动强烈、盆地山岭相 为特征、9665百万年,本区地壳处于强烈伸展拉张状态,产生了一条巨大的低角度 拆离断层,将古鄱阳湖底下1521千米处的深变质岩撕拉到地表,形成了变质核杂岩构造及古鄱阳湖盆地。6523.3百万年,产生了庐山断块山的雏形,四周下陷成湖,23.33百万年,庐山断块山快速上升,当3百万年第四纪大冰期到来之时,庐山已是一块雄伟高大的断块山。4.1.3庐山地质构造褶皱
9、地貌:指岩层受力弯曲变形所成的地貌。通常因褶皱的规模大小和岩层弯曲程度等原因,其地貌表现有显著不同。分为单斜地貌和背斜向斜地、貌穹窿山地地貌。庐山构成褶皱地貌的山地有:五老峰单面山、七里冲向斜谷、大月山背斜山、大校场(谷地名称)及西谷次成谷、女儿城(山名)及牯岭次成山、谷(又称中谷)莲谷、王家坡谷向斜谷 、虎背岭单面山。其地貌示意图如下:如上图所示, 大校场(谷地名称)及西谷经构造运动后本是背斜,但是由于其岩石成分为大月山石英砂岩,其抗侵蚀能力弱于大月山砂岩,故形成次成谷,而女儿城及牯牛岭原是东谷向斜的两翼,由于岩石坚硬未被侵蚀而成为低矮的山岭,故称为次成山。五老峰和虎背岭均为单面山,大月山为
10、背斜山,七里冲和东谷为向斜谷。断层构造虎背岭断层崖地貌 它是因虎背岭北侧的莲花洞大断层把虎背岭错开,使其北翼断落而成。该断崖在石门涧和莲花洞一带高达1000m,向东北方和西南方降低,断层崖呈阶梯状下降,如好汉坡一带呈二级阶梯。五老峰断层崖地貌 因庐山正断层切进五老峰背斜南翼而成,它在秀峰、海会一带崖高达1000m,向东北方递降。断层崖亦分23级,断崖受流水下切和溯源侵蚀,形成许多垭口,所谓五老峰就是五大垭口之间的山峰。龙首崖:相对高度三百多米,对面铁船峰可明显区分出断层的上下盘以及倒石堆。由于断层发育时间较早,倒石堆已被植被覆盖。4.2地貌4.2.1构造地貌褶皱地貌:指岩层受力弯曲变形所成的地
11、貌。通常因褶皱的规模大小和岩层弯曲程度等原因,其地貌表现有显著不同。分为单斜地貌和背斜向斜地、貌穹窿山地地貌。庐山构成褶皱地貌的山地有:五老峰单面山、七里冲向斜谷、大月山背斜山、大校场(谷地名称)及西谷次成谷、女儿城(山名)及牯岭次成山、谷(又称中谷)莲谷、王家坡谷向斜谷 、虎背岭单面山。其地貌示意图如下:如上图所示, 大校场(谷地名称)及西谷经构造运动后本是背斜,但是由于其岩石成分为大月山石英砂岩,其抗侵蚀能力弱于大月山砂岩,故形成次成谷,而女儿城及牯牛岭原是东谷向斜的两翼,由于岩石坚硬未被侵蚀而成为低矮的山岭,故称为次成山。五老峰和虎背岭均为单面山,大月山为背斜山,七里冲和东谷为向斜谷。断
12、层构造 虎背岭断层崖地貌 它是因虎背岭北侧的莲花洞大断层把虎背岭错开,使其北翼断落而成。该断崖在石门涧和莲花洞一带高达1000m,向东北方和西南方降低,断层崖呈阶梯状下降,如好汉坡一带呈二级阶梯。五老峰断层崖地貌 因庐山正断层切进五老峰背斜南翼而成,它在秀峰、海会一带崖高达1000m,向东北方递降。断层崖亦分23级,断崖受流水下切和溯源侵蚀,形成许多垭口,所谓五老峰就是五大垭口之间的山峰。龙首崖:相对高度三百多米,对面铁船峰可明显区分出断层的上下盘以及倒石堆。由于断层发育时间较早,倒石堆已被植被覆盖。山地夷平面地貌夷平面在山北分布的高度为10001100m左右,生成于第三纪末第四纪初,即地壳上
13、升之前。夷平面的地形起伏和缓,高差不大,有略为高起的岭脊(齐顶)和相对低凹的宽谷(如西谷、东谷、莲谷王家坡、大校场谷、七里冲等)。宽谷属古老河谷,谷内发育了Q2红土层,二者均表示为庐山上升前夷平面作用期的产物。夷平面的发育对庐山的建设及旅游业的发展起着巨大作用。4.2.2重力地貌重力地貌是指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主要在重力作用下,滑斜坡向下运动所形成的地貌,因为斜坡重力移动的物质多系块体形式,故也称为块体运动。蠕动是指斜坡上的土体、碎屑和岩体在重力作用下缓慢地向下坡移动的现象。土屑蠕动:指斜坡上的土体或碎屑在重力作用下缓慢地向下坡移动的现象。 土屑蠕动的原因:干湿和冷热变化、冻融交替岩体蠕动 岩
14、体蠕动的特征:垂直剖面形态:鹰钩鼻状向下弯曲; 平面形态:不规则扇形或马蹄形; 深度:一般为35米,有时可达10余米。崩塌:指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快速向下移动的现象。 崩塌堆积地貌:岩堆、倒石堆、岩屑堆滑坡:斜坡上的大块岩体,主要在重力和水的作用下,沿着滑动面整块地向下滑动的现象。4.2.3流水地貌流水分为坡面流水、沟谷流水、河流。这三种流水在庐山均有发育。分水岭与河流袭夺:整个庐山地貌风景区具多个分水岭,并发育有多次河流袭夺。河面街即为分水岭之一。河流袭夺的标志:溯源侵蚀、袭夺湾、反向河、断头河、裂点河流袭夺的成因:庐山上升之前,山体内的河流已发育为成熟的老河谷阶段,即河流循软弱岩层
15、发育和沿岩层走向(作北东向或南西向)流动。当山体上升后,新出现的东西向或南东向河流溯源侵蚀,由于两条河流纵比降的差异导致侵蚀能力不同,新河流流程短和纵比降大,所以不论下切或溯源侵蚀的速度均大于老河流,因此袭夺了东北流或西南流向的古老河流。庐山河流袭夺发生的时间:更新世庐山几处河流袭夺:东谷支流袭夺大校场河:该小河切穿女儿城山岭,袭夺了大校场河上游,使大校场河上游原来向南西流入芦林盆地的,现改向北西流入东谷,造成汉口峡。河流袭夺示意图如右:锦绣谷袭夺西谷:西谷原来由虎背岭南侧向南西流入石门涧,但在天桥附近被向西流的锦绣谷袭夺。证据是:A.花径风口:风口段河谷是西谷自然延伸部分,谷内堆积物又与西谷
16、相似,保持着棕红色棕黄色砂砾层及棕红色网纹红土风化壳。B.天桥袭夺湾及裂点:在裂点(天桥)以上为宽谷(西谷),以下为峡谷(锦绣谷)。袭夺时代为晚更新世之后。理由是:第一,裂点上溯不远;第二,西谷内由晚更新统棕黄色堆积物所覆盖的谷底未受明显的破坏。三叠泉河袭夺七里冲:原来的七里冲向北东流,在三叠泉附近被向南流的三叠泉河袭夺,河流成直角拐弯,河流袭夺后,裂点向七里冲上溯了2km之远,河流下切深度达150300多米。可见袭夺时间应早于锦绣谷。河流袭夺使庐山的河流呈现上游宽谷下游峡谷的形态,两者之间出现裂点和瀑布。 宽谷 多发育在软弱岩层之上,并与向斜构造相适应,且与岩层走向一致,是早期发育的老河谷,
17、它是在地壳稳定时,河流长期侵蚀而成。宽谷形成时的当日庐山,高度比现在低矮得多。庐山上升后,谷地保留在山地上部,仍未受到新的重大侵蚀。如西谷、东谷、莲谷王家坡、大校场谷、七里冲等宽谷,谷宽而浅,谷地内覆盖着第四纪堆积物 峡谷 是第四纪地壳上升时,河流侵蚀复活(回春),河谷下游的河床首先遭到强烈下切而成峡谷。峡谷谷坡陡峭或呈阶梯状,纵比降大,多裂点和瀑布,表示幼年期河谷特征。是年轻河谷,是在地壳强烈上升和河流重新下切而成的。它从下游开始发育说明宽谷生成之后,庐山曾经发生强烈上升。如庐山西侧的石门涧、东南侧三叠泉峡谷、牯岭窑洼以下的剪刀峡、锦绣峡谷。宽谷和峡谷之间出现大裂点,表示第四纪庐山上升,河流
18、重新下切和溯源侵蚀到达之处,如三叠泉裂点、天桥裂点、芦菱桥裂点。V型谷:山地侵蚀性河流多发育V型谷,河道窄,河漫滩由于强烈的侵蚀作用也变得狭窄。汉口峡所发育的河流是明显的V型谷。坡面流水地貌 浅凹地和深凹地:为分布于侵蚀河谷源头处的浅平低洼地。在台地面或高平原上都有分布。侵蚀汶沟:分布于强侵蚀带,横剖面多呈V形,深度通常小于0.5米。 坡积裙:分布于坡麓,环形分布,纵剖面呈微凹形曲线,上部陡、下部缓。机械组成成分是亚粘土、亚沙土和碎石。分选性和磨圆度差,微具层理结构,有透镜体(为粗粒物质中夹粘土透镜体,细粒物质中夹碎屑透镜体)。4.2.4冰川地貌冰川地貌分为冰蚀地貌、冰碛地貌和冰水堆积地貌三部
19、分。冰蚀地貌由冰川侵蚀作用而形成,冰蚀作用分为挖蚀作用和刨蚀作用。冰斗是山地冰川重要的冰蚀地貌之一,它位于冰川的源头。典型的冰斗是一个围椅状洼地,三面是陡峭的岩壁,底部是磨光的岩石斗底,向下坡有一开口,开口处常有一高起的岩槛。发育于雪线附近,具有指示雪线的意义。其底部高度代表其形成时的雪线位置。 庐山大坳冰斗(位于大月山东北角)冰斗长300米,宽250米,深约100米,斗底高程1200米。冰川谷由冰川侵蚀而成,为冰期前之河谷。谷地自上优向下优变窄,谷地两侧常有谷肩(小平台)和冰川切削山而成的三角面,横坡面呈U形或槽形。冰床上常有冰川差别侵蚀形成的冰槛与冰盆。大校场谷地、王家坡U形谷、七里冲均为
20、冰川谷刃脊:冰斗与冰斗之间或冰川谷与冰川谷之间的刀刃状山脊。由冰斗或槽冰川谷不断扩大,斗(槽)壁不断后退,山脊变窄而成。含鄱口刃脊 角峰:三个以上冰斗所夹峙的尖锐山峰,由冰斗不断发展,相互连接而成。庐山犁头尖角峰:因冰体啮蚀山坡,使山峰形成金字塔形而称为角峰。犁头尖,海拔1328米,峰体苍劲,形如铁犁,挺拔俊俏,构成特有的孤峰地貌景观。峡湾:在高纬地区,大陆冰川和岛状冰盖能伸入海洋,由于冰川很厚,当冰体入海尚未漂离之前,在岸边侵蚀成一些很深的槽谷,冰退以后,槽谷被海水侵入,称为峡湾。羊背石:冰床上坚硬的基岩,冰蚀后仍能部分保留下来,成为微微突起的石质小丘,形如伏在地上的小羊,故称羊背石。平面呈
21、椭圆形,长轴与冰流方向一致。纵剖面两坡不对称,迎冰面坡缓,以磨蚀作用为主,岩面上常有磨光面、刻槽或擦痕;背冰面挖蚀作用较强,坡度急陡,表面坎坷不平。冰窖:如东谷、西谷、天花井、窑洼等。冰碛地貌终碛垄:在山下东侧的高垅、新桥一带;在山上的王家坡、莲花寺谷内。侧碛:如裁缝岭侧碛漂砾:如西谷中的“飞来石“等。飞来石的来源及相关疑点 据观察飞来石下部为更早的网纹棕红色堆积物,由此说明飞来石是由其他地方搬运而来。由于飞来石巨大,流水搬运作用力有限,并且若是流水搬运作用则飞来石周围应当有其他小的石头,且石头的磨圆度较好,但实地观察飞来石周围并无小块石头。因此,飞来石可能由冰川作用搬运而来,冰川作用力具有高
22、、大、远的特点。 疑点:飞来石附近冰川的积累区有限导致冰川的作用力有限;飞来石位于西谷,但是西谷并不是典型的U形谷;冰川作用会伴有强大的刨蚀作用,但是飞来石下方并无破坏。 新观点:飞来石是由于重力作用搬运而来,飞来石所在位置有一定的坡度,冻融交替产生作用力将飞来石搬运到现在所处的位置。4.2.5其他 大、小天池的“久旱不枯,滥洪不溢”久旱不涸的原因:该地区植被丰富,气候湿润,地势相对于周边略低,干旱时水容易汇集,岩层中含水量高。久雨不溢的原因:雨时因积水区域小,大水可沿裂隙排出。有地下水的补给,排泄较好。 4.3土壤4.3.1原始成土过程漆皮阶段:微生物附着分解岩石地衣阶段:腐殖质具吸水性、保
23、肥性,地衣生长苔藓阶段:矿质养分增加4.3.2野外认识土壤土壤剖面:宽0.51m,长1.52m深度要达到母质;观察面向阳,对面挖成阶梯状;剖面挖成后用剖面刀雕成自然状态;表土和深层土分开堆放,剖面观察完后依次填入认识土壤:划分层次A根据层次 B松紧程度观察内容A每层厚度B颜色:比色卡C结构:团粒、块状、柱状D质地:砂土、沙壤土、轻壤土、中壤土、重壤土、粘土手搓法:取土于手,去除杂物,加入少量的水,用手搓看能否搓成团。 判断标准:砂土,不能搓成团 轻壤土,能搓成球,但是不能搓成条 中壤土,能搓成条并能提起 重壤土,能搓成条并且可以盘成盘 粘土,可以盘成盘并且将盘压平后无裂缝手刮法判断标准:砂土:
24、不能形成刮面 轻壤:刮面鱼鳞状 中壤:刮面完整,周围有裂缝 重壤:刮面完整光滑,周围无裂缝,无反光 粘土:完整光滑,无裂缝,有反光。E pH值,测试方法:取土黄豆大小,放入调色盘中,将土弄散,滴加pH指示剂,观察浸出的水的颜色。在与标准色卡比照,得出土壤的pH值。F看根系及孔洞分布状况G中性到微碱性要检查石灰反应:观察有无气泡、有无响声。H 砾石的情况(直径2mm为砾石) 30% 重砾石 野外以砾石的体积比为参考标准I硬度:利用硬度计测量分类命名分类体系:地理发生分类和土壤系统分类,野外多用地理发生分类,它具有定性强定量弱的特点。发生分类:中国现行土壤发生分类系统采用土纲、亚纲、土类、亚类、土
25、属、土种和亚种7级分类体系。前4级为高级分类单元,后3级为低级分类单元土纲是最高分类单元,土类是基本分类单元,土属是承上启下的分类单元,土种是基层分类单元,亚种是最低分类单元。土纲是土壤重大属性差异的归纳和概括,反应了土壤不同发育阶段中,土壤物质移动累积所引起的重大属性差异,是土类间在发生上和性质上的共性的综合。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汇总中共划分12各个土纲:铁铝土纲、淋溶土纲、半淋溶土纲、钙层土纲、干旱土纲、漠土纲、初育土纲、半水成土纲、水成土纲、盐碱土纲、人为土纲、高山土纲。亚类:土纲的续分,根据同一土纲中土壤形成的水热条件、岩性和土壤属性的重大差异划分。反应控制现代土壤形成过程方向和强度
26、的成土条件。土类:土类是高级分类中的基本单元。土类是在一定的综合自然条件下或人为因素作用下经过一个主导的或几个附加的次要成土过程形成的。它是根据成土条件、成土过程和土壤属性三者的统一和综合进行划分的。同一土类的土壤,成土条件、主导成土过程和主要属性相同。土类之间有质的差异。土属是承上启下的分类的单元,是土壤在地方性因素影响下所表现的区域性变异。 反应土壤母质的类型,地形部位特征,水文地质特征,土壤形成过程中的残留特征或埋藏特征,耕种的影响,质地的变化土种是基层分类单元,是低级分类中的基本分类单元。同一土种发育在相同的母质上,并具有相似的发育程度和剖面层次排列。表现在主要土层排列顺序、厚度、质地
27、、结构、颜色、有机质含量和pH等基本相似,只在量上有一些差异而无质的差异。土层厚度:60cm为厚层砾石含量:粒径3mm者为砾石,30-50为轻砾石,50-70为中砾石,70为重砾石。连续命名法:用一个短句,把几个分类单元概括进去,将土壤形成过程、主要特征与属性等都反应出来。发生分类中以土类为基本单位。分段命名法:(1)土纲、亚纲连成一段,以土纲为基本词根。如湿热铁铝土、土质初育土。(2)土类与亚类连成一段,以土类为基本词根。如草甸盐土、黄红壤、棕壤性土、钙质粗骨土。(3)土属名称不能自成一段,多与土类、亚类连用。如泥质岩黄色砖红壤。(4)土种可以单独命名,也可以与土类、亚类、土属连用。(5)亚
28、种可与土种连用,也可单独命名。形成形成实质:物质的地质大循环和生物小循环的矛盾统一。岩石风化的四阶段:碎屑阶段:物理风化为主 钙积阶段:钾、钠有流失 酸性硅铝阶段:钙、钾、镁、钠等盐基离子有淋失 富铝化阶段:盐基物质全部淋失,硅释放。四大肥力因素:水分、养分、空气、热量。五大自然成土因素:生物、气候、母质、地形、时间。生物作用:最重要的因素,合成有机物质,将太阳能引进成土过程;富集矿质养分,改变了地表物质循环的方向;产生土壤有机质和腐殖质;影响土壤物理化学性质;促进风化,活化土壤养分;固氮作用,增加土壤氮素;分解和转化物质,释放矿质养分,促进土壤物质循环;影响成土过程和土壤分布气候作用:影响岩
29、石矿物的风化和物质淋溶 、影响土壤成土过程、影响有机质的合成与分解、影响土壤理化性质、影响植物群社。地形作用:地形影响母质的重新分布、影响水热的重新分配、影响土壤发育与地理分布、影响土壤侵蚀。时间作用:随时间推移,土壤发育程度和成土过程加深,非地带性土壤向地带性土壤演化,土壤与母质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大;同时,土壤也有一定的年龄。山地土壤特点为:土层较薄,厚度变化大 粗骨性或砾质性 发生层分化弱,层次过度不明显 土壤较湿润,颜色较暗。4.3.3土壤剖面相关数据注:O:枯枝落叶层 A腐殖质层 AB腐殖质层与新土层的过度 B:新土层 C:母质层剖面1(9月12日)棕壤分层OAABBC厚度8cm27cm
30、11cm33cm颜色黑5Y2/1黑棕7.5YR2/2黑棕7.5YR4/4结构团粒碎块块状质地轻壤土轻壤土中偏壤土pH值5.45.66.0硬度111821.4命名土纲淋溶土纲土类山地棕壤土类亚类山地棕壤亚类土属大月山石英砂岩山地棕壤土属土种厚层坡积大月山石英砂岩山地棕壤亚类性质质地粘重,腐殖质层厚肥力较高,矿物风化弱。粘土矿物处于硅铝化脱钾阶段,粘土矿物以2:1型水云母为主,少量蛭石和高岭石。少量铁、锰淀积形成棕色新土层。CEC15-30 cmol /kg,PBS多70,pH5.5-7.0,酸性到中性,无石灰反应。形成(1) 淋溶过程,无石灰反应(2) 粘化作用,分为残积粘化和淀积粘化。(3)
31、生物富集过程较强,形成较好的腐殖质层。剖面2(9月13日)黄壤分层OAABBBC厚度3cm07cm722cm2259cm颜色黑棕7.5YR2/2暗棕色5YR4/2暗黄橙7.5YR6/8淡棕7.5YR5/6结构团粒碎块状块状细块状质地轻壤轻壤中壤中壤pH值4.25.25.66.0硬度1216.620.418命名土纲铁铝土纲土类典型山地黄壤土类亚类典型山地黄壤亚类土属坡积砂岩山地黄壤土属土种中层坡积砂岩山地黄壤土种性质富铝化较弱,粘粒硅铝率2.02.5,黏土矿物以蛭石为主,高岭石、伊利石次之,少量三水铝石土体呈黄色而独具鲜黄层酸性至强酸性反应,pH4.55.5,PBS比红壤低有机质高,腐殖质以富里
32、酸为主, HA/FA0.30.5B层粘粒比表层高,加上有机质含量高,CEC比红壤高形成富铝化阶段黄化过程,空气湿度大,降雨多,氧化铁水化剖面3(9月14日)黄壤分层OAABBC厚度3.53.599171726颜色黑棕7.5YR2/2暗棕7.5YR3/4棕7.5YR4/4淡黄2.5YR8/3质地轻壤中壤中壤pH值4.04.44.8硬度12.616.917.824.6命名土纲土类铁铝土纲山地黄壤土类亚类山地黄壤亚类土属残积长石砂岩山地黄壤土属土种薄层残积长石砂岩山地黄壤土种性质同剖面2形成同剖面2剖面4(9月16日)黄棕壤分层OAABBC厚度8379cm7955cm无550cm颜色黑棕7.5YR2
33、/2棕7.5YR4/4结构团块状棱块状质地轻壤重壤pH值5.06.2硬度15.5mm23mm命名土纲淋溶土纲土类山地黄棕壤亚类山地暗黄棕壤亚类土属坡积大月山石英砂岩山地暗黄棕壤土属土种厚层坡积大月山石英砂岩山地暗黄棕壤土种性质(1) 腐殖质含量24%(2)粘土矿物:水云母、蛭石、高岭石,因母质不同,其组成状况不同。粘粒硅铝率一般为2.43.0。表层向下粘性增加。(3)化学性质:pH5.0-6.7,呈酸性到微酸性反应,PBS3075,CEC:720形成粘化过程,新土层粘粒30%脱硅富铝化过程剖面5(9月17日)红壤分层OAABBC厚度464343363618180颜色棕色7.5YR4/4红棕5Y
34、R4/6暗棕红2.5YR3/6结构粒状碎块状块状质地轻壤轻壤中壤pH值4.45.05.2硬度15.52123.5命名土纲铁铝土纲土类红壤土类亚类山原红壤土属坡积长石石英砂岩山原红壤土种中层坡积长石石英砂岩山原红壤土种性质a、CEC小,BSP低 b、铁的游离度高 c、硅铝率小 d、粘土矿物以高岭石为主、有些含磁铁矿形成富铝化过程,指在高温多雨条件下,硅酸盐矿物强烈分解,硅和盐基物质大量淋失,铁铝相对富积的过程。富铝化的标志是土壤粘粒的SiO2/Al2O3的比值即硅铝率明显下降。生物富积过程,指在高温多雨条件下,动植物的生长、死亡、残落量大,加速了土壤形成的物质循环和养分富积。4.3.4土壤的垂直
35、分布规律山地由于海拔的增加,土壤形成的生物、气候条件产生相应地变化,致使土壤形成的类型和分布产生垂直变化的现象。庐山土壤的垂直结构类型比较简单,自山麓至山顶,依次分布着红壤和黄壤、山地黄壤、山地黄棕壤、山地棕壤。海拔400m以下的山麓及附近岗丘地区,属中亚热带,植被为常绿阔叶林、马尾松林及草类,广泛分布着纬度地带性的红壤和黄壤。海拔400900(800)m,气候湿润暖热,植被为常绿阔叶林、马尾松及杉木林等,发育一种具有明显富铝化特征的山地黄壤。海拔900(800)1100(1200)m,气候温暖湿润,植被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发育着既具有山地黄壤性质,又具有山地棕壤特征的山地黄棕壤。海拔120
36、0m以上的地区,植被为落叶和灌丛,分布着山地棕壤。山地顶部由于气温低,风速大,木本植被少,多灌丛,草本植物生长茂盛,形成山地草甸土。局部洼地,排水不良,生长喜湿植物,形成山地沼泽土。由于坡向不同,影响到各个土壤带分布的高度。如山地黄壤在南坡分布的上限在海拔900m左右;而在北坡的上限只达海拔800m左右。山地黄棕壤的下限与山地棕壤带的下限也有类似的情况,其界限,南坡高于北坡约100m左右。从湿润程度来看,南、北坡差别不大,均属于湿润型,但从热量条件来看,南坡向阳,北坡背阴,同一海拔高度,南北坡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南坡高于北坡。4.3.5乌龙潭:冲积母质:经常性流水冲击后沉积下来的岩石,其磨圆度
37、较好,且向下游越来越好,水平分布于河流两岸,越近河中心颗粒越大,垂直方向上层次非常明显,粗细相间分布,多雨年份以粗颗粒沉积为主,旱季、少雨年份沉积颗粒较小。4.4植物4.4.1植被的山地垂直分布规律植被在山地的垂直分布也有一定的规律。随着海拔升高,依次出现不同的植被带,它们在结构、外貌上均出现差异,并与整个环境条件的变化相关。庐山位于北纬29262941,地处中国亚热带东部季风区域,典型的山地地貌,亚热带季风山地湿润气候条件,因此发育了多种多样的土壤,以及比较典型的山地植被。根据庐山植被垂直分布的特点,可以分为四个垂直带。山地常绿阔叶林带 是山地植被垂直带的基带,为水平地带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38、带向山地的延伸部分,属于中亚热带气候。植物群落主要由壳斗科、山茶科和樟科等科的常绿阔叶林组成。山地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带,为常绿阔叶林和落叶林两植被型垂直带之间的过渡带。这里属亚热带气候向暖温带气候的过渡类型。山地落叶阔叶林带 分布在海拔1000m或1100m以上。这里属暖温带湿润气候,发育山地棕壤,有机质含量较高,土壤呈微酸性反应。针叶林 本地带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以柳杉林、柳杉林等针叶林。4.4.2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向光性 向水性植物在恶劣环境下放慢生长速度。4.4.3三宝树一棵银杏30m高胸围5.46m,两棵柳杉 分别为41m和39m银杏又名公孙树、白果树,野生种仅存于我国。枝干分
39、为长短枝,长枝为营养枝短枝为生长枝,扇形叶,裸子植物。柳杉一般生长在海拔800m以上,属冷温寒温针叶林,生活环境潮湿湿润。4.4.4植物园(1)野黄桂 樟科 分布:湖北、湖南、贵州、四川江西等省(2)浙江新木姜子 樟科 分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及福建等地(3)大果卫矛 卫矛科 分布:浙江、安徽、江西、福建、湖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地(4)普陀鹅耳枥 桦木科 分布:浙江 舟山群岛 普陀岛 佛顶山。生于海拔240米的丘陵上坡林缘。(5)海南粗榧 三尖杉科 分布:分布于海南,我国特有(6)三尖杉 三尖杉科 分布:在贵州分布较为普遍,国内甘肃,陕西、四川,云南,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广东、
40、安徽、江西、浙江、福建等省区也有分布(7)美丽马醉木 杜鹃花科 分布:产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区。生于海拔9002300米的灌丛中。 越南、缅甸、尼泊尔、不丹、印度也有(8)糯米条 忍冬科 分布:分布于长江以南地区: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 (9)蝴蝶荚蒾 忍冬科 分布:原产中国陕西,河南和长江流域以南一区,日本和朝鲜南部也有分布(10)七子花 忍冬科 分布:主要分布于湖北、安徽、浙江的大盘山、北山、天台山以及泾县、宣城等地区(11)庐山忍冬 忍冬科(12)豆梨 蔷薇科 分布:分布山东、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
41、北、湖南、广东、广西等省区。(13)三叶海棠 蔷薇科 分布:产于辽宁、山东;陕西、甘肃、江西、浙江、湖北、湖南;四川、贵州、福建、广东、广西。生山坡杂木林或灌木丛中,海拔1502000米。国外分布于分布日本;朝鲜等地(14)小蜡 木犀科 分布:长江以南各省区(15)四季桂 木犀科 分布: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16)长柱紫茎 山茶科 分布:浙江省杭州(17)银木荷 山茶科 分布:除东南部外,广布于全省各地;生于海拔1 6002 800(3 200)米的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中。四川西南部也有。 (18)油茶 山茶科 分布:油茶分布区的北界在淮河-秦岭一线;南界大致在北回归线附近;东界为东南海岸和台湾
42、;西界是云南的怒江流域和青藏高原的东缘。垂直分布在东部地区一般在海拔800米以下,西部地区可达海拔2000米。(19)白檀 山矾科 分布:白檀为中国原产树种,分布范围广,北自辽宁、南至四川、云南、福建、台湾。华北地区山地多见野生。 (20)湖北马鞍树 豆科 (21)黄檀 豆科 分布:热带地区(22)四照花 山茱萸科 分布:长江流域、陕西、山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等省。(23)石虎 芸香科 分布:中国中部、南部、中南部。我国特有。(24)九里香 芸香科 分布:中国云南、贵州、湖南、广东、广西、福建、台湾 海南 等地,以及亚洲其他一些热带及
43、亚热带地区。(25)枸桔 芸香科 分布:原产我国长江流域,现黄河流域以南有栽培,多生于海拔1000m以下的向阳山坡或平地(26)野鸭椿 省沽油科 分布:除东北、西北外各省、区。朝鲜、日本也有。(27)秃蜡瓣花 金缕梅科 分布:特产庐山(28)假地枫皮 木兰科 分布:江西、湖南、广东、广西(29)华南五针松 松科 分布:湖南、贵州、广东、海南(30)红茴香 木兰科 分布:中国大陆大部分地区(31)红花木莲 木兰科 分布:湖南、贵州、广西、云南、和西藏部分地区海拔900至2600米常绿阔叶林或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中(32)海通 马鞭草科 分布:湖北、四川、贵州,福建、广东、广西等地。 (33)多花泡
44、花树 清风藤科 (34)梓树 紫葳科 分布:生于海拔500-2500米的低山河谷,湿润土壤,野生者已不可见,多栽培于村庄附近及公路两旁。 分布于长江流域及以北地区(35)东南柯 壳斗科 (36)水青冈 壳斗科 分布:产滇东北及滇东南,收海拔8002600米阴坡;此外华中、华南以至陕西南部亦有分布,是本属中在我国分布最广的一种。(37)伯乐树 伯乐树科 分布:分布于亚热带温暖湿润的季风气候区(38)银仲花 野茉莉科 (39)拟赤杨 野茉莉科 (40)枸骨 冬青科 分布:产安庆、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上海等地,生于山坡谷地灌木丛中;现各地庭园常有栽培;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各省。(41)具柄冬青 冬青科 分布:产于陕西南部、安徽南部、浙江、江西、福建、河南、台湾、湖南、广西、四川、贵州。(42)毛果槭 槭树科 (43)青榨槭 槭树科 分布:分布于华北、华东、中南、西南各省区。 (44)青钱柳 胡桃科 分布:产于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四川、贵州、广西、广东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