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复习材料补充.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237195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百家争鸣复习材料补充.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百家争鸣复习材料补充.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百家争鸣复习材料补充.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百家争鸣复习材料补充.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及周室衰,礼法堕,稼墙之民少,商旅之民多,谷不足而货有余。于是商通难得之货,工作亡(无)用之器,士设反道之行,以追时好而取世资。”材料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二、班固在汉书艺文志里说:战国百家“其言虽殊,辟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仁之与义,敬之与和,相反而皆相成也。”相生相灭,相反相成是事物发展的辩证法。学术争鸣,各执一说,势似水火,实可互相渗透,殊途同归。西周末年开始跃动于社会意识形态内部的人文精神,经长期积累,到春秋终于有可能脱颖而出。这种人文精神的成熟,意味着人可以跨出西周天命神学的神秘化笼罩,用理性主义的态度对自己的本质与使命进行冷静的反省。“孔子之大,学周礼一言可以蔽其体。”(章学诚

2、文史通义原道下)孔子对人之在世立足点反思的结果,是回复周礼。“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侑)对礼崩乐坏的现实有着难可言尽的愤怒,“八侑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同上)但孔子能完成“哲学的突破”,重要的不在于他从社会政治层面对周礼的选择和维护,而在他从本体论高度对这种选择这种维护所作的哲学论证。这种论证的意义超越了具体的社会政治策划,奠定了中国文化关于生命本质与意义目标的基本观念。孔子认为,礼的本质不象它表面上看起来的那样是一种外在强制,而是内在人性自然流露的结果。人之高于禽兽,中国之异于夷狄,就在于他具有仁性。仁也者,人也。丧失了内在的仁性,礼也就成为无意义的了,因为此

3、时的人实际上已不复其为人了。“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侑)儒学的根本,就是何以为人之学。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1、 概括中国的哲学突破的表现?2、 孔子思想的核心及其产生的背景?三、不同于孔孟的以仁释礼,以仁代礼,荀子把礼当作了自己人生哲学的重心。同样是礼,荀子以礼法并称,强调礼作为存在领域必然性的反映与主体心性要求间的对立性质,强调礼的约束、规范、强制功能。.因此他关于礼的观念,也就只能在社会政治理论的层面被发扬,由此而最终走向韩非等根本否定主体价值,完全从政治操作的面看待礼一法的法家理论。这就由人文主义的对人生意义的探求蜕变成了否定主体性特有意义的反人文主义。以上节

4、选自论儒学的“哲学的突破”-韩德民根据以上材料,思考:荀子思想与孔孟有何不同?他的思想产生了哪些影响?四、汉初,陆贾总结秦亡教训说:“蒙恬讨乱于外,李斯治法于内,事逾烦天下逾乱,法逾滋而天下逾炽,兵马益设而敌人逾多。秦非不欲治也,然失之者,乃举措太众、刑罚太极故也。”陆贾认为秦亡主要原因是什么?为此,他主张什么?五、冯友兰先生曾经说:“董仲舒的主张行而子学时代终,董仲舒之学说立而经学时代始”。.董仲舒思想主张的形成和得以推行,百家争鸣的终结,是社会客观形势和文化、思想发展的必然结果。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帝国的建立,社会变动的结束,是它的客观基础;汉初经过几十年发展,经济恢复、社会安定、政治稳定、思

5、想趋向融合成熟,则为它准备了物质的和思想的条件。这两个方面缺一不可。吕氏春秋的编纂和秦皇的焚书坑儒,两次统一思想的尝试都归于失败,其原因盖在于此。董仲舒思想产生的背景?六、董仲舒思想的意义,主要不在于提出独尊儒术的主张,而在于奠定了大一统封建帝国上层建筑的基础。以后的长时期里,直到近代以前,尽管王朝频繁更迭,中国社会的经济关系和政治制度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由董仲舒思想奠定的治国之道也就延续下来,百家争鸣的局面也就再没有发生。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思考董仲舒思想的意义?材料补充:吕氏春秋不二云:“孔子贵仁”。仁是孔子学术思想的核心,也是原始儒家由旧文化的神秘宗教性质转化为理性哲学的重要观念。首先,

6、孔子论“仁”表现出广泛的“人性”也涵盖了做人的全部规范。论语颜渊载:“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而论仁之本,则在来自家族亲缘的孝悌观念,即“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学而)。当然仁孝思想并不限于家族内部,关键在一种推扩作用,即弟子人则孝,出则悌,泛爱众”(同前在宪问中,孔子认为“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固然包含了当时的贵族立场和情感,但对照他要求弟子做“君子儒”而不为“小人儒”提出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也能看出“仁”的普泛性。冯友兰在比照孔子言论中“刚毅木讷近仁”(子路)与“巧言令色,鲜矣仁”(学而)时,也得出孔子“仁”的基础“是人的真性情,真情实感的结论。而“为仁之方,一

7、在自立自省,即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颜渊),关键在主观能动性,所谓“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是其仁道精神的本质体现。.孔子论“仁”实现了一种由尊天命向重人事的思想转换。.而孔子奉行“敬鬼神而远之”,提出“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先进),天神已成人的附庸,没有独立的价值可言。.如果说“仁”偏重内在的修养而形成对人行为的规范,则“礼”显然偏重外在的社会契约意义形成对人行为的规范。于是礼与仁在规范人心与行为方面得到高度的统一.其一,孔子重西周礼制,是针对当时乱世而言,取拨乱反正之意,而且这也与周制儒职的教育传统与精神相一致。其二,孔子重西周礼制

8、,同样内含了一种时代的“损益”发展观。他明确指出:“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百世可知也”(论语为政)而经过比较,孔子出于人文发展进程思考,才作出“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八佾)的选择.“主智”是儒家学派的一贯传统,而在第一代私学教育家孔子理论思想中,“知”既是知识启蒙,也是理性原则。孔子的知识论的起点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在他看来,“知”与“不知”并非决然对立,“不知”正是求“知”的开端;而其谓“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子罕),又说明了从“无知”到“知”的过程。如果将“知”视为孔子的理论思想,则与“仁”、“礼”相融通,覆盖某学术的方方面面。.孔子重“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学与治学的方法。比如他论学与思的关系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论旧学新知关系云“学而时习之”(学而),“ 温故雨知新”(为政);论为学的宽容云“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四绝(子罕);论行仁守礼,在“能近取譬”(雍也);论教育对象,则“有教无类”,而更重“因材施教”。-节选自:许结:中国文化史论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