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近三高考地理试题回顾.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236390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近三高考地理试题回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新课标近三高考地理试题回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新课标近三高考地理试题回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新课标近三高考地理试题回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新课标近三高考地理试题回顾.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标近三高考地理试题回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近三高考地理试题回顾.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课标近三年高考地理试题回顾一、试题回顾图1是世界某地区图。读图回答12题1.图中阴影部分表示该地工某种农产品的主要产区,该农产品为A.茶叶B.玉米 C.稻米D.天然橡胶2.下列产业部门中,目前最适宜由中国向图中甲国转移的是A.汽车制造B.精钢锻造C.软件开发D.家具制造 表1是中美两国的两个苹果产区与北半球苹果生长最适宜区的气候条件和生产成本的相关资料。据表回答34题。表1: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mm)1月平均气温()夏季平均气温生产成本(元/千克)中国某产区812490660-1-819230.64美国某产区15174705206818212.05北半球最适宜区812560750-141

2、9231.203.表中的美国产区最可能位于A.30N40N西海岸B. 30N40N东海岸C.密西西比河三角洲D.五大湖区4.表中的中国产区与美国产区相比,具有的优势是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条件更适宜气温年较差大,有利于苹果糖分的积累夏季光照条件较好劳动力成本较低A. B. C. D.图2是我国某地区略图,读图回答56题。5.图中四座山地的垂直自然带谐中均有A.山地常绿阔叶林带B.山地针叶林带C.山地荒漠带D.山地冰雪带6.图中景观图片为黄土塬(黄土高原地区面积广阔、地面平坦的黄土高地)。黄土塬上水循环过程不同于黄土高原其它地貌类型区,其最弱的环节是A.降水B.下渗C.蒸发D.地表径流7下列日期中

3、,北京的昼长与20试题奥运会开幕日那天(8月8日)北京的昼长最接近的是A.奥运圣火火种在希腊雅典采集的那天(3月25日)B.奥运圣火登上珠穆朗玛峰峰顶的那天(5月8日)C.奥运圣火传递至协办城市青岛的那天(7月24日)D.奥运圣火在国家体育场缓缓熄灭的那天(8月24日)25.目前对地球形状的精确研究主要是基于 A.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 B.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 C.遥感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 D.数字地球26.(26分)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加强区域联系,协调人地关系,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图6表示的是我国某地区及该地区某时近地

4、面天气形势。表2是图6中A、B、C三省和东北三省以及全国两个年份的粮食总产量、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单产变化资料。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1) 判断此时图中甲城市的风向,并指出锋面系统过境后该地的天气状况。(6分)(2) 图中A,B,C三省均为我国著名的粮食生产基地,与东北三省相比,其粮食生产自然条件的优势是什么?A,B,C三省、东北三省粮食总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比重各有何变化?据表说明A,B,C三省产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10分)(3) 图中乙、丙两城市之间已有内河航道连接,为何还有建沿江高速公路?(3分)(4) 针对图中A省湖区某种生态环境问题,有关专家指出了“治湖必须治江,治江必须治山”

5、的治理思路。该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结合地理环境的基本规律,谈谈你对这一思路的理解。(6分) (1)西南风。 气温、湿度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2)水热资源丰富。A,B,C三省比重下降;东北三省所占比重上升。A,B,C三省粮食播种面积下降; A,B,C三省(与全国或东北三省相比)粮食单产增长幅度教小(3)与航运相比,高速公路更为快捷;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不断增长 (4)泥沙淤积造成的潮泊萎缩及引起的洪涝频繁问题。 (依据地球环境的整体性说明)该问题主要与人潮河流泥沙增多密切相关;人潮河流泥沙增多,又主要与上游山区因滥垦乱伐导致水土流失有关,因此湖、江、山应当综合治理。材料三经济的发

6、展推动了我国城市化进程。图8表示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及国内三大经济地带城市化水平的变化情况,图9是我国1980年和2004年城市等级规模金字塔示意图。(3)读图8、9,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主要特点。(8分) (4)在西部地带城市化进程中,有人提出了应优先发展大城市的观点,你认为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3分)31.(10分)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涝渍灾害是我国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图12是我国涝渍灾害主要分布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 说明图示涝渍灾害空间分布形成的原因。(6分)(2) 如何有效预防涝渍灾害?(4分)(1)主要位于平面地区,地抛低洼,受季风气候影响,暴雨集中;人口稠

7、密;经济较发达,受灾较重。 (2)加强监测、预报、预警。建立完善的排涝系统。(4)答案一:合理。理由:大城市的服务范围广,功能强;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强。答案二:不合理。理由:西部地区自然条件较为恶劣,生态环境脆弱;人口分散,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水平较低。12345678CDACBDBB二、试题高考试题回顾图1为世界某地区图;读图回答12题。1关于该地区的地理事物叙述正确的是 A处洋流属暖流 B处景观为荒漠C处湿地为淡水沼泽 D处山顶有终年积雪2当太阳直射图中所在纬线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悉尼白昼将继续变长B雅典正值多雨季节C北京受亚洲低压影响D伦敦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3图

8、2为某地地质地貌剖面示意图。读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是A处的地表形态主要是风蚀作用的结果B处的地貌形态主要是由崩塌作用造成的C指示的岩层分解面曾遭受过风化作用D指示的岩层弯曲现象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我国既有铁路干线第六次大面提速后,在提速干线上旅客列车最高运行时速达200千米以上,并首次实现了旅客列车追踪间隔5分钟。这标志着我国既有铁路干线提速已经跨入世界先进行列。回答45题。4这次铁路大提速主要应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地理信息系统 B遥感技术C遥感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 D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5根据提速动车组时刻表,乘坐1中哪一车次的旅客到达终点时看到太阳最接近正南方向 表1动车组车次始发站

9、终点站开车时间终到时间D21北京长春07:1513:31D201南昌长沙08:0011:15D584宝鸡西安11:1112:23D776深圳广州11:1812:28注:长春(4353N;12520E) 长沙(2811N;11300E)西安(3415N;10855E)广州(2300N;11311E) AD21 BD201 CD584 DD776图3位华北某小城镇略图,读图回答67题。6该城镇与依托矿产资源,调整工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你认为最适宜在该城镇布局的工厂是A建筑材料厂 B化肥厂 C冶炼厂 D电镀厂7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的增长,若该城镇规划处住宅区,你认为较合理的地点是A B C D8图4

10、是我国第五此人口普查中四个省份的有官人口数据统计分析图。读图判断、所代表的省份依次是A辽宁、江苏、湖北、贵州 B贵州、湖北、江苏、辽宁C江苏、辽宁、贵州、湖北 D湖北、江苏、辽宁、贵州 26(25分)流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自然地理系统,它以水系为纽带,将系统内各自然地理要素连结成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流域已成为区域人地关系十分敏感而复杂的地理单元。 图12是某时期某流域局部地形图,图13是试题后该地区土地利用状况图,图14是该地区的月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说明A支流的水文特征。(6分) (2)说出B、C两支流在开发利用方向上的不同。(6分) (

11、3)指出图13中土地利用不合理的现象,并说明这些现象对湖泊及其下游造成的环境影响。(10分) (4)如果在该地区选址建水库,你认为除上述方面的资料外,还需要收集哪方面的必要资料?(3分) 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已成为外商投资的重点地区。2005年外商直接投资额达897亿美元。占全国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的比重达149,其中,制造业是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领域。表4为山东省各地市19922005年累计外商直接投资额占全国同期累计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的比重。地区投资比重(%)地区投资比重(%)地区投资比重(%)济南5.36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3潍坊7.26临沂1.68青岛37.19济宁2.19德州2.13

12、淄博4.14泰安1.16聊城0.98枣庄1.13威海10.19滨州1.14东营1.41日照1.59荷泽1.11烟台19.21莱芜0.68(3)依据表4概括山东省外商直接投资集中分布的两个地带,井说明其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4)简要回答这种分布对山东省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干旱灾害是中国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图22反映了我国1950-1991年间不同区域季节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判断图中旱灾最严重的地区(写序号)并说明依据。(3分)(2)分析、两区旱灾季节差异的原因。(4分)(3)说明区春旱引发的最主要的次生灾害及其监测手段。(3分) 1B 2B 3C 4D 5D 6A 7

13、B 8A26(1)流量季节变化大(汛期在夏季);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汛期河水含沙量较大 (2)B支流:开发水能;发展旅游。 C支流:发展航运。 (3)土地利用不合理现象:坡地开垦;围湖造田; 对湖泊及其下游的环境影响:湖泊淤积,湖面缩小;生物多样性减少 ;调蓄功能减弱,加大下游洪灾威胁。 (4)地质资料;河流水文资料;社会经济资料。29.(3)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带,胶济铁路沿线地带(或沿济南、淄博、潍坊、青岛一线) 地理位置;经济基础(产业、工业基础);基础设施(交通);政策。(4)有利影响:有利于生产要素向东部沿梅和胶济沿线地带集中,带动山东区域经济的发展,促进东部沿海和胶济沿线地带产业结

14、构升级(调整)(有利于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的建设)不利影响:扩大山东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31(1)区 。依据:区的旱灾粮食损失量占全国旱灾粮食损失总量的百分比(或 B) 、旱灾面积占全国旱灾面积的百分比(或C) 均最高。(2)区:春季降水少;升温快,蒸发旺盛。区:夏秋季受高气压(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于燥少雨(3)森林火灾;遥感技术。三、试题高考试题图I是世界某区域农业地带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1.农业地带沿0经线变化所反映出 的地域分异规律形成的基础是 A水分 B热量 C地形 D土壤2.甲地区是世界上著名的棉花产 区,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 光照 B热量 C 水源 D土壤 图2为某气象台发布

15、的墨西哥湾及邻近海区飓风近地面天气形势图。读图回答3-4题3此时降雨集中分布在飓风东北部的主要原因是A气流上升速度快 B形成锋面雨 C凝结核多 D气温较低4预计飓风中心经过70小时到达A市。到达A市 时,所在地的区时为 A 8日13时 B 8 日 23时 C 9日13时 D 9日23时 艾丁湖的存在对吐鲁番盆地绿洲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图3是l万多年来艾丁湖变迁示 意图回答5-6题。.w.w.k.s.5.u.c.o.m 5图中信息反映出艾丁湖 湖面低干海平面 古湖盆地势北陡南缓 环境调节作用减弱 含盐量降低 A B C D 6艾丁湖1万多年来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A 围湖造田 B 绿洲萎缩 C 湖区汇

16、水面积减少 D 气候变干图4为我国西南地区某流域1973 -2002年部分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图读图回答 7-8题7. 关于流域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前期增加后期减少的是林地 B增幅和减幅均最大的是灌丛草地 C前期减少幅度最大的是旱地 D整个时期耕地总体上是减少的8 以下土地利用类型中,其面积前后期 变化能反映流域生态状况由退化趋 于好转的是 林地 灌丛草地 建设用地 裸岩地 A B C D 26. (25分)充分认识区域地理特征,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保护生态,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图6为我国某地区地形图,右上方小图是图6中C地实测高程点分布图(单位:m)读图回答(1

17、)(2)题。(1)指出图6中主要的陆地地形类型及其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4分)分析B地年降水量少于A地的原因。(4分)(2)在制作地图时,我们可以根据相邻实测点的高程确定它们之间待定高程点的位置来绘制等高线。请用此方法绘出C地的400m等高线。(2分)图7为该地区某地生态农业模式图。读图回答第(3)题 (3)分析在当地农村推广使用沼气对农业生产、生活及生态的意义。(8分) 图8为A地所在省、浙江、广东及全国200120试题第二产业占各自GDP比重的变化目。读图回答第(4)题。 (4)比较分析A地所在省第二产业比重变化的特征。(4分)对该省工业的发展,有人提出今后应大力发展外向型农副产品深加工工

18、业。你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3分)材料二 改革开放后,环渤海地区的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之一是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表5反映的是20试题环渤海地区及全国的重工业比重和能源、水资源利用状况。读表回答(3)(4)题。 注:工业新水月量指工业企业生产用水中消耗的新鲜水量。(3)与全国相比,环渤海地区在资源利用方面有什么特点?(4分) 形成的原因是什么?(4分)(4)本地区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有哪些?(3分)31(lO分)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 表6为20试题气象卫星监测的我国西南三省林区火灾次数统计表。读表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西南三省林区火灾发生的时间

19、分布特征,(2分)并分析其原因。(2丹) (2)请从水土保持的角度指出森林火灾对当地造成的危害。(6分) (1)低山丘陵 流水侵蚀 原因:处于沿海平原,地势低,不易形成地形雨, 受台湾山脉阻挡,水汽较少。(2)如图所示(等高线位置基本正确,平滑完整)。 (3)对农业生产:提供能源、沼肥、沼液、沼渣,有利于农 林牧渔业的发展; 对生活提供燃料, 充分利用废弃物,净化居住环境, 对生态:保护植被,减少水土流失。(4)2001-2006年持续增长,2007、20试题略有下降, 低于浙江和广东,但高于全国。 答案一:赞同。理由:农副产品种类丰富,劳动力充足,靠近港澳台位置优越;与台湾 合作前景好,著名的侨乡。 答案二:不赞同。理由:技术水平较低,资金较缺乏,山地丘陵区交通不便。(3)特点:能耗较高; 水耗较低。 原因:重工业比例较高, 水资源重复利用率较高。(4)环境圬染加剧,能源紧张,生产成本提高。(1)多发生在冬季和春季, 正值西南地区干季,晴天多,降水少。 (2)植被破坏导致地表侵蚀加剧, 森林涵养水源功能降低, 可能引发山洪、泥石流、滑坡等次生灾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