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版环境影响评价全本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溧水校区建设项目全本公示3899.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236735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6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版环境影响评价全本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溧水校区建设项目全本公示3899.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模版环境影响评价全本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溧水校区建设项目全本公示3899.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模版环境影响评价全本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溧水校区建设项目全本公示3899.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模版环境影响评价全本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溧水校区建设项目全本公示3899.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模版环境影响评价全本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溧水校区建设项目全本公示3899.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模版环境影响评价全本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溧水校区建设项目全本公示3899.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版环境影响评价全本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溧水校区建设项目全本公示3899.doc(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所在行政区: 环评编号: 审批编号: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试 行) 项目名称: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溧水校区建设项目 建设单位(盖章):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 编制日期: 2015年 6月1日江苏省环境保护厅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

2、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表1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溧水校区建设项目法人代表丁晓昌联系人何磊通讯地址南京市鼓楼区北京西路77号 联系电话 13813999144传真02583700603邮政编码210013立项审批部门江苏省发展改革

3、委批准文号苏发改社会发2014527号建设性质新建行业类别及代码社会服务业(K75-84)用地面积627052m2建筑面积299890m2绿化面积257091.32m2总投资14.5亿元环保投资25万元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0.018工程计划进度2016年1月开工建设,预计2018年12月完工年工作日270天 主要产品产量、原辅材料(包括名称、用量)及主要设施规格、数量(包括锅炉、发电机等)项目组成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原名为江苏教育学院,2013年4月,经教育部和省政府批准改制为普通本科学校并更名为江苏第二师范学院。2014年江苏省教育厅对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办学规模的认定,认定学校全日制在校生规模1万

4、人,留学生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师资培训等4500人。学院现分为三个校区(草场门校区、浦口校区和小行校区)办学,总用地面积约524.32亩,总建筑面积约19.98万m2。为适应江苏第二师范学院调整要求,学校与南京市溧水区政府达成用地协议,初步确定保留草场门老校区,整体置换浦口校区、小行校区,在溧水区石湫镇建设新校区。拟选址溧水区石湫镇老明路以北、机场一路以南,影视路以东、景观河以东,总用地面积为627052 m2,除区内市政道路及河道用地外,项目建筑面积为299890 m2。南京市溧水区石湫镇总体规划(2011-2030)中将该地块划为教育用地,因此符合规划用地要求。新校区远期规划在校生规模11

5、000人,教师1000人。拟建设教学办公区、生活后勤区和体育活动区,总总建筑面积299890m2,其中一期建筑面积281490m2,二期建筑面积18400m2,建设投资14.5亿元,建设期为3年。项目地理位置见附图1。溧水石湫镇用地规划见附图2。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下见表1-1,项目主要建构筑物表见表1-2。表1-1 项目经济技术指标序号名称单位数值备注1规划总用地面积m26270521.1市政道路及河道占地面积m21737412总建筑面积m22998902.1地上m22848502.1.1教学办公区m21178002.1.2后勤生活区m21455502.1.3体育活动区m2215002.1

6、.3.1风雨操场m229102.1.3.2400m运动场个22.1.3.3篮球场片302.1.3.4排球场片252.1.3.5网球场片62.2水面面积m2300103容积率0.4544建筑密度%27.8%5道路面积m2377206停车位辆6257绿化率%41包含河道、绿化市政用地表1-2 项目主要建构筑物表名称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备注一教学办公区1序号6300148502行政办公363080003文学院286981354外国语学院285473005社会发展学院95840136学前教育学院155870507教育科学学院198073458经济与法政学院218083149数学与信息技术学院463

7、9895010城市与资源环境学院3949613911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2761718012生命科学与化学化工学院62451020313音乐学院3875503514美术学院4036522015现代传媒学院2685558716文化交流中心(会堂)53005120小计37230117800二后勤生活区1学生宿舍235001050002食堂5900120003教工单身公寓138050004编外员工宿舍158069005师生活动中心31005500学术交流中心27506800营业用房(大学生创业园)130026006后勤配套服务用房12001750小计40710145550三体育活动区1体育馆(含会堂)

8、11150185902400米运动场(含看台)212029102个3篮球场1525530片4排球场825725片5羽毛球场163420片6网球场38886片小计1327021500四人防设施10579人防地下室10579合计627052299890水及能源消耗量表1-3 水及能源消耗一览表名称消耗量名称消耗量水(t/a)495675燃油(t/a)-电(千瓦时/年)5144万燃气(标立方米/年)-燃煤(t/a)-蒸汽(吨/年)-废水(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排放量及排放去向本项目排水系统采取雨污分流制。学校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在校区干道、支路两侧设置相应雨水、生活污水管网。雨水经雨水口收集排放至市政

9、雨水井;生活污水经过污水处理设施预处理后,达标后排入校园污水管网送石湫镇污水处理厂。项目定员师生数12000人(其中教职工约1000人,学生约11000人),全年工作日数为270天,产生生活污水约388800t/a。低浓度实验室废水729t/a,与生活污水共同经化粪池处理达标后,经市政污水管网最终进入石湫镇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接管标准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中三级标准,最终石湫镇污水处理厂尾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后排入三干河。放射性同位素和伴有电磁辐射的设施的使用情况无。工程内容及规模:1、工程内容根据本项目规划蓝线图

10、,规划用地总面积为627052m2,形状方正,东西、南北跨度均为800m左右;城市道路河道、绿地等代征用地为173740.2 m2。基本满足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用地规模要求。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由教学及办公用房、后勤用房、风雨操场等组成。具体总体平面图见附图3。(1) 教学及办公用房教学及办公用房包括教室、图书馆、实验室及附属用房、风雨操场、院(系)行政用房、会堂等六项内容,其中校行政用房已在草场门老校区设立,本项目不再考虑;图书馆在草场门老校区也已打下了基础,本项目拟按标准指标的2/3为新校区配设图书馆。以上五项指标合计为10.46m2/生,教学及办公用房建筑面积合计为117800m2

11、,详见表1-4。表1-4 教学及办公用房规划建筑面积序号项目名称建筑占地面积(m2)地上占地面积(m2)备 注1教学楼800023500按11000人自然规模2文科系科楼823027300按11000人自然规模3理科系科楼895032700按11000人自然规模4图文信息中心675024000按12500人折算规模5校行政办公楼24005200按11000人自然规模6艺术中心29005100按11000人自然规模*合计37230117800(2) 后勤用房后勤用房包括学生公寓、学生食堂、教师公寓、教工食堂、生活福利及其他服务用房等五项内容,其中教师公寓拟考虑社会化或学校下一步集中建设,本项目不

12、纳入。 学生公寓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中,艺术类本科生学生宿舍规划建筑面积指标为7.5m2/生,本科生学生宿舍规划建筑面积指标为6.5m2/生。根据我省经济条件及生活水平,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学生公寓建筑面积调整按8.8m2/生计。本项目宿舍用地面积为23500m2。食堂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中,学生食堂规划建筑面积指标为1.3m2/生,按学校自然规模11000人测算;教职工食堂规划建筑面积指标为0.23m2/人,按学校折算规模12500人测算。经测算,该校区食堂规模约为5900m2。 生活福利及其他附属用房生活福利及其他附属用房包括医务所、学生活动用房、教工及离退休人员活动用房、学

13、生浴室、教工浴室、招待所、理发室、洗衣房、总务仓库、教学仪器仓库、变电所、水泵房、传达室等。草场门老校区已经有了教工招待所、离退休人员活动用房,因此本项目自然人数按2.09m2/人测算,折算人数按照0.2m2/人测算,测算生活福利及其他附属用房为40710m2。(3)综合(1)、(2)测算结果,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溧水校区教学及办公、后勤用房等校舍规划建筑面积测算结果为53980m2,详见表1-5。表1-5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溧水校区建设规模测算汇总表序号项目名称建筑面积m2地上建筑面积m21学生宿舍235001050002食堂5900120003教工单身公寓138050004编外员工宿舍15806

14、9005师生活动中心31005500学术交流中心27506800营业用房(大学生创业园)130026006后勤配套服务用房12001750小计407101455501体育馆(含会堂)11150185902400米运动场(含看台)212029103篮球场4网球场5健身活动区域小计1327021500另外,根据人防配建要求,需按上部建筑面积的35%配建人防地下室。本项目暂考虑按4%配设人防设施,即10579 m2。则本项目总建筑面积需求为299890m2。(4)室外体育设施:包括田径场、篮球场、排球场、网球场等,满足师生日常体育运动的需要,同时也服务于社会。(5)公用工程:主要包括道路运输、给水排

15、水、采暖通风、供电系统、供气系统、管道系统、安保系统、环保系统等。2、供电工程本项目拟采用两路10kV独立电源供电,电源以电缆埋地方式引入校园总变配电所,以满足各建筑单体内的照明、教学设施、空调以及消防用电需求。低压配电电压为380/220V,由低压配电柜采用放射式和树干式相结合的方式配电。大容量及重要的用电设备采用放射式配电线路,小容量及非重要的用电设备采用树干式配电线路,配电线路采用铜芯塑料绝缘或电线穿金属暗敷设方式,消防设备等处设双电源自动切换箱。3、弱电工程本项目弱电系统主要由9个智能化子系统组成:通信网络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综合布线系统;公共广播系统;有线电视系统;安保监控系统;多

16、媒体教学系统;会议系统;一卡通系统。4、暖通工程本项目行政楼、学生活动中心采用VRV多联式变频空调系统,图书馆、会堂采用水冷式中央空调系统,食堂、综合后勤楼采用分体挂壁式空调。5、燃气从市政天然气管道引入天然气,主要满足食堂的用气需求。6、给排水情况给水:本项目水源主要为市政自来水,拟从校区南侧的老明路和西侧的影视路上各接入一根DN200的给水管,在校园内布置成环状,为各建筑单体供应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一至五层由市政给水管网直接供给,六层(含六层)以上给水由变频供水系统供给。学校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在校区干道、支路两侧设置相应雨水、生活污水管网。雨水经雨水口收集排放至市政雨水井;生活污水经过污

17、水处理设施预处理后,达标后排入校园污水管网送至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接管管径为DN400;少量实验废水用桶收集后,统一送至实验废水处理点集中处理。排水:本项目排水系统采取雨污分流制。学校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在校区干道、支路两侧设置相应雨水、生活污水管网。雨水经雨水口收集排放至市政雨水井;生活污水经过污水处理设施预处理后,达标后排入园区污水管网送溧水污水处理厂。项目定员师生数12000人(其中老师约1000人,学生约11000人),全年工作日数为270天,产生生活污水约388800t/a。低浓度实验室废水729t/a。本项目废水经市政污水管网最终进入石湫镇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接管标准执行污水综合排

18、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中三级标准,最终石湫镇污水处理厂尾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后排入三干河。图1-1 项目水平衡图(单位:t/a)7、人员规模项目拟定人员规模共计12000人(其中老师约1000人,学生约11000人),全年工作日数为270天。8、产业政策及规划相符性根据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4年本),本项目不属于限制及淘汰类。对照江苏省工业和信息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2年本),本项目不属于其中的限制类和淘汰类,因此,本项目符合国家及地方产业政策。本项目属于新建项目,南京市溧水区石湫镇总体规划(2011-2030)

19、中将项目所在地块划为教育用地,因此符合规划用地要求。江苏第二师范学院落户溧水区,对溧水区的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社会人文结构将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成为溧水科教强区战略的重要保障和有力支撑。9、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该项目在新征地建设新校区,因此不存原有污染情况。目前,工程地区环境质量状况良好,无特殊环境问题。表2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地理位置:项目建设场址选址位于溧水县石湫镇,地处溧水区西部边缘,位于南京都市圈的核心圈层内,东与本县的洪蓝镇接壤,西与安徽当涂县毗邻,北为江宁区的铜山居委会,南

20、邻石臼湖,处于“两省三县”交界的特殊地理位置。石湫是省新型示范小城镇、省生态农业示范镇、省卫生镇、省环境优美乡镇,2005年列入江苏省百强镇,交通和区位优势十分突出,镇域距南京市区约42公里,距县城约12.5公里,周边有宁高高速,宁宣高速两条高等级公路,以及南京机场高速、规划建设中的宁高新通道、轨道S1线等。溧水境内丘陵起伏,河湖纵横,青山绿水,生态环境优良,为南京周边地区所独有,也是江苏省目前环境保护最好的地区之一,同时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全镇东西向宽约13.5公里,南北长约20公里,全镇总面积约为143.13平方公里。建设项目地理位置图见附图1,石湫镇总体规划用地见附图2,项目周边3

21、km环境现状图见附图4。2.地质、地貌石湫镇为低山丘陵地区,境内山丘起伏,镇域西为横山,东为小茅山,北临铜山,地势西北高、南部低。石湫镇地面高程以吴淞为零点,平均为12米,大部分在1020米之间。石湫镇有山有水,气候适宜,物产丰富,主要有水稻、三麦、豆类以及棉花、苎麻、油菜等多种经济作物,矿藏有铁矿、锗矿。镇域南部濒临浩淼的石臼湖。3.气象气候:石湫镇处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兼受西风带和副地带以及热带天气系统的共同影响。总的气候特征是温和湿润,四季分明,酷暑、严寒不多,雨量充沛,日光充足,霜期短,常年无霜期230天,比较适合于多种农作物生长。年平均气温15,年平均降水1070毫米,日照数年均2

22、100小时,常年主导风向为东风,其次为东南风,平均风速3.3米/秒。夏季(一般为69月份)有强热带风暴经过,平均每年34次,造成一定程度的灾害。4.水文:溧水区地跨石臼湖、秦淮河流域。全区水面积25.56万亩。溧水为秦淮河之源头,主要有溧水河及三个分支一干河、二干河、三干河构成。石臼湖主要有新桥河、运鹤支河、天生桥和三条支流。其中天生桥和沟通了南北两大水系间的流通。新桥河是溧水境内最大的河流,全长26.28公里。新桥河平时河宽50-60米,水深6-7米,冬天河宽30米,水深3米左右,夏天暴雨季节时,河宽100米,水深12米。拟建项目位于溧水区石湫镇,项目产生废水处理达标后接管溧水县石湫镇污水处

23、理厂,经处理后尾水排入三干河。拟建项目周边水系概化图见图4。5.植被与生物多样性:溧水历史悠久,人文旅游资源丰富。古有中山八景,新开发的有江南“小三峡”美誉的天生桥、胭脂河、无想山公园,东庐山、石臼湖、东屏湖、卧龙湖风景旅游区,附加便农业科技观光园等。溧水是国务院命名的粮食生产大县,农业资源独特。建有黑莓、青梅、蚕桑、茶叶、板栗、花卉苗木、蔬菜、母猪、鹅鸭、水产等十大生产基地。建有全国最大的有机农业基地,有机产品全部出口,享誉较高。高档茶多次在全国性的评比中获得殊荣:富硒农产品是广大消费者信赖的保健食品。溧水矿产资源丰富,已发掘的有金、银、锶、铜等18种。其中锶储量180万吨,储量和品质均居东

24、南亚之首。社会环境概况:2014年石湫镇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5亿元,增长14.9%;财政收入3.23亿元,增长26.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84亿元,增长 22.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24亿元,增长7%;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8亿元,增长3%;工业开票销售收入33亿元,增长18%;服务业增加值13.2亿元,增长30.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7亿元,增长18.3%;实际利用外资1000万美元;对外出口贸易额 700万美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际利用外资、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文化产业增加值和新增注册企业5项指标排名均在全区名列前茅。全年工业产值、增加值、利税分别完成92亿元、21亿元、

25、12亿元;分别增长15%、18%、33%;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工业产值完成57亿元,占全镇工业总产值62%,增长24%。工业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全年新引进工业项目25个,其中,亿元项目1个,累计开工工业项目41个,列入区考核的14个重点工业项目全部竣工,完成投资9.8亿元。音飞货架新生产线项目成功签约,预计2015年实现税收1500万元以上。旅游业快速发展,石湫影视基地规划编制通过市级专家评审,环山河风景区被评为省级水利旅游风景区,成功举办首届旅游直通车杨梅采摘季活动,以石湫影城、湖山串珠、横山杨梅和台湾香果为代表的乡村旅游知名度进一步提高。文创产业发展量质并举,全年新引进文化创意企业100多家,

26、总数达300多家,文化创意产业实现税收8000万元,增长50%。建筑业提档升级,石湫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荣获2个市级优质工程奖。供水:本项目所在地供水由市政管网供给。排水:本项目所在地已实行雨污分流,污水可进城市污水管网,雨水可进城市雨水管网。本项目所在地属于石湫镇污水处理厂的纳污范围,污水可排入石湫镇污水处理厂处理。供电:本项目所在地供电由城市电网供给。供气:本项目从市政天然气管道引入天然气,主要满足食堂的用气需求。表3 环境状况及保护目标周围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与项目有关的环境空气、地面水、声环境、辐射环境、生态环境等):1大气环境质量现状(1)监测布点考虑到环境空气污染源的特点、评价

27、等级、保护对象和评价区特点等多方面因素,在评价区域内共布设2个大气监测点,测点见表3-1和附图5。(2)监测时段、采样频率溧水区环境监测站于2014年12月2日12月8日连续监测7天,按照规范监测。表3-1 大气监测点位及监测因子序号测点名称相对厂区方位/距离(m)监测项目监测频次G1项目拟建地主导上风向SW/ 1.1km处,官塘村SO2、NO2、PM10连续监测7天。各因子监测小时值。同时记录气象参数,风向、风速、气压、气温。G2项目拟建地主导下风向W /0.8km处,兴庄村(3)监测结果监测结果见表3-2。表3-2 评价区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 (mg/Nm3)监测点项目1小时平均浓度监

28、测结果日平均浓度监测结果浓度范围超标率(%)浓度范围超标率(%)G1SO20.0080.0120NO2ND0.0210PM100.01650.03480G2SO20.0080.0120NO20.0150.0220PM100.06580.1350注:ND表示低于检出限。SO2检出限为0.007 mg/Nm3;NO2检出限为0.015 mg/Nm3 ;PM10检出限为0.01 mg/Nm3通过监测结果的统计分析,评价区域2个大气测点SO2、NO2、PM10浓度均未出现超标现象,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2类区标准; 项目拟建地大气环境质量状况良好。2. 地面

29、水环境质量现状(1)监测布点建设项目雨污水均可排入市政管网。本项目废水经市政污水管网最终进入石湫镇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后排入三干河。因此三干河是本项目受纳水体,对其进行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三干河现状功能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标准。根据项目周边水文水系特征、排污口的分布,本次评价在评价范围内三干河设3个监测点位,具体见表3-3和附图6。表3-3 地表水监测断面河流监测断面断面编号监测因子三干河污水处理厂排口位置W1水温、pH、SS、DO、BOD5、COD、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石油类、挥发酚三干河排口上游500mW2三干河下游1000mW3(2)监测时段、采样

30、频率溧水区环境监测站于2014年12月2日12月4日连续监测3天,按照规范监测。 (3)监测结果监测结果见表3-4。表3-4 水质监测资料结果汇总 (单位:mg/L(pH除外))断面所在河流时间pHSSCOD氨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石油类挥发酚污水处理厂排口位置三干河2014.12.27.761920.50.1890.194.5ND0.00422014.12.37.7420110.320.174.4ND0.00392014.12.47.7621.518.50.3720.214.40.060.004平均值7.7520.1716.670.290.194.43/0.004三干河排口上游500m2014.

31、12.27.8126200.330.234.9ND0.00422014.12.37.825200.320.235.0ND0.00452014.12.47.7826120.330.235.1ND0.004平均值7.8025.6717.330.330.235.00/0.0042三干河下游1000m2014.12.27.2828240.4150.255.20.060.00442014.12.37.263118.50.410.255.10.060.00472014.12.47.252714.50.430.255.50.050.005平均值7.2628.719.00.420.255.30.060.005

32、类水质标准6-960301.50.3100.50.01注:ND表示低于检出限。石油类检出限为0.05 mg/Nm3。通过监测结果的统计分析,受体河流三干河各指标浓度均未出现超标现象, 均满足GB38382002中类水质标准,总体上来看,建设项目所在地地表水环境质量良好。3声环境质量现状(1)测点布置在本项目场界四周布设8个噪声测点,进行背景值测定,测点位见图7。(2)测量方法与监测频次测量方法: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监测时间及频次:对各测点进行昼夜测定,昼间为06:0022:00,夜间为22:0006:00。(3)监测结果溧水区环境监测站于2014年12月4日和5日对本底噪

33、声进行了昼夜监测,监测结果见下表:表3-5 噪声现状监测结果汇总 单位:dB(A)点位时段日期均值功能区标准达标情况2014.12.42014.12.5N1昼间5758.557.754a类70达标夜间48.346.247.2555达标N2昼间5657.556.754a类70达标夜间48.548.748.655达标N3昼间52.852.452.64a类70达标夜间4744.345.6555达标N4昼间53.151.152.14a类70达标夜间46.545.946.255达标N5昼间46.346.746.51类55达标夜间42.642.742.6545达标N6昼间45.545.645.551类55

34、达标夜间41.142.241.6545达标N7昼间41.944.643.251类55达标夜间39.340.239.7545达标N8昼间46.543.444.951类55达标夜间42.540.941.745达标可见,各测点昼间和夜间噪声均在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的相应标准值范围内,表明评价区域声环境质量较好。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表3-1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环境要素小区名称人口数方位距离属性环境功能大气环境毛吾山189东900居住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类区标准塘下村244东1100居住塘埂村390东1300居住社东村384东1600居住仁里村2

35、10东2100居住魏家294东1700居住杨家114东2000居住山口381东2600居住石湫中学-北2500学校石湫镇桑元蒲小学-西南2000学校石湫中心小学-北1500学校端家186东北3000居住姚庄103东北3000居住合林庄53西北2800居住宇村130西北2600居住王家塘90西北2900居住庙宇口150西北2600居住戚家85西北2100居住韩家184西北1300居住下河口80西北1000居住端家庄303西1700居住陈沿村440西1900居住桑园蒲村1287西南2100居住油榨村123西南3000居住枣树岗251西南1900居住神塘252南1100居住客家117南1600居住田

36、冲188南1600居住小村119南1900居住沟西147南2700居住杨甸村354南2700居住臧村头487东南2000居住官塘角669东南2800居住汤庄村1095东南2500居住地表水环境三干河-50-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声环境项目边界外环境-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1类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4a类标准表4 环境适用标准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本评价所涉及的气体浓度单位(g/m3)是指在标准状态下的浓度单位(g/Nm3)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2类区标准

37、; 表4-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环境因子标准限值采样时间依据大气环境(mg/m3)SO20.501小时平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2类区标准0.15日平均0.06年均NO20.201小时平均0.08日平均0.04年均PM100.15日平均0.07年均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本项目所在地三干河地表水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类标准。SS参照地表水资源质量标准(SL63-94)四级标准执行。表4-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项目标准限值(mg/L)标准pH值(无量纲)69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标准高锰酸盐指数10COD30氨氮1.5总磷0.3石油类0.5挥发酚0.01悬浮物

38、60地表水资源质量标准(SL 63-94)四级标准3、声环境质量标准监测点位N1、N2、N3和N4紧邻大明路河S243国道,因此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a类标准,其余各监测点位评价标准采用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标准。表4-3 声环境质量标准环境因子标准限值采样时间依据噪声dB(A)55昼间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标准45夜间70昼间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a类标准55夜间污染物排放标准1、废气排放标准实验室废气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二级标准。表4-4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

39、B16297-1996)表2二级标准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最高允许排放速率(kg/h)排气筒高度(m)二级非甲烷总烃1202438.62、废水排放标准本项目主要废水为职工办公生活产生的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达标后排入校园污水管网;实验用水经废水处理站进行预处理后排入校园污水管网。外排废水应该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三级标准。表4-5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三级标准(石湫镇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及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标准中A标准(石湫镇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标准)污染物pHCOD(mg/L)SS(mg/L)NH3-N(mg/L)TP(mg/L)动植物油(mg/L)GB8978-1996三级标准6-9500400-100GB18918-2002一级A标准6-950105(8)0.513、噪声排放标准项目边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1类标准;建筑施工期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2011)。表4-6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1类标准及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2011)污染因子单位数值标准来源噪声昼间dB(A)55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1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